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狀元 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

《寒門狀元》 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

王倬一走,熙兒從屏風後出來,臉上帶着一厭棄之

“大人,您威名赫赫,還未查案呢,南京這幫員已經嚇死了。”熙兒道。

沈溪沒好氣地回道:“我嚇唬他們作何?強龍還不地頭蛇呢……南京是一個養老的好地方,這裡的員雖然沒什麼實權,但背後各種勢力盤錯節,不是我一個寒門出員可以撼的。”

熙兒問道:“那大人,先從誰下手?”

沈溪瞄了熙兒一眼:“你真當我是來整頓場的?不過是打着個幌子做事罷了……真要對付誰,得看誰先跳出來,不然的話就按照陛下吩咐,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熙兒很難理解沈溪這種消極的心態,但又不敢問,只好做出俯首領命狀。

沈溪道:“想來王尚書從這裡離開,會直接前往魏國公府彙報況……現在最擔心我會突起發難的,就要數在九華山遭遇慘敗的徐老頭……徐家已雄踞江南六代,侵佔良田萬畝,立不正,一旦擔憂過甚,難保其不鋌而走險……”

熙兒眼前一亮:“這麼說要先對付姓徐的?”

“要稱呼魏國公。”

沈溪糾正道,“怎麼說他也是開國元勳之後,這些年就算在江南之地作威作福,但到底懂得收斂,沒到天怒人怨的地步……連陛下都不會輕易這些勳貴,更何況是我?只要我這邊穩坐釣魚臺,就會有人沉不住氣……誰跳出來就對付誰,慢慢等着吧。”

……

……

正如沈溪所料,王倬離開客棧後第一時間便去魏國公府拜會。

中山王府正堂。

王倬一五一十將自己面見沈溪的談話容告知徐俌。

徐俌稍微鬆口氣的同時,又產生新的擔憂。

Advertisement

徐程送走王倬回來,見徐俌心神不定,不由勸說道:“公爺,怕是沈大人有意遞的話未必可採信。”

徐俌道:“這還用得着你來說,本公豈會不知他本就是在敷衍?這小子是個人,鬧出這麼大的靜,說只是奉皇命來整頓場……不過,大開殺戒也可說是整頓場,不能不防!看來從他本就不現實!”

徐程問道:“公爺的意思,是從陛下派來的欽差腦筋?”

“還能怎樣!?”

徐俌懊惱地道,“不過就怕聖上派人前來,最後還是聽從沈之厚的命令做事……這小子實在太難對付了。或許只有除掉他,才能一了百了。”

徐程趕勸阻:“公爺切不可如此,若他就是想讓咱自陣腳,出破綻來呢?我已讓下面的人這些日子收斂點兒,不要出破綻來,送禮請託之事全部絕……他要對付咱,也要師出有名不是?”

徐俌想了想,最後頹唐地搖搖頭:“如此折騰,南京豈有寧日?本公先休息去了……有何消息只管派人來通知一聲。”

這邊徐俌神倦怠,被沈溪折磨得不輕,到這會兒他甚至不知沈溪前來的真正目的,讓他覺得不可接

徐俌去休息時,徐程又派出大批人手到客棧盯着,又在城裡城外布控,要把沈溪的一舉一都掌控在手中。

……

……

與此同時,城潭郡主朱燁正在聽取手下彙報。

“……沈之厚城後住進了客棧,昨晚到現在只有南京兵部尚書王倬去見過,而後王倬去了魏國公府,大概半個時辰後出來。客棧裡兩人談了什麼一概不知,沈之厚有沒有通過王倬向徐俌帶話也不清楚,總歸進城後他跟南京各衙門沒有任何集……”

Advertisement

朱燁臉沉,寧王兵敗授首後,跟喪家之犬沒多大區別。

朱燁道:“沈之厚到南京,很有可能是衝着本宮來了。”

手下張地說道:“那郡主更應該火速離開纔是。”

朱燁搖頭道:“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算沈之厚再睿智,也不會料想到我就藏在他眼皮底下;再者如今的我對他而言,沒有任何價值,絕對不會專門爲我來一趟南京,他手裡應該有更爲着之事。”

手下人顯得很謹慎:“現在日子最不好過的是魏國公徐俌……徐俌因九華山兵敗,擔心被朝廷清算,一直惶惶不可終日。加上這幾年他貪得無厭,侵佔不良田,還跟倭寇貿易謀利,這些都有可能被沈之厚盯上。”

朱燁再度搖頭:“就算小皇帝會計較這些,沈之厚識大,知道江南不得,魏國公到底是功勳之後,之前的戰事到最後他也算將功補過,現在朝廷秋後算賬,人心難服,江南必然會掀起一場狂風巨浪。”

手下道:“但現在我們能利用的,只有沈之厚跟魏國公之間的矛盾了……”

朱燁點頭道:“就算沈之厚不清算,也要讓徐俌以爲沈之厚是來找他算賬的,促他們窩裡鬥……到時沈之厚騎虎難下,在魏國公打下葬南京最好,反之則讓魏國公府出點子,刺激南京勳貴,把江南局勢徹底攪!”

……

……

沈溪抵達南京後一直沒什麼作,實在讓人捉

王倬回去後說沈溪奉旨整頓南京場,消息迅速傳開。

一些人選擇相信,日防夜防,更多的人則採取觀態度,等候沈溪出招。

沈溪到南京後的次日,沒有造訪任何衙門,除了王倬外未再見場中人,這天臨近中午時他從客棧大門出來,帶着隨往城西去了。

Advertisement

很多探子盯着沈溪的一舉一,尾隨其後,生怕這是沈溪展開行的開端。

但等到了地頭,人們才知道沈溪去的是謝鐸府宅,頓時有所明悟。

此時距離謝鐸病逝未有太長時間,一個已從場退下來多年的老人,影響力終歸有限,他的過世並未引起太大波瀾,但因沈溪的到來卻讓關注度迅速提升。

謝鐸在南京門生廣佈,這次沈溪前來,自有謝氏門徒迎接。

沈溪沒有去後宅問謝家眷,徑直來到府宅旁的草堂,跟謝鐸的門生見面,前來迎接的人中不乏舉人秀才,見到沈溪後畢恭畢敬,儼然把沈溪當作故去的恩師般崇拜。

“沈尚書,家師走得匆忙,未及知會,年初府上已收拾過家師……這裡有家師留下的信函,囑咐待您前來拜會時拿給您。”

說這話的是一個名孫紹讓的秀才,年約三十,乃是南京國子監監生,他親手把謝鐸的親筆書函給沈溪。

算不上書,乃是謝鐸寫給沈溪的一份勉勵書函,上面的文字寄託着謝鐸對沈溪的殷切期

或許是病來如山倒,謝鐸這封書函沒寫完,但沈溪能覺到謝鐸對他的深厚誼,這樣一份勉勵的書函寫了很久都意猶未盡,想來是想多寫一些,免得有所錯,可惜到最後都沒有完

沈溪仔細看過,鼻子一陣發酸,他紅通通的眼睛,將書函摺好收起,道:“之前我在中原和江南之地平,無暇跟謝老祭酒共敘,未曾想轉眼已天人永隔……謝家這邊可有需要幫襯之?”

孫紹讓道:“沈尚書有心了,家師仙已收殮,不過家師願在江南各廣開學堂,教書育人,我等門生故舊都在按照家師願在做。”

Advertisement

沈溪點頭:“謝老祭酒一生教書育人,如今桃李滿天下,在下也算是他一個不門的弟子……希他的志能完,謝門門牆也能得以耀。”

孫紹讓向沈溪表達了激之,然後跟其他謝鐸弟子一起,帶着沈溪參觀謝鐸病逝前在此坐而論道的草堂。

謝鐸的學生基本是年長的秀才和舉人,病逝前謝鐸在草堂這裡一面教授時文寫作,一面評點市面上流行的詩詞文章,每次講習都像是文會,江南子弟趨之若鶩,若不是嚴格限制人數,估計每次草堂都會被

沈溪回想起謝鐸的音容笑貌,心中多有慨。

本來沈溪有意見見寧兒,但想到如今寧兒歸謝氏族譜,暫時不會拋頭面,沈溪心中的哀傷消減不

……

……

沈溪在謝鐸的草堂停留一個多時辰才,最後拜祭了靈牌纔出來。

出草堂時,大批人聚集圍觀。

也是因沈溪名聲在外,以他如此尊貴的份地位前來弔唁,城中名流士紳趕藉此機會攀親近。

謝鐸在南京遊廣泛,門生故舊聞訊絡繹不絕趕來,希可以通過這個機會跟沈溪混個臉,卻因沈溪來去匆忙,很多人尚未及抵達。

即便如此,還是不斷有人到近前來,向沈溪打招呼,沈溪沒擺他國公或者朝中兩部尚書的架子,對來人一一回禮寒暄。

穿過麻麻的人羣,沈溪正要上轎離開,忽然侍衛來報,魏國公徐俌前來拜會。

若是其他人,沈溪不會太在意,一定會先回客棧後再見,但徐俌畢竟是堂堂國公,沈溪沒法躲避,只能站在轎旁等候。

徐俌帶着大隊侍衛,騎馬而至,遠遠見到沈溪後大聲招手,到了近前翻下馬,出滿是皺紋的手湊向沈溪。

沈溪無奈之下,只好迎着握上。

隨即二人一起來到草堂正堂,坐下來後,一干隨從全都退了下去,堂上只剩下沈溪跟徐俌二人。

徐俌笑道:“之厚來南京,應該提前跟老夫打聲招呼纔是,如此迎接準備也充分些……之前派人去護送,路途中險些錯過……之厚你招惹的仇家太多,南京看起來平靜,實則底下暗流洶涌,切不可疏忽大意。”

沈溪點頭道:“徐老有心了。”

徐俌道:“老夫早就知道你跟謝老祭酒的關係,這不之前謝老祭酒病逝,老夫也曾派人送來品,卻未親自前來拜訪,此番知道你過來,特來看看……”

徐俌擺出一副熱心的模樣,沈溪也沒什麼避忌,跟徐俌簡單說過自己跟謝鐸的關係,然後直指主題:“徐老這次前來,也是想問問在下到南京的目的吧?”

“啊?”

徐俌驚訝不已,“之厚不是回京途中,路過此麼?”

沈溪道:“自從在下出發以來,已有多人對在下行蹤興趣,聽聞坊間更是有傳聞,說在下來此的目的是奉皇命辦案。說來慚愧,在下到南京,主要目的是爲弔唁謝老祭酒……故人離開,心中懷,不來看看實在過意不去……”

徐俌苦笑道:“之厚你之前對王尚書,好像並非如此說的。”

沈溪道:“在下說什麼做什麼,瞞不過徐老。在下是跟王尚書說過,此行南京是整頓場,但其實不過是陛下臨時所下旨,讓在下協助欽差辦理,但其實到現在欽差是誰,以及這場如何個整頓法,一概不知。”

“這……”

徐俌臉上滿是疑,對沈溪所言將信將疑。

沈溪再道:“至於如何整頓場,並非在下一人之力可爲,不過就是清除冗冗員的問題,犯不着長久留在江南,在下此番得皇命回京,事更加急和重要些……徐老以爲呢?”

徐俌笑道:“那是當然,回京城當然比別的事更重要。”

沈溪點頭道:“所以,若是在下於整肅江南場之事上力不能及,也會及早跟陛下上奏,請求早一步回京,而不涉及江南場中事。”

徐俌對沈溪的回答極爲滿意,笑道:“如此最好,早些回京,以之厚今日今時的名和地位,更應該做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而不是其他的瑣碎小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