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撿到一個星球 第217章 後門事件

《撿到一個星球》 第217章 後門事件

五月1日。

一個大好消息,從設立在田津市的超算研究中心傳來。

歷時近一年,星海科技第一臺自主研發的超級計算機——超新星1號,研製功了。

自此星海科技有了自研的超算系統,可大幅節約超級計算機的購置費用了。

關於“超新星1號”的能,該項目負責人趙章來,在遠程電視會議中,爲陳今講解了一番。

趙章來四十多歲,帶著眼鏡,穿著一白大褂,他本來是在國防科大工作的副教授級專家,參與過“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的研發,該項目中趙章來擔任的是“次席架構師”,角非常重要。

爲了把他挖來,陳今不僅給他開出了一千萬的年薪,星海科技還跟國防科大簽訂了《嚴格保協定》,支付了1個億的技授權費,對方這才同意放人。

但實際上,超新星1號用到的機構,是陳今從大坑基地帶過來的,明顯比“天河二號”的架構先進的多,把趙章來挖過來,只是因爲他比較悉這塊而已……再先進的技,也得讓有經驗的人來實現。

至於國防科大那邊,他們已研製出了運算速度百億億次的“天河3號E”,明顯過時落伍的“天河二號”技,不再那麼重要,所以一些人才被挖走,也不是特別計較。

倒是星海科技開出的千萬年薪,在國防科大部引起轟,以及很多領導惱火:“簡直是在擾軍心!”

……

趙章來介紹道:

“陳總你提供給我們的超新星架構,至比‘天河二號’先進了兩代,與‘天河3E’旗鼓相當,理論上可以在這個架構基礎上,研發出百億億的艾級超算。”

Advertisement

“不過你說公司超算短缺,急著要用,我們就小打小鬧,先做出了一臺小型的‘超新星1號’。”

“超新星1號的峰值運算速度,大約爲12.5億億次/秒,持續能爲10億億/秒。”

“總水平與未升級前的神威太湖之相當,能排名全國第三。”

“因爲架構先進,超新星1號的功耗比表現十分出衆,我們做到了9G/W,這超過了神威太湖之A的6.5G/W,跟天河3號E的功耗比相當……全球表現都是頂尖的,幾乎達到了傳統計算機的極限。”

“這樣的功耗比,每年省下的電費都數以億計。”

陳今點頭,超級計算機最貴的不是件建設費用,而是高昂電費!

比如“天河二號”就是一個耗電大戶,整機功耗17,808千瓦,搭載水冷散熱系統以後,功耗將達到24兆瓦……相當於小型核發應堆提供的電力。

電費每年高達1億人民幣。

超新星1號的持續運算能是天河二號的3倍,但超新星1號還要節能30%,每年產生的電費大概6600萬。

用起來更加省錢。

“此外陳總提供給我的超算架構,有著難以想象的穩定,一般的超算故障率相當高,每壞掉一顆計算核心,就需要耗費半小時去維修,而超算的計算核心有幾萬、十幾萬個,經常會有一兩個出現故障……這樣的超算是無法滿足長期使用的,只能跑一些短期的計算項目。”

“而咱們公司的很多程序應用,需要長期的運行、計算……不允許超算經常發生故障。”

“我們超新星架構採用了故障自檢與智能並行技,一兩個計算核心故障不影響正常使用,開機狀態下可以直接更換……甚至就算有一半核心故障,也能正常使用。”

Advertisement

“從穩定來說,超新星架構完全不弱於天河3號E所用的架構。”

“而且超新星架構有極大拓展,完全可以在此架構基礎上,開發出E級超算。”

“……”

趙章來說道,對於超新星架構的種種優點,他半天都講不完,總之他跳槽到星海科技的決定是對的,在這裡研究超算不僅預算充足,未來前途也是一片明。

到非常滿意。

陳今連連點頭。

關於超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把大量CPU堆到一起那麼簡單,簡稱“堆核”。

實際卻遠遠不是那麼容易,要讓幾萬、十幾萬個的計算核心一起工作,同時理一件事,產生的海量數據,很容易超出通信線路的傳輸帶寬,超出存和盤的讀寫能力……這些瓶頸只能靠先進的架構去突破。

而超算領域,Z國的超級計算機屢屢霸榜,經常蟬聯世界第一是有原因的,就是因爲我們的芯片不行,八十年代以來甚至更早些時候,Z國的科研人員只能橫向發展CPU並行運算,以數量補質量……這算是在那個落後的年代裡,老一輩科研人員,在計算機領域留給後輩的唯一禮了。

這也是爲什麼國外售先進CPU後,Z國科研人員利用落後幾代的國產CPU,依然能打造出第一超算的原因。

而星海科技自研的這臺“超新星1號”,所用的CPU、存、盤等等核心零件也全是國產的,爲了降低購買價格,星海科技一次下達了足夠生產15臺“超新星1號”的鉅額訂單,驚呆了那些生產廠家。

於是“超新星1號”的造價功降了下來,除去研發支出,單以本算,超新星1號的造價,大概爲5億左右。

Advertisement

“果然是買不如造啊。”

陳今嘆一句,對趙章來道:“超新星1號先給我組裝五臺出來,公司要用!完這項任務後,你們馬上投到艾級超算研發中,研製出運算能力達百億億次的‘超新星2號’。”

“明白,陳總。”

趙章來點頭道。

……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

一個不太樂觀的消息傳來。

《星雲系統》項目負責人馬小兵說道:“陳總,這幾天使用‘星雲工作室’嘗試做星雲APP開發的程序員數量,從最多時的100萬,降低到了不足10萬,出現斷崖式的下跌。”

“因爲谷哥公司那邊強制推送了一個‘防刷機補丁’,凡是打上了這個補丁的手機,只要刷機星雲系統,該手機的底層件便會損壞,無法使用……目前國有90%的安卓手機中了這個補丁……這簡直是流氓推送!病毒推送!目的就是爲了封殺我們的星雲系統!”

這直接證實了那個傳言——國外件或作系統中,留有後門的傳言,果然是真的。

甚至不件中有後門,底層件中應該也有……否則件層面的更改,怎麼會損害件?

故而“後門事件”石錘之後,一方面Z國信息安全部門正在調查,很快會給谷哥公司一張罰單。

另一方面,本來想參與進星雲APP開發的廣大程序員們,信心頓時被極大搖了,紛紛選擇放棄。

因爲事發展到這裡,已經不單單是件層面的問題了,星雲系統再好也沒什麼用,只要底層件的後門還在,星雲系統依然有可能崩潰。

除非星海科技公司有辦法做到件、件全部自主,否則星雲系統不可能做起來。

有位資深程序員嘆:“星雲系統將用它的死亡,給我們敲響一個警鐘,除非件全面自主,否則後門永存。”

但星雲系統真的要死了麼?

這場嚴峻的挑戰,星海科技只能束手無策、無可奈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