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李世民倒是不著急,「這件事,李治在信中還沒提及。」
「這也正常,殿下給你寫信那天況急,沒寫到馬木扎爾也是合理的。」
「嗯,那麼馬木扎爾該如何理呢?」
「殿下帶了三萬火營的人,幫助羅馬戰神阿拉伯人後,憑藉這三萬火營的人,拿下馬木扎爾不是問題。」
「好。」
李世民了聲好,又與白閑聊一番之後,就準備放白回去了。
不過正當他準備帶著維多利亞走的時候,李世民把他拉到了一旁,悄悄叮囑他一句,「如果你要婚的話,就與長樂還有長孫婉兒以及這維多利亞一起婚,不要厚此薄彼,不然們會有意見的。」
「陛下放心,這點我會注意的,不過我暫時還沒有考慮親的事,最後如果能只娶長樂的話,那麼我會盡量只娶長樂。」
「你倒是重重義,不過大唐可不需要你在兒私這方面重重義,這兩個公主你必須要娶,而且要明正大的娶。」
「我明白了。」
白當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如今的白就是聯繫突厥與羅馬的紐帶,這紐帶是不能斷的,要是斷了恐怕會有禍事發生。
所以,這兩個人,他是必須要娶的。
李世民則是欣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明白就好,可惜啊,你不是我的兒子,不然我都想把皇位傳給你,畢竟你要比我那些兒子優秀太多了。」
「陛下,這話可不能說。」
白看了看周圍,確定沒有其他人後,才鬆了口氣。
自己與李承乾可是還沒有休戰的,要是這句話傳到了他的耳朵里,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了。
但李世民卻是哈哈大笑,「我也是隨口一說,不過你覺得我這幾個兒子,哪一個適合當皇帝啊?」
白詫異了,不知道為什麼李世民會突然問這個問題,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說說嘛!」李世民催促了一句,「就當是隨便閑聊,現在你不要當我是皇帝就行。」
「陛下,當然是太子殿下最適合當皇帝了。」
白說了個萬金油的問題,這種事是不能隨便發表自己意見的,要知道自己的位置還不到那種可以掌控更換太子的地步,所以必須要低調,不能上了李世民的當。
但李世民卻是哈哈大笑,「其實你心裡覺得李治才是最合適的人選吧?」
「陛下怎麼會這麼說?」
「其實我也絕得如今的太子不太適合當皇帝。」
「陛下,太子關乎國,切不可隨意更換啊。」
「這我當然知道,但太子要謀反,你覺得他還適合當皇帝嗎?」
「太子謀反?」
「太子私藏甲胄,已經被由大理寺理。」
「什麼?」
白吃了一驚,歷史上的確有李承乾私藏甲胄的事發生,沒想到竟然發生在自己出去的這一年。
怪不得李世民剛才會問一些沒頭沒腦的問題,但白知道李世民不會這麼容易就廢掉太子的。
這件事一定會被和稀泥弄過去,所以現在不是發表意見的時候。
停頓了一下,白繼續說道:「陛下,私藏甲胄雖是重罪,但還是希陛下從輕發落。」
「哦?」
李世民倒是有些驚訝,早就聽說太子李承乾與白不和,沒想到他居然還會給太子求屬實難得。
畢竟自己也不想廢太子,畢竟他不想重蹈覆轍自己的經歷,大唐開國就不是太子繼位,自己必須要糾正這個傳統,讓太子順利繼位。
不過這件事還要給大臣們一個代,於是他想徵求一下白的意見。
「白,你覺得我應該怎麼發落太子呢?」
「陛下,臣不知。」
「你會不知道?」
「臣只知道如何為大唐創造最大利益,而不知道皇家事務。」
「行吧。」
沒得到白的意見,李世民還是有些不甘心的,不過既然白不肯說自己也沒辦法。
白這邊的思路很是清晰,這件事千萬不要摻和,摻和進去就是有殺之禍。
反正歷史已經註定,李承乾是當不了皇帝的,不如讓事就這麼發展下去,順其自然。
而且李承乾還有足疾,許多大臣都認為李承乾不是繼承大統的最好人選。
如今已經出現了太子私藏甲胄這件事,相信等到李泰回來,兩人就會開始產生爭奪皇位的大戰了。
畢竟是老大與老二,這件事怎麼都會發生。
白告辭李世民后,帶著維多利亞出了皇宮。
眾人只知道羅馬因為外部因素髮生了戰爭,卻不知道大唐朝堂直接也是暗流涌。
一干大臣為了誰當皇帝,是爭得個你死我活,為的就是讓各自支持的皇子上位。
這讓白再次到了,最是無帝王家這個道理。
看來今後還是參與皇家事務,不然到時候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維多利亞卻是十分不解,「白,剛才皇帝陛下你過去說什麼啊?」
「哎,最堅固的城堡,總是從部開始瓦解的,不管我們什麼事,不必多問。」
不懂白說的是什麼,維多利亞也沒多問,跟著白出了皇宮。
在長安街上,維多利亞像個小孩似的,到逛著,那街上的木橋也了瞭長安的地方。
古古香的長安,讓維多利亞是心曠神怡,借著秋日的,白帶維多利亞來到附近的池塘邊,看著池塘里的小魚沉思了起來。
如今是還不是太子之位爭奪最厲害的時候,要是等李泰回來了那更不可開。
相信支持李承乾與支持李泰的兩撥人就差打起來了,但如今李承乾雖然被關在大理寺,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放出來。
這些日子還是來皇宮為好,避免接這些人。
看看日子,李泰也差不多要從倭奴國回來了,畢竟那邊經過一兩年的耕耘,大唐已經功在倭奴那邊站穩了腳跟。
只要等李泰回來,太子爭奪大戰也將正式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