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是現在唐軍已佔崑崙關,若如此我們再去豈不是自投榖中?」黃卿搖擺不定,接著他就問邊人,不然我們自駱越水退回。
黃昌沔強反對這個方案:「父親,駱越水此段夾在橫山巒和昆崙山間,仄狹窄,崎嶇難行,且唐軍既然是越橫山巒奪取邕管的,必然自沿山留設烽火報警,我軍若走此路,怕是不到邕管城下,就會遭唐軍堵截伏擊。」
黃卿就只能問兒子該如何做。
黃昌沔智勇過人,他建議父親說,我兵利在攀越輕足、近戰搏殺,所以不用和唐軍正面對陣,到時抓住機會,從其他山路強越崑崙關,再散西原各溪中,唐軍如何能圍剿過來?待到他們撤走後,南詔那裡就會送兵杖和補給來,我方蓄積力氣,待到來年春起瘴后,再行反擊。
「好,我們下定決心,就和這群中原人做個廝殺十年二十年的打算,即便贏不了,也要把唐家皇帝給拖瘦拖垮。」中越王黃卿慨然說到。
為了防備容管和蒼梧兩個方向,杜佑麾下唐軍的追襲,黃卿就想讓其兄黃功領五千老弱,沿路殿後。
此刻黃昌沔再次建議,殿後者必要擇選壯死之士,不然一戰即潰,主力大軍可就要遭殃,所以請讓伯父領五千銳,戰阻滯杜佑。
夜後,黃卿看著十頭健壯漂亮的公牛,用繩索牽拉著族人的靈魂——大銅鼓,數萬蠻兵則按照各所屬,簇擁保護在銅鼓的各面,健步如飛,向崑崙關急行軍,然後自己和兒子昌沔一起上了戰馬,也朝著西面夕沉下的方向疾馳。
「蠻兵撤了!」容管城,孟準興異常,隨後以羌騎為先鋒,數千清海軍居后,吶喊出城發追擊。
結果在當道上遇到殿後的黃功,及以下足足五千強蠻兵,前列皆持蠻牌,握利刃戰斧,后列則持長鑹,或以短梭鏢投擲。
清海軍的銃手上前施放銃彈,蠻兵便使藤做的蠻牌、紮好的竹束蔽抵擋,銃彈打在上面,往往飛,接著趁清海軍裝填空隙,蠻兵持牌突進,后列則飛擲梭鏢如雨,孟準急忙撤退,折損了數十人馬——那黃功還特意將清海軍棄在地上的神雷銃給拾取,攜帶著徐徐後撤。
沒兩日,蒼梧城追擊來的經略軍兵馬使南宮侑,也被黃功據險阻擊,被打了回去。
此刻親自來到容管經略府的杜佑,知道兩路兵馬追擊不力,而黃蠻主力已撤營向崑崙關而去時,難得震怒一次,督促清海軍和經略軍會合一,繼續追擊,退不前者斬無赦。
崑崙關,南國第一關所在,在邕管城東北百里,恰好在桂管、邕管和容管三條道路匯點,且全是高山險峻,易守難攻,一旦高岳切斷這裡,黃蠻便會被圍在賓、貴、郁林這個狹窄的區域,所以對黃卿來說,強越崑崙關同樣是突圍的關鍵。
可高岳註定不會給黃蠻強越的機會。
武毅軍沒有死守崑崙關,他們翻過關隘后,高岳強地指令:「黃蠻號稱二十萬攻容管,即便是虛誇的大言,可應該還是有五萬銳男丁,算得是傾巢而出,我軍不可被守關,如蠻攀山而過,我方便防不勝防,而是要直撲賓州當道平野,和黃蠻決戰。若放得蠻一兵一卒回西原,那麼我等海數千里進擊欽州、邕管,都等於功虧一簣。」
決戰,是武毅軍所有行的終極目標。
殲滅摧毀敵軍主力,則是決戰的終極目標。
一切調、行軍、部署,全是為這目標而服務的。
武毅軍在登上崑崙關后,就必須要拋下相當部分的輜重、彈藥,還有病號,隨衛國公的戰旗,又不顧一切地強行軍,再下崑崙關,向東長驅數十里。
等到黃卿的前哨看到武毅軍的大陣時,都驚呆了。
唐軍居然沒有在崑崙關,而是主衝到賓州陷塘前,堵截住了自己。
陷塘,相傳為山嶺塌陷而形的周回五六里的大池,也即是說其兩側全是山巒,而圍繞著陷塘和支渠形的縱橫各十多里的袋形平地,便是黃卿通往崑崙關的要衝。
畢竟四萬多蠻士兵,要是分散走山道,那以這個時代的通訊能力,散了就很難再收攏回來。
其實隨高岳一起衝到這裡的武毅三軍,總數僅有一萬四千,其他的或留守各險隘,或在強度極大的行軍里掉隊了。
不過在高岳嚴厲督促下,戰馬、炮全都到位,這是他決戰所憑靠的最大資本。
之下,一萬四千唐軍,毫無疑問地分為左中右布陣,兩翼都以灌溉渠為保護。
在覘陣的黃卿、黃昌沔父子眼中,唐軍三陣的前沿,全是手持長銃的手,還有夾在其間的小型「銅鐘」(這武黃蠻先前在和杜佑部作戰時見識過,可以打出許多彈丸殺傷人),而縱深則是長矟如林,旗幟飄揚,其後山崗應該便是唐軍主帥督戰的所,因對方人員綿厚,看不太清楚。
「選鋒持藤牌而前,抵擋那長銃和銅鐘,後繼跟進,用梭鏢和長鑹刺殺唐兵。」這是黃卿定下的戰。
「父親見到那黑白野旗幟否?聽聞那便是唐家衛國公的戰旗。」
「原來高衛公走的究竟不是湖南一路......」隨著兒子的指示,黃卿有些後悔,不過現在他覺得己方贏面還是比較大的:雙方都經長途行軍,氣力消耗相當,唐軍火佔優,可己方人數佔優,況且數萬人蝟集在這陷塘方圓里,正是近戰搏的用武之地。
黃昌沔就再提醒父親:「高衛公是和西蕃、黨羌廝殺出來的,其得意的不止那些火,更有邊地的鐵騎。唐軍鐵騎一旦結群來衝突,我軍多是一人持牌,兩人隨後長鑹,又兩人飛鏢的陣形,不結大陣的話,便很難抵擋。」
「那便長鑹居前。」黃卿及時更換思路。
「請給兒一支勇健銳,唐軍不地利,不知陷塘右側山巒中有一葛仙,曲折數里,可直接繞陷塘后,兒可蔽穿過去,直撲高岳所在旌旗,斫他的首級!」
「好,待我黃橙功業大,建立大南朝後,後繼有你,為父就心安了。」黃卿大喜過。
紹者,一曰繼;二曰導。 公元1127年,北宋滅亡。旋即,皇九子趙構在萬眾期待中於商丘登基,繼承宋統,改元建炎。 然而,三個月內,李綱罷相,陳東被殺,岳飛被驅逐出軍,宗澤被遺棄東京,河北抗金佈置被全面裁撤……經過這麼多努力之後,滿朝文武終於統一了思想,定下了擁護趙官家南下淮甸轉揚州的輝煌抗金路線。 不過剛一啟程,在亳州明道宮參拜了道祖之後,這位趙官家便一頭栽入了聞名天下的九龍井中,起來後就不認得自己心腹是誰了! 朕要抗金!可朕的心腹都在何處? ! 這是一個來自於九百年後靈魂的真誠吶喊,他在無可奈何繼承了大宋的名號後,更要將這個朝廷與天下導向一條新路。 故稱紹宋。
現代職場人王通,在病死後穿越到明萬曆初年,這是大明最好的時代,也是大明最後的輝煌,作為錦衣衛子弟的王通,能做些什麼,能改變些什麼呢? 在他出現的這一刻,時間長河已經變了流向...... …
一個從未出現過的朝代,一個穿越到婚房的倒楣大學生,一座神奇的圖書館,成就了一段舉世無雙的傳奇人生,當林寒以優雅的姿態走著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時,大寧朝上下對'妖孽'二字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世上的道路千千萬,總要一條一條試試嘛。 林寒語。
武朝如詩篇,風姿美如畫。 穿越了?還是庶子?沒關係,因為方正只想過悠閑的生活。 可越不想參與朝廷的事情,它就越就越陰錯陽差的糾纏你。 武朝有江湖,空有一副行俠仗義之心,卻無練武之資。 不過一切都沒有關係,擁有超時代知識的方正能在爾虞我詐的朝廷活的如魚得水,在武力為尊的江湖,他能收強者為己用。 有才子,就有佳人,朝廷丞相之女、書院院長之女、武林聖女、神女圍繞其間,到底他又會選擇誰呢?還是一網打盡?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