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科幻未來 撿到一個星球 第215章 銀河特效渲染引擎

《撿到一個星球》 第215章 銀河特效渲染引擎

4月18日。

聯盟立不到一個月,星雲系統發佈了第一個重大版本更新——星雲1.1系統。

該版本特爲:

新增36項常用功能。

修復bug數量172個。

系統流暢度提升5%。

該項目技總監馬小兵表示:“這個版本的升級幅度,相當於從安卓1.0,升級到了安卓3.0,但陳總說做人要誠實,一點小幅度的提升,沒必要佔用一個寶貴的版本號。”

“而且我們會保持這個更新節奏,大概每個月都會發佈一個升級版本,預計到年底,我們的星雲系統,可以進化到安卓9.0的程度,有安卓系統95%以上的功能……我不是馬大,而是我們的工作效率就是這麼快。”

“另外還一個好消息就是,廣大程序員需要用到的開發工‘星雲工作室1.0’,星雲網已經發布,包括相關的技文檔、學習視頻、星雲虛擬機、SDK,全部可以下載,用於星雲APP的開發。請放心我們的這款工是純Z文的,學習本比安卓開發低的多,保證三小時上手,三天練,一週後做出完整應用。”

但專門搭載星雲系統的手機,目前還沒生產出來,這至得等到兩個月後。

想做應用測試的話,程序員們只能刷機,把下載好的星雲1.1系統,刷到手機上去,刷測試機……這有一定機率刷機失敗,導致手機報廢……這種風險和本,只能由程序員們自己承擔了。

萬事開頭難,拓荒者是最偉大的,星海科技只能發發湯文章,承諾所有進度都會加快,希跟隨星海科技的拓荒者們,不要輕易放棄。

Advertisement

這種態度贏得了廣大程序員們的好,星雲工作室推出當天,下載量便突破了50萬……大約十分之一的程序員對星雲應用開發很興趣。

過了兩天,下載量突破了百萬,甚至有一些上手較快的程序員,上傳了幾個比較簡單的星雲APP……勢頭非常良好。

……

人員會議室

馬小兵正在滔滔不絕:

“陳總,X小組裡的那幫大神,真心太牛叉了,他們加星雲系統項目後,這個系統幾乎在以兩三倍的速度。”

“星雲1.1系統中,有19個新增功能、86個bug、一百多讓系統更流暢的改進,是那些大神們提出來的……雖然參與項目的大神只有五十個不到,但發現的問題、完的工作量,比我們項目組500多人還多。”

“要知道他們還只是剛剛介星雲項目而已,如果全部深地參與進來……”

馬小兵搖了搖頭,他最疑的地方就在這裡:“既然我們的大神這麼厲害,爲什麼他們不老早做一套可以替代安卓的作系統,何必等我們的星雲系統出來了,再過來出謀劃策,指出這裡不好那裡要改。”

他話裡帶了一點怨氣,牛人都有牛脾氣,這些天馬小兵被那幫大神呼來喝去的,像小弟一樣使喚,偏偏還不能發作,心不鬱悶纔怪。

“這種系統工程,缺的從來不是技,而是龐大的資金、強大的意志以及一呼百應的號召力,包括國產電腦作系統也是一樣,那些國產系統不是不能正常使用,國家也有意志去推廣,但因爲沒有一呼百應的號召力,沒有廣大件廠商、用戶的配合,最後全以失敗告終。”

Advertisement

陳今搖著頭,推廣自主作系統,國家意志都沒用,何況沒什麼影響力、號召力的個人。

那麼星海科技行不行?

電腦端的作系統,星海科技也有技團隊在做,星海科技能不能做出來呢?

關於這點,得等東西做出來了再看,目前陳今不敢打百分之百的包票。

“陳總您說的有理。”

馬小兵點頭,心裡那點鬱悶,慢慢還是消散了,誰讓那些大神確實牛。

……

除了《星雲系統》項目,有X小組的大神參與其中。

星海科技還有兩個神件項目,也有部分X小組的大神加……這些大神專方向不一樣,有的擅長作系統,有的擅長算法,還有的擅長其他,什麼都會的,幾乎沒有。

李毅是一個例外,他似乎真的什麼都懂,什麼編程都學過做過,他在培訓學校當了十幾年老師、什麼都教過的他,有著“全能”頭銜。

不過X小組立後,舉行的多場部競賽中,李毅每個單項,排名都是幾名、十幾名以後。

但綜合排名第一。

算法競賽上他被God完,卻又在很多冷門領域,贏了God。

用“數學領域中唱歌最好的人,唱歌最好的人裡數學最好”來形容李毅,最爲合適不過。

這下是沒人再說李毅是水貨了,李毅卻認識到了自己境的尷尬,因爲每個單項都有人完他,他沒有特別突出的才能,而且“工作助手”出來後,像他這種全能型的人才,有點不太重要了,他想在某個領域,深鑽研一下,取得令所有人信服的績。

於是陳今把《影視特效渲染引擎》項目,給了李毅等人,讓他們幫忙完善。

Advertisement

這個件項目立項比《星雲系統》還早,幾乎做了快一年了,可負責這個項目的技團隊,到現在都沒有啃下來。

因爲該特效渲染引擎的核,是陳今從大坑基地那邊帶過來的,功能強大到可以拍攝虛擬實景電影,場景仿真度能做到99.99%以上,渲染出一個無限接近真實的世界。

虛擬工廠所用到的場景渲染核,也是這個核。

所以陳今希星海科技的技人員們,能在這個核的基礎之上,打造出一款《影視特效渲染引擎》。

結果那個技團隊的表現讓陳今太失了,他們啃了將近一年時間,才啃了30%左右,完全吃還得兩年。

“陳總,這個渲染核太先進了!很多算法我們本看不懂,請再給我們一點時間!”該項目負責人說道。

但陳今沒有耐心了,把他擼了下去,變了一個小卒,再讓X小組中的50多位大神,參與到這個項目中。

大神出馬肯定是不一樣,雖然有些高深算法大神們也不太懂,但大神知道如何應用。

於是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

經過大神們刀的影視特效渲染引擎,已能發揮出那個渲染核80%以上的威力。

這足以秒掉市場上諸如Maya、Flame、AE、nuke,fusion,combustion之類的特效製作件了。

恰好這時石小陶打來了電話:“陳總,下一部電影拍什麼我想好了,劇本也弄了出來,演員都確定了,很快就能開拍了,請問您說的那個特效件,能不能賣給我的陶陶工作室,先讓我工作室的特效師上手學習一下?”

“這麼快?”

陳今有些詫異,說好的休息三個月呢,居然這麼快又開工了。

“我先給你幾十套測試版的特效件吧,讓你工作室的特效師試用一段時間,費用……以後再談。”

“好的,謝謝陳總。”

於是那款被命名爲“銀河特效渲染引擎”的測版,有了第一批的試用客戶。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