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鄉村文 特級鄉村生活 第三百二十六章 集市,糖葫蘆,糖人

《特級鄉村生活》 第三百二十六章 集市,糖葫蘆,糖人

q5還離鎮上一百多兩百米,就往前開不了,太熱鬧了,全是人啊。放眼看過去,熙熙攘攘黑的人頭攢。用人流如織、人山人海來形容這場面,一點都不夸張。

輝把車子就停在路旁的一塊荒草坪里,幾人走下車來,而小松鼠洋洋得意地騎在妞妞的肩頭上,可憐的小猴子則是被輝給牽著。

“小輝啊,你們年輕人喜歡新鮮的玩意兒,我們喜歡些老事,咱們分開逛吧。”高宗如此說道。

“也對,那宗伯你們要回去的時候,打我電話,或者我要回去了打電話給你們。”輝回道。

“行。”高宗和李秀蓮獨自逛去了,確實如果五人一起逛的話反而不那麼妙,畢竟年齡的巨大差距,對事的興致會大不一樣的,他們喜歡的,輝高倩倩小丫頭未必喜歡,還不如分開逛。

輝高倩倩帶著妞妞、兩個小家伙,進了人流之中,旁邊的人被小松鼠和小猴子所吸引,紛紛向他們行注目禮。一些調皮的熊孩子,甚至還跟在后面看著,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有幾個大膽的甚至還上前來逗小猴子。

小猴子豈是那麼好逗的,一個熊孩子出手想去它的腦袋,結果小猴子毫不客氣地揮出閃電般的一爪子,在熊孩子的手背上留下幾道紅紅的痕,立馬就把其他蠢蠢的熊孩子們給深深地震住了,再不敢進行挑逗。

輝無視周圍人好奇的目,對后面跟著的熊孩子們也置之不理,誰看瞅熱鬧就瞅唄……三人帶著兩只小,隨著人流進到了鎮主街道上。

街道中間全是來來往往的人流,而街道的兩邊。則是賣著各種種樣東西的小商販,賣米花的,制作棉花糖的,等等等等,商販們基本上是以吃的為主。

Advertisement

“……”

“糖葫蘆。糖葫蘆啦……”而其中賣糖葫蘆的人最多,他們賣的聲音也最是清脆嘹亮。

話說這紅紅的、小燈籠般的、用竹簽兒串起來一串串的小玩意兒,可是聞名遐邇的中華小吃。全國各地幾乎無沒有。其沉淀著太多太多中國年輕、壯年、甚至老年一輩的兒時好記憶……

一串串的糖葫蘆在捆綁著稻草的木棒上,那一顆顆山楂果兒,圓潤潤的,晶瑩的麥芽糖兒包裹于外層,在太下的照耀下,折出五彩的芒,煞是人。

“小輝叔叔。我要吃糖葫蘆。”小妞妞就不住了。

輝買了三串。一人一串,撕掉包裝的薄薄塑料,輕輕地咬一口,麥芽糖甜甜的,山楂果兒則是又酸又甜,確實蠻有味兒的。

邊吃著酸溜溜甜孜孜的糖葫蘆,邊隨著人流向前。高倩倩突然指著一圍了一圈人的地方,“小輝哥,做糖人的,咱們過去看看吧。”

“做糖人?”輝點了點頭,糖人這玩意兒,在很多書上電視里都有看到、并了解過,就是沒有親眼看過現場直播。

糖人像冰糖葫蘆一樣,有集市的地方就有它的影,其在咱大中華,可謂是歷史悠久,而且還有那麼一段故事。

傳說中制作糖人的祖師爺是劉伯溫,話說朱元璋那過河拆橋的貨,為了自己的皇位能穩固地子子孫孫相傳,便大肆殺害曾經的汗馬功臣……而劉伯溫能夠僥幸逃,正是被一個挑糖兒擔子的老人所救下……

兩人互換服裝后,從此劉伯溫便份、更改名字,天天挑著糖兒擔子走街串巷……

糖兒不好賣,競爭力大啊,好在劉伯溫天資聰穎,他創造地把糖進行加熱變溶化,制作各種各樣的人、畫,很是可,惹得小孩子們爭相購買……劉伯溫非常大度,許多人向他請教,他便把手藝教會了他們,于是一代一代的,糖人遍傳了下來,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Advertisement

糖人在咱中國像糖葫蘆一樣的歡迎,尤其是小朋友們的喜歡,基本上小孩子們只要看到糖人,就挪不腳了。

回過去二十幾年的樣子,那時國家的經濟不咋的景氣,小孩子們手頭的零花錢更是很可憐,而制作糖人的小販們,為了讓生意好做些,于是想出一招——糖人不一定非得掏真金白銀來買,用牙膏皮來換也——那時的牙膏皮可不是現在塑料制作的,而是鋁制的,回收呢。

兩個三個牙膏皮換一個小糖人,饞的小孩子們那個歡喜啊,四去撿去尋找收集牙膏皮,再兌換小糖人……

全國小盆友們收集牙膏皮,這牙膏皮自然就不那麼好找了,只能等自家的用完……有的熊孩子,實在扛不住糖人的、敵不住肚里的小饞蟲,會時不時、地把牙膏掉一些扔掉。那時不家里的年輕父母們,就很是搞不懂,咋我家的牙膏就用得這麼塊呢?

有的熊孩子更熊,直接就把滿滿一管牙膏全給,拿去兌換糖人……當然那結果,里甜了痛快了,屁鐵定是要遭殃的——這是關于糖人與牙膏皮之間的曖昧趣事兒,不過現在早已隨風而趣,了很多青壯一輩兒時痛苦并快樂著的永久回憶。

“……”

其實,制作糖人按照工藝步驟的不同,又分為吹糖人、塑糖人、畫糖人,而畫糖人是最為世人所悉的。

輝他們圍觀的這個糖人攤子,正是畫糖人。

畫糖人的是個七十來歲、胡子花白、有點兒駝背的老人,他坐在一個小馬扎上,跟前的右邊擺著一個方形的小柜子,柜子的一角有個小木架,木架上有一個個的小孔,這是用來制作好的糖人的,不過此刻一個糖人都沒有,都被買走了呢。

Advertisement

左側是一個燒著煤球小火爐,火爐上烤著一個不銹鋼的杯子,杯子里是呈棕黃、被溶化的麥芽糖。制作糖人一般只用兩種糖,一種蔗糖,一種麥芽糖,而后者被使用得更為廣泛。

白胡子老人手里拿著個鐵勺子,勺子里是滾燙的糖稀,而他跟前的小柜子上,攤放著一塊的磁磚,磁磚上抹上了一層防粘的油。

老人別看他胡子白、年紀大,拿著勺子的手卻是非常的穩健,一點兒都不發抖。只見他將勺子微微傾斜,態的糖稀便傾泄而下,形一道棕黃的線條……在糖線下墜的同一時間,老人如書法大師筆走龍蛇般,他的手飛快來回地在半空中劃著,糖稀落在磁磚上,便形相對應的圖案。

老人的作一氣呵,中間無毫的停頓,制作過程非常彩……轉眼之間,磁磚上便出現了一個的糖人——這是一副駿馬圖,馬兒態飽滿,四蹄騰空,形矯健而輕盈,真的是栩栩如生!

圍觀的人群頓時發出陣陣嘖嘖稱贊之聲,眼瞅著的熊孩子們甚至還興地直鼓著掌。老人卻是寵辱不驚,他從木柜側的一個小罐子里拿出一竹簽兒,粘在了駿馬上。

糖稀干得很快,老人用一把小鏟刀,將駿馬糖人鏟起,遞給了一個口水都快流到脖子上的熊孩子。熊孩子歡天喜地地接過糖人駿馬,卻還是不肯走,被大人大聲呵斥幾聲,這才不舍地離去。

“老爺爺,我要孫悟空糖人。”一個熊孩子遞過去兩塊錢,熱眼地道。

“要孫猴子糖人是吧,好咧,馬上就有。”老人輕笑一聲,接過錢,勺子在火爐上的鋼杯中舀了小半勺麥芽糖稀,又一次開始制作。

Advertisement

老人的神一如適才的極其專注、一不茍,作依舊行云流水,仿佛他制作的不是一個糖人,而是在雕刻一件稀世的藝珍寶。幾乎在一眨眼的時間里,一個惟妙惟肖的大師兄,便躍然于磁場之上,自然引得人群又是驚贊歡呼。

接下來,在熊孩子們的要求下,老人又制作出了數個糖人,一個個皆是神似之極、木三分,由此可見老人這糖人技藝之湛。

妞妞作了一頭大豬,小丫頭抓著竹簽,孜孜地不時上一

輝和高倩倩卻是各作了一個小孩子的圖案,一男一,其寓意就不言而喻了。

“……”

離開糖人的攤子,混在人流中繼續往前,遠遠地就聽到那邊傳來鑼鼓聲和鞭炮聲。放眼去,只見前面幾百米開外的一塊大坪里,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而在大坪的中央,卻是在熱熱鬧鬧地舞龍。

舞龍舞獅是咱大中華正月里的傳統老節目了,不過在龍潭鎮,只舞龍不舞獅。獅子是吃人的猛,在這里不推崇追捧。而龍是神,是中華的圖騰,是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象征,自然會到虔誠的拜了。

在江城各鄉鎮,基本上都建有龍王廟,而舞的這些龍,就是龍王廟里的,這是有專門的人來管理協調的。

每每到了正月初五初六的樣子,舞龍的漢子們便會兵分幾路,到各個鄉村里去,他們認為這樣子能夠給每一個村子里帶來吉祥、財富、健康,保佑每一個村子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整年里都是風調雨順的,莊稼大收……

不過這麼多年來,從沒有舞龍的隊伍去過高家村,不能怪別人啊,要怪就只能怪高家村實在是太偏僻了……不過胖老頭高宗作為黨的干部,崇尚科學而不信迷信,覺得無所謂,來就來唄,不來拉倒,就這麼簡單!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