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寒門狀元 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

《寒門狀元》 第二五四四章 政策和對策

“豈有此理!”

張苑突然拍了一下桌子,將在場衆人嚇了一大跳,只聽他氣呼呼地道,“豎子膽敢公然謀逆造反,其罪當誅!”

張苑的話沒得到多認同,畢竟涉及的對象是一位藩王,在場的人都用古怪的目打量他。

一旁的張永面漆黑,嗆聲道:“寧王謀逆,陛下駕親征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不過怎到現在還沒定下出徵日期?持續下去三軍將士戰意必會有所搖……爲今之計是趕上奏陛下,先下手爲強,早一步出兵平叛,而不是在這裡商議瑣碎的、芝麻綠豆大的事……有何可商議的?”

眼看張永跟張苑針鋒相對,徐俌暗自琢磨開了:“兩位張公公都在司禮監任職,一個跟在陛下邊,一個則被派來南京執掌地方軍政大權,地位都不低……看這架勢,他們想通過此番平叛之事來競逐司禮監掌印太監之位?”

徐俌笑著問道:“不知陛下如今持何態度?”

張苑本來要跟張永發難,聞言不由斜著看了徐俌一眼:“陛下的態度就是儘快出兵,但不能打沒有把握的仗,要準備充分才能啓程……不然陛下派咱家來作何?跟你們言笑的嗎?”

南京兵部左侍郎王倬趕道:“幾位大人請息怒,陛下有意出兵,我等當安排妥當後再行上奏,請旨陛下,定下出兵日期即可,何須爭執?不如我等聯名上奏陛下,請陛下發兵南昌府!”

王倬作爲南京兵部侍郎本來擁有一定話語權,但在眼前這幫大佬面前,他說的話相當於是放屁,沒人理會。

江彬用怪氣的腔調說道:“陛下的意思,無論如何都要籌集十萬大軍,再加上二百條船隻,還有維持十萬兵馬半年所需糧草輜重,如此才能破敵……這些你們都準備好了麼?敢輕言說出兵之事?”

Advertisement

徐俌用詫異的目向江彬:“十萬兵馬不難準備,可二百條船從何而來?還有半年糧草……”

話說了一半便頓住了。

徐俌畢竟常年不在皇帝邊,對於朱厚照的格不太瞭解,只是靠一些道聽途說的東西進行揣,現在終於明白了一些。

“這小皇帝本就是個好逸惡勞的昏君,什麼況都不瞭解,連前線開戰的消息都是通過道聽途說,兒就沒派人去確認過,前任用全都是佞臣,全無作戰經驗,如此還敢駕親征……這種必勝的戰事還能打上半年不?”

聽到涉及糧草輜重,南京戶部尚書王佐趕站出來。

“幾位,秋糧剛剛庫,大批糧食已調運北上,供應北京和九邊所需。因之前未曾傳出要跟逆王開戰的消息,所以南京府庫糧草供應不足,本就沒法支撐十萬大軍半年用度……若臨時徵調的話,需要一定時間。諸位能多多諒。”

江彬瞪著王佐道:“我諒你,誰來諒我?這是陛下的意思,要苦,你去跟陛下提!”

王佐很惱火,本來他就看不起鄙的武夫,更別說江彬這樣出邊塞卻無戰功、全靠上才獲得提升的佞臣,只是因爲當著太多人的面他纔沒發作,不然早就跟江彬頂撞起來了。

張苑呷了一口茶,顯得漫不經意,上道:“陛下說準備半年糧草就半年,一粒米一顆豆一把草都不能……沒有半年糧草,打什麼仗?陛下問起來誰能擔待?”

這些人中徐俌算是最無語的那個,臉上出苦,好似在說,你們不談出兵戰略,卻揪著糧草問題在這裡爭……

有什麼好爭的?

就算糧草不足,可以邊打仗邊補充,湖廣和南直隸都是著名的產糧地,送到江西也沒多遠,本就不用擔心軍中會缺糧!

Advertisement

他沒有摻和爭論的意思,作爲中山王徐達的後裔,魏國公之位在勳臣中名列前茅,從不用擔心子孫後代的前途問題,人生基本已到無慾無求的地步,跟眼前這幫人沒有直接利益衝突,自然看得開。

張永突然喝道:“不就是半年糧草麼?南京府庫不足,那就從江南各府縣糧倉調撥,總歸可以補齊全……出兵耽擱不得,人馬既已準備齊全,卻讓三軍待在南京不彈,是何道理?”

張苑冷笑不已:“張公公,你好大的威啊!”

這話更多是在嘲弄,但此時張永並不在乎,梗著脖子道:“這幾年咱家就沒安生的時候,南征北戰走了不地方,承蒙陛下庇佑,從來沒吃過敗仗……咱家看明白一件事,戰機稍縱即逝,寧王既已作,直接威脅應天府的安全,我等理應爲陛下分憂,果斷出兵纔是。”

張苑道:“切,就好像只有你纔會替陛下分憂,其他人都尸位素餐一樣。”

張永道:“那你倒是趕請旨陛下出兵啊!”

“好你個張永,這話是幾個意思?”

張苑霍然站起,怒視張永,“咱家是陛下指定來跟你們打招呼的,算是上差,你們幾個算什麼玩意兒?不過是爲陛下打理地方事務的小人罷了,怎敢跟咱家瞪眼?信不信咱家回去到陛下跟前參你們一本?”

張永渾不在意:“你倒是去告狀啊!就怕你不敢!”

不知不覺間張苑和張永起了衝突,張苑當即下鞋子準備跟張永“拼命”,旁邊的人一看況不對,趕上前拉架。

張永挑事在先,此時卻黑著臉不多言,而那邊張苑被人阻攔,罵罵咧咧,拿著鞋在空中搖晃個不停,一副得理不饒人的架勢。

Advertisement

徐俌一看這況便知道這次會議不會有什麼結果,他正要上前說幾句,卻被心腹幕僚徐程暗中拉了一把。

徐俌回過頭,徐程衝著他使了個眼,大概意思是不讓他參與到二張的矛盾中去。

一直到張苑被架開,張永坐回去後,大廳才安靜下來。

張苑不耐煩地道:“陛下待的糧草輜重數量,趕去準備妥當,下次來的時候別說還沒齊全……給你們兩天時間,準備不妥便以軍法置!”

說完,張苑徑直往門口去了。

王佐疾步跟上:“張公公,兩天時間如何準備這麼多糧草?”

張苑道:“咱家管不了那麼多,這是陛下待,你們不完就是違抗聖諭,等著陛下降罪罰吧!話已帶到,江統領你怎還不走?”

……

……

一場會議以不歡而散告終,張苑和江彬離開後,王佐和王倬等人相繼離府。

最後中山王府正堂只剩下張永和徐俌。

徐俌儼然是個和事佬:“張公公你也是,明知張苑不好惹,就不該跟他辯駁,不如暗地裡跟陛下進一道奏本。”

張永氣憤地道:“張苑不過是仗著曾爲東宮太監,屁本事都沒有,無點墨,這種人也能執掌司禮監?陛下領兵卻讓這種昏聵之人在旁出謀獻策,此戰若有個什麼意外,誰能承擔責任?”

徐俌嘆道:“誰張苑深得陛下信任呢?不過聽說其在宣府時,他因錯而被髮配去爲先皇守皇陵……”

“嗯!?”張永本來很生氣,聽到此話後不由斜看徐俌一眼,立即明白對方所指。

徐俌繼續道:“張苑不知兵,陛下卻讓他來負責統籌全局,當然會百出,初期張苑可以把責任推給我等,陛下可能會降旨問責,但長久下來難道陛下不知他無能?若前線軍有變……呵呵,陛下不拿他開刀都說不過去吧?”

Advertisement

徐俌故意把張苑說對立面,彷彿完全站在張永一邊,評價起張苑來言語間非常不客氣。

張永頓時沉默下來,開始認真琢磨徐俌說的事。

徐俌繼續推波助瀾:“陛下只是派他來跟我們接洽,並非說由他總領一切,他所言也未必就是陛下的意思,老夫看完全就是爲邀功……難道陛下親口說過需要準備半年糧草才能起行?恐怕在陛下看來,越快取勝越好吧?”

張永道:“可問題是我們真的要籌備那麼多糧草輜重麼?”

徐俌擺擺手,笑著說道:“張公公怎麼還不明白況?其實很多事應該能琢磨過來纔對……陛下求勝心切,絕對不願意在南京多耽擱,而且最後徵集來的糧草是真正變軍糧,還是爲江彬和張苑口袋裡的銀子,很難說清楚……他們完全不把寧王兵馬放在眼裡吧?”

張永和徐俌對視一眼,雙方眼神流,很快達某種默契。

徐俌道:“這幾天我們按兵不,自會有人,他們一就會出差錯,只要陛下不問,那這場戰事是否發生其實沒什麼。取得功勞未必算到我們頭上,若摻和進去有了過錯一定會往我們上推……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何必主往上湊呢?”

張永認真想了想,點頭不迭:“也是,陛下直接過問的人是張苑和江彬,只要我們虛以委蛇,他們能把我們怎麼著?”

徐俌哈哈大笑:“正是如此。跟他們生氣沒用,不如隔岸觀火看笑話,人馬我們已準備齊全,他們所說糧草輜重也在準備中,不過需要寬限些時日罷了,什麼兩天搞定,那是他一家之言,我們拿不出來他們真能到陛下面前告狀?陛下會偏聽偏信,以爲我們辦事不力?”

張永道:“陛下明事理,從來不會強人所難。要在兩天時間準備好軍中半年所需,這種強人所難的要求定不會出自陛下之口,多半是張苑自作主張……既如此我們就不搭理他,兩天後他想要糧食,我們避而不見便是。”

“哈哈,正是如此。”

徐俌笑容滿面,眼神中卻閃過一抹狡獪和譏諷之

……

……

張苑在張永面前發了一通火,雖然當時很生氣,但回到皇宮時卻暗自得意。

他以爲自己給了張永和徐俌足夠的力,二人一定會按照他所說去準備,回頭他可以拿績到朱厚照跟前邀功,說是自己調度有方,以此來獲得皇帝賞識。

他卻不知徐俌和張永本就沒打算按照他的話辦事。

張苑本就是由皇帝指派跟張永和徐俌接洽,完託後,自然要回去跟朱厚照通稟。

進了乾清宮,問過太監才知道朱厚照正跟皇后在花園遊樂,張苑本想直接闖進去,卻想到可能會被皇帝責罵,只好作罷。

張苑待在乾清宮長達兩個時辰,朱厚照才施施然現

“陛下。”

張苑見到朱厚照,趕上前行禮。

朱厚照正在用手帕自己手上的泥土,見到張苑隨口問道:“張公公,你怎在此?有要事稟奏嗎?”

張永道:“陛下,您吩咐老奴去跟南京兵部和守備府的人見面,託他們爲接下來的戰事做好準備。”

“哦。”

朱厚照這才記起來,點頭道,“是有這麼回事……不知商議得如何了?”

說話間,朱厚照繼續走著,張苑則亦步亦趨跟在朱厚照屁後面,故意把小擰子隔開。

張苑道:“以老奴看來,南京兵部好像做不了主,遇到事只能請示魏國公和張永,二人把持南京軍務,漸有尾大不掉之勢。”

在皇帝面前,張苑下意識地便開始告狀,不管怎麼樣先說上一通張永和徐俌的壞話,在他眼裡二人已勾結在一起,最好是一起拿下。

朱厚照漫不經心地說道:“這話嚴重了……他們本來就負責江南防務,難道他們不打理軍政事務,還要麻煩朕不?”

張苑道:“可是陛下,現在要出兵江西,一應軍務均由他們挾制,無論是人馬還是糧草,全部制於人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