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種田經商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168章 出發!撒潑要錢去

《別鬧,不會真有全家穿越這種事吧》 第168章 出發!撒潑要錢去

次日一早,夏兆就牽著姚錢樹先走了。

從泰平城到八方縣,單程差不多要走一天,所以這回夏兆要去兩三天,而且他們想要在天黑前趕到泰平城的話,早上天蒙蒙亮,就得出發了。

們倒是不用很早,反正縣令不在,其他人也沒權利定招錄的人選,所以今天衙門裏頭也沒啥事兒。倒也不是他們懶不幹活,實在是......八方縣現在連巡街都不需要。

夏兆到得縣衙門口,鄭智明和熊二已經等著了。

之前鄭大人在泰平城,倒是買過一匹馬,不過那馬......可能已經八千歲了吧。

從泰平城到八方縣,就跑了那麼一趟的功夫,馬就直接劈叉了。

不是形容啊,就是真的趴劈叉了。現在就養在縣衙裏頭,連鄭智明都輕易不敢它。

畢竟馬在,他的十兩銀子就在,馬死了,他的十兩銀子就沒了。

夏兆第一次聽說這個理論的時候,心裏就覺得這買馬,倒是跟炒一個樣。

這事兒也讓鄭智明深刻了解了,什麼一分價錢一分貨,怪不得這破馬只要十兩銀,原來是一次使用的。

所以這回去泰平城,鄭縣令還得搭了自家師爺的騾車。

上了騾車,鄭縣令還有些不滿意,「要說我家也跟崔二家是世,這怎麼騾子送了你們,不送我啊?」

夏兆笑答,「那清華兄跟騾子也不配啊,您是騎大馬的人。」

這會兒對馬過敏的鄭智明立刻揮手,「別說馬別說馬,咱說說牛吧。這回咱們可得買好牛,不能追求便宜!」

「清華兄說的對,」夏兆點頭,「價格我跟大年他們打聽過了,肅州這兒,年耕牛,大致就在三十兩左右,好些的也有三的,小牛犢子,看月份定價,一般能拉出來賣的,基本在左右。」

Advertisement

鄭縣令直嗦牙,好傢夥,買幾頭牛,就能去掉一半的州府撥款。這破縣令真是誰干誰知道。

這回去泰平城,他還得去州府問問,家裏回信來沒來,再不來,他大概就得窮死在八方縣了。

夏兆見鄭智明不說話,以為他反悔了,便試探道:「要不,咱們先置辦十頭牛?等以後有錢了,再多買幾頭?」

「那不行,」鄭大人這會兒想要一鼓作氣,「別慌,有我,一會兒到了泰平城,我就去州府要賬去。」

話都放出去了,這耕牛,鄭縣令是不買也要買了。

如果州牧不給錢,他就打算乾脆住州牧家裏得了。

反正他這職,再降也沒地兒降了,咋咋滴吧!

夏兆無所謂上怎麼討賬,反正他是個跟班的,一會兒眼觀鼻,鼻觀心,當自己不在場就行了。

撒潑的事兒,還是讓鄭大人來吧!

夏兆出門之後不久,姚蓉也帶著兒兒子,再次踏上了巡鄉之旅。

出發前,丹姐兒還去於大夫房裏探了下阿飛,可阿飛瞧見,卻直接躲進了於大夫的袖子裏,丹姐兒表示這鳥要不得了,都瞧不上了,便把鳥直接送給了老夏家。

惹的夏安茹直笑,說這孩子怎麼跟報恩的小貓似的,天天給他們家打獵。丹姐兒一拍脯,說自己不是小貓,村裏小孩兒都喊母老虎。

眾人是又好笑,又心疼這心眼子比坑眼子還大的孩子。

今日,夏安茹說要收核桃,不過他們這兒種核桃的比種棗子的要很多,所以丹姐兒帶著他們三人,跑了好幾個地方。

別說,丹姐兒帶路是一點兒不帶迷路的,看來平日裏沒往外跑,老母親應該是心的。

關鍵是,這孩子記還好,聽到啥消息,都能記住,完全是天生的嚮導。

Advertisement

除了肅北軍一大片軍營不能隨便去之外,八方縣下轄的七個鄉,丹姐兒基本沒有不的。

八方縣這個地方,還真別說,別的沒有,地盤倒是大的。

除了一萬軍戶因為由肅北軍管理,都分在了肅北軍不遠的十里營外,另外農戶,則分散在七個鄉里。

所以顯得特別的地廣人稀,最誇張的一個鄉,據說下頭就倆村,每個村就十多戶人家。

總而言之,八方縣是人地方大,通相當不便。

什麼基建和公共設施就更別提了,人戶的村子,連井都是三四個村子共用的。

夏安茹昨天還覺得奇怪,為什麼大家不多打幾口井,這樣澆灌也方便些。

不過昨晚吃飯的時候,李大年說一口井,就要二十兩,那普通人家,的確是打不起這個井的。

真是地方越小,消費越高,普通人家連挖個私井都了一種奢

沒有河道灌溉,也打不起私井,那耕種的事兒就更苦不堪言了。

夏安茹他們走過的這些鄉村,耕牛基本沒有,據說一個鄉能有一兩頭牛,這個就算是好地方了。絕大部分的人家,都是純靠人力耕種的。

所以鄭大人要買耕牛租借給當地百姓,倒也是個不錯的想法,起碼這縣令,還是替老百姓著想的。

不過哪怕這兒的農民乾的辛苦,換來的收益卻比南方要多的。

南方稻子,一畝平均產三石,良田收上四石也不是沒有,而八方縣的麥田,一畝能收二石,就不算差了。..

當然,除了麥子,這兒也有種黍米和高粱的,產量跟麥子也相差不大。

總之,就是地大,貧,農民勉強能吃飽,軍戶勉強能活著。

商業工業,就更不用談了,基本屬於沒有。

夏安茹這種土豆跟番薯都搞不清的人,聽丹姐兒介紹了一通,本不知道黍米是啥。姚蓉說應該就是大黃米,做主糧可能夠嗆,太過粘糯,用的話說,吃多了粘腸子。

Advertisement

不過做黃米涼糕,當點心吃倒是不錯。

惹得夏安茹直說,人家這地方都窮什麼樣了,有的吃不錯了,還啥點心不點心的。

「我就是這麼一說嘛!照你這麼說,那你收的這些核桃紅棗,不也沒銷路嗎?

都窮得一間屋子恨不得八個窟窿了,還吃啥零啊?」姚蓉反駁起兒來,思路倒是非常清晰。

丹姐兒跟娘倆也稔了,說話也不拘束,「我娘說,泰平城裏頭熱鬧著呢,那些大戶人家,乾果點心從來不斷的,姐姐和蓉姨可以賣給他們呀!」

「這種人家都要門路的......」夏安茹才說了一句,騾車突然就停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