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狀元 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

《寒門狀元》 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

朱厚照駕親征,平寧王之,看起來雄心,實際上形同兒戲,還沒開戰就已陷僵局。

在沈溪看來,這跟當初朱厚照帶兵前往宣府誓平草原如出一轍,也是豪氣干雲出兵,結果短短幾天才走很小一段路程就因疲累和貪玩好耍而將正事放下,完全由下邊的人幫忙策劃戰事。

不過跟當初況有所不同,那時沈溪已經有了全盤計劃,而且還親自衝鋒陷陣,險死生還才僥倖獲得大勝,但這次他不出面,朱厚照跟前沒人挑大樑,或許皇帝自己也發現這個問題,所以讓張苑幫忙給找個合格的副帥,輔助統兵……不過不管怎麼樣,朱厚照都不希沈溪摻和進這場戰事中來。

沈溪在新城本就不關心誰來領兵的問題,他只需要繼續研究科技樹,建設城市,恢復出征前的狀況便可。

朱厚照不在邊,沈溪反而輕鬆許多。

但有人不死心,總希沈溪能幫忙出謀劃策,對此抱有最大希的就是張苑。

張苑暗地裡派人向沈溪求助,意思是要跟沈溪共進退,但其實是想充分利用沈溪軍事上的才能,把相應的作戰計劃竊爲己有,以彰顯他的能力。

不過對此沈溪沒有迴應,倒不是說他對張苑不信任,而是覺得沒必要,管張苑作何,總歸他不牽扯進這場戰事就對了。

“……沈大人,我家公公說了,陛下駕親征關係國運,此戰非要沈大人出面不可,哪怕您不明著面,也請暗地裡幫忙綢繆,這是爲大明江山社稷著想……”

來充當說客的人名林,二十四歲,秀才出,是張苑在京城招募的幕僚,因爲不能替張苑斂財,備冷落,這次被派來跟沈溪通,主要是張苑看到朱林年紀不大,或許跟沈溪有共同語言,所以派來運氣。

Advertisement

衙書房。

沈溪語氣冷漠:“你回去跟張公公說,除非陛下親自下旨讓本參與進去,否則本絕不會僭越行事。此戰關係國運不假,但也是陛下駕親征第一戰,陛下才是理所當然的主帥,有權決定誰來參與其中,連張公公也不過是打個下手罷了。”

“沈大人,您可不能如此說。”

林很著急,這是他在張苑面前表現自己的最好機會,到新城能沈溪接見,可說是他這輩子最風的時候,若就此鎩羽而歸,等於白來一遭,匆忙道,“您也當爲陛下排憂解難纔是。”

沈溪微微搖頭:“這事還是給張公公置爲好……有他在,何須勞?來人,送客!”

……

……

區區一個張苑派來的使節,在沈溪看來不算什麼。

就算張苑親自前來,他都不會賣面子,更別說是一個連張苑自己都不重用的手下。

把朱林趕走後,雲柳派人跟蹤一番,回來將朱林的向跟沈溪說明,大概意思是張苑派了其他人到新城來遊說,只是暫未登門。

“這個張苑,其實他很清楚陛下現在態度如何,也知陛下對此戰不過是一時熱度,過了那勁後陛下能否還會堅持下去都問題,居然跟徐俌和張永等人鬧矛盾,簡直是爲自己挖坑。”沈溪搖頭道。

雲柳道:“大人是覺得,這場仗打不起來?”

沈溪笑了笑:“其實事已經很明顯了,陛下不出兵,寧王也不敢造次,但問題是現在陛下已大張旗鼓在南京整軍,還派人去南昌問罪,寧王不可能坐以待斃,此戰應無可避免,就看怎麼打了。”

雲柳爲難地道:“派去的倭,到現在一事無,連近寧王的機會都沒有,若是將一些消息泄出去,恐怕對大人不利。”

Advertisement

沈溪無所謂地道:“本就非我族類,難道我要去相信一個異族番邦之口中說的一些事,反而比我們說的更有效,現在我倒希寧王早一步謀反,能讓南京那邊快速打定主意,儘快出兵。”

“一天沒有兵髮生,一天南京那邊就會舉棋不定,陛下態度撲朔迷離,很多人都在琢磨其中因由,但其實連陛下自己都不確定自己的態度,如何讓人推敲得出來?”

雲柳道:“大人,聽說寧王有意拉攏您……”

沈溪嗤笑一聲:“寧王不得收攏我,就算收攏不用反間計也極好,一切就要看他本事了。”

……

……

沈溪回絕得乾淨利落,使得張苑派來的其他幾個使者不敢輕舉妄,趕派人去跟張苑回稟。

也就在這個時候,新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乃是沈溪“故”,跟沈溪的妻子謝韻兒還是常年有書信來往的“閨”,卻是寧康王的兒,曾親自去汀州邀請謝韻兒爲父親治病的潭郡主朱燁。

朱燁系突然現新城,至於從何來,連沈溪掌握的報系統都沒查到,不過以沈溪想來,此之前未牽扯進朱宸濠謀逆案中,但以現在局勢,卻由不得不來找沈溪遊說,否則整個寧康王一系都會到牽連。

潭郡主朱燁費盡辛苦,避過朝廷耳目抵達新城,最先找到的人居然是唐寅,然後纔跟沈溪聯繫。

唐寅見到沈溪時,神非常尷尬:“沈尚書,並非在下自作主張,而是郡主所言在理……寧王謀逆本就捕風捉影之事,現在外間都在傳寧王已起兵,但實際上寧王卻在上疏自辨,並未有毫僭越之舉……至於寧王跟倭寇勾連,不過是一面之詞,做不得準……”

Advertisement

沈溪打量唐寅,問道:“怎麼,伯虎兄跟寧王或者潭郡主有?”

唐寅面尷尬:“並非如此,不過是在下由衷之言罷了。”

雖然唐寅極力撇清跟寧王的關係,但沈溪卻看出來了,唐寅在這件事上對他有所瞞。

沈溪心想:“歷史上唐寅落魄時爲寧王賞識,想來並非簡單的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唐寅應該是通過親友或者故跟寧王牽扯上關係,又或者他遊歷大好河山時得到過寧王資助,不然潭郡主不會第一時間找唐寅幫忙。”

沈溪道:“潭郡主雖算不上叛逆,但也出自寧王府,現在陛下已決定駕親征,若我見郡主,爲外人所知怕是怎麼都解釋不清楚。”

唐寅想了想,點頭道:“也是,大人您不見?”

沈溪道:“要見也總要有個由頭……到新城來,要麼真心讓我幫寧王當說客,讓陛下收回命不再出兵江西,或者本就是來行使反間計……總不可能希我跟寧王一起舉兵謀反吧?”

唐寅有點無地自容,嘆息道:“是在下思慮不周,爲沈尚書帶來麻煩。”

沈溪微笑著說道:“其實有些事清者自清,本來我不該避諱纔是……但現在是非常時期,還是要有所警覺爲妥。不如由伯虎兄你帶話過去,讓在城裡住上兩天,看看事態發展再說。”

唐寅問道:“不知事態發展到如何地步,沈尚書纔會跟郡主見面?”

沈溪搖頭:“這就要看寧王的態度了……寧王若真的謀逆,那就不再會有下文,到時請識趣離開……還有便是看陛下是否真的會駕親征,總歸現在不是我見的時候。”

……

Advertisement

……

沈溪到底沒跟唐寅說明白,自己怎樣纔會跟朱燁見面。

唐寅回去見到朱燁之後,顯得很憾,有種沒有把事做好的負罪

朱燁很期待,問了唐寅況後,臉上出失

朱燁道:“本以爲唐先生出面,沈國公會賜見,沒想到結果竟然會這樣……唉!”

唐寅無奈搖頭:“在下並非沒有跟沈尚書說明白,但以沈尚書之意,現在一切都要看寧王的表現,若寧王真的舉兵反叛朝廷,那無論沈尚書如何出面,都改變不了事態進展。”

朱燁爲難道:“現在就是一羣宵小之徒在陛下跟前誣告,沈國公出面說一句話,比旁人說百句、千句都管用,若陛下繼續誤會下去,事發展下去真的能預料嗎?”

唐寅道:“若寧王的確無謀逆之心,大可親自到南京負荊請罪,到時沈尚書定會替寧王求。”

唐寅說的話太過“天真”,連朱燁都用一種古怪的目打量他,半響後無奈搖頭:“若寧王去了南京,怕是十死無生。”

唐寅想了想,再道:“不過郡主可暫且留在此,沈尚書之意,可等事態後續發展,再決定是否出面。陛下在此事上並未聽取沈尚書意見,您該明白陛下此舉是何緣由,若陛下沒有查到寧王有確切的謀反證據,絕對不會輕言出兵。”

朱燁皺著眉頭:“唐先生不會真以爲陛下是因寧王謀逆纔出兵的吧?寧王現在是否謀逆,對於陛下和其邊佞臣來說已無關要,就算沒有謀逆之舉也會被陛下拿下問罪……”

“許多人依附寧王生存,若他們被朝廷討伐,會讓整個家族蒙難,只能推寧王做一些事,此舉可謂是君臣反。”

……

……

潭郡主朱燁到沈溪這裡來遊說,沒起到任何的效果,畢竟沈溪知道避諱,尤其是現在是非常時期,他不想給人落下話柄。

朱燁沒見到沈溪,暫且也沒離開,停留在新城似耐心等候,但以唐寅的能力是沒法勸沈溪的,到最後唐寅自己也選擇了迴避。

沒過幾天,便有消息說朱燁到新城的事,好像是有人故意放出風聲來,讓朱厚照知道潭郡主是代表寧王到新城找沈溪遊說,消息很邪乎,沒過多久就傳遍大江南北。

短短幾天時間,張苑、徐俌和張永等人都知曉此事,卻沒人敢上報皇帝,即便是去面聖提及戰事準備況的張苑也沒說。

連皇帝跟前的人也在有意避諱,哪怕有些人想據此引經論典,有意針對沈溪,也不敢隨便在寧王謀反之事著手,他們到這種事鬧不好就會引火燒,而這把火併不是來自於寧王或者潭郡主,而是皇帝和沈溪。

君臣矛盾深刻時,不是一邊放話就能妥協,很可能會殃及池魚。

朱厚照在南京城又突然失蹤了,居然主找張苑和江彬問及有關戰事準備,卻因爲張永和徐俌的違而令糧草和輜重無法湊齊。

張苑本來想找機會在朱厚照面前告狀,卻被江彬搶了先……江彬一副竹在的模樣,好像迫不及待要發兵。

……

……

南京皇宮,朱厚照看上去神不錯,前幾日染病的頹勢完全不復存在。

朱厚照好像被什麼人什麼事刺激到一般,漲紅著臉說道:“朕病已無大礙,再者兵馬和糧草還有船隻都已準備齊全,實在沒理由繼續留在南京城,不如即刻發兵,十萬大軍足以剷平南昌府。”

張苑道:“陛下,如此出兵,是否太之過急了?可以再準備一段時間才行。”

江彬瞄著張苑:“張公公這是怯戰嗎?什麼事都準備好卻拒不發兵,就好像打雷不下雨,外人會怎麼說?難道我們會怕了那幾個賊寇不?現在寧王已有順江而下平江南的趨勢,再不發兵,難道就不被敵人佔據先機?”

張苑不知兵,本想跟江彬爭論兩句,卻突然意識到這次江彬和朱厚照立場如此一致,更好像是早就商議好的,心道:“這小子一定是單獨跟陛下進言,還將江西地界的叛誇大其實,以妖言矇騙陛下,讓陛下早日發兵給他立立業功的機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