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家後院是唐朝 第247章 堡壘

《我家後院是唐朝》 第247章 堡壘

逃跑的海盜已經無心戰,曾志達不費吹灰之力就佔領相隔十幾裡的又一個碼頭,同時還繳獲了十幾艘海船,而那些對已經逃跑的海船他就無能爲力了,不過只是一會兒,他就看到了孫東旭率領的艦隊駛了海灣,同時震天的炮聲又再次響了起來。

進行了一會兒炮擊,孫東旭下令把艦隊駛進這個海灣中,路上的時候小泉純一郎已經代了這個優秀海灣的特點,據他說,這個海灣的海水很深都超過了十幾米,因此十分適合船舶的停靠,他們也只最近纔在這裡建設碼頭,作爲海盜的新碼頭使用。

結合海盜們的闡述,又加上李愔提供的圖片,孫東旭已經基本確認這一塊就是李愔口中的深水港,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得來全不費工夫,沒想到這最優良的港口居然被海盜們佔據著。

著四散奔逃的海盜船,孫東旭下令停止追擊,他們都很聰明,向四面八方逃逸,只憑這十幾艘船是本無法把他們全部抓獲的。

此戰大獲全勝,無論是軍還是士兵都是喜形於,在海上漂流了十幾天,他們終於有地方落腳了,而這個地方以後還將是益州出海商的中轉站。

嘗試在第一個碼頭停靠寶船,結果失敗,孫東旭只得把艦隊停在了海灣中,現在他對深水港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大型的戰船和貨船還必須得依靠深水港停靠。

寶船紛紛靠岸,匠人們和士兵都從船上下來,接下來,他們要進行的工作就是籌建碼頭和海軍基地,而這個港口將得到它的第一個名字——寶船港,用的正是他們戰艦的名字。

“這些就是崑崙奴?”碼頭上蹲著上千人,他們有投降的海盜,也有被王世傑劫掠來的人。

Advertisement

面對曾志達的問題,孫東旭猶豫著說道:“應該是吧,殿下說這些人都是長的烏黑的。”

義的船是最後一個停靠的,他此時才趕過來,著一地的戰俘,他道:“這些戰俘你們打算怎麼辦?”

“現在寶船港正需要人手建設,我看就讓他們做勞役吧。”沉思了一下,孫東旭說道。

他的提議得到兩個人的贊同,雖說這次來琉球的工匠也有萬餘人,但是隻是這開採山石的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人手,而這也是最苦最累的活,現在給這批戰俘最合適,因爲李愔讓他們建設的堡壘還真不是簡單的建築,李愔把這種建築做戰爭堡壘。

其中每個堡壘都是六角形,高達二十五米,共分五層,層層退臺,在每層的平臺上都將安置火炮,而且每層還有突出建築的擊塔,用於士兵擊,可完全是一種武裝到牙齒的堡壘,而這種堡壘將會沿著海岸線建造,把後方保護起來。

“真不明白殿下在害怕什麼,以我們的能力怎麼還需要建造這種東西,完全就是浪費。”曾志達抱怨道。

“這些就不是我們關心的了,殿下自然有他的考慮,我們的職責是執行任務,志達,接下來,你就帶著軍隊向海島深探索清除島上的海盜勢力,我和義負責督造軍港和堡壘,爭取早一日把琉球島控制在手中。”孫東旭作爲最高指揮下達了命令。

“是!”兩個人同聲說道。

益州,李愔這些日子都在進行雷特狙擊槍的擊訓練,爲此他還專門查閱了不資料,一直按照這些方法練習,只是現在他顯然不能和職業的狙擊手想比,他只能算個業餘好者而已,不過這也夠用了。

Advertisement

把熱氣球運來以後,李愔把十個熱氣球全部扔到桃園,讓他們自行研究,希早一日益州能有自己的熱氣球出產,對著這些新鮮玩意,佟玉是倍好奇,只但此時這方面的研究還未進行,桃園目前正在嘗試著如何乘坐這些東西,這纔是第一步。

益州各項工作都進正軌,李愔的生活頓時悠閒起來,從繁重的政務和軍務中,他把重心放在益州的經濟發展上,不斷思考著還有什麼先進的技可以借鑑,而當崔鶯鶯說要是冬天也能吃到西瓜的話以後李愔頓時想到了一個農業上的新舉措——蔬菜大棚。

“蔬菜大棚,培高技?”管思興聽到李愔口中的兩個新型名詞以後疑不已,“殿下,這又是什麼,現在跟在你後面,我都覺得自己是目不識丁的小孩子一樣。”

李愔喝了口茶道:“這纔在場上混多長時間就學會拍馬屁了。”

搖了搖頭,管思興道:“殿下,這你就冤枉了我了,進了場才知道場上的無奈啊,這大大小小的員沒有一個是重樣的,不圓一點,工作都進行不下去的。”

李愔不再提,他明白這進社會以後都一樣,接的人多了以後,都會把菱角給磨圓了,他道:“這蔬菜大棚就是一種在冬天也能種植夏季蔬菜的技,有了這種技,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我們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這個培高技嘛……”

李愔一時間找不到很好的解釋,總不能說這樣技魯地區失傳,在近代又被複原的農業技吧,這種技,講求的是把種植土培高,然後在種植土和種植土只見的地裡面放水,這樣技能保持植被的灌溉,而且在水裡還可可以養魚蝦螃蟹之類的東西,而魚蝦之類的糞便又可以當做料補充土壤失去的力,是一種真正的生

Advertisement

“總之這種技……算了,找你呢?就是讓你先有個心理準備讓百姓們心中有這個概念,這兩種技會現在本王的農莊裡面運用,到時候你組織百姓們去學習推廣就行了。”李愔站了起來作勢要走,他正準備和金大謙去城外的農場,經過刺史府的時候就進來和管思興說一下這個事,讓他心裡有些準備。

著李愔遠去的背景,管思興腦袋,“冬天長出夏天的蔬菜,這可能嗎?”

順著益州城的主幹道,李愔和金大謙一路向西南走去,如今李愔的土地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只是在他農場上耕作的奴婢就多達六萬人,這六萬人被編不同的生產兵團在沿著南河沿岸的土地上爲李愔生產糧食和各種經濟作,把李愔的糧倉一個又一個填滿,而各地的糧管所也是每一季都會收購大量的糧食儲存起來,每個州縣都有糧倉作爲戰略儲備,而充足的糧食也間接支撐著他的各種軍事行,否則他也無法輕易就發對琉球的遠征,畢竟戰爭的背後依靠的是強大的經濟。

“殿下,雖說又分配了一萬五千個奴婢,但這農莊的勞力還是不夠用,特別殿下的那些新作,又得出人口種植,這樣以來開墾荒地的速度就得放慢了。”路上,金大謙突然說道。

李愔思索了一下,這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事,純人力的勞已經不能滿足李愔對生產的要求,農業生產必須變革,而只要是變革,那麼就得運用機械,可是大批量在益州使用現代農業機械是他不願意見到了,因爲這無疑會引起更多人的關注,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這個問題,在李愔把目標鎖定在了琉球之後就已經不是問題了,“大謙,本王有一個重要的任務想要給你,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老奴殿下恩惠多年,只要是殿下的命令,老奴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金大謙斬釘截鐵道。rs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