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長姐 第一百八十七章 紫花大印

《長姐》 第一百八十七章 紫花大印

清晨,連著幾天的秋雨,氣溫越漸的涼了,李月姐一大早菜地裏頭轉了個圈,掐了幾把青蔥水的鮮菜,又順帶著打了一籮筐的豬草,回到家裏,著手,彈去一,又往被窩裏一鑽,睡個回籠覺,這習慣是做豆腐時養的,做豆腐時,日日都得起大早,這回籠覺不補上一個,那一天都沒神頭兒。

這一睡就睡了半個拉時辰,正睡的迷迷糊糊間,卻外頭一陣敲鑼打鼓聲給驚醒,睜開眼,日頭都曬到床上了,便了把臉,披了服起床,到得堂屋,便看月娥有一邊做著針線,月寶和墨風兩人鬼頭鬼腦的朝著外頭張

“今兒個又是誰家辦喜事啊?”李月姐問。這快年底了,各家的喜事都一塊兒辦,屯了裏三天兩頭的敲鑼打鼓。

“不曉得,隻聽到鑼聲,沒看到迎親的隊伍。”墨風回聲道。

“二哥和四姐出去打聽。”一邊月娥道。

“哦。”李月姐點點頭,看著月娥正飛針走線的,便也坐了下來問:“宣周可是去京裏了?”李月姐問道。前幾天衙門出告示,周大爺和周三爺要問斬了,其他周家人流放瓊州,今生也不知還能不能回來了。

“嗯。宣周說去京裏給他們收,到時候一並送回臨清老家。”說到宣周,月娥一臉紅樸樸的道。

李月姐點頭,雖然明知道周家是罪有應得,但此刻卻有一種說不出的覺,前世對自己如同惡夢似的周家就這麽的散了。

周家算是徹底的敗了。當然,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許不定哪一天,周家隔幾代後,又從瓊州殺個回馬槍也不一定,誰知道呢。

正說著月風風火火的進來了,一見到自家大姐站在堂屋門口,便高興的大:“大姐,是鄭家呢大喜事兒。”

Advertisement

“嗯,鄭家的喜事兒?是那鐵柱今兒個迎親了嗎?不對啊,我記的不是今兒個的日子吧?”李月姐皺著眉道,鐵柱的婚禮,同鄉同土的,再加上家跟鄭家的關係,那肯定是要去參加的隻是記得是下個月初五的日子,跟自家墨易是一個月份,不過自家墨易定在下月末二十四的日子,而月娥的婚期卻是在冬月初十。

“不是鐵柱的事,是鄭家六哥的事,鄭家人再挨家挨戶通知吃流水席呢。”月兒劈裏啪啦的道。

“六郎?他從京裏回來了嗎?這又關他什麽事,鄭家這般的大張旗鼓的?”李月姐更兒說糊塗了。

“我也不太清楚,聽說是當兒了好象是個什麽主事?我也弄不清。”月抓了抓腦袋。

“是坐糧廳的監督主事,正八品,掌紫花大印的呢。”這時墨易推了門進來,聽著李家姐妹的話,便也一臉高興的道。

監督主事又稱監倉主事,開公署,授的是關防印信,關防印用的是紫紅印泥,因此便俗稱紫花大印。

聽了墨易的話,李月姐一愣,才想起那天晚上,典小子急匆匆的回來第二天一早就進京了,又在京了呆了差不多月餘,敢著是一直在運作這事吧,敢著這便是二王爺他們等的機會。

李月姐高興之餘卻也有些擔心,現在通州各倉可都是敏時期,典小子這時候就任監督主事怕為了正是西倉大火吧,西倉那場大火,雖然是那死鬼倉使背了黑鍋,但誰都知道這裏麵的坑深著呢,上麵不可能不追問個究境,隻是李月姐在通州雖然時間不長,但這通州漕上,倉場那水真個是深不見底的,鄭典想查清那事,難度怕是不小。

不過,稍一琢磨,其實又覺得自己不必這般心,那二王爺那麽明的人,用人自有一套,他既然這時候用典小子,那自然會考慮到方方麵麵。

Advertisement

想到這裏,李月姐倒是放下心了。

就在這時,李家的門也拍響了,鄭屠娘子笑的一臉合不攏:“月姐兒,自中午起,咱家在屯西邊鄭家家門口擺流水席,你們家一個不缺的都要到了,不要帶禮,你鄭大伯說了,這回什麽禮都不收,就是給大家樂嗬一下。”

“好咧,我們一準兒到。”李月姐應著,又請鄭屠娘子進屋喝茶。

“不了,我還挨家挨戶去通知呢。”鄭屠娘子道,然後又轉風風火火的離開了。

“大姐,姐夫家做的不好,這剛一做呢,還是個八品小,就大擺流水席的顯擺,要人笑話的。”一邊墨風皺著眉頭衝著李月姐道,在學堂,這樣的舉,定會被人笑是暴發戶行徑的。

“你這小子,讀書都讀傻了,你當鄭家隻是顯擺啊,你鄭二伯鄭四叔他們或許是顯擺,但你鄭大伯,他在京城可差不多呆了年,雖說隻是一個劊子手,但京城的兒多,人家鄭大伯手下砍的京腦袋都不呢,若真隻是為了顯擺,一個八品的兒還真不在你鄭大伯的眼裏。”李月姐笑道。

“那不為顯擺,他們為什麽要擺這流水席?”墨風問道。

李月姐看了看一邊的墨易道:“二弟說呢。”

墨易聽著便上前擺了擺墨風的腦袋,指了指外麵各家的歡呼聲:“小五你聽聽外麵的歡呼聲,那些人可不僅僅是為了一頓飯,鄭家擺這流水席,便是要告訴大家,鄭家子弟出頭了,今後,鄉裏鄉親的,但有大事,或了什麽屈的,隻要是占理兒,鄭家便會為大家出頭,這等於是鄭家給大家當靠山呢。”

這便是深深烙人骨子裏的鄉土

“竟是這個意思······那同鄉的一些閑漢賴漢豈不是也要來討便宜,那得多多煩心事啊。”墨風不解的道。

Advertisement

“給人討點便宜那也是避免不了的,這樣說吧,吃虧是福,鄭家很可能因此招此煩心事,但鄭家也因此得到了大家的擁戴。”墨易解釋道。

“哦。”墨易眨著眼睛點點頭。

隨後李家幾個便收拾了東西,喂好了豬和,然後便去了屯西鄭家圍的土院子吃流水席。

“月姐兒啊,來,坐這裏。”李月姐到時,姚家一家人已經團團的坐了桌,見到李月姐一家過來,便朝李月姐招手,李月姐便帶著弟妹過去,湊了一整桌。

“月姐兒,典小子可出息了啊,你們的婚事不能再拖了,你都多大歲數了,啊,讓你阿出麵,跟鄭家提,你不曉得呀,典小子這剛一做,屯子裏好些個丫頭那眼神都綠了,便是軍戶那邊,一個個丫頭都穿的特別鮮,有事沒事的就往鄭家屋裏竄,那打的心思是那司馬昭之心。”姚家主婆說著,便指著對麵一桌:“你瞅瞅,那個幾丫頭,穿的跟過年兒似的,你小心點啊,熬了這些年,別人最後把男人給搶了。”

李月姐順著姚家主婆的手勢過去,果然就見那一桌三個丫頭,穿紅戴綠的,跟過年兒似的。

“姚嬸兒,典小子不是那樣的人。”李月姐淡笑的回道。

“你這丫頭,怎麽這事腦袋不開竊呢,我知道典小子是講義的,可他倒底年紀小啊,哪經得住人的,這男人嘛,要說完全沒一點花花腸子的,不可能,何況你們倒底沒親的。”姚家主婆在那裏苦口婆心。

“是啊,月姐兒,這事你得注意呢,前陣子,我家花兒還見著那曹管事的娘子跟典小子四嬸在那裏拉呱呢,說的就是典小子的親事,我記得當初,你們訂的那親,正好典小子不在,禮數不全的吧?”這時,元娘子也湊了過來,前幾天花兒回家裏閑嘮嗑,就說了曹娘子好似在打鄭六郎的主意,那花兒便是鄭圭的娘子元花兒。

Advertisement

“你們這些婆娘盡瞎心啥,月姐兒別理他們,禮數不全怕啥,當初老太臨死前可是月姐兒在邊為典小子盡孝的,便是皇帝老兒想把公主嫁給典小子,那也躍不過月姐兒。”一邊實在聽不慣娘兒們八卦的姚裁道。

“什麽躍不過,便是多一個也不。”那姚家主婆瞪著自家當家的,氣吼吼的道。

“你衝著我吼幹什麽呢,誰說要多一個了,鄭家自鄭大到鄭四,還有幾個小輩的,你看哪家家裏多一個了?人家鄭老爺子早有祖訓,鄭家人不準納妾的。”姚裁也急了道。

“不準納妾?真不準納妾,這鄭家四個兒子打哪裏來的?你們男人都是一個得,花花腸子,什麽灶娘,什麽典妾啊,什麽通房啊,還有外室,私窠裏還有頭等,全是些換湯不換藥的東西。”姚家主婆說著,盡是教訓練起姚裁

姚裁搖著頭,一副唯子於小人難養的表,最後灰溜溜的跑到另一張全是漢子的桌邊去拚掉去了,跟這幫婆娘坐一桌,傷不起啊。

看著他灰溜溜的離開,姚家主婆當先笑了起來,最後又衝著李月姐道:“也對,咱們不能草木皆兵,總之你心裏有個數就行。”

“我曉得,謝謝姚嬸兒。”李月姐道,心裏卻是有些,從最開始的五兩銀子,這姚嬸兒便一起幫著,比自家的嬸子親多了。

謝君傲……的香囊……的平安符,君傲,吾堂,的小花的紅票,謝謝支持!!!rs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