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大早劉徹就起來了。
在趙邵氏的伺候下,穿戴整齊,系好綬帶,然後,安靜的站在太子宮的殿門口,等待著老爹的使者。
老爹的使者還沒來。
劇孟就帶著兩個手下趕過來了。
「家上……」劇孟深深一鞠躬,在得到劉徹的許可后,他走近旁,在劉徹耳邊輕聲細語了幾句。
劉徹聽完,角冷哼了一聲。
「好手段!」劉徹站起來,他看著劇孟,命令道:「卿拿著孤的信,去請太僕袁,今日下午來孤宮中一會!」
「諾!」劇孟躬點頭。
「公是長者,客氣一點!」劉徹吩咐著。
劉徹轉看向東方初升的旭日。
他搖了搖頭。
事實證明,這個世界上總是有很多笨蛋以為自己的力氣很大。
劇孟來稟報的事其實很簡單。
今天早上,劇孟起來后就發現,原本手底下很老實的好幾個關中遊俠頭子,跑來跟他辭職了。
問原因,居然是季心發話了,讓這些人過去幫忙,至於是什麼事,那些遊俠頭子一個都不肯說。
季心是誰?為什麼有這麼大能耐?
這個問題,劉徹心裏跟鏡子一樣清楚。
季心,是前河東太守季布的胞弟,同時也是關中最大的遊俠頭子!
前世,劉徹曾聽人說,關中三霸:季、田、杜。
季氏家族雄霸關中,黑白通吃,堪稱關中黑白兩道的巨人。
田氏就不用多介紹了,專門投資各種有潛力的政治新星,甚至不惜本。
而杜氏,則是一個在漢室傳承百餘年的龐大家族。
後來宣帝時期,改鴻固原為杜陵,杜陵的由來,就是因為當時整個鴻固原及周邊地區,大部分的人都是杜姓。
想對關中商人下手,劉徹又怎麼可能不去這些家族和勢力的老底?
「季布……」劉徹頗為玩味的想著:「季心……呵呵呵……你們居然跳出來跟孤作對!」
季氏家族是當今天下最懂縱輿論為己所用的家族。
簡單的來說,這個家族是靠宣傳起家的。
最初季布是給項羽賣命的大將,楚漢相爭,項羽於烏江自刎,季布淪為喪家之犬,於是匿於當世關中遊俠頭子朱家的家中。
後來,靠朱家的關係,疏通了幾個貴族,營造了千金買馬骨的輿論氣氛,又靠著伍子胥的故事,說劉邦赦免季布的死罪。
其後,季布就開始踏上仕途了。
通過那次磨難,季布第一次嘗到了作輿論帶來的好,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
惠帝時期,季布靠著站在主和派一邊,踩著主戰派的樊噲的子,終於爬上了兩千石大臣地位。
但是,在先帝時,這個作輿論的大能終於載了跟頭,玩了。
當時,季布時河東郡太守。
某年,史大夫出缺,先帝聽說季布在河東郡守任上乾的不錯,於是召其到長安考察。
季布跟往常一樣,玩起了輿論把戲,不斷的營造出他非常優秀,很賢德的輿論氣氛。
可一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三天過去,一個月過去了。
先帝依然無於衷,即沒有任命季布當史大夫的意思,也沒有放季布回河東的想法。
這可急壞了季布,於是索宮,說什麼:「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窺陛下也!」
劉徹的皇祖父豈是那種能被人要挾和宮的人?
於是,季布回家種田了,當然,明面上的優待還是很多的!
至,顧全了季布的面子!
然而,季布回家以後,本不安分。
又玩起了營造輿論,宣揚自己的那一套。
他跟楚國人曹丘攪在一起,由曹丘替他到宣揚,事實上,季布能有今天這麼大的名聲,一半功勞歸曹丘。
恩,季布的話,大抵還是個政客,玩的呢也是政治上的遊戲。
假如只看這些,季氏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出過兩千石大臣的家族,在關中沒有一百,也有九十九個。
但是……季布的弟弟季心,卻能讓即使是兩千年後,隔著一些史書上的蛛馬跡,人們也能一窺這個關中霸主的真面貌。
《史記》上怎麼記載的?
:『季布弟心,氣蓋關中,遇人恭敬,為任俠,方數千里,士皆爭為之死』
短短數句話,立刻就能讓人在腦海中形一個大俠的模板。
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遊俠可不是什麼善良之輩!
韓非子說的好,正所謂,儒以文法,俠以武犯。
殺人犯法,敲詐勒索,才是遊俠的主業。
至於二兩黃湯下肚,弄不清自己是誰,憑著一熱,就要去幫朋友出頭的,那終究是數。
而作為當世與劇孟齊名,分別稱雄於關中和關東的唯二的遊俠巨頭。
季心自然不是什麼善良之輩。
多次殺人被通緝,多次被朝廷追捕。
至今廷尉衙門的檔案里還保存著季心的苦主們泣的控訴文書。
但是,這個世界從來就不存在什麼真正的公理正義。
有權的人有錢的人還有有關係的人,即使殺人犯法,那又如何?
季心每次被朝廷追捕,總有有權有勢的人幫他開,甚至為他藏匿和逃亡提供幫助。
府抓之不及。
然後,遇到天子大赦天下,季心又活蹦跳的蹦躂了起來。
甚至於……
劉徹記得,前世郅都當了中尉后,一般的權貴商賈在郅都面前像只老鼠一樣瑟瑟發抖,唯獨季心,時人的說法是『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禮』。
呵呵,一個布遊俠,讓堂堂中尉,號稱蒼鷹,國之爪牙的郅都都『不敢不加禮』。
可見季心當時囂張到什麼程度了。
那季心的底氣從何而來?
很簡單,季心的後臺,劉徹再清楚不過了。
當朝太僕,故吳相袁盎!
當初,季心殺人犯法,亡命天涯,是袁盎把他藏起來的。
那麼問題來了,季心忽然跳出來,是袁盎指使的?還是他自己自作主張?
別以為袁盎是什麼正直君子……
袁盎干過的徇私枉法的事,要是寫文字,能編一本書!
事實上,劉徹很清楚,滿朝文武,除了已經因為中風而黯然下臺的前丞相申屠嘉外,沒拿錢的,真是屈指可數!
就連晁錯背後,也有著金主支持!
漢室的政治生態,跟後世米帝很像。
朝野之中活躍著一大幫『遊說集團』,每逢政策變,都能見到這些人的影。
後世常說: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因此,現在劉徹也不清楚,季心忽然跳出來,背後究竟有沒有袁盎的指使?
但有一件事,劉徹很肯定,那就是,不管怎樣,都要把袁盎來問清楚。
說老實話,假如不是不得已,劉徹實在不願意與袁盎為敵。
實在是劉徹太了解袁盎的厲害和手段了!
………………………………
不多時,代表劉徹去未央宮向皇帝老爹問安的異回來了。
異帶回來了皇帝老爹命令劉徹立刻進宮的命令。
於是,劉徹坐上馬車,朝著未央宮而去。
一進宮門,劉徹就聞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宮裏面平時一見到他就滿臉笑爭著奉承的宦們,再也沒有了往日的殷勤和恭敬,甚至有人一見劉徹立刻繞道。
「了不人的酪呢!」劉徹心裏想著。
一個糧食保護價,等於中了關中商賈的G點。
原本,很多人以為劉徹是說著玩的。
但沒想到他居然要來真的!
劉徹很清楚,他這一步棋會造什麼樣的影響。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嘛……
但沒關係,這些小人的意見本不重要,他們從來就不是主導力量!
如今,這世界,真正當家做主的,是天子,是掌握著槍桿子的將軍們和東宮的太后。
只要皇帝老爹支持他,東宮太后支持他,將軍們支持他。
這些人再怎麼不滿,敢說出來嗎?
在宦的引領下,劉徹來到了宣室殿前。
他如往常一樣,在殿門問安,然後在得到許可后,走進宣室殿之中。
此時,宣室殿裏,除了皇帝老爹穩坐於座之上外。
其他大臣也一個不差的坐在各自的位子上。
「兒臣劉徹恭問父皇安!」劉徹走到殿中,恭敬的叩首。
「起來吧……」天子劉啟揮揮手,吩咐左右:「給太子賜座!」
於是,劉徹就在兩個宦的引領下,在老爹下左側坐了下來。
剛剛坐穩,屁都沒做熱,劉徹就聽到,自己的老爹問道:「太子,昨日在思賢苑中是否說過『商人於國不無裨益』這樣的話?」
對於這樣的問話,劉徹自然早就猜到了。
他起躬拜道:「回父皇,確曾說過!」
這話一出口,頓時,整個大殿的人都議論了起來。
對於漢室的大臣來說,商人=末業=下賤的職業,這樣的觀念可謂深固,歷來都是政治正確的!
但是,另一方面,越來越迅猛發達的工商業,民間越來越多土豪的出現,讓他們必須正視商人的力量的崛起這個問題。
無論是當年的賈誼,還是現在的晁錯,他們的名作,也基本都是在闡述這樣的問題。
朝廷的大臣們自然也早就知道,在事實上,商人的地位隨著他們財富的增加在迅速的增長。
某些地方,有錢的商人的派頭比徹侯、國君都要大,都要風!
可是,除了強調農本這個概念外,真正拿得出手的政策,並不多。
為什麼?
一則,怎麼理工商業與農業之間的問題,以及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僅對於漢室,就是整個中國,也是頭一次到工商業的發展和增速超過農業的問題。
理論上當然是農本。
但現實中,卻不可能真的按書上所說的那樣去理。
要知道,如今天下蓬發展的工商業,涉及的人口不是幾千,也不是幾萬,而是數以百萬計!
在這個問題上,稍有不慎,理不當,就要引發大問題。
二則,誰背後沒有金主?
拿了別人的錢,怎麼能說別人的壞話?
所以,大多數臣子,雖然都知道問題很嚴重,但,誰都不想揭開這個蓋子,更不願意麵對這個問題。
即使晁錯,當年大喊著什麼貴粟論,但現在,也不再提及那個問題了。
而劉徹的那個表態,可謂開歷史先河了。
不管怎樣,劉徹都是漢室第一個真正直面了工商業與農業之間的問題的第一個皇室高層。
無論如何,不管怎麼樣,大臣們都無法繼續保持冷靜了。
「請家上解釋……」晁錯第一個站出來,出列問道:「臣愚鈍,不解家上之意……」
廷尉張歐立刻隨其後,出列拜道:「臣惶恐,不明家上意何為?」
就連袁盎也道:「家上所言,臣聞所未聞,敢請指正!」
劉徹知道,這些大臣已經是很給他面子了。
錯非之前劉徹一直擺出來的就是仇商的姿態,一副一定要制工商業的模板,恐怕此刻,水一樣的彈劾就已經將他淹沒了。
實在是,這個問題太敏了。
已經上升到了意識形態的高度。
想想看,後世嗡嗡嗡的時候,忽然跳出來一個傢伙說米帝可以跟我們大天朝一起愉快的玩耍,這個傢伙恐怕不是坐土飛機,就是得見識一下專政的鐵拳了。
天子劉啟卻不像大臣們那樣。
他半閉著眼睛,不發一言的靠在龍榻上面,實際上,他已經知道了劉徹昨天的全部發言和前因後果。
這些事,不止他安在劉徹邊的眼線發來了彙報。
就是今天早上,異也跟他完完全全的彙報了一切經過,和劉徹的一些思路。
對劉徹的那些想法和計劃,作為皇帝,作為天子,作為劉徹的老爹,劉啟是用一種樂見其的態度在等待著的。
其實,劉徹搞出這些事,一點都不出他的意料之外。
老劉家的太子,要是能安安穩穩的宅在太子宮裏,那才奇怪了!
甚至,此刻,劉啟看著劉徹,竟有一種頗為欣賞的想法。
在劉徹上,他彷彿看到了他年輕狂時的歲月。
一覺醒來,魂穿大唐。悲摧的杜二少,開局就麵臨著兩個選擇:沿著曆史發展軌跡,迎娶公主,幾年後被李二宰掉;拒接聖旨,不當李二的女婿,麵臨抭旨重罪。失勢的杜二少,拒絕李二聖旨,被貶幽州城守大門。幽州城破、百姓遭殃。關鍵時刻,杜荷趕到,以一已之力,力挽狂瀾,殺退突厥五萬前鋒大軍。浴血奮戰、一戰成名。討伐突厥、橫掃北方;打服高麗,還大唐百姓一個安定、平和的生存環境……
穿越大唐,系統還未激活,蘇牧在教坊司混吃混喝。幾日時間,便達到白嫖王柳永的境界。更斗酒詩百篇,驚徹長安。“趙國公府管事,替我家小姐提親,我家小姐才貌雙全。”“在下任城王府上管事,也是提親而來,我家郡君名為李雪雁。”“隴西李氏,我家大小姐傾慕公子已久,愿與公子喜結連理。”正被接連提親時,身披甲胄的兵衛涌入,將蘇牧圍住。端莊靜雅,鳳目含威的長孫皇后款款而來。“這個少年本宮看上了,帶回去。”
穿越平行世界,陸楓成為一名西南科技大學的學生,日常除了好好學習之外,每次假期都會去舅舅家農機廠兼職打工。 某天,他正在上課,教室里突然沖進來一群全副武裝的武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