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閣的閣道上,常袞氣得鐵鐵青,後跟著數名門下省書辦值,靴子踩得閣道的地板噔噔不絕。
登聞鼓前,常袞停下來,站在梯道臺階上,居高臨下看著仍在擊鼓不休的高岳,和數百名長跪號哭的太學生。
常袞的怒火砰一聲,立刻在心間點燃。
方才在小延英殿當中,得代宗皇帝得知太學因何而來擊鼓后,就詢問常袞「楊相生前,有否這些政令。」
常袞不敢瞞,說已通過了門下省了,實則部分已推行,但還未敢驚陛下,所以並未讓中書舍人制誥。
「宰相的令也是令。」代宗皇帝的語氣很堅決。
楊綰薨去的消息傳到宮中,代宗皇帝當即就大哭說,「上蒼不朕致天下太平,所以才這麼快就奪走了楊綰啊!」
結果中午時分,就有比部郎中蘇端莫名其妙上疏,對楊綰大加詆毀;現在又有國子監生徒聚攏在登聞鼓前,稱有人要盡廢楊綰生前之政。
代宗皇帝這輩子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安祿山、史思明、田承嗣、李輔國、魚朝恩、程元振他都掰過手腕,剛剛又剷除了元載,可以說是經百戰了,他非常清楚,「有人想借楊綰的死,藉機搞事。」
而搞事的人,代宗皇帝心中便和明鏡似的,他便冷冷地要求常袞出去,向國子監生徒們回復好解釋好,畢竟他們指名道姓是來參謁你的。
常袞還待推辭,代宗就冷冷地說,「聽說常卿日中就在政事堂,孜孜不休地接待新進士,直到方才。難道這群擊鼓的太學生當中,就出不了來年的進士嗎?」
於是嚇得常袞只好離開小延英,朝西朝堂這邊走。
「諸位生徒,這是為何?」看到高岳,常袞恨不得直接讓金吾將其打死,可理智卻告訴自己要冷靜,抓住對方的破綻再痛下殺手不遲。
這群平日里只在國子監學館里讀呆經的烏頭柴,幾句話就把他們給打趴下來。
國子監生徒一見是宰相來了,紛紛作揖行禮,這時高岳放下鼓槌,對宰相回稟說,「因有事不明,特來參謁常相,希詢問清楚。」
常袞沒有立即說什麼,而是用冷冷的目掃下,鎖住了在場的劉德室,嚇得劉德室急忙回去,心中還戰慄不休。
但高岳卻沒那麼害怕,他便繼續慨然將的條格一一說出,請求常袞給予明確答覆,主要是:
一、國子監的學田是否要退還補足;
二、國子監是否繼續要增加廚料錢和修繕費,因為原本的廬舍已坍圮不堪;
三、京兆府十三年解送的舉子當中,國子監生徒是否按照事前所說,佔據一半名額(京兆府解送的舉子,在科場有天然優勢,十有八中,獨抗百郡);
四、能否提高國子監學俸料錢,使其安心教授學業;
五、可否等到十三年春闈結束,再清查國子監補署況。
「尖牙利齒......」聽完這些后,常袞不由得對高岳大生厭惡,然後便對高岳打起了腔,「高逸崧,你站在這登聞鼓前,可知我唐有個三不理?」
高岳說不知。
常袞頓時抓住把柄,指著旁邊安置的匭函朗聲說道,「我朝凡亡失職,婚田兩競,追理財者,應先訴於本司,若本司不理,再訴於省司,若省司不理,則訴於三司,若三司不理,方可投匭;登聞鼓亦是如此,有撾鼓進狀者,先送京兆府推問,若仍覺冤屈,可再去史臺,結果你們在節門前非但不聽京兆尹杜濟的勸阻,反倒沖闖殿門,可知這是什麼罪責嗎?」
常袞這番話聲俱厲,早嚇得三分之一的國子監生徒噤若寒蟬。
高岳大怒,心想你說的輕巧,什麼三不理,不過是本司(州縣)、省司(尚書省)和三司(唐代的三司事,是指中書舍人、門下給事中和史中丞,他們負責接狀子和上表,但史臺通常本不上表,一怕麻煩,二怕冤案影響自己名聲)之間互相踢皮球而已。
那邊常袞的話語剛說完,披著鐵甲手持長戟、哨棒的金吾士兵們頓時自各吶喊著趕來,將登聞鼓圍得水泄不通。
夜已覆蓋在大明宮,士兵們火把齊舉,將西朝堂外照得如白晝般,讓人心兒惶惶。
這時連衛次公也猛地抓住他的胳膊,帶著畏懼的聲音,膽怯著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常袞,「怎麼辦,逸崧......」
「別怕,如今退半步,泄半口氣,就真的是萬劫不復......」高岳頭往後靠著,對衛次公說到,心中早已打定主意,「若我這個棚頭這時慫了,不但命難保,還得連累國子監。但若是這次我功了,別說國子監的棚,此後京城外誰還認不得我堂堂擊登聞鼓的高三郎!
拼了!
「諸位同年不要驚慌。」高岳舉手大喊道,接著對常袞拱手,「晚生斗膽再問冢宰......」
「區區太學生,不準駁本相的!」常袞不耐煩地揮袖,示意金吾衛將這群太學生拿下,該逮捕的逮捕,該驅逐的驅逐,「我大唐律規定,在路邀車駕申訴,於魏闕下撾鼓以求上聞,以上史臺表披陳世,此三者如有不實者,各杖八十——高岳你今日連犯兩條,狀子應送京兆府鞠訊,若有毫差池,連杖一百又六十!」
「一百六十!」當場的生徒都嚇得魂飛魄散,高棚頭被京兆府那群人打一百六十杖的話,還不得當場一命嗚呼?
「晚生不駁冢宰的,晚生只想和冢宰講道理!」高岳站在原地,「按照冢宰所言,我等若先訴於本司,本司不理,便要去省司;省司亦有理或不理,不理的話便還要去三司;三司若再不理,我便來擊登聞鼓,然後再遇推諉,再回京兆府本司——就這樣,晚生便要來回九次之多,冢宰我看不需要稱之為『三不理』,應為『永不理』。」
「呔,大膽!」常袞指著高岳,然大怒。
這時常袞邊的金吾衛士兵已準備上前辦事了。
月下,高岳等人的頭皮都發麻了,劉德室更是雙腳一,癱坐在地上。
但高岳還沒有失去勇氣,他了衛次公,互相間點點頭,覺得上面的頭髮和下面的部都因激而發麻直起來,接著又對常袞大喊道,「冢宰以為弄個『永不理』便能杜絕我眾生徒之口了嗎?晚生可是知道,除去擊鼓投匭外,還有最後個直訴的辦法。」
漢末生存不容易,各方爭霸把民棄。階級把控難翻身,升鬥小民又奈何?
穿越到神話版的漢末,成為東漢的大皇子劉辯。身懷系統,有概率可獲得歷史名人身上的部分屬性。拜師盧植,結識曹操,招顏良,攬文丑,麾下八百陷陣死士,為成就霸業奠定基礎。眼下張角即將發動信徒進行席卷大漢八州的黃巾起義,涼州軍閥頭子董卓再過數年也將進京暴政。且看劉辯如何在這風起云涌的時代讓大漢之名響徹八荒!(系統,爭霸,成長)(此書非純歷史,與歷史有差異)
他命運不濟,身為21世紀的大好青年,卻被老天爺一個響指送回數千年前。戰火紛飛,餓殍遍地的時代,他不甘餓死,想賺點小錢。沒想到數年之后,卻被百萬將士以死逼迫,執掌王權。
【大女主、女強、重生女將、女扮男裝、家國大義、架空正劇、亂世群像,感情線弱介意勿入】 她死在封候拜將,榮耀加身的那一年。 原來毫無怨恨,終登高位也會重生。 前世,她因為母親的一句話,肩負起家族重擔,女扮男裝成為宗延氏長子,隨父從軍。 卻因自己的年輕氣盛感情用事,以至阿妹慘死,叔伯累戰而亡。 皇權爭斗儲位紛爭,她愚昧無知錯信旁人令父親受挾,困戰致死。 她以親族血淚筑堤得以成長,攬兵奪權,殺伐一生,終得封候拜將榮耀加身!卻也留下終生遺憾。 一朝重生,重回十五歲初入軍營之時。 這一次她再無不甘,心甘情愿女扮男裝,為父,為家,為國而戰! 至此引無數賢才謀臣為其折腰,得萬千猛將部卒誓死追隨。 橫刀立馬,南征北戰,定江山,安天下! - 若說有什麼不同,大抵便是她的身邊始終站著一人,如那任由她驅使的惡犬,所向披靡忠心耿耿。 他從無奢求,追隨他的將軍戎馬一生,無名無分,不訴情愛,唯有忠誠二字。 很多年后將軍墓中,他肉身筑鐵立于棺前,生死相伴。 【殺伐果決的女將軍vs嗜殺瘋批的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