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脽,汾侯府邸。
這已是發掘出『九鼎』之後的第三天了。
這三天時間裏『九鼎』出現的事,持續發酵,天下為之震。
劉德聽到消息,甚至連遠在齊魯的當世最有名的大學問家,齊魯詩派的開創者,曾經做過楚王劉戊的老師的申公都已經被驚,據說要親自來汾一睹九鼎的儀容。
劉德聽說后,自己也被嚇了一大跳。
對申公,劉德的印象太深刻了!
前世之時,劉徹登基后所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開創建元新政。
建元新政的標誌之一,就是申公朝長安。
當時,這位申公的弟子已經遍及朝野,建元新政的兩大幹將郎中令王臧與史大夫趙綰,都是他的親傳弟子!
那時候申公聲可謂是如日中天。
劉徹使使以古代天子徵辟賢臣的禮節,用最高規格的束帛加壁之禮以駟車將其接到長安,奉為貴賓,尊崇無以復加。
這位申公到了長安以後,劉徹就問他該怎麼治理天下。
申公也以為年天子是真心求教就直言不諱的道:為治者不在多言,顧力行何如耳。意思就是,牛吹的再多,炮放的再響,也不如做一件實事。
但當時的劉徹那裏聽得進去這些話。
那時候的劉徹滿腦子都是大功業,要超越父祖,申公的話,顯然既不聽,也沒有勾畫出什麼五年平遼,趕英超的好願景,正值中二期的劉徹自然立刻就覺索然無味,從此不再召見申公。
然而,即使劉徹不喜歡申公,但卻一點不妨礙申公為建元新政的標誌。
於是,當竇太后出手,盡廢建元新政后,申公也被毫不客氣的趕回了魯國。
劉徹不喜歡申公,但劉德卻非常尊敬這位當世的大儒。
至人家也是懂的這個世界還是要做實事才有出路,一門心思的炮,老天爺怎麼怎麼樣那是沒前途的!
因此,對申公的前來,劉德還是很期待的。
除了申公之外,劉德還聽到風聲,宅在家裏一門心思編纂《公羊春秋》和研究天人應的大儒董仲舒,以及其師兄胡毋生也似乎要來汾脽看一看九鼎。
對這兩人要來的消息,劉德就沒那麼重視了。
董仲舒嘛,學問人品道德什麼的,自然是很好很好的。
但奈何偏偏劉德不他那一套。
至於胡毋生,劉德覺,他要是跟他的師弟董仲舒見了面,說不定兩人會打起來!
作為重生者,劉德知道這對師兄弟分道揚鑣很久了,如今兩人對《公羊春秋》的理解,更是出現了偏差。
正所謂,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
於是,後來胡毋生的弟子公孫弘逐董仲舒於膠西國,也就很正常了。
除這些人外,諸子百家的巨頭,也各自紛紛放出了風聲,要來一趟汾脽,瞧瞧汾的鼎。
在這些巨頭中威名赫赫的也不在數。
譬如,當年說的賈誼忽而自失,芒乎無,悵然噤口不能言,只能『攝而起,再拜而辭』的當世最有名的卜者司馬季主,據說就已經從長安啟程了。
此人要來的消息,讓劉德警惕萬分,如臨大敵,更派出了幾個宦侍者日夜守在曹亭渡口,只要看到司馬季主就要立刻回稟劉德。
實在是此人的名聲太大了,見識太淵博了,名太大了。
當年賈誼何等人傑啊!
在他面前被說的跟小學生一樣,只能唯唯諾諾,連上車都不敢出聲。
在此時,司馬季主的地位大上相當於後世天朝微博上的千萬大V,影響大,眾多,說句實話,他要是一口咬定,劉德挖出來的鼎是假的,那麼,就將給劉德的計劃造不可挽回的打擊。甚至還可能讓劉德的名譽毀於一旦!
因此,一聽說司馬季主要來,劉德立刻繃了神經,如臨大敵。
為了應付司馬季主可能的質疑和刁難,劉德這兩天一直都在督促和監督著找來的工匠和巫師們清理隨著汾鼎一同出土的陶片、磚瓦和甲,以圖找到確鑿的文字證據,另一方面,在造假和忽悠方面,劉德也沒落下。
從清理出的陶片和甲中,劉德也找到兩塊有一些價值的陶片,但卻都沒有明確指出埋在地下的鼎是從哪裏來的,只是記述了魏王與齊王、趙王盟誓,合攻桀宋,並拔宋國都邑的功績。勉勉強強,算是一個旁證吧。
但僅憑那兩塊殘缺不全的陶片上所記載的銘文,並不能讓人特別是司馬季主這樣博聞廣識的大牛心服口服。
所以,劉德準備兩個辦法來讓司馬季主閉。
第一套自然是偽造一個魏王祀後土的祭文和一個記載了宋代國君初封之時的卜辭的竹簡。
另外一套嘛,當然是跟天朝學的。
微博大V沒事發發心靈湯,造謠、借古諷今,不去管它,但他們要是想議論議論大長老,那就要請喝茶,查水表了。
司馬季主雖然份地位比起一般民間的算明先生高大上了無數倍,但他終究還是個庶民白,沒有高爵也沒有,這種人假如真的要讓他閉也很簡單,兩個汾縣的衙役就足夠了。
最多等過兩個月,再放他出來,然後說是臨時工惹的禍就足夠了。
到那個時候,鼎早已經到了長安未央宮的深宮之中……
但這個辦法有些太過卑鄙,不到萬不得已,劉德不願用。
「先去探探口風,看他是否識相吧……」劉德翻著記載著司馬季主與賈誼論道的文檔,心裏想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劉德還是很欣賞司馬季主的。
此人才華見識都很高,而且思維清晰,懂的分析局勢,認清自己的地位,更長著一張利,能把死的說活的,連賈誼那樣的巨巨都被他說的啞口無言,心服口服。
只是奈何這人腦子有問題或者說有著嚴重的潔癖,不願意當,按照他自己的話說是:朝廷里都是一幫小人偽君子,像哥這樣高尚的人真不屑與之為伍!(故騏驥不能與疲驢為駟,而凰不與燕雀為群,而賢者亦不與不肖者同列。故君子卑以辟眾,自匿以辟倫,微見順德以除群害,以明天,助上養下,多其功利,不求尊譽。公之等喁喁者也,何知長者之道乎!)。
劉德看了看檔案里記載的此人過去的言行,撓了撓頭,劉德知道,像這種有潔癖的道德君子,是很難收服的,連先帝跟便宜老爹屢次徵辟他都找著各種理由和借口推諉,甚至乾脆跑到鄉下躲起來。
但是,他應該懂什麼話能講,什麼話不能講吧?
「哎,還是親自去會一會吧,看看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劉德心中想道。
只有確定了這人的個和品行,才好決定要不要用臨時工!
“島寇荼毒,痛及滇西,誰無血氣,忍棄邊陲,桓桓將士,不顧艱危,十蕩十決,甘死如飴,座中有壙,名勒豐碑,懍懍大義,昭示來茲。”謹以此文獻給曾經為了保衛國家出國在緬甸與倭寇決一死戰的遠征軍將士們!歷史不會忘記,中國人不會忘記,雖然你們曾經被記憶…
一開始,穿成假太監的李易只想安分茍活著,但后來,看著高貴雍容的皇后,李易心思變了。 “江山你坐著,皇后我替你照顧。” 李易都跟皇帝打好了商量,奈何那把椅子,皇帝就算坐不穩啊! 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眼看國不國,家不家的,李易操起了屠刀……
一代特種兵王魂穿武朝,意外成為了一個傻子王爺,黑心管家欲奪產業,設計謀害性命,兵王豈能容忍?當即反擊,卻牽連出了更大的陰謀!看似風平浪靜的武朝,實則卻是波濤洶涌!皇城狹小之地,卻暗藏無數浪潮,一石激蕩,整個皇城也隨之陷入風暴之中,兵王憑借自身過硬實力游走其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