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殿下,草民的父親曾是造船廠的匠人,草民小時候就跟在父親邊,那時候就立志做一個造船的匠人,平時打漁爲生,但一直在想著造船,還做出很多小船。”雲壽恭敬地回到道。
“小船?”李愔疑道。
杜志平解釋道:“殿下,其實就是你拿來的那種船模型,這也因爲這船的模型,我才讓他試一下,沒想到他還真有幾分本事。”
“讓我看看!”李愔來了興趣,民間還真是不缺人才,居然連模型都能做出來。
杜志平過來一個船工,對他說了幾聲,這個船工跑回船廠,不一會兒拿著幾個小型的船模型出來,顯然這就是雲壽自己做的模型了。
“不簡單!”李愔拿著模型在手裡把玩了一下有些驚訝,雲壽做的船模型也是一種大型船隻,有些類似唐朝的樓船,雖然沒有現代船模緻,但也是有模有樣,出了風帆,讓李愔驚訝的是在船的兩側居然是明,這種新型的木漿史料記載是在唐朝天寶年間才被髮明出來,這纔是讓李愔到不可思議的地方。
李愔開口稱讚,雲壽臉上也出了笑意,他正是不甘於自己的命運才冒險拿著自己的船模找到杜志平,希能加船廠實現自己從小的夢想。
“這個東西是用來幹什麼的?”李愔指著明,故意裝作不知道問道。
雲壽有些不好意思道:“殿下,這是草民胡想的東西,因爲我看到村子裡的人用這種東西踩水。於是想到如果把這種東西裝到船上,那麼就可以劃水。那樣和木漿就一樣可以讓船走了。”
李愔點了點頭,都說發明來源於生活。這個雲壽還真是聰慧,這明可不是和取水的水一樣嘛。
“志平,把他帶進桃園學習造船技吧!”這樣的人才可遇不可求,李愔打算重點培養。
杜志平是蒸汽機專家,但不是造船專家,雖然造船廠有不匠人,但出的匠人還真沒有多,接手寶船的生產後他是一個頭兩個大,幸虧有雲壽的幫助。否則他還真沒信心能按時完工,雖然在桃園學了些造船知識,但他總覺的蒸汽機比造船簡單的多,這回李愔讓雲壽進桃園學習造船技,他終於可以解了。
“是,殿下!”杜志平興道。
李晦從下來就沒說過一句話,李愔看他的樣子真如劉姥姥進了大觀園,被這五艘建造的龐然大嚇傻了。
雖然對雲壽發明了明到驚訝,但是李愔並不打算使用這種老舊的驅技。既然有了先進的蒸汽機,乾脆就使用螺旋槳這種驅設備,而且寶船這種大型船隻也非常合適裝上螺旋槳,不過明船他也不打算放棄。他不用,但完全可以生產出來賣給其他商人。
巡視了一遍船廠,李愔帶著李晦回了益州城。一路上李晦都是沉默著,半路上他對李愔道:“六郎。我今天去學院報道。”
這兩天益州的各種東西對他的刺激太大,他深自己是個井底之蛙。一開始他還對李孝恭把他送到益州到不滿,但是現在他終於明白了父親的遠見,在益州李孝恭有不老朋友,也正是這些老朋友去長安拜訪他的時候把益州的變化告訴了李孝恭。
李愔斜睨了他一眼,這不是李晦的格,如果是以前他一定會在那些煙花之所玩夠了纔會去幹點正事,他這樣說還真是讓李愔有些意外。
“你吃錯藥了吧!”李愔盯著李晦說道。
李晦正道:“六郎可以浪子回頭,我也可以!”
李愔頓時啞口無言。
李晦和李愔告了辭直接去了軍事學院,李愔臉上出得意的笑容,?這些地方都是李愔故意帶李晦去的,李晦雖然紈絝,但是個非常要強的人,李愔是故意刺激他,既然李晦做了自己的家臣,李愔不希自己邊呆著一個二世祖終日給他找麻煩,就算他答應,他手下的那些人恐怕也不會答應,難以容下他,都王府不需要手遊好閒的人。
回到王府,李愔差人把佟年喊了過來,這井鹽的事也不知道他和那些豪族商談的怎麼樣了。
佟年來的時候臉上還帶著疲態,顯然昨晚沒有睡好。
“怎麼樣?他們答應了嗎?”李愔問道。
佟年把一摞子契約給李愔,道:“一開始他們還是有些遲疑的,都想著自己銷售,無非是想著投機倒把的心思,但他們怎麼能拗得過盛唐商會,畢竟鹽井掌握在我們手裡,而且把井鹽直接賣給盛唐商會,也省了他們自己找銷售門路。
李愔點了點頭,他打的就是鹽井的牌,這些鹽井對李愔來說基本不需要什麼本,但對他們來說絕對是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金錢才能打出來的,現在李愔把現的鹽井用幾乎一半的價格賣給他們,等於已經是減了他們資金回籠的時間,還能讓他們立刻見到效益,他們何樂而不爲。
而李愔現在就相當於開發商,只是開發商提供的是土地,而他提供的是鹽井,這些豪族就相當於施工隊,李愔乾的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的生意,最苦最累的活都讓豪族們幹了,勞力,運輸,工坊都是他們自己想辦法,李愔只管收購和銷售,賺取中間最大的利潤,簡直就是一本萬利,至於銷售和運輸,盛唐商會需要擔心嗎?這蒸汽船可不是擺設。
佟年不得不佩服李愔,若是盛唐商會獨自開採鹽井,一來這勞務,運輸,建設本就需要大量的本,現在這些本全部省下了。
而豪族參與進來以後,這井鹽的產量必定以倍數增長,假如李愔的開採能力是一,那麼現在總的開採能力是一百,作爲總銷售,李愔賺取的錢絕對比自己開採賺的多,同時還省下了大量的管理費用,又能讓豪族們唯盛唐商會馬首是瞻。
當然,這些豪族也不傻,施工隊再苦再累那也是有利可圖的,雖說利潤不如開發商,但也足以賺的腰包鼓鼓的。
選擇做這個總銷售李愔還考慮一點就是爲了能夠調控鹽價,和專賣店一樣,盛唐商會制定商品的零售價,避免商人隨意漲價或是降價,造惡意競爭。
翻看了一會兒契約,這些契約都是雙方對各自權利和義務的要求,但實際上也不過是李愔的霸王條款而已:“你和上儀商議一下,把這些鹽井納鹽井監管理,一定要準確掌握每個鹽井的產鹽量,杜絕走私,對那些走私井鹽的豪族依法辦理並收回他們的鹽井。”
佟年重重點了點頭,這鹽業是開不得玩笑的事,爲此盛唐商會還專門立了一個專門負責井鹽收購的銷售的鹽業部。
又和佟年討論了一些細節的問題,佟年起去找上儀,這些事雖是盛唐商會在作,但是畢竟掛著鹽的名頭,一些事也得上儀配合。
井鹽產業幾經商議後終於拿出了大致的方針,轟轟烈烈的鹽業運在都府正式開始,一些有資本的商人開始從盛唐商會手中購買鹽井,一個個工坊在鹽井周圍矗立起來。
盛唐商會考察了井鹽的需求以後,首批準備出售一千個鹽井,以後再據市場需求繼續開拓,畢竟盛唐商會承擔著銷售的風險,而這一千個鹽井的出售已經讓李愔賺的盆滿鉢滿。
於此同時紅薯的展銷會也在益州正式開始,來自大唐各地的商人第一次嚐到了這種新式的食,當日銷售的火程度超出李愔的想象,而紅薯每鬥十文的低廉價格也讓大批量的易得以實現。
至於花生李愔則沒有直接出售,而是建起了榨油的作坊,準備用這些花生生產植油,一旦這批植油生產出來以後,益州的飲食業將發生革命式的變化,如今,李愔越來越熱衷於把各種新式的東西在益州普及開來,這讓他有一種玩戰略遊戲的快,看著益州在自己的手裡一點點發生著變化,這種心真的難以言喻。
而正在李愔爲自己的就沾沾自喜的時候,整個大唐的目再次聚焦在了都府,不過,這次不是爲了益州的土豆,也不是爲了益州的紅薯,而是在都府的另一個地方鬆洲。
貞觀八年十月,吐谷渾襲擾鬆洲,在歷史上這個時間,吐谷渾攻打的是青海地區的鄯州,自李淵武德年間吐谷渾對唐朝的襲擾就沒停止過,雙方的和平狀態從沒超過半年,而李世民繼位以後這種襲擾雖然有所減,但是依然在持續。
“吐谷渾選擇攻擊鬆洲無非是看殿下剛剛接管都府基不穩,又看都府兵將,還是十分富庶,這些蠻族都是強盜思維,打著的是搶過就跑的注意。”朱由之沉著說道。
“先別說這個,這吐谷渾太過無恥,陛下答應了把公主嫁給他兒子,是他兒子裝病不願意陛下這才取消了婚事,他們現在反倒說我們說話不算話,這樣的無賴不教訓一下怎麼行。”秦懷玉嚷嚷道。
他的話音剛落,一個騎著馬的斥候在王府門前停下,急步進了正殿,“殿下,吐谷渾號稱八萬大軍,已經在鬆洲城外安營紮寨。”(未完待續。。)
生作大魏皇子,願當盛世閑王。誌在偎紅倚翠犬馬聲色,胸懷家國百姓社稷安危。若兄賢,若弟明,爾為人王吾偷閑。若爾不能使國強,吾來登基做帝王!————弘潤《你不行我上》 …
轉生開局就是親王世子,俗稱小王爺 大康國朝安穩,四海清平,商業發達,皇帝大伯又是出了名的寬厚待人 我以為我已經站在了人生的巔峰,可以一直飛,一直爽,不斷飛,不斷爽…… 結果現實卻和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 世間最殘忍的一幕,就這麼展現在了我的面前…… 我本想當一條與世無爭的快樂鹹魚,可你們為什麼偏偏不讓我如願呢?
穿越大魏,家中有如花美眷,卻被混賬的原身給賣了,家里窮的叮當響!妻子女兒都淪落到被賣的地步。不過這對他來說都不算什麼。畢竟擁有現代知識的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