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狀元 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

《寒門狀元》 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

樑儲可不管那麼多。

在他看來,有銀子不用,卻非徵調糧食和資,簡直是捨本逐末,哪怕災區真的價騰貴,可能調撥銀子過去會令價再次上揚,但商人逐利,很快就會組織貨源填補市場空缺,況且當地府也可以想辦法從價低的地區購買資運到災區。

聽了樑儲的話,李鐩點頭,附和樑儲的建議。

至於其他幾人則面面相覷,他們或許也贊同樑儲的意見,但此時卻無從表達,因爲樑儲這麼說算是跟謝遷唱對臺戲,也只有到李鐩這樣對位不甚在意之人,纔不需要考慮謝遷的看法。

謝遷直接拒絕了樑儲的提議:“以錢換糧,所需時間太長,且大明百姓手中存糧無多,之前幾年連續用兵和戰,已讓百姓傷筋骨,非要以銀錢購買,勢必造各地價騰貴,連沒有災的地區百姓都要跟着苦……現在可是春荒時節。”

這話說完,在場雀無聲。

過了好一會兒,楊廷和打破沉默:“謝老所言極是,百姓手中無糧無布,若非要以大批銀兩去民間購買,可能會讓整個北方乃至於南方太平地區價上漲,存糧不多的百姓需在春荒時購買糧食熬到收穫,非要行此手段,可能會讓天下大。”

Advertisement

李鐩道:“介夫擔憂過甚了吧?”

楊廷和反問:“工部要徵調民夫修河,若不給糧食,只給銀子的話,他們肯赴行?”

李鐩語塞,倒不是說他回答不上來,而是覺得屋子裡火藥味重重,實在沒必要非得爭個輸贏。

李鐩心想:“是否因爲謝中堂即將致仕,所以氣氛才如此張?事關首輔繼承人問題,我必須得慎重……不過,這年頭還有銀子辦不到的事?”

楊一清着謝遷:“各地府庫張,卻不知以何方法籌措糧食?再者此事是否要立刻跟陛下請示……或許陛下另有安排呢?”

謝遷一擺手:“即便請示陛下,該救的災便不救了?到時候還不是戶部和工部負責統調,由地方賑災?”

李鐩提醒道:“至該讓陛下知曉,不是還有一些臣僚隨同陛下南下?或許他們也有良策呢?到底這種事本來該在朝議中商定,現在陛下不在,直接決定可能會有武斷的嫌疑。”

本來李鐩在幾人中不顯山不水,但突然間便站到謝遷的對立面上。

謝遷倒不會去跟李鐩吹鬍子瞪眼,因爲犯不着,從一開始他對李鐩就有所防備,沒把李鐩完全當自己人看待。

Advertisement

誰讓李鐩跟沈溪走得近?

而這次李鐩提醒的“臣僚”,分明就是在說沈溪,至於旁人,包括張苑在,有多昏聵無能他們都很清楚。

楊廷和搖頭道:“遠水救不了近火……救災刻不容緩。”

楊廷和跟謝遷保持步調一致,讓在場幾人非常疑,衆所周知,閣幾人中平時對謝遷言聽計從的只有靳貴,至於樑儲和楊廷和都有自己的想法,雖然謝遷在樑儲和楊廷和之間更中意楊廷和一些,但從沒見過楊廷和像今天這般恭順過。

謝遷道:“陛下那邊,老夫自然會上奏,但上奏跟救災兩不誤,若是被什麼人耽擱,可能救災要拖延。”

謝遷爲不請示朱厚照找了個絕佳的理由,就是怕有人阻撓,而這個人不用說就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苑。

從劉瑾開始,好像司禮監掌印就爲了邪的代名詞,不會做好事。

面對如此理由,連樑儲都挑不出病,只能點頭同意。

楊一清道:“那不知從各地徵調多糧食最合適?”

“儘可能多吧。”

謝遷道,“現在可以按照各地府庫的最大調撥限額來調撥,至於地方府庫缺損部分,可以等夏糧庫後補上,但救災必須在一個月……百姓災,流離失所,若糧食供應不上,怕是會出大子。中原之地風雨飄搖多年,再也經不起折騰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