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上品寒士 六十六、鮮卑醜男

《上品寒士》 六十六、鮮卑醜男

?六十六、鮮卑醜男

三月初九,陳之、謝道韞、謝玄、張玄之、顧愷之一行到達姑孰,當日午後,桓溫在大將軍府宴請西府群僚,酒過三巡,桓溫面一沉,說道:「諸位可知淮北危急?」

眾人面面相覷,.

桓溫紫石眸威嚴掃視諸僚,沉聲道:「昨日接淮北六百里加急文書,燕太傅慕容評與龍驤將軍李洪攻許昌、汝南,我軍敗於懸瓠,穎川太守李福戰死、汝南太守朱斌奔壽春、陳郡太守朱輔退保彭城,燕軍來勢洶洶,盡取我淮北之地,我已急命西中郎將袁真等之,明日,我將親帥舟師屯合督戰。」目視陳之,道:「陳掾後日就率使團與我一道起程吧,形勢危急,若氐秦趁機南侵漢中、荊襄,那時戰事連綿,國無寧日矣,陳掾此番出使重任在肩,莫辭辛勞。」

之躬道:「遵命。」

筵席散,陳之回到凰山寓所,冉盛、來德和沈赤黔已經等候在那裡,冉盛現在是統率千人的部曲督,軍服齊整,威風凜凜,躬道:「阿兄近日就要隨大司馬北上嗎?」

之道:「後日就要啟行,你的三百隨行軍士挑選好了沒有?」

冉盛道:「三百西府銳已經整裝待命,隨時可以出發。」

沈赤黔聽說後天就要北上,按捺不住心的激,見陳之看過來,趕道:「陳師,赤黔也早已備好行裝,二十名弓馬嫻的部曲隨時待命。」頓了頓,又道:「若是早知要隨陳師北上,我應從武康帶三百部曲前來。」沈赤黔之父沈勁去年率一千壯士北戌,那一千壯士絕大部分是沈氏部曲,所以留在沈氏莊園的部曲私兵已經不多。

之微笑道:「我此番是出使,並非征戰。只是後日就出發實在倉促了一些,出使之前不能見騎督段思一面甚是憾。」

Advertisement

段思屬於段部鮮卑一系,其父遼西公段末波曾自立為單于,后歸順石趙,石趙滅亡后,冉閔當政,中原大,段思隨其兄段勤率部歸降慕容垂,彼時慕容垂名慕容霸,因訓練軍隊時不慎墜馬折齒,遂改名慕容垂,段氏歸順慕容氏之後,首領段勤將兩個妹妹嫁給了慕容垂,慕容垂封吳王,段氏姊妹分別被稱作大段妃、小段妃,段氏姊妹才高烈,與慕容垂兄長燕王慕容俊正妃可足渾氏不睦,永和十年,慕容俊稱帝,建號元璽,慕容俊對勇武過人、才略卓絕的五弟慕容垂亦頗忌飛憚,縱容皇后可足渾氏告大段妃巫蠱,死大段妃,段勤、段思兄弟率部反叛,慕容垂為取信於慕容俊,親自鎮段部,殺死了段勤,段思遂南逃投奔桓溫,桓溫授以六品騎督,現在荊州桓豁麾下訓練騎兵,陳之得知將要出使氐秦,曾向桓溫要求見段思一面,以便多了解一些秦、燕兩國的況,但先前在將軍府桓溫既未提起,想必段思尚未從荊州趕到。

不料冉盛卻道:「阿兄要見段騎督嗎,段騎督前日從荊州乘船來此,現在子城軍營,我陪阿兄去見他。」

之大喜,用罷晚餐便隨冉盛去姑孰城北屯兵的子城,在凰山下遇到謝道韞、謝玄姊弟,問子重何往?陳之道:「去拜訪慕容垂妻弟段思。」

謝玄道:「段思來姑孰了嗎?子重是要知彼知己啊。」又近前低聲道:「桓公移師合,我阿姊是軍府參軍,也是要隨行的,子重代我關照一下家姊。」

之看著謝道韞,含笑道:「很好,又可以一路向英臺兄請教豫州諸事。」陳郡謝氏在豫州經營多年,從謝尚至謝萬,可謂固,陳之那夜在烏巷聽謝安、謝萬談兩淮人,大裨益,但畢竟只匆匆一個時辰,了解不多,本想到西府後向謝道韞細細請教的,沒想到後日就要啟程北上,現在聽說謝道韞也要去合,當然歡喜。

Advertisement

謝道韞、謝玄姊弟目送陳之、冉盛向城北而去,謝玄道:「子重為桓公效命可謂不餘力啊。」

謝道韞道:「子重出使氐秦乃是朝廷詔旨,並非只是為桓氏效命。」

謝道韞言語里不自覺就流袒護陳之之意,當然,謝道韞說得也在理,謝玄笑了笑,說道:「桓公足豫州、徐州,多年來費盡心機,廢范汪、貶我四叔父,但依然未能將桓氏勢力擴展到豫州、徐州,此二州是建康門戶,桓公不能掌控豫、徐二州的兵力,就不敢行篡位之事,現今桓公要對付的正是西中郎將袁真和北中郎將庾希,慕容評南侵,也許正中桓公下懷,桓公移師合,正是要排斥袁、庾的勢力,然後進一步控制豫州,如此,桓公篡位之期不遠矣,這是我三叔父及諸大族都不願看到的,子重若一意為桓公效力,恐遭世家大族非議。」

謝道韞道:「阿遏與子重相數年,不知子重為人嗎?子重是借桓公之力展其懷抱負也,桓公年過五旬,其五子皆無賢名,而且我觀桓公世子桓熙與子重不睦,桓公對子重有知遇之恩,桓熙卻是沒有,子重為桓公辦事會盡心竭力,但不會為桓氏效死力!」

謝玄奇道:「桓熙與子重不睦嗎?我倒是未曾聽說。」

謝道韞:「有些事是要靠自己冷眼旁觀的,到哪裡去聽說!」

謝玄微笑道:「阿姊是最知子重心意的,弟不及也。」

謝道韞岔開話題道:「阿遏,我後日便去合,你與張玄之何時赴荊州?」

謝玄道:「待阿姊啟程后,我便啟程。」

謝道韞「嗯」了一聲。

之見到段思時微詫異,不都說鮮卑人多俊男嗎,可眼前這個段思卻著實醜陋,段思三十來歲,材瘦高,鷹鼻深目,發呈褐,左頰還有一道傷疤,笑起來猶顯猙獰,好似一條紫蜈蚣在蠕

Advertisement

段思去年始聞陳之之名,知道桓大司馬甚是看重陳之,今日一見,果然人出眾,比之以俊著稱的慕容氏男子更顯優雅,而且與江左流行的男子文弱之不同,陳之清峻超拔,舉手投足間,有灑磊落之氣,讓段思不由自主生出江左竟有此等人之慨嘆。

接談之下,段思對陳之更是驚佩,對慕容王族部的矛盾,陳之比他看得還清楚,對慕容恪、慕容垂的才幹韜略,陳之比桓溫更識其厲害,這實在讓段思無比驚訝!

段思又哪裡知道,陳之對前燕的滅亡、對慕容恪兄弟才識的優劣都是來自後世史論,後人觀前世得失、蓋棺定論,當然是微了!

與陳談愈久,段思愈覺得陳之睿智見、深不可測,對陳之所問的燕國諸事當然也就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了,既然陳之對燕國太師慕輿、太傅慕容評與慕容恪、慕容垂兄弟之間的矛盾比他段思知道得還清楚,那他還能瞞什麼呢,滅慕容為段氏復仇也正是他段思所盼的,而且與陳之一席談,讓段思覺得強大的慕容氏完全有可能短短數年分崩離析,他段氏之仇極有希得報,所以當陳之提出想借他段思的一名親信隨同北上,段思當即應允,便喚一名機智幹練的家奴出來,命其奉陳之為主,這名家奴名段釗,四年前段思率千餘部眾叛逃東晉,被慕容垂一路追殺,至彭城,僅剩兩百騎,段釗就是其中之一。

之拜訪段思的目的達到了,又敘談一會,便與冉盛起告辭,此時已是亥夜時分。

段思送出軍營外,對陳之道:「他日北伐慕容,段某願為先鋒。」

之微笑道:「桓公自有用段騎督之。」心道:「桓公第三次北伐就是用段思為先導,枋頭兵敗,段思亦被慕容垂生擒,解送回燕都龍城斬首,很是悲慘啊,而今夜我與段思長談,蝴蝶翅膀扇,應能改變許多事吧。」

Advertisement

次日,陳之為一件私事求見桓溫,就是他嫂子的胞兄丁立誠之事,陳之向桓溫陳,說他寡嫂只有這一個嫡親的兄長,卻遠在西蜀犍為郡武縣為縣令,五、六年才得以回鄉一次,想調任距離家鄉近一些的小縣為,請桓溫恩準。

桓溫對陳之以私事相求頗,這也是陳之追隨他桓溫的一種表示嘛,只有他桓溫才是錢唐陳氏的靠山。

桓溫和道:「我亦聽聞汝嫂之賢,雅敬重之,既然之有此請求,我豈能不允!」又道:「明日我將率舟師移屯合,恐事務繁雜忘卻,今日便命人傳書益州刺史周楚,讓周刺史下文書遣丁縣令回建康等候委任。揚州諸縣難有空缺,就在江州某縣為長吏吧,若有政績,再行升遷。」即命邊掾屬將丁立誠名字、為郡縣記下。

之了了一件心事,深深拜謝桓溫。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