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大開,城頭混戰之後,烏承恩烏承玼兄弟連帶自己長子史朝義帶領兵馬倒戈敵軍,這樣的噩耗對於史思明來說,不啻是一個天大的打擊。他並沒有認識到這是自己一直以來的高政策產生的惡果,除了痛恨烏家兄弟外,更是把史朝義這個長子恨到了骨子裡。如果不是史朝義和杜士儀勾結虛報消息,如果不是他一時心沒有早點把人殺了,如果不是他因爲長安使節的抵達而放鬆了警惕,又怎會落得如今倉皇棄城而逃的地步?
即便逃出了幽州城,一路上是否會遇到阻截,是否能夠平安逃出生天,史思明心裡並沒有太大的把握。如果他要去的地方仍然守不住,下一步該去往何就更加頭疼了。要是契丹松漠都督府和奚人饒樂都督府並沒有被戰波及,他還能逃到那裡,想辦法招兵買馬以求東山再起,可都播懷義可汗被杜士儀說倒戈一擊,直接往這兩個幽燕大軍最大的兵員補給地上狠狠捅了一刀,卻也斷絕了他一條最大的後路。難不逃到新羅去?
“唐軍追上來了!”
雖說後軍傳來了嚷嚷,但史思明把心一橫,沒有理會這些聲音。幽燕馬匹比起漠北各族的馬要更加高大剽悍,發力極強,但耐力卻要稍遜。此時此刻,他只能寄希於能夠第一時間甩追兵。這條往東的道再走十里就是分叉口,東北往雲,西面則是往漁郡。相形之下,正被平盧軍牽制的漁雖說兵員更多,但也危險更大,所以突圍前一刻,史思明就已經打定主意先去雲,伺機再。
當一口氣跑了一個多時辰,追兵彷彿已經力竭,那些喊殺聲已經漸漸遠了,史思明方纔鬆了一口氣。在他想來,杜士儀爲了今日這圍城,想來已經傾盡全力,否則也不會有這圍三缺一的局面!眼下隨他突圍的兵馬不過三千餘人,這三千餘人即便屬於倉促之間集合起來的,可都是史思明最信得過的嫡系。如今經過一場銜尾追殺,他不確定還剩下多人,但卻知道這是自己東山再起的最後一丁點本錢。
“大帥,馬上就能看到岔道口了,是去雲還是漁?”
面對部將的問話,史思明毫不遲疑地下令道:“去雲郡,橫山城!”
那裡是他打造的一座備用堅城,沒有烏家兄弟和史朝義這樣的叛徒,他應該能休整堅持一下子!一想到之前的背叛,史思明便咬碎了牙,畢竟,他只是被打了個措不及防,如果不是北門那邊出了岔子,他把平民驅趕出去守城,說不定能夠拖到長安使節的到來!
史思明的軍令很快傳遍全軍,然而,當遠那路岔道口的歇馬亭終於映眼簾時,同時躍視野的,還有那彷彿倏忽間幾面高高掣起的大旗,除卻朔方的軍旗之外,更加顯眼的便是那斗大一個渾字!在經歷了一場猶如和生命賽跑的逃命經歷之後,眼看能夠口氣,前方卻是突然出現這樣的攔路虎,突圍的叛軍頓時起了老大一陣。當史思明得到這一訊息,臉亦是黑得如同鍋底。
杜士儀竟然把朔方大將渾釋之安置在此,而且這個位置恰是他從幽州城突圍之後疲力竭的時候,好險的算計!
而對於渾釋之來說,他本以爲在此駐守的目的,是爲了遏制雲和漁兩方面的援軍,可沒想到援軍倒沒有等來,斥候卻先一步發現了幽州方面的這一支兵馬。儘管他並不知道史思明已然突圍,但還是興高采烈地下令道:“我還當是又要枯等幾天才能發利市,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仗打了!兒郎們,別丟了咱們朔方勇士的臉!元帥和郭大帥全都看著咱們建功!”
狹路相逢,勇者勝。然則一方是以逸待勞養蓄銳的銳大軍,一方是離城突圍疲力竭的疲憊之師,更不要說渾釋之兵力幾乎多出了一倍,甫一戰,叛軍便是人仰馬翻。渾家爲世代鎮守朔方的鐵勒王族之家,渾釋之邊的部將一多半都是同姓同族,此刻人人想著建功立業,十分本事能發揮到十二分,渾釋之自己亦是衝殺在前,刀下也不知道添了多亡魂。
勢如破竹的他正殺得酣暢,直到眼前一空,他周遭這一大片竟是再也不剩一個敵人,他頓時覺得不夠暢快。他正要命人去打探其他各戰局如何,邊卻有親兵上來報說,道是有敵軍小兵馬力突破不,被圍堵了下來,他頓時眉頭一挑道:“大戰之時,這點小事用得著報我?”
“將軍,如若小事自然不至於特地來報,可裡頭似有大人,有人聽到叛軍之中有人嚷說什麼保護大帥!”
大帥!
渾釋之心頭一跳。要知道,如今安祿山已死,骨落戰場,本沒法找,安慶緒被擒,幽州城中能夠被稱之爲大帥的,就只有史思明瞭!難不自己在這兒不是守株待兔,而是抓到了一條更大的魚?那一瞬間,他立刻丟開了剛剛這一丁點惱火,立刻高聲道:“你指路,我倒要看看這位大帥究竟是何方神聖!”
前有阻攔,後有追兵,史思明終於再也無力維持軍中最後一丁點士氣,如今拼死護他突圍的,也只剩下了五百餘牙兵,其他的在渾釋之大軍那犀利的打擊之下,已經四分五裂。他原本就並非以勇武馳名的悍將,治軍用兵獨樹一幟,靠的卻是苛嚴,如今大勢已去,他這個主帥再也無法靠著一貫的威信整合部屬。當終於從一支兵馬之中殺將出來,他甚至還沒顧得上歇口氣,面前那好容易爭取來的一丁點空擋就再次被一隊人馬填得嚴嚴實實。
“我乃朔方都知兵馬使渾釋之,史思明,有膽量便撥馬出來,咱倆會一會!”
被牙兵們死死護衛在後的史思明聽到渾釋之這囂,登時牙關咬,怒不可遏。他當年起家靠的就是心計,對於鬥將這樣的邀約素來不屑一顧,在他看來,兵力不夠的時候就避其鋒芒又或者坑蒙拐騙,兵力佔優勢就平推過去,哪裡需要領兵大將去逞匹夫之勇?現如今渾釋之如此囂,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當即對左右說道:“誰與我去斬殺此獠?”
“大帥不必焦心,我這就去斬了這渾釋之,爲大帥開路!”
史思明見這答話者是牙兵之中論武藝的佼佼者,爲之大喜,立刻將當年李隆基賞賜給自己的一口寶刀遞了過去。那牙兵肅然接過,隨即將頭盔拉低,就這麼徑直衝陣而出,往渾釋之的方向直撞了上去。面對這樣的來敵,渾釋之哈哈大笑,可他竟是不進反退,大刀一指,厲聲喝道:“給我放箭!”
這短短四個字差點沒把史思明給氣瘋過去。然而,此時此刻他只能大吼了一聲衝出去,隨即只顧得上自己,再也沒辦法分心去顧及那個替自己去應戰渾釋之的牙兵。他看不到,在那一陣集的箭雨之下,那個只憑一腔氣之勇衝上去的牙兵被箭了刺蝟,不但如此,更多的箭朝著史思明這最後一小兵馬的前陣傾瀉而下,不時有人格擋不住摔落馬背。而渾釋之完全料到了史思明的下一步作,一聲喝令之下,竟是順著敵軍前衝的方向讓開了路。
儘管覺得渾釋之此番戰詭異難測,可史思明只知道對方乃是朔方大將,雙方從未過手,這會兒本來不及想那麼多。剛剛那一齊並沒有造太多的死傷,可對於突圍兵馬的心理力卻是非同小可,史思明自己亦然。爲了防範敵軍再次箭襲,他乾脆把子伏低,整個人幾乎就此在了馬背上,所以,當發現前方速度突然減慢,跟著就是一陣人仰馬翻,他登時腦際一片空白。
“哈哈哈哈,本來準備攔截東邊雲和漁兵馬挖出來的壕,沒想到如今卻給史思明用上了!”渾釋之這才得意洋洋地大笑了起來,他高高舉起了手中的刀,這纔不不慢地吩咐道:“傳令陌刀軍,上前殺敵!”
他又不是沒腦子,困猶鬥,史思明已經輸得連眼睛都紅了,不得不拼,可他幹嘛非得要去著幹?
“將軍今天這一戰,回頭傳到杜元帥和郭大帥耳中,一定會得到褒獎贊嘆!”邊一個裨將湊趣拍了個馬屁,卻被渾釋之調轉大刀,腦袋上捱了一刀柄。
“讚歎什麼,讚歎我狡黠更勝史思明麼?”渾釋之沒好氣地啐了一口,隨即便意興闌珊地說道,“我只不過是想著我們在前頭浴戰,後頭卻還有人拖後,與其多造死傷,到時候這卹的錢糧職夠不夠都不知道,還不如弄個巧計。給我傳令下去,就說史思明已經擒獲,招降叛軍!還是那句話,降者不殺,否則格殺勿論!”
“可史思明還沒抓著……”那裨將一開口就知道自己問了一句傻話,立刻不敢再呆在原地挨刀柄了,趕撥馬便去傳令。
而渾釋之則是隨手垂下了手中大刀,意味難明地嘆息了一聲。
河北戰局至此算是定了,即便雲和漁也許還會負隅頑抗一陣子,可再也不可能有什麼大氣候。可是,接下來那看不見刀劍影的仗,方纔更難打!
問題在於,杜士儀到底是怎麼想的?
——今天你把我當替身,明天我給你當嫂嫂。 慕明棠是大男主文里的白月光替身,她家破人亡,被蔣家收養,后來代替失蹤的白月光和男主晉王訂婚。 她一直都知道自己是替身,所以打斷爪牙,活成晉王想象中白月光的模樣。她不敢說不敢笑,安分守己當另一個女人的影子,直到有一天,真正的蔣大小姐回來了。 正主蔣大小姐重生,得知自己原來是男主的白月光,立刻回來奪婚約奪身份。晉王為了討好白月光,將替身慕明棠送給已成了活死人的岐陽王。反正只是一個拙劣的替代品,敢惹正主生氣,自然要讓其無子無女,無依無靠,守一輩子活寡。 被嘲笑為爛泥扶不上墻的慕明棠徹底爆發:好啊,你將我送給別的男人,我這就讓你改口叫嫂嫂。 恐怕他們誰都沒有想到,殺神岐陽王竟然醒來了吧。
所有人都想問一問陳丹朱,你的良心會不會痛。…
一次算計,她從執政女君成了軍中女奴,洗衣做飯兼暖床,不但要與一群小人鬥智斗勇拼智商,還要時時刻刻擔心被某人餓狼撲食。 遇上一個在智商和體力都碾壓自己的人,某女不滿拍桌子:「於東川而言,我可是大事」 某男沉吟半刻,一臉認真的點頭:「好巧,我就是干大事的人」 她殺伐果斷,震懾朝堂,身處逆境卻能忍辱負重前行。 「我能屈能伸,吃苦受累於我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 某男寬衣解帶:「那你躺下擺好姿勢,準備著受累吧」 「作甚?」 「讓你吃飯」
沈初姒當年嫁給謝容珏的時候,還是先帝寵愛的九公主。縱然知曉謝容珏生來薄情,也以爲他們少年相遇,總有捂熱他的那日。 直到後來父皇病逝,兄長登基,沈初姒就成了沒人撐腰的落魄公主。 京中不少人私底下嘲笑她,跟在謝容珏身後跑了這麼久,也沒得到那位的半分垂憐。 沈初姒恍然想起當年初見。原來這麼多年,終究只是她一個人的癡心妄想。 謝容珏生來就是天之驕子,直到他和沈初姒的賜婚旨意突然落下。 這場婚事來得荒唐,所以等到沈初姒說起和離的時候,謝容珏也只是挑眉問道:“可想好了?” 沈初姒將和離書遞給他,只道:“願世子今後,得償所願。” 直到後來的一次春日宴中,兩人不期而遇。 沈初姒面色如常,言笑晏晏,正逢彼時的盛京有流言傳出,說沈初姒的二嫁大概是大理寺少卿林霽。 衆人豔羨,紛紛感慨這也是一樁不可多得的好姻緣。 卻無人可見,那位生來薄情的鎮國公世子,在假山後拉着沈初姒,“殿下準備另嫁林霽?” 沈初姒擡了擡頭,掙開被他拉着的手,瞳仁如點墨般不含情緒。 “……謝容珏。” 她頓了頓,看着他接着道: “你我早已和離,我另嫁何人,與你又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