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狀元 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

《寒門狀元》 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

唐寅也沒料到,自己到朱厚照跟前出的第一個主意就被皇帝欣然採納,剛進城又要馬不停蹄出城。

不過他也因此得到很高的待遇,那就是跟皇帝一起出徵,隨時參謀軍機。

甚至上船後,他才發現自己跟朱厚照居然乘坐同一條船……以朱厚照的意思,有什麼事會第一時間向他求教,這讓唐寅覺得自己肩上的力無比巨大。

兵馬於下午黃昏時分出發,連夜行船,毫也沒有靠岸休息的意思。

一日後,船隊在九江府城德化縣城外登陸,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拿下這座江防要塞……城兵馬舉旗反正。

稍事休整,大軍揮師向東,駐紮在湖口的寧王兵馬兩個千戶風而逃,朝廷正式復湖口要塞。

朱厚照大喜過,留下部分兵馬駐守湖口後,其餘兵再次登船,這回的目標直指南康府城星子縣城。

船行至半道,有消息傳來,魏國公徐俌兵馬已過東至縣,正在向南康府於鄱湖右岸唯一的縣城都昌進發。

而此時寧王統領的叛軍主力,正跟王陵之的兵馬在南昌府東南的進賢與饒州府西南的餘干一線形對峙的態勢。

本來王陵之想趁著寧王主力在外,一舉將南昌府城給攻下來,畢竟如今他麾下收攏不舉義的兵馬,已然兵強馬壯,但獲悉寧王回師,王陵之發現自己擁有的優勢然無存,而且他們從皇帝那裡領取的任務是擾地方,不能攻城,尤其是張苑嚴令南昌城務必要給皇帝來攻取。

因此在劉序勸說下,王陵之主領軍後撤,坐視寧王主力順利撤回南昌府境,然後才徐徐進至餘干一線,與寧王留下來殿後的兵馬形對峙之勢。

Advertisement

隨著寧王撤軍,戰事已進最後的收尾階段。

在整戰略上來說,寧王唯一的翻盤機會,就是在戰中擊潰皇帝親自統領的中軍,趁殺掉朱厚照,朝廷必定會發生劇烈盪,折損皇帝犯下大錯的朝廷兵馬必然潰散,屆時當前的不利局面自然會破解。

但可惜的是此時朱厚照所部並不在南昌府周邊。

寧王剛領兵回到南昌城,便得知朱厚照統領朝廷水師,正往南康府城而去,不爲之膽寒。

這次朱厚照明顯比以往更有底氣,寧王水師羸弱的已暴,憑那幾十條舟楫本就不能對朝廷艦隊形威脅,所以長驅直湖腹地朱厚照也毫不畏懼。

寧王不敢放棄南昌府城,北上南康府城跟朱厚照作戰,如此一來等於把自己最後一生路給堵上了。

……

……

“姓王的小子真是好運氣,到了江西腹地,發現地方上真正歸附寧王的人之又,由他把平大旗豎起來,沿途風而降,結果兵力瞬間膨脹十倍,到現在居然可以自一軍,還跟寧王打起了相持戰……老夫面何存啊?”

兩天後徐俌領軍進江西地界,得知正是因爲王陵之把寧王后方攪得犬不寧,寧王纔不得不選擇撤兵,否則孤師外懸的寧王主力不僅糧道不穩,甚至連老巢都有可能被王陵之給端掉。

徐俌非常不悅,照理說王陵之的出擊解了青縣之圍,算是變相幫了他一把,避免了全軍覆沒的悲慘命運。但徐俌毫也沒有領的意思,尤其得知王陵之進江西腹地後基本沒打一場仗,沿途都是員和地方將領開城獻降,讓他覺得自己的艱苦就了別人,王陵之算是撿了他的便宜。

Advertisement

徐程雖然知道徐俌是嫉妒心理使然,但只能順著徐俌的意思說。

“公爺別怒,咱是中了寧王的計,這纔在九華山一線遭遇埋伏,不得不連續打仗,不然的話,以公爺的威,搶先進江西地界,歸降的人馬更多,想來就算拿下南昌府城也是兵不刃……這不,咱已進江西地界,接下來就可以大肆收編兵馬,彌補之前的損失。”

徐俌皺眉不已:“不是還有江彬在旁麼?”

徐程笑道:“此人不足爲慮,若說王將軍還有些真本事的話,這位陛下跟前的紅人簡直就是個沒用的繡花枕頭……居然領軍留滯石門鎮,逡巡不前……他想搶功由得他去,說不定死得比誰都快。”

徐俌臉上出一抹冷笑:“就算有機會他也把握不住……他從安慶府城對岸出兵,比我們快兩日左右,結果現在反而被我們拋到後面,若這樣都讓他抓住機會立功,老夫什麼了?總爲別人做嫁裳的裁麼?”

……

……

徐俌加快行軍步伐。

大軍進江西地界後,戰場態勢已呈現一邊倒。

寧王出征不利,就算只是戰略撤退,但對於那些歸附寧王的人來說也覺得大勢已去,一切便在於誰都知道寧王想謀奪天下只有進攻一途,本就沒有固守的說法,偏偏寧王知道南昌府出現危機時不是選擇繼續猛攻,徹底消滅魏國公這路偏師,而是選擇撤兵防守,這就讓寧王部屬看不到毫希

在這種背景下,無論哪路人馬出擊,沿途基本都是招降納叛,只有寧王統領的主力還在苦苦支撐,但眼下基本已無法扳回頹勢。

到這個地步,只要眼睛不瞎都明白一件事……寧王大勢已去,所剩時日不多,就看他能否把握機會殺掉朱厚照。

Advertisement

可惜朱厚照學明瞭,兵馬到了南康府城星子縣城後也不忙著攻打城池,而是試探派人去“招降”,結果正如所料,使者進城後,沒過多久南康府城的叛軍就開城出城投降。

像德化、湖口、星子這樣的大城都被朱厚照接連兵不刃拿下,形一種效應,一些本來還在觀的小城守將也沒理由堅持……寧王委派的地方本控制不了局勢,北邊九江府剩下的城鎮紛紛反正。

朱厚照志得意滿統領大軍進駐南康府城。

當晚張苑帶著一份名單來見朱厚照,發現唐寅也在,多有些措手不及,他怎麼也沒料到唐寅會如此得朱厚照信任。

“陛下,這是城中逆王委派的員和將領名單,請陛下降旨,殺掉這些忤逆君王的貳臣!”張苑上來便發狠,便在於這些員和將領沒一個向他送禮,進城後還多有不配合,讓張苑心裡很不爽。

朱厚照道:“朕已跟唐卿家商議過,開城獻降的城池不能隨便製造殺戮,怎麼說他們也是朕的子民,就算曾誤歧途,也是爲時局所,他們撥反正,響應朝廷兵馬,殺人就是大功一件。”

張苑道:“陛下,不全殺,至也要殺一儆百吧?不然以後誰都以爲背叛朝廷沒事……豈不要出大子?”

朱厚照搖頭:“朕要以仁義治國,豈能隨便殺人?這些人是舉義歸順,就算是狄夷也不能隨便殺……殺俘這種事只有蠻夷才能做出來,朕乃明君聖主,若是連降臣都殺,以後誰還敢對朕開城獻降?朕還準備兵不刃拿下南昌城呢!”

當朱厚照把這話說出,張苑頓時無言以對。

唐寅則在旁行禮:“陛下聖明。”

Advertisement

張苑不由打量唐寅一眼,因爲平時這種恭維話都是由他和小擰子這樣的近臣去說,而現在卻變名不見經傳的唐寅,怎讓他不氣?

張苑心道:“好個唐寅,走了個姓江的,現在卻添個姓唐的,以後還有我什麼事?不行,不行,要麼把姓唐的拉攏過來,要麼乾脆把他弄走……”

……

……

朱厚照對戰俘的寬仁很快收到效果,南康府城周圍的城池本來都在觀,見到朱厚照在拿下星子縣城後連降職的事都沒做,城裡秩序井然,隨後各縣、鎮便開始派人來提獻降歸順朝廷之事。

朱厚照對地方上的將領和員沒什麼苛求,反而很自豪,自己龍威所及,地方都主獻降,顯得他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善莫大焉!

如此一來,寧王的防守戰線再一次被

此時寧王的日子很不好過,隨著朝廷兵馬從四面八方涌來,他統率的兵馬已無力支撐,只能命令前線部隊回撤南昌府城,準備倚靠南昌城防進行固守。

此時幾路兵馬開始往南昌府城進,連之前用兵謹慎的王陵之,都在寧王撤兵後,一舉拿下南昌府東南的進賢縣城,兩日後又攻取城,徹底封堵住寧王南逃之路。

本來朱厚照志得意滿,準備一舉將南昌府城攻克,可惜天不遂人願,江南各地普降大雪,這次的雪比之前還要大,山川湖泊都被冰雪覆蓋。

朱厚照本想乘船從南康府城出發,經鄱章江(明贛江下游稱謂),直接進至南昌府城外,但因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湖面上凍,讓行船變得異常困難。

在不明接下來天氣的況下,朱厚照只能暫時留駐南康府城,準備在大雪融化後再出發。

下雪這幾天,南昌府城周圍一片死寂。

本來開戰後寧王一直在戰略上佔據主,偏偏王陵之一路三千人不到的兵馬繞擊江西腹地,讓寧王進退失據,倉促退兵下逐鹿皇位的野心被迅速摧毀,寧王麾下那些將領和謀臣本就沒料到敗亡如此之速。

朱厚照雖然在南康府城沒出來,但他還是派人去南昌“勸降”,大意是讓寧王極其麾下文武迷途知返,保證不多製造殺戮,大有分化離間之意。

這出自唐寅的手筆。

寧王大勢已去,但若做困之鬥,接下來的戰事會造大規模死傷,而且唐寅也怕朱厚照駕親征會給大明安穩帶來不利影響……戰事本沒什麼問題,不過皇帝有可能在此戰中犯險,不如直接勸降,同時可以分化瓦解寧王邊人,因爲必然有人想投降,有人則會選擇死戰到底。

一旦寧王麾下文武產生分歧,那寧王兵馬的戰鬥力便會大幅下降,給朝廷平叛帶來極大便利。

不過朝廷使者進南昌城後便沒了消息,至於是被扣押還是被殺,暫且沒人知曉,寧王也沒有派人迴應朱厚照。

這讓朱厚照很生氣,當著張苑和唐寅的面,氣急敗壞地道:“朕本來就是想要將他五馬分,考慮到他跟朕同爲皇族,要饒他不死,結果卻不領?那朕就攻進城池,殺寧王府個犬不留!”

朱厚照對寧王對自己的漠視很氣憤,便在於戰事初期寧王將朝廷兵馬制在安慶府城和青縣城,讓朝廷損失巨大,朱厚照覺得自己的面子嚴重損。

所以當寧王對他拋出的橄欖枝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後,朱厚照便下狠心要誅滅寧王全族,這也是朱厚照爭強好勝的格使然。

……

……

又過了兩日,大雪停止,氣溫回升,鄱湖冰凍解除。

就在朱厚照準備即刻從陸路出兵南昌時,突然張苑來報,說是從南昌府來了寧王使者,大概是商議歸順之事。

朱厚照皺眉打量張苑,道:“朕派去的使者到現在都沒消息,他居然有臉派人來談歸順?這應該是緩兵之計吧?”

張苑一臉神,上前湊到朱厚照耳邊低語兩句。

朱厚照眼前一亮,不顧旁邊唐寅怪異的目,一擺手:“趕去安排,朕親自接見這使者便是。”

唐寅問道:“陛下,不知寧王派何人前來出使?”

朱厚照臉上帶著猥瑣的笑容:“這個不勞唐卿家費心,不過就是商議歸降之事,無需每件事都得你來過問吧……小擰子,你安排唐卿家去休息,今天和明天應該不會再出兵。唐卿家,你先下去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