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狀元 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

《寒門狀元》 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

江彬沒料到,自己苦心爲朱厚照安排“節目”,居然會被如此拒絕,連原本自由出行在的權力都被剝奪。

出門後江彬失魂落魄,半天沒回過神來。

許泰道:“江大人,您可趕出個主意,那些人……是送走,還是留下來?”

江彬沒好氣地道:“陛下說要送走,你敢抗旨不遵?”

許泰眨眨眼,老謀深算道:“就怕陛下是爲了堵天下人悠悠衆口,但其實心還是希得到這些人……江大人覺得呢?”

江彬冷笑不已:“不知道就別在這裡瞎琢磨,其實我聽說陛下在南康府城時,寧王派出寧王妃去談和,自那之後陛下便對寧王妃念念不忘。你還記得鍾家那人嗎?一旦陛下心中有了掛念,對別的人便不屑一顧。”

許泰驚喜地問道:“那現在咱要幫陛下得到寧王妃?”

江彬道:“你知道寧王妃在何?這次陛下並未將人給我們……上次咱們甚至還讓姓鐘的人逃走了……也就是陛下尚不知曉,若是陛下回到京城跟咱要人,你如何跟陛下差?”

許泰慚地低下頭:“這……還真是個難題。”

江彬道:“爲今之計,得先限制張苑那老東西的權力,咱以前怎麼對他,他現在就怎麼對咱……若是他以後不讓咱面聖,久而久之陛下還會記得有我們這些人?”

“那可如何是好?”

許泰又沒主意了,眼向江彬。

江彬一臉損的笑容:“現在張苑得勢,地方員和將領一定會想方設法給他送禮,咱們就拿這件事做文章!”

許泰想了想,用力點頭:“明白,咱找準機會就到陛下面前告他的狀。”

Advertisement

……

……

朱厚照說不會去見婁素珍,但夜後心鬱結,終歸還是沒忍住。

朱厚照把婁素珍安頓在寧王府,爲的是讓婁素珍接到以前的人和事,可以舒緩心,排解鬱悶,但顯然這對婁素珍的心病並無益

“雖說死了丈夫,但現在有朕疼惜應該知足纔對……怎麼會拒朕於千里之外呢?”朱厚照對此很不理解,覺得婁素珍的舉不可理喻,甚至可以說不識好歹,他卻不明白之前自己的舉對婁素珍造多大困擾。

婁素珍已有求死之心,回到寧王府後便不吃不喝,大有絕食抗爭之意。

“陛下。”

朱厚照來到寧王妃住的後院門口,徘徊不前,張苑帶著幾名太監出現在他跟前。

朱厚照無力地一揮手:“朕不是來見寧妃,不過是想知道現在況如何……太醫進去瞧過了麼?”

張苑神爲難:“人倒還好,就是神……不佳……”

朱厚照沒好氣地道:“這樣還還好?不管怎樣,一定要讓恢復過來……以前鍾夫人不也是尋死覓活?現在至安安心心過日子了……哦對了,鍾夫人不是跟朕一起南下了嗎?現在人在何?”

張苑低著頭,眼睛轉,裡道:“陛下,人您給了江統領護送,老奴不知……或許您可以派人去問問江統領……”

朱厚照略一思索,好像確實是這麼回事,於是便讓張苑去跟江彬要人。

半晌後張苑回來,哭喪著臉道:“陛下,江統領說鍾夫人留在南京那邊……要不,咱早些回南京?”

張苑本來不願走,畢竟留在南昌城有大把賄機會……江西地方員和將領爲免除罪責,肯定會不吝惜花錢。但現在他只想早些扳倒江彬,他從一些渠道得知鍾夫人逃走的消息,但又怕只是謠傳,便想早些回南京讓皇帝親自求證此事。

Advertisement

朱厚照忍不住再次瞥了後院一眼,意興闌珊地道:“朕才說過要留在江西卹百姓,現在忽然又說要走,會不會讓人說言而無信?”

張苑道:“陛下給予百姓最大的恩德,便是將狼子野心的寧王給剷除了,避免了兵災蔓延,同時免除地方稅賦……現在地方百廢俱興,陛下何必留下?只要委任相關員完陛下託,百姓便會恩戴德。”

這話本就是在糊弄人,不過朱厚照聽來卻很用,點頭道:“也對,不可能什麼事朕都要親力親爲,朕出來一段時間了,仔細想想也該回京……不過還是先去南京一趟,朕想跟沈尚書一起回京城……他的差事差不多已完,朕也取得平叛戰爭的勝利,心中再也沒有憾了。”

此時的朱厚照一掃頹喪之氣,顯得意氣風發,迫不及待要到沈溪面前耀武揚威。

看,不但你能縱橫疆場取得勝利,朕也可以,朕沒有你輔佐也照應取得勝利,朕用兵也是很厲害的。

張苑笑著領命:“老奴這就去安排陛下班師之事。”

……

……

朱厚照原本說要留在江西,轉眼又要走,讓隨行的文武始料未及。

不過到底江西戰事已結束,皇帝留下來的意義不大,朱厚照說要走沒人覺得這裡會出現復叛的況,至徐俌等人非常支持朱厚照離開。

此時最不願意朱厚照回南京的要數江彬。

江彬本以爲朱厚照已將鍾夫人淡忘,誰知會突然提及,再加上他察覺到張苑在背後推波助瀾,覺得這可能是自己面臨劫難的前兆。

“陛下要回南京,回去後咱上哪兒找回鍾夫人,送至陛下跟前?”許泰聽說後非常張,趕忙來找江彬問計。

Advertisement

江彬惱火地道:“陛下要做何事,你我能阻擋嗎?陛下現在沒得到寧王妃,纔會有退而求其次的想法……若是陛下跟寧王妃就好事的話,問題便不大了……”

許泰驚訝地道:“江大人是想……”

江彬一咬牙:“這寧王妃再三貞九烈,也不過是死了丈夫的孀婦,想讓就範並不一定要屈從,也可以灌一些迷魂湯,讓陛下就好事。”

許泰道:“好像陛下對於這種事,不太支持……”

江彬冷笑不已:“若陛下神志清醒可能會有所收斂,但這到底是他傾慕已久的人,若是陛下醉酒後,面前一個俏生生的婦人,會放棄嗎?”

“高!”

許泰仔細一想,馬上稱讚道,“還是江大人高招,在下佩服。”

……

……

朱厚照在南昌沒找到樂子,便急著回南京。

消息很快傳遍江南。

“……算時間,陛下已出發,會在十天到半月間到南京,若再回京城的話,可能需要兩個月左右……”

雲柳把得到的報告知沈溪,沈溪面平靜,似乎朱厚照是否回南京或者京城對他而言沒什麼影響。

雲柳道:“若陛下到南京後,很可能會召大人一起回京城,大人要留守新城的願可能無法實現。”

沈溪微微苦笑:“從道理上來說,我的差事已完爲兩部尚書,我的衙門不在新城,當然要回京城……但若是江南再面臨戰事呢?”

雲柳疑地問道:“可是大人,現在江南一片太平,即便有些許倭寇尚未平息,但在經歷之前的慘敗後他們已無法對朝廷形威脅……陛下不太可能會留您在江南平寇。”

沈溪站起來,走到牆上掛著的巨幅大明地圖前,著圖上東南一隅道:“大明患,未必是幾個倭寇,也有可能是來自於方外之地。”

Advertisement

“大人,卑職不明白。”

雲柳沒法跟上沈溪的思路,爲難地道。

沈溪笑了笑:“有些事不太好對你解釋,但通俗一點說,就算現在沒戰事,我也要讓陛下覺得江南仍不太平,必須留下我鎮守。”

雲柳終於明白沈溪的想法,對於這“欺君罔上”的策略油然生出一種負罪,更覺得沈溪不該將這麼機的事告訴自己。

“卑職明白了。”

雲柳低下頭道。

沈溪笑道:“我什麼都沒說,你怎會明白呢?做好自己分的事總歸沒錯,剩下的就不用你擔心了。”

……

……

朱厚照踏上了回南京的路。

本來他想乘船,但想到船上苦悶,於是決定走陸路。

這也跟他是北方人不習水有關,朱厚照練習過游泳,但可惜都是在池子或者堰塘裡,沒有進過大江大河,而且他在船上久了有些發暈,這次堅持走陸路,看看沿途是否有地方給他送吃喝玩樂的東西。

船上接納這些東西不方便,走陸路就不一樣了,沿途還能欣賞妙的風景。

回去的路上,江彬等人沒什麼機會接皇帝,不過作爲軍中副帥,此時江彬兵權在手,加上朱厚照邊侍衛都是他的人,他暗中謀劃要幫朱厚照就好事。

婁素珍本來堅持留在江西,不過朱厚照卻執意把帶走。

張苑拿婁家和寧王府人的命作威脅,堅持讓婁素珍跟著皇帝一起回南京。

這會兒不但江彬在籌謀讓朱厚照得到婁素珍,張苑也在做這方面的努力,此時婁素珍的底線是不失貞,在跟隨皇帝去南京這件事上,涉及家人的安危,婁素珍沒有太過堅持。

但張苑也覺到問題不對,派出專人看管婁素珍,覺婁素珍很可能在半途尋短見。

這天傍晚一行來到饒州府樂平縣城北方的昌江南岸,然後開始紮營……這也是朱厚照怪異的癖好,很多時候他都不喜歡帶兵進城,而是選擇在荒野之地紮營,這樣做什麼事都會很方便。

本來行路一天,朱厚照想早些歇息,江彬卻派人來,說是饒州知府爲朱厚照送來幾十罈好酒,同時還有歌和舞助興。

其實這些酒和人都是江彬自己準備的,張苑雖然察覺有異,奈何消息已到朱厚照耳中,張苑本無從阻止。

朱厚照這幾天都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因此對酒之事又變得熱衷起來。

“讓江彬和許泰一起來陪朕喝酒,哦對了,讓鄭謙一起來吧。”朱厚照擺了擺手道。

難得飲酒作樂,朱厚照想的是獨樂樂不如衆樂樂,自己一個人喝那是悶酒,不如上“狐朋狗友”,蘇通沒跟著來,但鄭謙卻一直在軍中,而江彬和許泰也是他的“酒友”。

張苑不想讓朱厚照這麼容易跟江彬接,本來他還爲江彬送人和酒的事惱火,如今他控制著局面,不願意讓江彬得逞。

張苑道:“陛下,江統領要負責營防,若有邪對陛下不利,當有人主持大局纔是。若陛下飲酒的話,只管找旁人陪同便可,讓江統領前來的話……或許會讓軍中再無調兵遣將之人。”

朱厚照看了看周圍,這裡到底是荒郊野外,這還沒出江西地界,萬一真有什麼寧王餘黨襲營,確實需要有人站出來主持大局。

而今晚他一定是要一醉方休的。

“行,那就讓江彬巡營,把許泰來陪酒便可。”朱厚照道。

雖然張苑也不希許泰前來,但始終在皇帝跟前許泰的影響力遠不如江彬,暫時不是心腹大患,只能接

……

……

當晚酒宴很熱鬧。

十幾名歌、舞姿態妖嬈,朱厚照很久沒人,看到人便心猿意馬,更何況還是一羣頗姿人。

鄭謙跟朱厚照相時相對沒那麼拘謹,換著方兒向朱厚照敬酒。

許泰則顯得很沉悶,中途基本沒說幾句話,這跟江彬不在,他平時有跟朱厚照直接對話,不清楚皇帝喜好有關。

酒到中局,突然外面有聲音傳來,卻是江彬帶了幾名侍從過來。

一直侍候在旁,沒機會上酒席的張苑馬上到帳門阻攔,喝止道:“江大人,你披甲冑而來,莫非想造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