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老夫人聽了兒子的話,有些意外:“你怎會……”旋即想起了文安,便淡淡地道:“又是小七跟你說的吧?在路上他已經跟我提過一回,但說實話……”頓了頓,“柳家雖好,還是不如羅家。你只道羅家離得太遠,卻不知遠有遠的好。正因爲歸海城離京城與平兩地都遠,消息沒那麼容易傳過去,羅家就不會知道六丫頭那件事。這對六丫頭,對咱們家,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羅家雖說是皇商,不如宦人家面,但地位穩固,在宮裡也頗有臉面,家資富足,羅明敏那孩子也是個豁達的,配六丫頭並無不妥。”看向兒子,希他能會到自己的苦心,“我是考慮再三,方定下了羅家。六丫頭是我的嫡親孫,我只會爲著想,其他份面……都在其次”
顧大老爺心裡有些不自在,母親這話……倒象在暗示他爲兒擇婿,只看中份面,卻不爲孩子著想似的。想起文安提的理由,再想想近日來柳妹夫對自己的態度……他還是開了口:“母親選的人家,自然是妥當的。孩兒只是覺得……那羅家又不曾提過要向文慧提親,反倒是……對文娟侄更看好些,大概也是覺得齊大非偶。他家孩子再好,畢竟是白,父兄份又不顯。咱們提了文慧,他們心裡怎會不起疑心?且離得遠的人家,反倒會派人來打聽姑娘的名聲,若他們聽到些風聲,反倒不好了。親事不,文慧的事兒反而傳到千里外的歸海城去,更可怕的是,羅家生意遍佈天下……”
於老夫人臉一變,不由得猶豫起來。的確沒想到這一點……以羅家的家世,能得侍郎千金下嫁,即便欣然應承,心裡也會思量幾番吧?一心想讓孫兒嫁人後生活富足,又不流言所累,連孫婿的人選,都特地挑了在民風開明之地長大、本又豁達的人,可羅家畢竟是世代皇商,最是明,哪裡這麼容易瞞過去?平城裡就有羅家的商行,不知當時是否聽過些風聲……
看著母親臉上的神變幻,顧大老爺知道已經搖了,忙加道:“柳家雖說知道,但畢竟與我們家是至親,東寧與文慧又是從小一長大,彼此知知底,融洽,不論文慧眼下怎麼想,只要過了門,也就不會再胡思想了。那件事……雖說是一生的污點,但若嫁的是東寧,便沒了後患。兒子尋思著,等東寧有了功名,便給他謀個清閒的外缺,讓他們到遠些的地方過幾年逍遙日子,再回京裡來。到時候,當初的知人也該把事忘得差不多了,兩個孩子有了兒,文慧的地位也更穩固。”
於老夫人皺眉:“你這主意雖好,就怕柳家不答應。你方纔也說了,你妹妹如今在家境不佳,你妹夫對咱們顧家……未嘗沒有幾分疏遠之心,只怕未必願意再娶一個顧家呢更別說六丫頭出了那件事,他想來是知道的。”
顧大老爺忙道:“話雖如此,但兒子聽聞外甥爲著妹妹要另行擇媳之事,大病了一場,如今連功課都荒廢了,妹夫爲此很是生氣,偏東寧那孩子子弱,他又不敢下狠手教訓,怕將孩子打壞了。如今我們只說稱了東寧的意,讓他娶文慧,他自然不藥而癒。況且妹夫既是知的,也當明白文慧當日並未吃大虧,爲了孩子,還是很有可能會應承的。”
於老夫人沉默了一會兒,才嘆了口氣:“那就你找個機會,試探一下他的口風吧。也別把話說得太明白了,萬一他不肯,事就沒了轉寰的餘地。”
顧大老爺點頭:“母親放心,兒子知道怎麼做。”他似乎暗暗鬆了口氣,又忽然想起另一件事:“如今六丫頭似乎有些執拗了,就怕聽說了這事兒,犯了牛,會故意壞事,還請母親多多訓誡。”
於老夫人淡淡地道:“事還沒呢,告訴做什麼?只管瞞著,等親事定下來了,再跟提不遲。這事兒你也別跟你媳婦說,最是耳子,萬一不慎泄了口風,反倒麻煩了。不過餘姨娘那裡你最好也別提,省得壞事”
顧大老爺笑道:“母親放心,餘姨娘向來懂分寸,便是知道了也不會胡言語的。”頓了頓,“其實……在知道文慧的心思之前,兒子本來是打著別的主意,想把文雅嫁到柳家去的。”
於老夫人訝然:“文雅?嫁誰?虛歲才十二,上頭還有幾個姐姐呢,你怎會有這樣的念頭?”
顧大老爺嘆了口氣:“還不是因爲妹妹正因不中用,兒子怕與妹夫生分了,想起他家小兒子東喬病了這一場,損,比常人要弱得多,日後怕在子嗣上有些艱難。因此兒子就想著……若是咱們家嫁一個兒過去,也算是彌補了妹妹的罪過。文雅平日也常上柳家,妹夫是見過的,也有幾分意。只比東喬大一歲,兩人都是庶出,倒還配得。但如今有了文慧,這事兒就無須提了。”
於老夫人皺皺眉,心裡對餘姨娘生出了幾分提防。文雅是庶出,日後的親事再好也有限,但若嫁給了柳家極寵的白姨娘生的子,明面上又吃了虧,日後柳家說不定就餘姨娘母子拉攏過去了媳婦危矣
想到這裡,便沉下臉來:“說起咱們顧家與柳家的親事,不是還有一樁麼?你妹妹就沒跟你提過?”
顧大老爺愣了愣,才慢慢地想了起來:“母親是說……六房的九侄跟妹夫那個大侄兒的婚事麼?雖說先前您在信裡提過,但兒子跟妹夫談起時,他似乎並不知。”頓了頓,“爲此他又跟妹妹生了一場氣……”
於老夫人冷哼:“所以說你妹妹糊塗這樁親事是我替拿的主意,當時六房還不曾過繼嗣子,族產也仍在公中,九丫頭一個獨生,上無父母庇護,下無兄弟扶持,只有一個祖母,年紀又大了,還好本有些才幹,管得家,也守得業。我見模樣都好,你七弟生前又有舉人功名,與柳家那孩子是配得過的。若是親事了,柳家那孩子雖能得一位賢妻,卻沒有妻族助力可依,日後對你妹妹妹夫和東寧一家子都有好。你妹妹原本答應得好好的,也不知道犯了什麼糊塗,居然反口不認了虧得我在你六嬸跟前替遮掩。這回六房也是拿定了主意,要把事明白定下來,省得日後說不清,才託了我的。明兒你就捎信給你妹妹,我不管是什麼想法,務必要將親事定下不可再有反覆了”
顧大老爺問:“六房如今不是有了嗣子麼?是否有礙?”
於老夫人微微一笑:“不過是個孩子,子又弱,能不能養大還是另說。便是真的長大了,有了出息,也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事了。只是六房有了嗣子,便能討回族產,九丫頭多了一份嫁妝,倒便宜了那柳東行。但也不算什麼,他要考武舉,從軍中出仕,六房幫不了他什麼忙的,只怕反要靠他照應呢”
顧大老爺笑道:“既如此,這親事也沒什麼要,改日兒子得了閒,便跟妹夫提去。他想必也樂見這門親事做呢”不過他笑完又道:“雖說如此,但一個是隔房的侄兒,一個是隔房的侄,說是柳顧聯姻,到底不如自家兒可靠。妹夫那邊,對那個侄兒也有些隔閡,咱們想要繼續與柳家好,還是要靠文慧這門親事。”
於老夫人嘆道:“既如此,你就早日跟你妹夫把婚事說定吧。早日把六丫頭嫁出去,我也點心。這大半年裡,我真是白頭髮都多了幾”
顧大老爺笑了,忙給母親倒了杯茶,方纔退回原座,道:“說起婚事……兒子還有一件要事要請母親示下。文賢如今也大了,明年春闈,把握也很大。到時候他就是個了,婚事還是早日辦了的好。母親既然在京,怎麼也得喝了長孫媳婦的茶才能走呀”
於老夫人擡眼看了看他:“當然要喝的,我又不是隻住三兩月便回去了。”
顧大老爺驚覺失言,忙笑道:“那是自然,怎麼也得住上幾年也讓兒子好好儘儘孝心。”
於老夫人盯了他一會兒,神方纔緩和下來:“既然你提起了賢哥兒的親事……那是不是也看準了人家?早年爲著賢哥兒娶媳婦,我催過你好幾回,你總是說不急不急,功名要……眼看著賢哥兒都及冠兩年了,還不曾娶妻,人看著也不象……”
“是是……”顧大老爺自然不敢多加解釋,只含糊道,“畢竟是咱們顧家的嫡長媳,輕忽不得。兒子也是慎重起見,方纔拖了這麼久。”
於老夫人心知肚明,兒子分明是待價而沽呢只是不好當面落做了的兒子臉面,便順著他的口風問:“是哪家的小姐?”
“就是葛家的”顧大老爺忙道,“國子監祭酒葛大人的千金,今年十六歲,知書達禮,向有賢名。葛大人也十分欣賞文賢的才華。兒子估計有八九分把握。葛家原是山東士族,世代書香,葛夫人也出自詩禮之家。雖說算不上高門大族,但葛大人在國子監多年,桃李滿天下,在士林中名聲極好,文賢有了這樣的岳家,日後在仕圖上能得不助力。”
於老夫人皺了皺眉,國子監祭酒,這樣的人家位未免太低了。文賢是顧家嫡長孫,無論樣貌才學品行都是出類拔萃的,便是公主都可尚得,偏偏挑了幾年,卻選中了這麼一個妻子。有些不滿意。
不過,正如兒子所說,葛家的背景與人脈對文賢日後的仕途極有利。
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既然你已經拿了主意,我也不好多說什麼了。尋個機會,讓我見見這位葛小姐。若是不好,我可是不答應的”
顧大老爺笑著應了。他早已讓餘姨娘悄悄見過這位葛小姐,對十分有信心。
母子兩人商量過這幾樁婚事,便打算明後日尋機去探柳復口風。顧大老爺又道:“事暫時還是別太張揚的好,哪怕是九侄跟柳家大侄兒的事呢。如今爲著太后要爲孫子侄孫們擇配之事,宮裡雖未下揀擇令,但各親貴世爵之家或宦人家都不再爲兒議親了,畢竟太子妃、世子妃只在幾位名門淑媛中挑選,但良娣、孺子等卻也缺人呢京中人家都歇了說親的心思,咱們若大張旗鼓的,反倒顯得輕浮了。”
於老夫人才到京城,對京中局勢不大瞭解,見兒子這麼說,也就應了,心裡盤算著要幾個人去打聽消息纔好,不然兩眼一黑的,做什麼事都不方便
就在母子二人在靜室裡議定諸事之際,文怡與姐妹們在正院裡,已經見過了晚歸的大堂兄文賢。
文賢生得一表人才,五端正,眉目間淡淡的,有一種清雅之極的書卷氣,卻又帶著幾分漠然。他個子高挑,材有些瘦削,但並未給人文弱之,一舉一,優雅之餘,又帶著利落。
他先拜見了久別的母親,又問候了弟妹,著重問了弟弟的功課,然後淡淡地掃視文安臉上的疤痕,輕描淡寫地道:“用過藥了?還有些印子,改日請位太醫來瞧瞧。”
文安忍不住用手了臉,有些扭:“不用了……我得了兩瓶極好的藥,已經好多了……等用完了再說。”
文賢點點頭,也不多談,便轉向堂姐妹們了。文慧見他沒往自己上多看,有些不忿:“大哥大半年不見,你怎麼不問問我好不好?卻只顧著小七……”
文賢看了看:“我瞧著六妹妹氣很好呀,難不是我眼花了?你其實上不好?那還愣在這裡做什麼?趕回屋裡歇去”
文慧氣急,跺腳嚷:“大哥”文安嗤笑一聲,打斷了後面的話:“六姐姐好得很,大哥不必擔心,我這半年要養病,倒把功課耽誤了,大哥若有空,給我講講書吧?”
文賢應了,隨便說了幾句話,便要告退,說是要去拜見祖母與父親,只帶走了文安。文怡姐妹等起送他,只有文慧抿著,坐著不。
蔣氏已是累極,正要打發兒侄們回房去,卻見一個婆子臉古怪地進來道:“太太,舅老爺送了表小姐過來,說是升了,要到外地赴任,不便帶兒前去,便想讓表小姐在府裡暫住呢。”
蔣氏瞪大了眼:“什麼?現在嗎?”
(也許還有第五樁?)
章節報錯
《本文一對一,男女主雙潔,種田爽文。》穆清媱這個現代法醫穿越了,變成了村裡的病秧子。為了逃脫祖母的壓迫,帶著受欺負的娘和姐姐脫離他們。動手,動腦,做生意,賺銀子。什麼?祖母那些人後悔了?那關她什麼事!敢來找事,穆清媱肯定動手又動口,收拾的他們說不出話。小日子過的溫馨又愜意間,一堆熱心腸的人給她介紹各種優秀的小夥紙。“沒看到我家沒有兒子嗎?本姑娘隻招婿,不嫁人。”一句話打發一群人。本以為她可以繼續悠閑的過日子。啪嗒!“聽說你家招女婿,本王自帶嫁妝,過來試試。”“呃”
前世,她信奸人、嫁渣男,害的家破人亡,最後落得上吊自儘的下場。帶著空間重生後,她左手撕逼打臉虐極品,右手種田經商掙大錢!穿最好的綢羅、住最敞亮的瓦房,吃最美的佳肴、睡最帥的相公。衰神變錦鯉,農女變福妻。……京城傳聞,赫赫有名的海將軍娶了一個小地方的農門女,於是大家都在等他休妻重娶。可等著等著,狗糧倒是吃了不少。某將軍一臉傲嬌,“我家娘子超旺夫,命都給她!”
沈汐硯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還能去到自己論文里提到的時代去探究,更沒有想到會遇到一個純古人。二人的相遇是意外,在這個遠古時代也是意外,但生活是繼續的,那就向前進吧。在這個未知的遠古時代發揮那麼點光熱也不是不可以,在改善生存空間的同時還能帶推動文明的進程,也挺好的,做自己想做的,和宋時一起努力找尋回去的辦法,帶宋時去看看自己的時代。 在宋時的這前二十三年里,想著讀書,為官,但這一切在遇到沈汐硯后,他想去看看天外是什麼,他想去看看沈汐硯口中的時代,想看一看銀河。在這個陌生的地方,他會努力讓沈汐硯和自己生活得更加的順利,他也在不斷的找尋方法,以便去看一看沈汐硯口中的天際宇宙銀河。他們依靠部落在這片土地上生存了下來,幫助部落發展,讓部落走向繁榮。
【空間醫妃+甜寵追妻+戰神+團寵+打臉爽文+雙潔】 末世戰神沈麓眠,一朝穿越,竟被逼跟公雞拜堂! 憤怒揭下紅蓋頭,她的“死人”夫君,卻出現在面前。 沈麓眠瞬間驚艷,“你的長相我很滿意,以后,我會好好疼你!” 男人滿目冰霜,“請大夫,給王妃看看腦子。” 身懷絕世武功,掌握末世科技,囂張跋扈的沈府嫡女,竟成了當世神醫。 搶回母親嫁妝,教訓軟飯渣爹。 心術不正的渣渣,都給本戰神去躺板板! 只是…… 俊美太子爺:“我有高宅大院,金山銀山,定能讓你一世安樂!” 奶狗小侯爺:“跟我回家,世間美食,任你享用!” 京城第一才子沉默不語,灼灼目光卻為她永駐。 看著自己浪到飛起卻渾然不覺的小嬌妻,宸王殿下面如寒霜。 霸道的將她擁入懷中,咬牙切齒道:“再敢招蜂引蝶,本王要你好看!”
嬌軟笨美人×外表溫潤如玉,實際上腹黑狠厲的太子殿下。小時候阿圓逛廟會,不慎與家人走散,是個好心的大哥哥送她回家。那個大哥哥長得真好看吶,俊朗清雋,皎皎如天上月。大哥哥說他寄人籬下命運悲慘,甚至連飯都快吃不上了,但他人窮志不短,立誓要成為人上人。阿圓心疼又感動,鼓起勇氣安慰他:“大哥哥別難過,阿圓存銀錢養你。”也就養了兩三年吧,結果大哥哥搖身一變,成了傳說中心狠手辣的太子殿下。阿圓:QAQ 我感覺我養不起了。仆從們驚訝地發現,自從他們殿下遇見褚姑娘后,就變了個人,不再是那個陰郁狠厲的少年。他喜歡逗弄小姑娘,還親手給她喂糕點;教小姑娘讀書寫字,送許多精美華服讓她穿得可可愛愛;甚至,小姑娘受委屈,他耐心幫著擦眼淚后,暗暗地收拾了人。有一天,小姑娘兇巴巴道:“沈哥哥說自己寄人籬下還欠了許多債,怎麼總是揮金如土不知儉省?往后可莫要如此了。”仆從們冷汗:“不得了!居然有人敢管他家殿下!”可悄悄抬眼看去, 他家殿下竟是眸子含笑,無奈應了聲“好。”后來,誰人都知道東宮太子蕭韞有顆眼珠子,寶貝得緊。然而一朝身份掉馬,眼珠子生氣,他愣是哄人哄了好幾個月。 小劇場:太子恢復儲君身份的第二年,宮宴上,皇帝有意為太子擇妃。候府家的小姐明艷,公爵家的姑娘端方,個個貌美如花,含羞帶怯。可太子殿下卻突然起身,走到個五品小官之女跟前。 他神色寵溺:“阿圓,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