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先生說:「又要花銀子。」
張知木說勸解陸祥說:「陸先生,上次我們合一次帳,你知道我們上次已經就有了八百多萬兩銀子,這還不算我們和大同總兵、山西總兵這兩單生意掙的銀子。我還沒告訴你,我們在潼關還有幾百萬兩銀子。所以銀子我們不缺。」
陸祥也知道窯崗不缺銀子,可是花銀子他就覺得心疼,他說:「我們最缺還是人啊?」
張知木接過來說:「我也是覺得有用的人不夠用,我看不如我們這樣。我們挑選一些十五歲到十八歲的機靈點的孩子,辦一個學校,目標是用兩年時間,把他們培養各方面的人才。多找一點兒不怕。」
陳玉鋒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說:「我們就下決心,招一千名,啥也不讓他們干,管吃管住,我們選一些優秀的人員給他們上課。這樣培養兩年,會出來一批有用的人。」
張知木說:「對,有時間我就會親自己給他們上課。我們可以堅持每年都招一批。最好能找有點兒文化基礎的。」
陸祥不以為然地說:「別說你一年招一千,就兩千三千也有都是。我們就在山西全境找,實在不行,也可以到其他地方找,就憑我們的條件,上門來的人還不打破頭。」
張知木說:「那這事就定下來,馬上籌辦。原來的中學教室已經不夠了,我們就把學校的場地再擴大一些。重新建教學樓、宿舍、食堂、教師辦公室。」
「關於都怎麼分班兒的事兒,要先考慮好。然後才能定老師。」陳玉鋒在考慮都培養什麼樣人的事兒。
張知木想了一下啊,說:「我看應該分商貿、軍事、政治、機械、電子、化學、藝、文學。如果我們準備五十人一個班的話,一千人就是二十個班兒。我們可以這樣安排,政治、藝、文學各一班兒;商貿、軍事各四個班兒;機械、電子、化學個三個班兒。」
「這樣分配我看好。」陸祥說:「不過,兩年時間太長。可不可以再辦一些一年的,這樣我們好早點有人用。」
陳玉鋒說:「我看老陸的想法也對,這兩年時間。我們要干許多事兒,要用許多人。」
張知木明白大家說的意思,說:「我看再辦一些速班也可以,不過堅決不能拔苗助長,一定要把兩年制的教育進行下去。以後你們就會知道,學校不僅僅是教育人的地方,也是可以搞科研,出績的地方。」
陸祥一看這件事兒,三人高度的一致,就說:「我看我們今年的第件大事兒,就是辦教育。」
在大明朝,好象沒有誰象窯崗這樣的重視人才。
陳玉鋒突然想到,自己跑培養人才,也可以去各地請人才啊。他說:「我們可以遍發招賢榜,全國各地只要有真本事,我們都可以量才施用。」
「對呀,我們窯崗周報的第一期就應該發招賢榜。這樣我們倉刊號要好好準備一下。」張知木對陳玉鋒建議很興趣,因為,現在窯崗做事兒已經不用遮遮掩掩的了。完全可以在全國請能人。
陸祥也是非常贊同陳玉鋒的意見,說:「只要在全山西,招攬經商的人才,就夠我們挑一陣子的。我們把人才攏到手再說,人品問題,慢慢地品。不過我們的制度規矩要嚴格就行。」
陳玉鋒說:「今年對我們來說很關鍵,知木,你一定要抓你幾樣武的事兒。其它事兒早一點兒晚一點,都影響不大。尤其是那個蒸汽船,他對我們來說,太重要了。有了它,我們今年南下就會暢通無阻,這樣就能保證我們糧食的供給。」
三個人正談著話,李雲鶴帶著媳婦、抱著自己的兒子,過來給張知木拜年來了。
張知木拿出了歲錢,李雲鶴的媳婦就抱著孩子,和楊玉琳他們說話去了。李雲鶴就加了三人的談話。
張知木說:「我們正談到,我們的人才不夠用的問題。你來正好,我想告訴你,你要多找一些十七八歲小夥子,在你所有的研製小組裡,都多配一些人員,讓他們跟著學習打下手。慢慢的培養他們,不怕多招。人多了一定會有出類拔萃的。」
李雲鶴說:「我現在就是這麼辦的,我們船用蒸汽機那邊,已經有一百多人了,一多半兒是打下手學習的。」
張知木說:「他們就這麼跟著干一段時間,就都手了。」
李雲鶴說:「是啊,我們生產定型的這種蒸汽機,生產速度已經很快了。都是在干中學的,越干越。」
張知木說:「木材廠的蒸汽機,你先給改造一下行不?」
「你又要幹啥?」李雲鶴問。
張知木笑了,說:「今年我們石頭的用量會很大,我想讓你先弄出來一臺鋸石機。」
「用鋸鋸石頭?」李雲鶴不解的問。
張知木說:「別驚訝,其實很簡單,你鋸木頭的圓鋸使用鋸齒來鋸木頭。我們鋸石頭的鋸齒要用金剛砂。」
「你是說象砂一樣?」
張知木說:「也不完全一樣,鋸石頭的鋸齒是用銅裹著金剛砂做的。利用鋸片的高速旋轉,切割石頭。關鍵是鋸片製作。」
李雲鶴想了一下說:「真是好注意,這樣石頭就可以切任意形狀了。」
張知木說:「以後我們可以買一些漢白玉石頭,然後切的石板再以十倍的價格買出去。」
陸祥一聽不幹了,說:「要是能切漢白玉石板,何止賣出去十倍的價格。那就沒數了。雲鶴,你快點兒把這東西弄出來,弄出來我們就又有好生意了。」
陳玉鋒看著陸祥的表,笑著說:「老陸就知道賺銀子。還是先解決凌水碼頭那邊的石料吧?我倒凌水碼頭看了看,我覺得建大壩和船閘的同時,要在大壩的兩邊,建兩坐城堡,以守衛大壩和船閘。不然我們花這麼多銀子建的大壩若是被破壞了,損失就太大,再說凌水碼頭也要建一個堡壘才行。這樣的地方就進可攻退可守了。只要凌水碼頭能堅持一天,我們增援的人馬就會趕到。」
張知木說:「建這樣的城堡,最好是用水泥,可是我們的水泥產量,還不夠用。所以還是要用石頭,好在凌水碼頭那邊有現的採石場。雲鶴的鋸石機能搞了話,就方便多了。」
幾個人正說著凌水碼頭的事兒,楊玉琳進來說:「小凌河總督辦唐景窯來了。」
----------
推薦:氫氣炸,發電機運轉,郭守敬上任。顯微鏡,聽診,新醫學起步。--《南宋記憶》。
她是太子的未婚妻,卻在大婚前夕被賜給雙腿皆廢,癱瘓在牀的前戰神王爺…新婚夜,本該癱瘓在牀的新郎將她壓在身下:"本王是要殺你滅口,還是把你毒啞?"身爲華夏外科第一刀,林初九自成名後,就沒有被人如此威脅過.素指輕點,一個翻身,林初九將男人壓在身下:"你說,我是徹底廢了你的雙腿,還是廢了你第三條腿?"
一朝穿越,變為農家女,家徒四壁也就算了,為何身邊還帶了個拖油瓶? 幾經波折,才發現原來與她生出這個拖油瓶的男人一直在她身邊,更讓她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男人的身份,並不尋常……
穿成四歲公主,五步一倒,七步一吐血,不修仙就活不下來?薑汾:“我命由我不由天!”撿機緣,收神獸,天才變異靈根,薑汾往霸王花的路子上越走越遠。護短師父,美人師叔,女裝大佬師兄,卻天天計劃著捧殺(團寵)她!護短師父小聲哄著:嗚嗚啊,把刀放下,咱們玩會兒?美人師叔大方砸錢:修什麼煉,法寶給你,誰來砸誰!師兄拿著美男圖鑒:要哪個,還是都要?薑汾:不要阻礙我上進!……某一天,修真界最年輕的化神尊者遇上了粉絲。“您一直是我的榜樣,請問您為何修仙?”薑汾:讓傻逼不敢瞎嗶嗶!某人:“咳咳!”薑汾:“……建設美麗修仙界。”又名《今天又被捧殺了嗎》
世界第一神醫,穿越大商,做了太監。還好,在女帝身上成功試驗出,還未凈身,保留了男人最后一分尊嚴。眼見女帝睜眼就要殺我,一手醫術鎮住女帝!得留一條小命,卻不在自己掌控之中。后世而來的名醫,豈能稀里糊涂死掉?且看一代小太監,憑借前世的知識力量,改變一個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