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穿越時空 臨高啟明 第63節 示范紡織廠

《臨高啟明》 第63節 示范紡織廠

鄒標覺得目前棉紡織業的困境是出于兩個原因:

第一個方面是一五計劃期間的規劃問題。一開始企劃院就沒打算在棉紡織上花多力氣,而各種進口棉布,不論國產的還是進口的,都已經能充分滿足基本的需求。如果不是為了滿足一些特殊需求,大概連這個示范紡織廠都不會建。

當然,站在鄒標的角度看,也很難說企劃院的決斷有問題。且不論棉布的貨源充沛,單論海南本地的客觀條件,也的確不太適合發展棉紡織業。

海南雖然是棉紡織技的發源地,但是和松江比的話,生產效率已經被松江甩了幾條街。江南不但有規模的棉紡也,還有同樣龐大的織業。織機制造的手工匠人基數比海南多得多,不論是技還是工藝的改進也快得多。而海南,實際上并不存在規模的紡織業。基本上還停留在家庭副業的階段。

第二個方面則是經營模式問題,一五期間由于對帆布之類的“特別用”產品的需求,企劃院認為可以建立有限規模的紡織業,為了投資,提出了紡紗包買制這種比較坑爹的模式。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收來的紗掛不上機械織布機。

人力手工紡紗出紗并不均勻穩固,一旦掛上織布機,非常容易出現斷頭現象,布的質量也比較差勁。特別是承拉力的經紗,力道一大就容易斷,給生產造困難。紗線的強度導致了機的生產速度上不去。即使把梳好的棉條分包給加工戶,仍然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紡紗只有用機械力才能出紗均勻堅韌,至也得用水力,人力難以紡出質量較好的紗。而這些機往往需要一定的占地面積,并不是普通農家可以承擔的起的,只有一定資本的工坊主才能承擔。

Advertisement

這兩個問題加在一起, 自然就形了目前紡織業的尷尬局面。鄒標也只好勉為其難的繼續當他的負責人。

隨著元老院“擴充產能計劃”的展開, 借助民間資本重整紡織業就被提上了輕工業部的議事日程。原本已經灰心喪氣的鄒標喜從天降的得到了一個助手:有個冤大頭黎山跑出來愿意接紡織的推廣事業,負責幫輕紡工業拉投資和推銷。

于是黎山就來和他搭檔了。

黎山也是學機械出,但是大學畢業之后沒干幾年機械就被低工資高強度的職業給勸退了,跳槽到了房產公司當中介。在勸人投資這方面有相當富的經驗。

這次廣州招標順利完, 二人都覺得很是興。一來紡織業可有了較大的發展, 自己的話語權也會隨之增加;二來可以順帶淘汰掉廠子里的各種舊設備。做個產業升級,這些年鄒標一直盤算著上新織機。

為了歡迎金主們到來, 從三天前開始, 示范紡織廠就分區域和產線流停工,打掃衛生, 拭修配設備。從上到下忙得四腳朝天。二人來回巡視了幾遍, 大致劃出了一條參觀路線,可以讓金主們充分了解棉紡織的生產全過程。

最后一次檢查結束,二人才拖著酸痛的雙回到辦公室。

辦公室原本是鄒標獨,黎山來了之后便和他在一起, 商量起事來容易些。

外面響起了尖利的汽笛聲, 鄒標下意識地看了下墻上的掛鐘:晚上7點。

再過一小時, 日班工人就要下班了, 住在工廠宿舍區的夜班工人聽到這聲汽笛, 就要做好上班的準備工作了。

他看了一眼最新的工廠工傷月報,暗暗嘆了口氣。雖說紡織廠的安全比起其他工業企業, 但是以舊時空標準看, 示范廠的工傷率和職業病發生率還是太高了。道理不言而喻,十二小時在充斥著噪音和氣的車間里工作, 勞強度太大,神和力過度疲憊。

Advertisement

現在示范廠的時間作息是每個班組在兩班崗制下工作12個小時。其中有30分鐘用餐時間和每4小時休息15分鐘的上休息時間, 這樣實際的工作時間達到了11小時。

最初,示范紡織廠是不安排班工作的。天黑前就停止生產。原因是紡織廠里棉塵多, 一旦著火就有可能造大型火災。使用煤氣燈進行夜間照明的危險太大。后來電力口能夠生產電燈之后,企劃院便將紡織廠改為兩班換制的企業。進行24小時生產。

鄒標一直吐槽企劃院:既然目前棉布的生產大多是“特別用”, 屬于價格不敏產品, 何必要采用這種激進的削減本的手段呢, 它本又不屬于必須連續生產的產品。而且棉紡織業一直不是主力發展產業,用不著通過多班制來儲備工人。

但是吐槽歸吐槽, 在元老院的工業企業普遍采用兩班倒生產模式的狀態下, 他也不能例外。

“老鄒,你看看這個安排怎麼樣?”黎山把接待表遞給他。鄒山已經年過五十, 正兒八經的是老鄒了。

“這些事我們都研究好多回了。還用再捋嗎?”鄒標把文件推開,“我們還是研究研究明兒怎麼把那些落后產能都賣出去……”

“你這個二五環錠紡的價格真的降不下來?”黎山問道, 環錠紡的優勢很大,首先占地面積就小了不, 關鍵是效率提高了很多。

“真不行了,二五環錠紡是機械力的, 錠子本還好說, 過去就是用青岡櫟做得,沒有青岡櫟也可以找代用材。但是紗錠軸、羅拉、導紗鉤部分一定要鐵, 不然磨損太嚴重了,紡織廠的機械工要罵娘的。我們自己用還好, 換了老財來用,他們本機修能力又差,三天兩頭壞機,還不得發瘋?”

Advertisement

“現在的鋼鐵配額是上去了, 但是價格嘛實話說還是太高了。”黎山皺眉, “我怕老財們接不了啊。”

“你要上木頭, 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損耗率就上去了。”鄒標說,“我倒是也考慮過類似的問題,要不就采取后期維保只換不修。這樣可以大幅度減維修力,減停機時間。但是這麼一來又牽扯到機設計上的改和維保本上升。”

“我看,先把大戶們都忽悠上了穿。他們只要投本夠大,等發現上了賊船也下不了了――沉沒本大到他們吃不消,而且只要能規模化投產,馬上就能搞死松江布,他們也不愁賺不到錢。能掙錢了我們就忽悠他們升級。”黎山商一般的比劃道,

“希如你所言吧, 我覺得那些大戶不咋好忽悠, 不然海南都那麼多年了,民營廠機械化還是那幾家。”鄒標無奈道。當初機推廣還是半推半就狀態, 相當于海南本地大戶的投名狀, 但是推了好久規模上卻跟蝸牛爬一樣。到現在民營企業大多還是手工業,量使用機

“又要馬兒跑又不給吃草,人家能愿意嗎?機又貴,他們又拿不到核心,能愿才怪!”黎山真是服了:當初過來一看,騾機的紗錠一錠竟然賣2澳元,鬼才會買!這好比用造火箭發機的技造了個煤氣灶,市場本不可能接,也不知道是誰提出制造這種機的。而這回經過他與鄒標一起研究,各種技降級以及部件木頭化后把一套機到原先三分之一的本。至于價格,那干脆就是賠本賣。想辦法忽悠大戶們先買了機才是,只要買了機,后續維保耗材是一筆,各類培訓又能撈一波。

Advertisement

“咱們那個水力紡全套設備,按本賣都是虧錢的。”鄒標多有些心痛。

“虧本也是企劃院的事。咱們把機賣出去,讓工廠能運轉就行了。”

第二天一早,吳毅駿一行人便準備出發前往工廠參觀。他們要去的地方是臨高的紡織工業園區。

園區設在臨高的南部山區,地方甚是偏遠。要先乘城鐵到南寶鎮,再換乘馬車。

當初之所以選擇在縣南,主要是考慮這里靠近黎區。可以就近獲得山區的大量木棉、草棉和麻類資源。還能輻黎區,吸納黎民就業。縣南還有富的水資源和能用來燒鍋爐的劣質煤--這些都是紡織企業所必須的。

一行人在陳小兵的帶領下在博鋪乘上城鐵,一路南下中午時分抵達南寶。在南寶吃了午餐。這時有人來報告:示范紡織廠的馬車已經在鎮上等候了。

當下不再耽擱,馬上登車出發。紡織廠派來得的是東風公務款馬車,外觀典雅莊重,部舒適。這幾位都是頭一次乘坐這種過去只在圖片上看到過的馬車,很是新鮮。陳霖多還有些年心,東看西看。道:“表叔!不如你在廣州也買一輛,又氣派又舒服。拿來接送客人豈不哉?比家里用得小轎闊氣多了!”

吳毅駿哈哈大笑:“這馬車我哪里用得起,這兩匹駿馬,一年的開銷就頂得上十幾口人了!更別說這馬車在廣州也跑不起來,是路上這麼多橋,這車子怎麼走?”

(本章完)

閱讀臨高啟明最新章節 請關注()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