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家後院是唐朝 第221章 深度變革

《我家後院是唐朝》 第221章 深度變革

(∑==心=→你,暖冬蕎麥GQ,小小靈楓的月票,書友1312071書友1305282,聖哲天的打賞)

向李愔彙報了這件事,蘇沫兒離開了王府,按照李愔的吩咐,蘇沫兒開始著手清理崔家七子弟這一年多時間在益州形的勢力。

下午的時候,李愔去了刺史署,他召集了上儀,竇賢德,王銀龍準備開一個小會。

“殿下!”李愔進了署,三人齊齊向李愔行了一禮。

李愔點了點頭在主位上坐下,如今他與門閥士族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引起衝突事件的可能也越來越大,時不我待,他必須進一步加強對蜀的統治,這就涉及到對益州的政務進行更深度的改革,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都坐下。”李愔揮了揮手,“今天我只把你們三個人找來,你們應該明白我是什麼意思吧?”

三人相視一眼,不約而同點了點頭,上儀道:“殿下莫非說的崔家販私鹽的事?”

李愔微微點了點頭。

王銀龍則是更進一步說:“殿下只讓我們幾個過來,而沒有讓崔章,崔通他們過來,用意恐怕不只是私鹽的事,如果微臣的猜測沒錯,殿下是不是已經不再信任崔氏族人了。”

儀和竇賢德心中都有同樣的想法,只是不敢說出來,只有王銀龍膽子較大,直言不諱。

掃了三人一眼,李愔把他們的表都看在了眼裡,他道:“現在崔家部已然分作兩派,或者說如今崔紹和崔家已經決裂,而崔章諸人正是來自和崔紹決裂的崔家勢力,這樣的人益州還如何使用?”

“哎,臣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的。”上儀突然嘆了口氣,對大唐的形勢。他這個土著有時候比李愔更有會,“殿下對蜀的治理方法雖然對蜀的富強大有裨益,但是本就是在摧毀士族生存的土壤,理念的不同必然會造對立,如果不是因爲王妃,崔紹恐怕也會和其他人站在一起。”

Advertisement

竇賢德的家族算不得門閥士族,自然也不站在門閥士族的方向考慮。他道:“上大人說的不錯,不同的政治理念必定會造對立。”

一個個現代化的名詞從他們口中說出,李愔笑道:“你們現在都把政治這門課學的很不錯嘛,還知道政治理念了。”

“沒辦法,不學就要落後,現在政務學院的學員一個個都比我們強。我們也是深惶恐。”上儀一開始很難接那些全新的政務理念,但隨時間的推移,加上實際的治理,他慢慢開始領會到這種先進理念的威力,也就不再排斥,反而開始努力學習。

竇賢德和王銀龍聽了也是深有同,點頭表示贊同。

李愔很欣。自己累死累活把書籍,課件從現代搬到唐朝終究是沒有白費功夫,於是他道:“既然這樣你們也應該明白現在的局勢了,以後益州的發展可能會和大唐其他地方完全節,甚至有的時候可能因爲理念上的不同產生衝突,不過這些你們不用擔心,你們只需把蜀治理好就行了,至於矛盾由本王負責理。”

“是。殿下!”三人同聲說道。

李愔繼續道:“和軍事學院一樣,從現在開始本王和你們一起挑選績優異的學員進蜀各州任職,將新的政務系統建立起來,這樣整個蜀的政令才能整齊劃一,這將是一次深層次的改變。”

三人瞬間明瞭,在軍事系統深度改革之後,政務系統也迎來深度變革。這也預示著李愔和士族門閥徹底的決裂,從此大道一條,各走一邊。

在這次會議上,李愔宣佈了的整改細則。其中上儀,竇賢德,王銀龍不再只負責的益州的政務,而是開始統籌整個蜀十七州的政務,李愔對三人的職權也重新進行了劃分,上儀擔任蜀王府長史,負責總理政務,相當於省長。

Advertisement

王銀龍的格比較剛強,擔任錄事參軍,李愔讓他取代了崔章的位置,併立了一個全新的機構監察院,質同現代的檢察院,負責法律監督,對貪腐的偵查等工作,直屬李愔管理,不儀管理。

蘇沫兒的職位就是現代社會所說的政法總管,負責治安,反間等工作基本沒變,竇賢德擔任王府司馬,隸屬上儀管理,相當於上儀的副手,而其他員則是從政務學院中挑選補充到各個職位上去。

在這次深層次的改革中,李愔並沒有照搬現代的那套民主制度,他只想向前一小步,並不想的太大,否則那樣只會出問題,這種介於封建和民主之間的行政系統正合他的心意。

儀三人聽著李愔的話忙著記錄,三人都是表,他們都是跟隨李愔的元老,如今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尤其是寒門出的王銀龍,他的功激勵了不寒門士子,也間接爲李愔做了宣傳。

除了對三人的任命,李愔又讓他們開始著手把一些先進的管理方式輸各個機構,比如市易司補充一些學習工商管理的學員,讓他們重新規範商業市場,同時還把財政,水利,衛生,稅務等部門都建立起來,把地方員什麼事一把抓的陋習徹底改過來。

這場會議一直持續到天黑才結束,李愔是講的口乾舌燥,其實這些東西政務學院的學員們都很明瞭了,畢竟他們也不是吃乾飯的,看了這麼多書和講解,也都一清二楚一個完整的政務機構該如何建立,只是大的方向還得李愔發話,不然他們也不敢

“殿下,這番改革之後,蜀必將更加興盛。”上儀興道。

Advertisement

李愔也不謙虛,“我們蜀走的就是不一樣的道路,別人喜歡怎麼看就怎麼看吧,只要百姓的日子富裕了就行了。”

“殿下真是民如子啊!”竇賢德鮮有拍了一回馬屁,說罷,幾人都是笑了起來,這不是因爲竇賢德馬屁,而是因爲李愔讓他們看到了一個好的未來,這纔是他們這些讀書人追求的。

和充滿希的上儀等人不同,崔章和崔通在得到停職通知以後就明白了自己的命運,販私鹽的的事以後,四個崔家子弟被武侯抓獲,他們兩個加上崔萬青在李愔回來的第三天被宣佈解除職務。

“現在到底怎麼辦?家族現在要選新的族長,這等於我們和王妃站在對立的一面,殿下估計也是看到了這點無法再信任我們。”崔萬青急道。

崔通頹然道:“還能怎麼辦?如果不是那四個蠢貨運私鹽,殿下恐怕也不會如此怒。

整個房間裡只有崔通和崔萬青一直吵,而崔章則是沉默不語,到了這個時候他終於忍不住了,“你們兩個都別吵了,這不是私鹽的問題,也不是家族部的矛盾問題,這是門閥士族和殿下的新型政務理念造了的,如今殿下和北方權貴的對立,以殿下的脾氣他還能容忍他的封地出現一個政治勢力嗎?”

崔章的話讓兩個人沉默了下來,過了一會兒,崔萬青道:“那殿下會不會殺了我們?”

崔通和崔章聞言心中都是一寒,他道:“我們去找王妃,希殿下能放我們回長安。”

漫長的會議結束,李愔騎著馬回去,剛進王府他就看見正殿裡崔鶯鶯一個人傻傻的站著,金大謙這時候走了過來,道:“殿下,崔章來找過王妃了。”

Advertisement

李愔把馬給金大謙,他徑直進了正殿,只見崔鶯鶯眼角還有未乾的淚痕,顯然是剛哭過,他走到崔鶯鶯面前道:“你都知道了?”

點了點頭,崔鶯鶯道:“爲什麼會這樣?在長安的時候我就覺得不對勁,那些家族裡的人見到我雖說很客氣,但終歸是有些生疏,我還很奇怪,到現在我才明白爲什麼?”

李愔和崔鶯鶯的婚姻屬於政治聯姻,很容易到彼此家族的影響,而李愔也一直擔心這一刻的到來,但有時候他必須面對,“鶯鶯,現在崔家已經不是以前的崔家了,你父親選擇了我,這讓我很激,但你必須要明白王府和崔家的關係已經不可能和以前一樣融洽了,當然除了你父親,而我也會去一封信給父皇,讓他給予你父親支持,但他以後可能就再也沒有家族的支持了。”

這個結果雖然不是崔鶯鶯願意見到了,但明白如今崔家的形勢已經無力迴天,無論怎麼說,他的父母,他的夫君纔是最重要的人,至於是不是崔家出,也已經不再重要了。

“殿下,我懂了,以後鶯鶯只是蜀王妃,不再是博陵崔氏的長,也不會再爲崔氏在益州謀利益,以後,鶯鶯只是殿下的人。”

李愔著眼淚婆娑的崔鶯鶯,把攬進懷中,舒了口氣:“好,以後你只是蜀王府的王妃,再也不要去管那些爾虞我詐的事。”

“嗯!”崔鶯鶯應了一聲擡起頭來,“只是鶯鶯還有最後一件事想求殿下!”

李愔笑道:“我明白,崔章他們也是不由己,再說他們也爲益州做了不,雖然因爲崔家的關係我不能再信任他們,但也不會絕地殺掉他們的,我會讓他們安全返回崔家的,包括那四個參與運私鹽的,至於以後是敵是友,這就看天意吧!”

崔鶯鶯點了點頭,抱著李愔的手更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