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奈何她腰纏萬貫 第365章 人后的壓力

《奈何她腰纏萬貫》 第365章 人后的壓力

舒爾扎既然來到衛國這商鎮了,自然是要買些東西回去的。

眼看這人誠心想買,方明義出面與他談了半天,最后敲定從舒爾扎手里買下兩百只羊、十頭牛和十匹馬,而與善商隊賣給他布匹、干菜、粟米、陶罐和幾壇子烈酒,約定了易日期后,舒爾扎回去準備趕牛羊來了。

而馬匹,方明義特意指定了要良馬。

“夫人,剛才那個胡商,我看他是能拿出金銀的,為什麼我們還是要他用牛羊和馬來換啊?這麼多牲口,我們怎麼置啊?”方明義也是跟這胡商聊后才知道,胡人貴族都是用金銀易,而普通胡人手里都沒什麼錢,跟他們做生意,最方便的就是以。他們想了好久才商定了這些價格。

“金銀從商鎮里拿出去,人家怎麼看到?”汐帶著點狡黠地笑了,可是要幫劉衡做廣告的。拿著金銀,不就是錦夜行了?還有什麼比趕著幾百只牛羊招搖過市,廣告效應更好的?

在遼州這邊,一兩銀子能買兩只羊,一匹健馬要八十到一百兩銀子不等,牛更是有錢都難買到的。要是將牛羊趕到澄州或者京城那邊,還能賣得再貴些。

幾百只羊從道浩浩趕到澄州,這一路看到的人多,一傳十十傳百,人家一聽用點干菜、布就能換到這麼多牛羊,還怕商人不心嗎?

果然,幾日后,當老烏頭帶著人,一路趕著牛羊南下,道邊的與善茶棚里賣上了羊湯、牛湯時,虎狼關外的商鎮里,迎來了一批探詢況的商隊。

最先來的,赫然是丁家商隊,帶頭的還是丁顯丁三爺。

丁家原本基在遼中,遼中水患后,在丁顯勸說下,果斷開始逐步轉移至新野縣。所以,丁家在此次安王叛中,是遼州數沒什麼損失的家族。而且,在新野鹽場恢復鹽務后,丁家也拿到了鹽引。

Advertisement

照理說,丁顯帶領家族避過危機,肯定會到重用。只可惜,他不是丁家的嫡子長房。任何時候,嫡長子承家業,都是規矩。丁家家主雖然覺得丁顯很有眼,有意栽培他為家中重要管事,可丁家的嫡長子哪里容得下這個威脅?

所以,丁家拿到鹽引后,丁顯就被邊緣化了。

他不甘心被家族束縛,也不想辛苦一場最后自己的心都歸別人囊中,所以這些日子一直在外行商。聽到虎狼關外有了專門做邊貿的商鎮,這商鎮還是劉衡一力建造并管理的,他馬上日夜兼程往邊關趕,路上聽說了與善商隊做的事,更是一刻都不想等了。

到了商鎮,丁顯直接找到了方明義,想要求見汐。

汐聽說丁顯求見自己,馬上就見了。

丁顯送上一份禮后,起行禮道,“丁某如今不見容于家族,想投靠夫人門下,做一商隊管事,還夫人收留。”

“丁管事太妄自菲薄了,以您的才能,在我這兒做個管事屈才了。”汐笑著說道,“我家老爺求賢若,對于丁管事這樣的人才,一直很欣賞。”

招商引資,是和商人打道。誰最悉商人?當然是商人自己啊。

汐覺得,丁顯簡直是上天賜予劉衡的餡餅,瞌睡送來的枕頭。

劉衡聽完汐的引薦之后,想了一會兒,看著汐說,“今日我才知道業有專攻,古人誠不我欺。”又沖汐作揖,“夫人真乃為夫的賢助啊。”

他鄭重其事,搞得汐倒是紅了臉。自從邊貿之事,兩人各自忙碌,此時廳中無人,兩人四目相對,忽然都生出一種靜默相伴的意思,不由靠在一起發了會兒呆。

直到聽到外面枯枝落地的聲音,汐回過神,“丁顯還等著你見他呢。”

Advertisement

劉衡攬著汐的肩膀,“夫人最近辛苦了,人都清減了,要好好補補。”

汐目送他到前院去見丁顯,幾不可聞地嘆了口氣,說自己清減了,他又何嘗不是瘦了?

開邊貿,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是,要為人先,力也是顯而易見的。

衛城雖然下了口諭,說不給劉衡力。可是,朝野上下,無數雙眼睛盯著,劉衡怎麼可能沒有力呢?

商鎮還未建時,多次午夜夢回,發現邊空著的床鋪已經冷了,劉衡正在書房中挑燈夜讀。他不懂商貿之事,也不知道關外形,就從所有能找到的游記、州志甚至公文中學習外邦之事,學習各種財貨之,甚至,還不惜找吉祥和如意問賬房記賬之法。

皇帝金口玉言,一年為期,看看他能做到什麼程度。

也就是說,從今年八月,到明年八月,這一年里,劉衡得做出點效來,才能不負皇恩。若是沒有什麼起,就算衛城不怪罪,朝廷里的彈劾只怕也會將劉衡垮,他的仕途,只怕也就要就此止步了。

劉衡懷大志,想要治國平天下,想要真切地做出些政績來。

也想幫他,夫唱婦隨,要是邊貿能也算是為衛國百姓謀了一次福吧?

兩人從未說破過這種力,卻是各自迫地做著事。

劉衡見了丁顯后,并未讓他管生意的事,而是任命丁顯做杜固底下的曹吏,專門負責與商人打道一事。

丁顯是土生土長的遼州人,自小耳濡目染;后來做了鹽商車隊管事,又在遼州跑商多年,方方面面都悉。如今這商鎮初初建立,杜固固然能干,與商人打道卻不及丁顯便利。

劉衡與丁顯開誠布公談了一番,“本知道你素有抱負,但是只是在遼州經商有何進益?今日我只能許你做個曹吏,但是商鎮若是興盛,朝廷論功行賞之時,你有功名在,自然不會止步于此。這商鎮,將來連接北蠻、北戎,還有各胡人,你在這商鎮中,可將生意拓展到衛國上下,還可做到關外去,大丈夫當懷天下,豈不比限于遼州做個井底之蛙好?”

Advertisement

“本聽說丁家對你多有掣肘,你若只是經商,終你一生積累的財富,能超過丁家幾輩積累嗎?”

丁顯沒想到劉衡會跟自己說這些,想到劉衡描繪的場景,他來投奔汐,其實也是沖著劉衡來的。丁家將他邊緣化,他豈會沒有怨言?他想靠著邊貿,做一個大商賈,讓丁家看看拋棄自己,是多大的損失。

現在,劉衡給了他另一條路,告訴他只是經商沒出息,他還可以參與商鎮建設,參與邊貿建設啊!他鄭重應道,“丁顯多謝大人給的機會,惟大人之命是從。”

劉衡當下就拉著他談了自己對商貿的想法,然后給了一紙任命,讓他去找杜固去。

走出大門,冷風一吹,丁顯忽然回過神來,不對啊,自己只是想來做生意的,為何——給人做曹吏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