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 第1137章:推行武舉和殿試

《大唐:陛下,要不您就認錯吧!》 第1137章:推行武舉和殿試

關于武舉的推行。

李恪也是突然有的。

在歷史中,武則天開創了武舉,同時創下了殿試。

都是鞏固人才的手段,那時候是為了弱化世家對朝廷的控制。

盡管這個時代的世家依舊還是非常厲害,但也在慢慢被李恪淡化當中。

沒有必要專門為了弱化世家而創造出武舉。

但收攏天下人才,反而是很有必要。

故而次日天亮,早朝之后,李恪就召集杜如晦等人商議此事。

“陛下為何突然想要開創武舉?”

“李靖等諸多將軍,可能會有不滿的。”

杜如晦不解問道。

武舉,也就是武狀元了。

文狀元一開始就是從六品的修撰。

那武狀元的話,不也是從六品的將軍了?

從六品的修撰更多的只是個虛職,起步高而已。

但將軍不同,從六品的將軍,那不僅僅是虛職,還是榮耀。

哪怕是權力小,但也是無數將士們在戰場上生死搏斗才能得來的。

與文相比,有很大的區別,所以武將那邊可能會有意見。

“他們的不滿,應該是覺得賦予的職位太高了吧?”

“文都能夠接文狀元的存在,武難道就不能接了嗎?”

李恪明白杜如晦所說。

但第一次召開武科舉就那麼寒酸,能有什麼人參加?

既然都決定參加了,那麼就好好參加,文武一視同仁,讓他們爭奪武狀元之位。

從六品的武狀元,那可是實權人,不比一個小門派的掌門差,絕對能夠迎來不人競爭的。

“陛下,武將他們的包容心向來比較小,且都是魯莽之人,不懂陛下的用心良苦。”

杜如晦繼續說道。

在場大臣下意識點頭,附和他所說的。

“朕自有打算。”

Advertisement

李恪擺擺手說道。

意思已經很明顯。

同時看出一點,那就是自古文武相輕。

文臣看不起武將,武將看不起文臣,偶爾會相互鄙視。

再此之前李恪都不知道杜如晦會這樣看人的,今天算是漲了點知識。

“陛下,慎重啊。”

“為者,自古以來都需要德行。”

“舉辦武科舉,可能迎來的是一群頭腦簡單的魯莽之輩。”

長孫無忌繼續說道。

并不因為李恪不想繼續說而停止。

大臣也紛紛發言,希李恪能夠慎重考慮。

“那朕就慎重考慮吧。”

李恪眉頭微皺。

看著一眾文臣反對的樣子,總覺有點不對勁。

是真的擔心選拔進來一群頭腦簡單之輩嗎?

還是說,他們擔心文臣的地位到威脅?

想了想,李恪覺得先不和他們談論。

晚點的時候再李靖來商量商量。

杜如晦等人一聽,這才松口氣。

隨后眾人商議其他事

將他們送走之后,李恪來李靖。

“陛下,準備開戰了嗎?”

李靖一到,就激問是否要開戰。

因為在之前,李恪找過他和程咬金等人,有大規模戰爭的想法。

“估計還要一段時間才會有戰爭。”

“今日找你來,是想和你商量一下其他事的。”

李恪笑了笑說道。

讓人給李靖賜座。

看到李靖,李恪覺得杜如晦等人言過其實。

武科舉并非就是迎來一群頭腦簡單之輩,也可能是韜養晦之輩。

因為練武也是需要悟的,前期的門可能是什麼人都能夠鍛煉出來,但后期更加厲害的估計就要悟了。

有悟的人,一般不會頭腦簡單。

“陛下請明言。”

李靖好奇看著李恪說道。

Advertisement

“朕想要舉行武科舉,你覺得如何?”

李恪直言道。

“武科舉?”

質和文科舉一樣嗎?”

李靖很快就聯想到了科舉一事,并將科舉定義為文科舉。

畢竟有武科舉,那就會有文科舉,大伙們都會潛移默化的認為。

“一樣。”

“文科技以文考試,武科舉以武比斗。”

“其中的管制等等,都和文科舉的差不多。”

李恪點點頭說道。

“臣沒有意見,但有個想法不知道該不該提?”

李靖想了想,沉聲道。

看到李恪示意他說之后,他斟酌了片刻說道。

“臣希陛下創立武科舉的時候,士兵也能夠參加。”

李靖正道。

軍隊的晉升途徑只有一個,那就是為士兵,然后通過軍功一步步晉升。

而武科舉的創立,為軍隊帶來新的晉升途徑,為軍隊挑選更加厲害的將軍。

作為將軍,武力是必不可的,上陣殺敵都需要將軍帶領,武力強的將軍起到更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有建議嗎?”

李恪有點詫異。

還以為李靖即便是不反對,也不會支持的。

但是看他現在說的,卻和杜如晦他們出太多了。

這就是所謂的文武相輕嗎?

“沒有了。”

李靖搖搖頭說道。

只要朝廷同意士兵也能夠參加,那麼他也沒有意見了。

“這個建議朕同意了。”

李恪鄭重點頭。

有李靖點頭,那麼軍方這里就沒有意見了。

就算是杜如晦等人還想說些什麼,也是沒有用的。

他們若是過度反對,就是對軍方的敵意,會引起雙方競爭的。

一般有政治覺悟的都不會繼續說什麼,會配合李恪執行下去。

君臣在進行其他相關的事宜商議之后,武科舉此時就這麼決定下來。

Advertisement

同時,李恪還讓李靖跟那些將軍們說說這件事,也希將軍們能夠同意。

次日早朝。

李恪再次將這件事說出來。

已經知道的大臣很鎮定,但不知道的文武大臣都是嘩然一片。

科舉本就是一項千古政策,如今一分為二,能不讓眾人震驚嗎?

眾人看向多日不上朝,今日卻突然到來的李靖,想聽聽這位軍方大佬的意見。

杜如晦等人也是如此,若有若無看向李靖,以為李靖會進行反對。

只是。

“陛下圣明,臣支持!”

李靖站出來。

隨即程咬金和秦瓊等人也站出來紛紛表示支持。

這下子,杜如晦等人錯愕了,相視一眼,皆是難以置信的樣子。

沒想到,他們反對的事,李靖非但沒有反對,竟然還帶著將軍們同意了。

所以說......陛下其實已經知會過李靖等人,所以才會在朝堂上說出來的。

幾人換目,最終也跟著同意。

自此,科舉一分為二,分為文狀元和武狀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