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可惜,這個時代並不備生產疫苗的條件。
如果有條件生產疫苗,那麼這次天花就能從牛痘里提取出牛痘用來注。
而不是用最暴,最危險的塗抹法。
想了許久,白突然聽到管家來稟報。
「爺,晉王殿下來了!」
「晉王?」白一愣,「快快有請。」
話音剛落,就聽到了李治的聲音。
「白兄,恭喜你又立了一個大功啊!」
白當然知道李治說的功是什麼功,自然就是天花那件事。
今天的李治看起來心十分不錯,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好事。
於是白開口詢問,「殿下這是有什麼事嗎?」
「是這樣的,陛下派我去馬木扎爾,我來是想請白兄一同前往。」
「又要出征?」
「這次不是出征,而是出訪。」
「出訪?」
「對的,馬木扎爾靠近一個做羅馬的帝國,陛下讓我代表大唐出訪他們。」
說起羅馬,白是意味深長。
要知道與大唐同時期的強大帝國就有一個羅馬帝國,不過此時的羅馬已經是日落西山。
與另外一個阿拉伯帝國比起來,還是差了點意思。
要說如今最強大的帝國是哪個,當然就是大唐帝國。
李治與李世民當然不知道這些,讓李治出訪羅馬帝國。
為的就是馬木扎爾的穩定,畢竟一個十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
又孤懸於大唐本土之外,就怕羅馬了歪心思。
不管是友好出訪,還是去敲打羅馬帝國。
這一次李治的前往都十分有必要。
從側面說,李治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越來越重要。
除了還在倭奴沒有回來的李泰以及太子李承乾之外,能夠出行的皇子還有許多。
李世民能夠挑中李治,說明很是重他。
也確實是,李治這些日子干出來的功績。
李世民肯定都是看在眼裏的,要是再充耳不聞,恐怕李治就會有意見了。
這邊的李治見白沉默不語,有些慌張。
「白兄是不想去嗎,如果白兄不想去,我絕不勉強。」
「那倒不是,我是在想著羅馬帝國打下來要幾天。」
李治聽完先是一愣,隨後哈哈大笑。
「白兄,我們這次是友好出訪,並不是出征。」
如今大唐已經有了火營,也就是裝備了炸藥的營。
他們不幹別的,就是負責破。
戰場上隨便丟兩個雷包,就能把敵人炸的人仰馬翻。
可以說戰鬥力非常的強,不過現在卻沒有實戰的機會。
白也是哈哈大笑,「咱們這次去要帶多人馬?」
「至三萬人!」
「三萬人?」
人數可不,三萬人足夠打一場仗了。
如果裝備良,拿下羅馬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李治點了點頭,「是的,這三萬人都要駐守在馬木扎爾。」
「咱們帶著三萬人到馬木扎爾,沿途的那些國家不會有意見吧?」
「有意見?」李治冷笑了一聲,「他們怎麼可能敢對大唐有意見。」
這就是霸氣啊,如果不是通不便。
可能就沒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什麼事了。
全世界都是大唐說一不二,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
如今的大唐都可以稱得上的頂峰,這還是只是貞觀年間。
到了後面的開元,其餘帝國更是拍馬都趕不上。
白聽后也是笑了笑,「那咱們要帶火營的人去嗎?」
「肯定是要帶的,說不定哪天羅馬帝國就大軍境侵馬木扎爾,咱們這三萬多人抵擋起來還是很吃力的,要是有了火營的炸藥就不一樣了。」
「嗯。」白點了點頭,「殿下,那個像弓弩,而且威力巨大的武火藥司研究的有眉目了嗎?」
這東西當然就是火銃,要是有了火銃。
別說三萬人,就算是三千人都能滅掉羅馬。
但很顯然,這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研究出來的。
李治搖了搖頭,「一點眉目都沒有,我們試著用弓弩改造,但本就用不上火藥,而且威力也不大。」
「額……」白覺得自己還是有必要提醒一下他們的,「或許這東西的形狀與弓弩是兩種樣子,或許像跟竹竿也說不一定。」
「竹竿?」李治詫異了,「為何像竹竿?」
「不知道殿下知不知道吹箭?」
「吹箭我當然知道。」
「對啊,或許這種威力巨大武與吹箭原理差不多,只不過把人吹氣變了用火藥推。」
李治一怔,隨後像是想明白了什麼。
臉上的表是變化多端,隨後興地站了起來。
「白兄,我似乎有些眉目了。」
「有眉目了,這麼快?」
「是的,最近我也在研究這個東西,對你說的東西還是有些概念的,我先去火藥司,白兄準備準備,咱們過兩天出發馬木扎爾。」
「好的,殿下慢走!」
送走李治后,白是嘆了口氣。
如今大唐的武絕對是獨步天下,就算沒有火銃。
就憑著一手黃炸藥,就能讓敵人痛不生。
但是武提升沒什麼用,醫療跟不上還是扯淡。
李治現在最關心的是軍事問題,而自己最關心的則是醫療技。
要是哪天自己得病了沒藥醫治,那就完犢子了。
但醫學技與早火一樣,不是一蹴而就。
需要慢慢的積累,希大唐能今早研發出可靠的醫學技。
至讓自己不會那麼擔心。
要知道這是一個出生嬰兒夭折率很高的年代,活在這種時代幾乎沒什麼安全。
只能祈求自己一輩子平平安安,不要生病。
就在白胡思想之時,管家又來稟報。
「爺,門外有個姑娘自稱是您的未婚妻,要見您!」
「未婚妻?」白一怔,「是長樂嗎?」
「不是長樂公主。」
「那是誰,我可沒其他未婚妻了。」
「額,是個長相漂亮的姑娘,您看要不要見見?」
「漂亮姑娘嗎,那見見也無妨!」
之心,人皆有之。
白倒是要看看,是哪個漂亮姑娘自稱自己的未婚妻。
自己這是走桃花運了啊!。
數理化三料博士回到了崇禎時期。距離大明滅亡只要十幾年了。蒸汽機、珍妮紡織機、蒸汽機船、後裝線膛槍……一場工業革命在大明一步步開展。
東漢末年,一個王朝行將就木。一場傳染烈度極強,癥狀奇怪的瘟疫讓這個亂世進入末世。倖存的三百多萬人口散佈在大漢王朝六百多萬平方公裡的疆域內。 試看,一個兩世之人,一個王朝,一個民族,成百上千的梟雄豪傑,三百多萬末世亂離人將在這末世之中如何選擇自己的命運
掀開三國戰幕是誰,最遭人痛恨、死得最慘、敵人最多的是誰?問種種三國之最,答案都是:董卓。現代壞學生穿越時空來到三國,沒能重生為心目中的英雄,重生變了董卓。但卻赫然發現,真實的諸葛亮被曆史掩蓋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