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各自前程不同,以後自是了衝突。再者孩子被帶走後,舞姬沒了依靠,對著唐這位主母只會更敬重,起不了別的心思——親兒子還在平安鎮上著呢。
顧兆當時聽聞后,嘆了一番,別管多大多歲,這當爹媽子倒是不變。後來翻譯這事顧兆也沒口風,因為鄭家長輩要離京,還有小孩子依依不捨,卻不哭鬧,氣氛不對,便沒說。
數件并行,招商、招工做船、貨準備、水軍練等等。
在總管事上,黎周周心裏有了人選,只是要問問,把危險說明白了。
六月,黎周周親自去了一趟昭州,船隻停靠在吉汀碼頭,守碼頭的人高聲詢問:「你是何人?哪裏來的船?什麼貨,做什麼的?可有引薦。」
忠一高聲回:「船主人黎老闆,來自兩浙——」
黎老闆?
黎老闆!!!
黎老闆回來這消息沒一會便是雪花般飛的到都是,吉汀各家的鄉紳老爺商賈都到了場,一看真是黎老闆,當即是熱淚盈眶,甚至有的還要下跪行禮,被黎周周先扶起來了。
那人便出個哭笑的臉,是高興的落淚,說:「黎老闆回來了,指定是有什麼大買賣的吧?」
「是有正事,這次不是民間商賈買賣,而是聖上批複準許的。」黎周周也沒藏著,直說:「此事稍後議,諸位有心思到時候有章程,還是老話,此事危險大,想好了再做決定。」
那些人也不敢立刻答應下來——黎老闆能這般說可能不會騙他們。
那危險是大了。
黎周周又換上了清亮的流綢,是昭州的款式,他要往昭州去,騎著馬趕路出城,還是水泥路,被雨水沖刷的乾乾淨淨,天快晚了,悶熱中夾雜著一海風的味道。
這悉的氣候。
同行來的李金義見了,說:「這水泥路在昭州真是方便哪哪都通著,咱們剛出京城的時候,騎了那一段路,我還說好路,跑起來快也不顛簸,可沒一天就又是土路了。」
大曆修水泥路進程不錯,可不是像昭州這般,村裏、府縣通往州城的路都修好了,北方那邊是先著州城和州城修的,主要是修道,這方便運送糧草,以供前方打仗。
跟著昭州百姓人人都能走,挑著擔子買賣貨的,自是不能比。
「這邊悶熱,李大人熱的話,回頭到昭州城給你也換一清亮的,這是鄉隨俗,昭州人人皆是如此,李大人不用不好意思難為。」黎周周道。
李金義還是穿的規整,此時騎馬趕路,背後都是了。
不過他還是不好意思。
趕路沒多久,前面也有車隊,騎得飛快。
黎周周這邊拉了馬靠邊,忠一先駕馬過去,打探完后,高聲喜喊:「黎老闆,是王管事來接您了。」
王堅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