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上品寒士 八、杳然風中笛

《上品寒士》 八、杳然風中笛

?八、杳然風中笛

那一聲「陳使君勝出」的清脆音,讓竇滔加,再也無呆下去,憤然擲筆於地,朝蘇道質一拱手,說聲:「蘇郎主,在下告辭,承蒙款待,.」言罷,拂袖而出,回塢壁客舍,收拾行裝。

蘇騏代父送客,送竇滔及其十餘名僕從出了蘇家堡,看著他們往西北方打馬而去。

之與冉盛、沈赤黔登上蘇家堡西面角樓,平疇曠野,一無垠,竇滔一行十餘人騎馬行了好一會猶在眾人視野

冉盛低聲音道:「阿兄,我領數人趕上去……可好?」

之明白冉盛的意思,他與竇滔辯論之語似乎不應讓竇滔帶回氐秦,所以冉盛想帶上一隊軍士銳悄悄躡蹤跟隨,乘夜擊殺之。

之搖頭道:「不必,此人回秦,即便在王猛面前複述我之言,我亦不懼,而且此子矯,遭此挫折定然深以為恥,回秦復命只會說我挾勢人,而不會細說辯難失敗的經過。由他去吧,畢竟我們此行是去向氐秦議和的。」

冉盛一點頭,不再多言。

之眼青天綠野,心道:「王猛離間、招攬淮北諸流民宗部,蘇家堡應該只是其一,竇滔雖離去,想必還有其他氐秦使猶在淮北遊說,此事我要速向有司稟明,莫讓王猛之計得逞。」又想:「豫州刺史袁真與桓公不睦,我若向袁真稟報此事,會被他譏為邀功,而且壽春離此較遠,往來誤事。」

思謀間,陳之忽想起謝道韞曾對他說起的一人,此人姓高名,原是謝道韞的從伯父謝尚的幕僚參軍,通曉兵略,頗得謝尚重,謝尚歿后,高又為謝萬的部屬,謝萬兵敗壽春被貶為庶人,高牽連,從新蔡太守被貶為穎川郡丞,高與陳郡謝氏關係切,雖遭貶謫,但與謝安、謝萬常有書信往還,兩月前穎川太守李福兵敗懸瓠、戰死,桓溫為培植豫州勢力對抗袁真,表奏高繼任穎川太守,這也為了拉攏陳郡謝氏。

Advertisement

之打定主意,即回客舍給高寫信,說明氐秦招攬準北流民的用心,請高太守留意那些可能離判的流民宗部,妥加安

……

蘇府側廳,蘇道質與老妻鄒氏對坐,蘇蕙垂眉低睫侍坐一邊。

鄒氏還在埋怨兒蘇蕙,說蘇蕙急急認定陳之勝出過於草率,蘇蕙也不爭辯,只是垂眼看著前小案上那幅詩箋,心裡全是陳之執筆書寫的優雅姿態。

蘇道質擺手道:「不必說了,竇滔已經離去,我蘇家堡不會歸附秦國。」略一停頓,又道:「論才學,竇滔又如何是名滿江左的陳使君的敵手,若蘭兒判得哪裡會錯!」

因竇滔到來而存了回歸故鄉念想的鄒氏對竇滔就這樣走了有些惋惜,說道:「即便宗部不歸關中,但若蘭兒嫁給那位竇郎君也是不錯的,竇郎君風姿魁偉、容貌整麗,兩淮大族子弟罕有能及得上他的,真是可惜!」

蘇道質搖頭笑道:「糊塗,既不歸秦,如何還能與氏秦世家子弟聯姻!」忽問:「夫人方才看到過那位陳使君否?」

鄒氏道:「我只聽辯得熱鬧,並未去簾邊見人,若蘭兒是看了,據說是江左聞名的男子,若蘭兒是不是?」

蘇蕙俏臉一紅,不知該如何回答!

蘇道質看了兒一眼,說道:「若蘭,你先回院去,爹爹與你娘親說會話。」

蘇蕙應了一聲,向爹娘施了一禮,退出了側廳。

蘇道質看著兒窈窕的影款款而逝,對老妻鄒氏說道:「阿娥,你看若蘭怎樣?」

「什麼怎樣?」

「若蘭才貌如何?」

鄒氏笑了起來:「這卻問得稀奇,難道若蘭是別人家兒!」頭稍稍一昂,道:「我的兒當然是極好的,慢說兩淮,就算是整個江左及得上我若蘭兒這般才貌的只怕也沒有吧?江左兩大名媛,詠絮謝道韞才學據說是極高,但容貌定然不及我若蘭兒;那花癡陸葳蕤,固然以貌聞名,但才學定然及不上我若蘭兒。」

Advertisement

蘇道質笑道:「好了好了,就知道問你不得,誇讚起來沒完沒了,若讓外人聽見豈不笑話。」

鄒氏不服,待要爭辯,忽問:「夫君突然問起自家兒才貌是何意?難道另有良人子弟要來向我若蘭兒求婚?」

蘇道質嘆道:「若此人肯向我兒求婚,那我要喜得夜不寐了。」

鄒氏眉頭一皺,問道:「夫君說的是這個陳使君吧,真有那麼俊秀超拔?再怎麼俊秀超拔我若蘭兒也配得上!」

蘇道質道:「錢唐陳氏由庶士,陳使君年甫冠就居七品清貴顯職,據聞桓大司馬極為賞識他,前途無量啊,若蘭誠然清麗有才,但蘇氏畢竟是庶族,門第懸隔,可惜,可惜!」

鄒氏道:「不是傳聞這位陳使君求娶三吳陸氏郎不嗎,他陳氏原本也是庶族,憑什麼看不起我蘇氏!」

蘇道質搖頭不語。

這時蘇騏送罷竇滔回來,蘇道質命他去請陳之來赴宴,一刻時后,陳之與冉盛、沈赤黔來到,鄒氏這回從簾后窺看,果然比竇滔尤為俊逸秀拔,想把兒蘇蕙嫁給陳之的念頭頓時熱切起來。

宴席間,蘇道質旁敲側擊,詢問陳之婚姻,陳之表明非陸氏郎不娶,蘇道質也就不再多言此事,只與陳之縱論三國大勢,蘇氏父子對陳之的遠見卓識大為欽佩,為示坦誠,陳之把他寫給穎川太守高的信請蘇道質派人帶路與冉盛手下的兩名軍士一道送去,又給桓溫寫了一封書信,舉薦蘇道質為平輿縣尉,對於蘇騏,陳之想等到組建北府兵時招募其為將領,那時可一舉擢升,不必由低階武職做起,以蘇騏統領蘇氏部曲的經驗,做部曲督、軍司馬都是完全能稱職的。

Advertisement

午宴后,陳之便辭行,蘇氏父子苦苦挽留,一定要陳之再留一日,陳之卻不過盛,只好答應明日一早啟程。

蘇騏功利心重,很想妹子蘇蕙與陳之結納婚姻,午後他與父親蘇道質在書房談,提出將蘇蕙許給陳之作妾,蘇道質起先很是不悅,說道:「我蘇氏雖是庶族,但也是始平大族,哪有嫁與人作妾之理!」

蘇騏道:「父親有所不知,孩兒料陳使君與三吳陸氏郎的婚姻難偕,蕙妹雖是妾室,但只要為陳氏誕下男嬰,那地位也自不同,父親博學多聞,豈不知汝南周浚之事乎?」

汝南周浚,至西晉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封武侯,平輿就是汝南屬地,蘇道質自然知道周浚事跡,周浚的長子便是鼎鼎大名的周伯仁,那個小節多虧卻大義凜然的周伯仁、那個「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的」周伯仁。

蘇道質疑道:「武侯與陳使君何干?」

蘇騏道:「武侯共六個兒子,而其最優秀的卻是周伯仁三兄弟,爹爹難道不知,周伯仁三兄弟是庶出,其母李氏是汝南富戶之,傳聞武侯為安東將軍時,行獵,在李氏莊園避雨,見李氏貌非常,因求為妾,李氏之父兄皆不許,李氏卻說『門戶殄瘁,何惜一,若聯姻貴族,將來或大益。』父兄從之,遂生伯仁三兄弟,李氏善能教育子,對業已人的周伯仁兄弟說道『我所以屈節為汝家作妾,門戶計耳,汝等若不與吾李家作親戚,吾亦不惜余年。』伯仁兄弟悉從母命,對李氏宗族甚為關照,汝南李氏至今強盛。」

蘇道質聽兒子這麼說,默然沉思,半晌道:「若蘭心氣高傲,豈甘做人妾侍!」

Advertisement

蘇騏道:「陳使君妙解迴文詩,蘭妹不待竇滔卷便說陳使君勝出,豈不是一片慕之心,待孩兒去說服。」

蘇道質想了想,說道:「先不急著說明,待陳使君出使氐秦歸來再議此事吧,氐秦之行更能砥礪陳使君之鋒芒,看其是否值得我蘇氏甘為作妾!」

蘇騏點頭道:「父親考慮得極是。」

這父子二人都沒有想過陳之肯不肯納妾,在他二人看來,蘇蕙才貌俱佳卻甘為妾侍,陳之斷無拒絕的道理,而且蘇氏在平輿勢力也不小,比之錢唐陳氏宗族猶強盛一些,無論從哪方面考慮都是陳之大為得意益的事,陳之豈會拒絕!

蘇蕙並不知父兄在考慮將送與陳之作妾,這個年方十四歲、巧慧多思的滿心都是陳之的影子,揮之不去,有些煩惱,黃昏時蘇蕙與小婢青葫坐於後院瓜棚下織錦,心不在焉,屢屢錯針,小婢青葫很是詫異,心想小娘子這是怎麼了?

這時蘇蕙忽然作出側耳傾聽的樣子,問:「青葫,你聽到什麼了嗎?」

青葫凝神聽了一會,搖頭道:「沒什麼呀,有風的聲音、花樹的聲音,還有堡外農戶耕種歸來的笑語聲。」

「都不是!」蘇蕙搖頭,仔細再聽時,真的只有風樹葉聲和牆外農人的笑語聲。

蘇蕙心道:「我分明聽到了豎笛聲啊,是豎笛聲嗎?」

蘇蕙不知道那隨風傳來的是不是豎笛聲,此前從未聽人吹奏過豎笛,只聽說過陳之妙解音律曾得淮南太守桓伊贈笛,只覺得方才那縹緲的樂音妙至極,讓難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