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做了一個夢。
夢中他站在雲端,無數,鶯鶯燕燕,全數環繞在他左右。他的腳下跪著看不清模樣,戴著各種王冠的蠻夷國王,全數對他畢恭畢敬,三呼萬歲,更有一個自稱是匈奴單於的傢伙,著他的腳跟說:「陛下神武天,蠻夷小國外臣得蒙天幸,請為臣,常伺陛下左右……」
還有一個似乎戴著羅馬皇帝皇冠的白人匍匐在他跟前,叩首而拜:「小國寡民,不識天,冒犯漢天子,死罪死罪,願割地稱臣,以贖其罪……」
劉德正準備跟他說,把英吉利割朕做朕的行宮就好了。
可惜……
「殿下……殿下……」悉的聲音將劉德從夢中喚醒。
劉德睜開眼睛,看到是王道跪在他跟前呼喚著,心裏不由得嘆了一聲:「晚點來就好了,起碼讓我在夢裏先旗英吉利啊!」
但夢就是夢,醒來之後,劉德也只是稍稍惋惜了一下,然後就問道:「何事?」
「殿下,義氏姐弟已在廟中等候您的接見……」王道跪著稟報道:「另外,寧回來了,說是找到了殿下想要的東西!」
劉德馬上就像一個上了發條的機一般站了起來。
「把寧上來!」劉德吩咐道:「除寧之外,其餘人全數退下!」
「禹皇九鼎啊……」劉德心中也是激了起來。
為穿越者,不知道九鼎之一落在那裏,那就太奇怪了!
畢竟,後來劉徹的年號里,有一個元鼎,所謂元鼎,寶鼎出汾耳!
司馬遷在史記之中也是詳細的記載了九鼎事件的始末。
當然,在後世,此事一直有爭議,許多人認為汾的鼎是假的。
但是,無論真假,都毫搖不了劉徹得意洋洋的向世人宣佈,九鼎之一重見天日,漢家天子天命所歸,更改元元鼎,以示紀念。
而劉德在前世,也曾經仔細研究過九鼎事件。
劉德覺得,汾的鼎真假一半一半吧,因為沒有實,他也不好下結論。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現在,所有曾經親眼見過真正的九鼎的人全部死了……
所以,無論汾埋的那個鼎是真也好假也罷。
只要挖出來,然後說它是真的。
誰敢反對?
就算有人傻傻的真跳出來說是假的,他也沒有辦法和證據證明那是假的!
當然,劉德也想親自去看看,那到底是真是假。
為穿越者,能解開這個千古謎團,劉德還是很有興趣的!
不多時,寧就獨自一人,走上了山巔,見到劉德,寧跪下來叩首道:「回稟殿下,臣幸不辱命,已找到了殿下命臣找的地方——」說著他就小心翼翼的將一塊磚石呈上:「這是臣在後土廟中找到的銘文,請殿下過目……」
劉德笑了笑,接過那磚石,掃了一眼,其上的文字是篡文,書曰:王偃奔我,其他的字跡就有些模糊了,只能勉強認出『敬』『明』兩字。
「看來汾的鼎跟宋國有關了……」劉德心裏想著,王偃,劉德自然知道是宋王偃,號為桀宋的那個二貨,戰國時期的作死小能手。
而明史記載,特別是收藏在石渠閣中的史料明確記載了,宋國宗室持有當年殷商天子所持的九鼎之一。
簡單的梳理一下,劉德能在腦子裏腦補出這麼一個事:當年齊國一怒之下,合魏楚兵,滅了宋國,宋國末代君王,有桀宋之稱的宋王戴偃出逃到魏國,為了活命,就把宋國宗室收藏的九鼎之一了出來。
魏王自然喜出外,於是,祭祀後土,但因為魏秦是世仇,所以,當時的魏王不敢聲張,於是的將那個鼎埋在了汾的後土廟之旁的土地里。
因為,當時的國際環境不允許魏國持有九鼎那樣的重寶!
齊滅宋之後,齊國了眾矢之的,被秦國合縱,糾結其他六國伐齊,大破之。
魏王只要不傻,就不敢做出那麼明目張膽的事來。
否則,那就是給秦國借口攻打魏國了。
這麼一想,倒是合合理的了。
但汾鼎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或者說是之後無數年之所以不斷被人議論,翻出來指認是假鼎的原因是——十年前的新恆平欺君一案中,新恆平的罪證之一就是矇騙天子,說鼎在汾,事後,這事被人揭發出來,新恆平本就是在胡言語,所以新恆平被族誅。
之後,到了劉徹朝,九鼎之一被人發現,當時就有人拿新恆平一事出來非議。
此時,劉德覺,新恆平肯定是騙子,這是毋庸置疑的!
他玩的那些戲法,在後來被董仲舒也繼承了。
譬如說慫恿皇帝改朔月,改王朝的五行屬,改服。
反正就是神神叨叨的那一套……
當然了,新恆平也不是不學無的傢伙,起碼,人家還是讀過書的!
劉德記得,新恆平當初欺騙先帝太宗皇帝說鼎可能在汾時的說辭是: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汾直有金寶氣……
這就要提一個背景了,十一年前,黃河決堤,黃河水洶湧而出,將好幾條支流幹流都打通了,泗水也是其中一條被殃及的河流。
黃河水捲起失在泗水中的鼎,不遠千里,送來汾,不能說沒有這個可能,只是可能太低了!
於是,汾的鼎只能是兩個解釋。
第一個,它是真的,魏國人埋在汾的後土廟旁邊的土地里,獻給他們的守護神後土,希後土庇護魏國。但這解釋不了,為什麼新恆平一口咬定鼎在汾……
第二個,它是假的,十年前新恆平偽造了這個假貨,把它藏在河東汾的魏國後土廟之旁的土地里,希藉此來邀功。但是,這又解釋不了,魏國後土廟裏的銘文。
想了想,劉德覺得,管它真還是假呢!
對我有利,假的也要變真的!
對我有害,真的也必須是假的!
現在這年月,歷史都要尊重我,宇宙也要尊重我,小小的一個鼎,敢不尊重我嗎?
反正那個鼎後來蒙住了劉徹,也蒙住了劉徹的滿朝文武,想來,就算有假,也假不到哪裏去,最起碼,像模像樣,能以假真!
這是一個從小兵到將軍的故事。主角沒有部下,但是兄弟萬千。女性人物不少,可是真愛唯一。雖然白手起家,卻是志在天下。主角在戰場上的表現:反人類罪,搞大屠殺。日常工作上的表現:搞上司的女人。生活作風上的表現:搞一夫多妻。經濟作風上的表現:史上最大的貪官,最清廉的將軍,最兇狠的強盜。作者言:我們yy結果,但我們不yy過程。讓一切奇蹟,都變得合理而自然。
我本書生郎,錯生帝王家。 讀過許多書,識得萬千字,要是個太平年就教幾個蒙童,得閑聽聽曲,再找幾個狐朋狗友,偷看誰家姑娘好看。 仗劍天涯,太累;紙醉金迷,太吵;推杯回盞,太脹;回首瞧了幾眼,竟然混了個定天之王,大好的一顆頭顱價值萬金,還是太煩。 走的路遠,知道草海深處有一座積雪萬年不化的高山,那十萬山後有一道地龍遮天的天火,天下之大也不過是一張棋盤。有紅顏知己,有諸子百家,難得一刻清靜,那就湊熱鬧下上兩手閑棋,等一個春暖花開的時候,看看年少時埋在海棠樹下的那壇酒熟了沒有。
【三國+昏君+模擬器+大漢帝球】 穿越到三國成少帝劉辯,當昏君就變強? 【叮,濫用職權,獎勵大雪龍騎+10000!】 太后閑居后宮?來,給朕垂簾聽政。 【叮,后宮干政,獎勵無雙神將+10!】 豫州出現了災情?派個貪官過去索取賄賂。 【叮,重用貪官,忠奸不分,獎勵高產糧種+100w石!】 劉辯發現,這昏君當著當著,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