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家後院是唐朝 第193章 王珪親至!

《我家後院是唐朝》 第193章 王珪親至!

除了這個,李愔還規定軍隊不得參與任何商業行爲,這個問題李愔是著重強調的,他要讓軍隊明確一點,他們只能吃皇糧。

通過這次軍事會議,李愔打算把軍隊牢牢控制在了自己的手裡,爲了控制衛軍,李愔除了擔任衛軍的最高軍事長,還兼總長史一職,通過兩手控制軍隊,同時他設立了自己的兵部,秦懷玉,朱由之,薛仁貴,牛進達都被編其中,以後兵部將負責軍隊所有事,包括對地方駐軍的管理,職位任免,後勤補給等,而兵部直接對李愔負責,服從他的領導。

“除了以上的大方略,軍隊將實行軍銜制。”軍銜制始於十六世紀的西歐地區,軍銜制的出現有利於軍隊的正規化,李愔再三思索還是決定在軍隊中施行。

“軍銜制?這是什麼?”李愔這次的軍事會議也算是論功行賞,秦懷玉等人直接進了兵部領大將軍銜讓他們都很滿意,而這次會議李愔也將軍隊徹底正規化,這讓他們心裡有了著落。

“軍銜就是區別軍人職位高低和職責的等級制度,比如校尉,都尉,大將軍這三個職位,在士兵不認識你的時候,他們如果區分你們的職位?”李愔問道。

三人都是一臉茫然,同時搖了搖頭。

“那就是了,這個時候軍銜就能幫助士兵識別你們的職位,比如我手中這三個鈕釦,在你的肩膀上上三個你就證明你是大將軍,二個就是都尉,三個就是校尉,士兵看見三個的就明白你是大將軍了。自會服從你的命令。”李愔又道:“當然,這只是一個比喻,回了軍事學院我再講給你們聽。”

“是,殿下!”三人同聲說道。

Advertisement

接著,李愔又和幾人商討了的細節。準備把軍隊的管理的機構建立起來,如今又招收了兩萬新兵,這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軍事會議順利結束,李愔幾人剛出門,一個士兵快步走來,道:“殿下。皇上的聖旨到了。”

李愔向士兵指著的方向瞧了瞧,見一個穿紅服的人正在不遠,於是,他和秦懷玉幾人走了過去。

“王侍郎!”見到了來人的面貌李愔倒是有些驚訝,沒想到李世民讓王珪親自來傳達聖旨,這份殊榮可甚有人能到。李愔頓時覺得那些戰利品沒有白送。

“見過六殿下!”

王珪見到李愔走過來也是恭恭敬敬地給李愔行了一禮,如今李愔名聲在外,不知多人想要結,他也不敢在他面前拿架子。

李愔雙手把他扶起來,王珪是李世民邊的近臣,他也不能擺著架子,道:“王侍郎請進屋說話吧。”

王珪點了點頭。看向秦懷玉道:“這就是秦小公爺吧,和翼國公還真是像,翼國公這回聽說秦小公爺立了功,開心的很,以前從來不離開國公府,前些日子也出來陪著皇上說了一回話。”

“正是在下,翼國公,不,父親的還好吧。”秦懷玉心中滋味雜陳,但畢竟濃於水。他還是關心起了秦叔寶的

王珪嘆了口氣,道:“翼國公的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你有空還是回去瞧瞧他吧,他上不說,心裡還是很在乎你這個兒子的。”。秦懷玉的事很久前就在長安傳了個遍,王珪自是明白這其中的故事。

秦懷玉眼圈一紅,別過臉去沒有說話。

李愔見他這個樣子,心知他心裡難故意扯開話題把朱由之和薛仁貴一一介紹給了王珪。

Advertisement

寒暄過後,王珪拿出了聖旨,雙手奉上前去,口中道:“殿下立下大功,皇上非常高興,特讓我前來宣讀聖旨。”

李愔著王珪的作疑道:“王侍郎,這是何意?”,他不明白這王珪怎麼不讀就把聖旨給他。

“殿下,你我之間就不必如此拘於小節了,殿下只需自己看便是了,免了那些繁文縟節。”王珪朗聲笑道。

李愔瞭然,這當面宣讀聖旨其實也就是個禮儀,一些宣讀聖旨的員如果和那人關係融洽的話,有時候會省去這個步驟,直接把聖旨給那個人以表示兩人關係不錯,王珪這樣做也是在向李愔表示親近之意。

既然人家主示好,李愔也沒有不接納的道理,他打開了聖旨細讀了一遍,前面對他的封賞他看的眉飛舞,二字王都王改回一字王蜀王,他自是高興了,否則今年回去省親豈不是還得給李治那個小屁孩行禮,那可就虧大發了,而至於那七州之地對李愔來說是多多益善,不過那七州他也瞭解,當初上儀給他出主意的時候特意忽略了這幾州而是選擇了相對富庶的州縣,現在這七州也到手了,這十七州加起來就真的是蜀地區,李愔的封地算是真正覆蓋了四川。

前面容看完,李愔看向後面,這後面的容李世民是寫不字描述牛進達讓兩個穿著盔甲的士兵比斗的事,李愔暗笑李世民這是不願意明著要盔甲,拐彎抹角地饒彎呢!

這時他明白爲什麼王珪會親自來鬆州了,原來帶著這個任務,見王珪笑的不自然,李愔明白他已知道這件事了。

一個封號加七個州換幾千套盔甲,這個易穩賺不賠,雖說現在這七州人煙稀,但不代表這些地方不好,而是還沒有人去開發,這就和古代經濟發達地區慢慢由黃河流域轉換到長江流域一樣,前景不可限量。

Advertisement

朱由之三個都眼著李愔手中的聖旨,想知道李世民給了李愔什麼封賞,李愔也不瞞著和他們說了。

“恭喜殿下,這七州原屬地,加上蜀地十州,殿下盡得蜀十七州,是名副其實的蜀王了。”朱由之恭賀道。

秦懷玉和薛仁貴連連恭賀,在三人眼裡州縣是越多越好,他們反正只管軍隊不管政務,如何管理這七州的事務又不需要他們過問。

自從離開益州說也有一個月的時間了,這邊的俘虜問題已經解決了,李愔想著也該回益州去了,於是道:“王侍郎既然來了,就和本王去益州多住幾日吧,等本王把盔甲準備好,你把慕容父子和盔甲一起送往長安即可。”

王珪道:“如此甚好!”,李愔一語道破李世民的小心思,王珪尷尬地說道。

第二天,李愔,秦懷玉,朱由之,薛仁貴和王珪一同道往益州去,同行的還有鄭氏姐妹,李愔在去信給崔鶯鶯的時候提及這兩個姐妹,沒想到回信的時候,崔鶯鶯說認識這兩個人,據說幾人關係非常好。

幾個大男人騎著馬,鄭氏姐妹則是坐在車中,王珪打量著幾人的坐騎微笑不語,如同李世民猜測的一樣,李愔果然是留下了一些好東西,這秦懷玉幾人的坐騎都是汗寶馬,馬中良駒。

馬車中,鄭氏姐妹相對而坐,經過一個月的調養,們的已經恢復如初,神也比剛被救出來那會兒好了許多,只是鄭冰蘭似乎還是沒從過去中解出來,神憂鬱。

而妹妹鄭冰倒是神狀態不錯,臉上不時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在吐谷渾大營中鄭冰蘭犧牲了自己保護住了這個妹妹,而自己屈侍奉慕容伏允,而沒有到傷害的鄭冰是無法會到那種殘酷和煎熬的。

Advertisement

掀開窗簾的一角,鄭冰打量著外面李愔幾個人,目在李愔幾人上一一看過,看到秦懷玉的時候,見他的目正看向馬車,一驚,又把窗簾放了下來,不住拍著口。

眼睛轉了轉,鄭冰道:“姐姐,那個秦將軍對你可真是一往深,我看他人也不錯,又是翼國公之子,不如你就嫁給他吧。”

“死丫頭胡說什麼!”鄭冰蘭心中一疼,如果還是完璧之也許會接,但是現在,那心中的一道疙瘩卻始終抹不平,對男人甚至多了一層抗拒。

這些日子,秦懷玉總是假裝無意出現在兩姐妹的面前,送水,送飯,送服,奴婢們乾的活他都幹了,傻子也明白這小子不正常,這兩姐妹又不傻,尤其是秦懷玉那種盯著人死看的傻態,太過明顯。

鄭冰把窗簾放下,秦懷玉則是輕輕嘆了口氣,鄭冰蘭又消失在了他的視野中。

李愔見他這個樣子笑道:“還是沒有任何起?我就說你是單相思。”

朱由之和薛仁貴聞言都是笑的不懷好意,朱由之道:“殿下就別打趣他了,昨晚吃飯也不知道他犯了什麼癡癥,把自己的筷子咬斷了都沒有發現。”

“胡說,哪有!”秦懷玉鬧了個大紅臉。

薛仁貴說道:“我可以作證!”

秦懷玉狠狠瞪了兩人一眼,不再說話。

李愔安秦懷玉道:“慢慢來,我看這鄭冰蘭心裡可能還有一個死結沒解開,解開就行了,你也彆著急,皇天不負有心人嘛!”

秦懷玉聳拉著腦袋又是一聲長嘆。

王珪一直微笑注視著幾人鬥,很羨慕李愔幾人融洽的羣臣關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