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唐當食神 第364章 御駕親征

《我在大唐當食神》 第364章 御駕親征

第二天,白寫了奏摺稟報了李世民這件事

對於此事,李世民也是非常的重視。

當即整頓兵馬就要支援倭奴的唐軍,不過白卻提出再等些日子。

因為火銃正在量產,而且還要讓李治緩一些日子,畢竟剛從羅馬回來。

再讓他遠渡倭奴,是個人都吃不消。

火銃量產勢在必行,畢竟已經是個的武了,第一場戰役就用在了倭奴上。

火藥司也在加班加點的趕製火銃,因為有流水線工作的方式存在,所以量產火銃還是很簡單的。

一個月後,火銃已經產出十萬條。

這十萬條足夠讓火營每個士兵都裝備一條,還能帶一些去倭奴,裝備給駐守在倭奴的士兵。

如此火,真是國之利

李世民親自試驗,對於火銃的威力是讚不絕口,「好槍,朕征戰多年,從來沒想過還有如此武,這簡直比弓箭好用了許多。」

「陛下,這不能單純的用弓箭來理解。」白開口解釋,「弓箭畢竟是殺傷有限的武,這火銃只要打中人,不管你穿多厚的盔甲,一樣能打穿。」

「那我大唐的明鎧如何?」

「陛下,明鎧對上火銃,如同弓箭穿過豆腐一般。」

聽到這,李世民看著手上的火銃陷了沉思,好半天才開口說話,「如此武,斷然不能落到了敵人手裡。」

「陛下說的是,所以這些武都是重中之重,是大唐的最高機啊。」

「好。」李世民點頭稱好,「看到火銃,就給了我征服高句麗的希。」

「陛下,我倒是有個提議。」

「哦?」李世民點頭,「你說說看。」

據這次倭奴聯軍的報來看,聯軍的主力還是高句麗人,陛下既然想要駕親征,不如帶大軍攻高句麗,讓他們後院失火,倭奴聯軍也就不攻自破了。」

Advertisement

「嗯,你這個提議不錯。」

李世民考慮一番,是越想越興

自己第一次親征高句麗時還是當秦王的時候,那個時候有個非常好的時機卻沒有把握住。

因為國有李建在後方給自己製造子,也就沒有把重心放在高句麗上。

沒想到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現在的高句麗居然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於是乎,現如今大唐製造出了足以碾世界的武,這個好時機他自然是不能錯過。

思考了半天,他接了白的提議。

決定駕親征高句麗,大唐兩開戰,一邊打高句麗,一邊打倭奴。

這次說什麼都要把這兩個地方給拿下來,今後為大唐的土地。

於是乎,李世民點頭答應,「這樣吧,這次你跟著我去高句麗,李治帶人直接去倭奴,咱們來個旗開得勝。」

「是,陛下。」

李世民這句話算是說道白心坎里了,他最重要的目的還是為了支開李治。

畢竟這些敵人對他來說本不算是事,如今大唐火比同時期其他國家高了幾個時代。

本不知道他們用什麼方法來抵大唐的火進攻,於是乎,白痛快答應。

最後告辭李世民,回家準備與李世民駕親征。

這邊先是把學校的事代了,最後又去了趟香格里拉。

搞定一切后,就等著出發的日子。

時間一晃來到大軍出發的日子,李世民駕親征自然是頭等大事。

年過四十的他駕親征自然是得到了不大臣的反對,但奈何火銃的發明,讓李世民不比親自上陣殺敵。

又有一干大將保護,這群大臣也沒了反對的理由。

倒是李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看來是中了這武珝的毒。

這些日子白沒有看到李治,也知道他肯定是整日與這武珝廝混。

Advertisement

不免得擔憂起了李治的前途來,要是這樣的話,李治還能不能當上皇帝還真是未知數。

雖然戰功顯赫,但皇帝可不是一個沉迷於的人能夠當的。

還有長孫無忌擋道,李治今後是前途未卜啊。

看來最關鍵還是要讓李泰回來,這人才是李治當上皇帝的關鍵。

畢竟沒有李泰與李承乾的爭鬥,那麼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是當得相當的穩健。

這天,李治穿著盔甲,臉極差。

看到他的模樣甚至不如年過四十的李世民,不免得有些擔憂了。

於是走到李治面前詢問況,「殿下這是怎麼了?」

「白兄。」李治頂著黑眼圈笑了笑,「沒什麼,昨晚沒睡好罷了。」

「軍隊今天就要開發出征倭奴,陛下可要休息好啊。」

「白兄說的是。」李治點了點頭,又問起了白與李世民的況,「白兄跟著陛下出征高句麗,一定要照顧好陛下啊!」

「殿下請放心,就算是我死了,也會讓陛下平安無事。」

「白兄莫要說這些晦氣話,我還等著這次你從高句麗回來,喝我的喜酒呢。」

「喜酒?」白一驚,「殿下這是要娶親了?」

「沒錯,我準備讓武珝做我的王妃,武珝也同意了。」

聽到這話,白是暗自吞了吞口水,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看來自己必須得快點下手了。

不過他臉上還是表現得非常高興,「那就提前恭喜殿下了,但你要娶王妃的事,陛下知道嗎?」

「等戰事結束,我就會和陛下說,相信他看在我這些年征戰在外的苦勞,也會同意的。」

「但願如此吧。」

心頭是非常的糾結,歷史上武珝是李世民的才,最後等到李世民死了之後到業寺出家為尼。

Advertisement

等到李治把接回來后,就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也不知道李世民看到武珝之後會作何想,不過如今長孫皇后還在世,相信他對武珝也沒什麼興趣。

應該是會同意武珝與李治親的,但能不能做王妃還另說。

不過自己是不會給這個機會的,帶李治離開后,自己就會讓人手。

把武珝送走也好,還是把殺了也好,反正是不能留在長安的,免得今後的悲劇發生。。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