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狀元 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

《寒門狀元》 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

朱厚照撤兵進安慶府城懷寧,寧王兵馬隨其後,一路近,消息很快傳播到江南各

帶兵四平八穩的魏國公徐俌得到安慶府急調兵軍令,還是以聖旨下達,用詞非常嚴厲,讓他領兵快速前往增援,否則軍法從事。

徐俌本來就沒什麼領兵經驗,這次行軍速度異常緩慢,他輕視了江岸行軍的困難程度,從南京向西南進發,一路上江河險阻不斷,有些河流太過湍急,架橋非一天時間可以完,所以時間拖得難免有些長。

走到半道,突然知悉皇帝親自率領的兵馬出了狀況,倉促之下不知該如何應變。

徐俌沒有召集將領舉行會議,只是將徐程來。

徐程作爲頭號幕僚,專門留在徐俌邊爲他出謀劃策。

徐程得知皇帝倉皇撤兵的況後,頗有顧慮:“公爺,皇命既已下達,咱沒有選擇餘地,不抓時間馳援不啊。”

徐俌生氣地道:“要快也要快得起來啊……你說要過長江,還得咱手裡有船才行……船隻都讓陛下帶走了,咱現在行軍途中,臨時去哪兒徵集船隻?”

或許是覺自己堂堂南京留守,軍中僅次於英國公的二號大佬,在行軍佈陣上卻毫也沒有話語權,徐俌很是氣惱,那種被別人左右的覺讓他極度不爽,說話語氣很衝。

徐程無奈道:“公爺,其實不但咱,難道別人就不鬱悶了?陛下駕親征這事兒本就不靠譜,本來讓沈大人領兵平,幾千或者上萬兵馬就能輕鬆解決的事本耗費不了多帑幣,大家也都能輕省許多……”

“偏偏陛下逞能,看看現在況如何?他親自統領五萬軍容整齊的兵馬,一路都是乘船,毫不費力,照理對敵時應該摧枯拉朽,結果戰事沒開啓就已遭遇大規模折損,貽笑大方……若咱不去,陛下出了事,那所有責任可能都要歸到公爺您上……”

Advertisement

徐俌冷笑不已:“本公領兵從陸路進發,一路山川險阻,不說別的,就說眼前的銅山,後勤輜重部隊一步都很困難,沒有兩天時間本過不去……陛下那邊出了事,幾時要本公承擔責任?”

徐程看了看左右,最後低聲音道:“陛下真出了事倒也沒什麼,那寧王要坐天下,非得籠絡咱魏國公府不可……但若陛下在各路勤王大軍支援下,反敗爲勝,又或者平安逃到廬州府等地,肯定會找咱的麻煩……”

“爲今之計,趕去信南京,幫忙籌措船隻;同時咱也要抓時間行軍,既然全軍速度緩慢,那就分出部分兵馬,輕車簡從,加速趕往牛頭山一線構築防線……不管怎麼樣,都要讓陛下看到咱的忠心啊!”

……

……

朱厚照兵困安慶府的消息傳到南京城。

留守南京的鎮守太監張永趕把剛上任南京兵部尚書的王倬來,讓王倬立即再徵調五萬人馬,乘船急救援安慶府城。

王倬聽到張永的要求後,面難看:“張公公,之前十萬大軍還是臨時拼湊出來的,江南各地的將士幾乎被掏空……這江南繁華之所,畢竟不是九邊百戰之地,一時間從何徵調五萬人馬?”

張永怒道:“咱家不管這些……陛下安全大於一切,必須湊出五萬兵馬來……本來還說會以九江府爲主戰場,但現在看來安慶府城一戰便會決定此番平叛戰爭走向……陛下只有在安慶府城下擊敗逆王大軍後,纔可長驅直,徹底消滅逆王……”

王倬作爲兵部尚書,深諳兵法,苦笑道:“安慶府城牆高深,只要陛下據城死守,賊軍哪裡那麼容易攻陷?只要等魏國公統領的兵馬趕到,賊軍便不戰而退。”

Advertisement

張永瞄著王倬,目兇戾:“聽你這話裡的意思,那就是拒不配合咯?”

王倬趕拱手:“在下並無此意,只是臨時拼湊起來的兵馬沒有戰鬥力,再者陛下也未下達諭旨,我等臨時集結大軍,只怕有人會認爲咱僭越行事,到時被人蔘一本的話……”

張永一擡手:“我們是出兵支援安慶府城,又不是造反,怕什麼怕?”

王倬搖頭:“外人可不會這麼想,最怕的還是陛下生出誤會來……張公公,現在臨時籌集兵馬來不及,不如……請示一下沈國公,您看如何?”

提到沈溪,張永的臉越發難看。

作爲欽命到江南掌兵之人,張永政治覺悟很高,他看得出朱厚照跟沈溪間的嫌隙在何,稍微思索便斷然搖頭。

“非到萬不得已,不能勞駕沈大人。就算要請,也一定是陛下下旨纔可,我等絕不能貿然行事。”

王倬攤開手:“那在下對於此事就無能爲力了。”

張永氣憤地道:“你無能爲力?你是剛上任的南京兵部尚書,陛下有何三長兩短,你就算有九個腦袋也不夠掉的。”

王倬沒有跟張永爭論,息事寧人道:“張公公勿著急,現在況並未見得有多糟糕……陛下是折損一些兵馬,但主力還在,寧王本就沒有能力攻下安慶府城,現在最多是以安慶府爲界,敵我形對峙之勢。”

“若擔心陛下犯險的話,可以派出船隻,接應陛下回南京,甚至在下可以代替陛下領兵打這場仗。”

張永不屑地問道:“聽你這話裡的意思,是讓陛下臨陣退?”

王倬趕擺手:“在下絕無此意,只是現在要耐心觀察戰局發展,從南京到安慶府城並不遠……安慶府城乃南京上游門戶,出了事南京這邊的日子也不好過,難道在下會不著?但問題是咱們不能自陣腳,爲人臣子,當聽從陛下調遣爲上。”

Advertisement

“這……”

張永臉不怎麼好看,雖然名義上他的權力比王倬大,但實際調兵權還是在王倬上,他最多算是“監軍”。

在王倬拒不配合的況下,張永真沒太好的辦法。

王倬從懷裡拿出一份小冊子,道:“這裡是南京士紳捐贈的錢糧資清單,加上之前咱準備的那些,可以早一步運往安慶府城……從現在開始,要做長久作戰的準備,寧王兵馬從江西出來,想要進南京城,非得攻取安慶府城不可……我們只要以安慶府城作爲屏障,形拉鋸戰態勢,寧王肯定支撐不下去,最後只能敗亡。”

張永咬牙切齒道:“聽你的意思,讓陛下留在前線犯險?”

王倬驚訝地問道:“張公公,咱大明從太宗開始,不一直都是天子守國門嗎?現在陛下在安慶府城,將士必定上下一心,死戰到底,以安慶府城的堅固程度,如何可能有失?各地勤王兵馬需要時間準備,切忌心急做錯事,步步爲營方爲上策。”

шшш▲тт kān▲c ○

……

……

朱厚照雖然被困在安慶府城,但並未覺到戰爭帶來的力。

此時寧王的主要目標其實不在安慶府,而是肅清江西部,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籌集兵馬和糧草。

同時,寧王還派出說客去遊說江西周邊省份的員和將領歸順,有的許以高厚祿,有的則虛言恐嚇,無所不用其極。

與此同時,寧王派出渡江劫營的兵馬,也在著手鞏固他們的勝利果實,將之前朱厚照統領的、未能及時撤回安慶府的殘兵收攏起來,組建用以攻城的敢死營。

雖然雙方至今沒有開戰,但寧王表現出了極高的軍事素養,隨著皇帝統領的兵馬撤退到安慶府城,朱厚照上的帝王環正在逐步消退。

Advertisement

寧王的英明神武與朱厚照的胡作非爲形鮮明對比,有靖難之變的先例,一些搖擺不定的員和將領彷彿找到了方向,開始暗中支持寧王,寧王的叛軍隊伍迅速發展壯大。

這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新城,爲沈溪知悉。

沈溪未召集麾下將士商議,相反還刻意彈一些傳聞,儘管安慶府的戰報如雪片一般傳來,沈溪依然止麾下將士私下議論。

軍中秩序井然,將士們甚至還產生一種自豪……看看,沒有沈大人,就算皇帝駕親征也就那麼回事。

沒有沈大人咱大明就打不了勝仗!

新城並未因安慶府的戰事產生太大影響,沈溪出征歸來後,新城建設步伐加快,而第一批將士的親屬這時已抵達新城,讓將士的心逐步安定下來,工作熱大大增加。

“……大人,現在看來安慶府城有驚無險,寧王一時顧不上跟朝廷兵馬戰,不過過個十天半月,寧王將江西和湖廣的事理完畢,就要全力攻取安慶府城了,到那時大江上可能會發一場空前慘烈的船戰……”

雖然沈溪讓雲柳好好休息,不要太在意前線發生了什麼事,還讓負責新城各大工廠的管理工作,但云柳就是閒不住,僅僅依靠手裡掌控的諜報人員,就調查到遠比朝廷系更爲詳盡的報。

跟了沈溪這麼多年,雲柳的眼界提升很快,對於戰事的分析和判斷,連沈溪聽了都不由點頭讚許。

雲柳繼續道:“南京現在無法調兵馬援救安慶府,不過魏國公統領的兵馬正加速開往牛頭山一線,江左的寧王兵馬開到黃石磯時已是強弩之末,本就沒有餘力繼續東進,所以大概率雙方會在安慶府城江對岸的地區對峙。”

沈溪嘆了口氣:“其實陛下只要稍微勇敢一點,退到安慶府城次日整頓好兵馬,調一部分過江,不怎麼費力就可以擊潰寧王派出的先鋒兵馬……自從起兵以來,寧王兵馬就未好好休息,戰力十不存一,可惜啊可惜……”

“另外,聽說過江襲陛下營地的寧王兵馬不足萬人,只要構築營地時稍微用點心,何至於有這麼一場近乎於慘敗的撤退發生?”

雲柳道:“畢竟不是誰都像大人這般指揮若定……寧王整頓好部後,下一步的進攻重點便是安慶府城,但目前看來,寧王沒有任何機會攻下安慶府城。無論是兵力對比,或者是堅固的城防,再或者人心向背,寧王都沒有可能……”

沈溪道:“僅以當前的況看,確如你所言,寧王沒機會染指安慶府城,反而會因冒進而令後方不穩。”

說到這裡,沈溪話鋒一轉,“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沒有人敢在陛下前面去攻打九江府乃至南昌府,軍功都要給陛下留著,寧王完全可以孤注一擲,調集全部兵馬攻打安慶府城,一切都要看寧王是否有此魄力。”

“若真如此的話,陛下待在安慶府城未必能保得周全,一切都要看江對岸的魏國公如何用兵了!”

……

……

江南形勢驟然張起來。

沈家一大家子人在抵達揚州城前,路途還算平順,結果纔在揚州休整一日,稍微緩解疲勞後準備乘船前往新城,得知前往長江以南的水路和陸路關卡皆已封閉,除非有兵部調令,否則船隻一律不能出港,一大家子就這麼困在了揚州城。

謝韻兒派人去打探消息,結果不太妙,原來是江西地方藩王謀逆,朝廷派出兵馬前去平叛,如今長江以及運河都變得不安全起來,頓時張無比。

“不知老爺是否帶兵去前線了?”謝韻兒一臉憂

一旁的小玉連忙安:“夫人,並未聽說老爺領兵之事,外間傳言,都說是皇上親自領兵平,真實況應該相差不大。現在我們只是過不了江,安全方面還是有保證的!聽說很快揚州城便會戒嚴,提防寧王水師突然南下,在策應下功,如此一來普通人本無法出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