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重生之庶女歸來 第701章 聽七公子的話

《重生之庶女歸來》 第701章 聽七公子的話

走進的男人讓一直板著面孔的丫鬟小陶目突然一炫,那個男人,生得真好看!

眉如墨裁,鼻秀峰,臉如雕刻般五分明,俊絕倫。小陶在關家做工幾年時間,從來沒見過比他更優雅畫的男子。這個人是誰,也是來赴桂花宴的客人嗎?

他的烏髮如一泓墨的池水,斜斜搭在左肩上,編一條長長的蒙古人的辮子,用一條絳緞帶系著尾端。冰蠶繭綢的上好布料,裁夾棉的厚袍子,袖上還掛著一層晶瑩的冰霜,現在是溽暑天氣,他卻好像剛從冬國走來一樣。

小陶愣愣地著他,只見他長眉一掀,黑眸盯住何當歸,開口是一把清醇悅耳的嗓音:「清兒,你聽話一次行不行?我讓熠彤熠迢看好你,他們兩個去哪兒懶了?你一個人跑來這裡?」

何當歸也掀掀眉,回敬道:「對,我當然不該一個人叩訪做客,我應該多喝幾碗迷魂湯,待在家裡繡花嘛。可為大忙人的七公子,有時間真應該回家看看,清園裡出了什麼子,熠迢又發生了什麼意外。我還沒問你怎麼進的人家府里的苑,又穿著一奇裝異服,你倒拷問起我了!」

兩個人見面就吵架,一副很相的樣子,他二人會是什麼關係?小陶的眼珠左看右看,心中掠過種種猜測。

男子抿著薄薄的紅,一把將何當歸拉到遠一些的地方,低了聲音問:「熠迢出事了?嚴重嗎?你來了關家,難道此事跟關家有關聯?」

「你猜。」何當歸道。

對方一時語結,黑漆漆的瞳仁看了一會兒,才道:「好,事我知道了,我會派人理。你馬上從這裡出去,乘上我安排的馬車回家,不要擅自行,別做多餘的事,」

Advertisement

「回家?」何當歸好笑地問,「回哪個家?」

「咱們的家,京城孟家。」

何當歸擺出一個恕難合作的姿態,昂著下告訴他:「孟瑄,我和你一樣清楚京城的形勢和揚州的變故,我也希參與進來,拿到我想要的東西,保護我想保護的人,你不能阻攔我。因為我不是一件被你擺來擺去的東西,更不是累贅,一時揚州,一時又京城,下一次我是不是該躲到塞北大漠才安全?」

他們兩人的對話聲音不大,但是小陶聽見了「孟瑄」二字。孟瑄,只知道這是孟家的其中一位公子,還沒弄清楚何當歸與孟瑄的關係,只在心裡嘆道,孟家公子果然如傳言一樣一表人才,如果能做孟家的丫鬟,伺候這樣的主子,當下人也很不錯!

孟瑄的蒙古長辮到肩后,臉著三分惱火。何當歸的子有多倔強,他從認識的第一天就知道,但這也是他不想讓冒險的原因。平時可以放鬆一些,這次卻不行,就當他自私獨斷一回,的平安勝於一切。

和緩了語調,孟瑄開始跟商量:「半個月,你回孟家住半個月,乖乖待在家裡不出門,等時間一過,我就辭去所有軍務,你想去哪裡都陪著你,好不好?還是你寧願我每日懸著心,做什麼事都魂不守舍?」

何當歸輕笑一聲,也問:「熠迢很不好,大家都不好,試問你能心掛著一頭,人躲藏在另一頭嗎?七公子信不過我的能力,我還覺得你做事丟三落四,易被人算計呢。不如你我掂個過子,你主,我主外,或許會有意外的驚喜呢?」

孟瑄終於忍不住出手了。修長的手指,閃電般拂過對面跟他吵架的小上幾作快得連看得目不轉睛的小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是被他薄上那一抹弧度吸引,不由看呆了。

Advertisement

孟瑄毫無誠意地笑著道歉說:「等下次回了家,我跟你慢慢辯,現在實在不合宜。」

然而,何當歸併沒讓他笑多久,因為被孟瑄的獨門指法封阻了道的子並沒有如其所願地倒下去,也沒有失去意識。

僅僅退後了一步,從青花小瓶里含服了一粒藥丸,就化解了這次危機,順便揭道:「我出門前稍稍做了一點準備,裡面穿上了青兒製作的防彈,應付您這樣的高手也能派上用場,怎麼樣?你對我有沒有刮目相看一點?其實,我也不願在人家的花園裡跟你吵架,索各走各的,看誰先栽跟頭,到那時再下評論,怎麼樣?」

孟瑄先是搖頭,然後目突然越過何當歸的肩頭,向花園的另一頭,沖著那裡微微一笑。何當歸奇怪地轉去看,只見風揚和朱權二人都立在那邊,將這一幕「夫妻拌」盡收眼底。

那二人略一頷首,轉眼就消失於花叢之後。孟瑄奇異地改變了態度,拍拍何當歸的頭說:「在關府,我到哪裡,你就跟到哪裡,不可走散了,乖。」

小陶看得眼睛都圓了,俊的孟公子,了何當歸的頭?何當歸低垂著頭,看不見什麼表,這兩個人的關係究竟是……

最後還是何當歸妥協了,由小陶引路去見關老夫人——關白、關墨、關筠和周菁蘭的娘親。

關家上一輩的長者都不在世了,關白的兒子也有八歲大,所以往日的關夫人也為關老夫人,把持著整個關家后宅,乃至於他們和風家和開的皇家織造局,也離不開這位當家主母的對布藝的獨到眼,連做了三十年綉工的手工藝高手路談大師,都非常嘆服。聽上去是一位很有本領的人,然而乍一見面,關老夫人跟何當歸想象中完全不同。

Advertisement

轉過擺著各大小鼻煙壺的一面琉璃多寶格,就見一個穿著深紫格子袍的年長婦人拿著裹金箔的墨棒,正在描一幅花樣。從的臉上看不出確切年齡,頭髮只有兩鬢是銀白的,長發高盤,一左一右著一排金簪、單銀釵、玉石步搖,髮

細看時,的眉眼細長,顯得和藹而友善,出袖子的手腕上掛著檀木佛珠,左手裡也拈著一百單八粒的念珠。炕屏后的凹陷牆壁里供著地藏王菩薩,桌臺上的香爐裊裊,空氣中瀰漫著厚重的檀香氣味,昭示著關老夫人是個信佛的人。

畫得很專心,直到何當歸打量完一圈,關老夫人才停了手,沖門檻外的客人笑道:「快進來坐,我早就想見見你了。小陶,給郡主倒上那壺寒綠。」

寒綠是龍井茶的一個變種,是關家自己培育出的茶品,據說有明目醒神的藥效,當年太子試過也讚不絕口。只是不易保存,就沒能為進上的貢品,是關家人獨的好茶。

關老夫人的對面只有一個春凳,何當歸坐了,而孟瑄顯然不打算離開超過三步以上,就放棄了位子,像侍衛一樣筆直地站在後頭。

茶杯也只備了關老夫人與何當歸兩人的,上好的汝窯瓷片,斟出來的茶湯是濃綠的清湯,何當歸從未見過這種澤的茶水。口的苦味鋪天蓋地而來,一般人都接不了的大苦。

、嗅味、品茶之後,馬上口贊道:「好一道寒綠,真是不可多得的好茶,與我過去飲的每一種茶都大不相同,若論口味,有些像崑崙雪,但又更更潤。炎炎夏日裡飲一盞寒綠,解暑之餘還可以拔除氣,等到冬日就不會被風困擾,真是多益。」

Advertisement

關老夫人展一笑,眉目分外舒展,眉心還有兩道深刻的紋路。點著頭說:「可算找到知音了!我在冰窖里收了幾斤寒綠,平素也拿出來待客,但是來喝茶的那些小輩丫頭,竟沒有一個懂這種茶,喝一口喊一句苦,然後就丟開了。不拿出來待客,白放著又糟蹋了那些茶。郡主你喜歡的話,離開時我送你一包。」

「那就多謝了,」何當歸也不推辭,又飲一口寒綠,方道,「人的舌尖知味比舌淺,最合適品嘗苦味,飲下去之後,寒綠的回甘比普通龍井更佳,是一種深藏不的茶。老夫人喜歡飲這種茶,莫非是人如茶品?」

說話的是一把糯的聲,帶著米糕似的江南口音,何當歸往那兒一看,見珠簾后亭亭立著個綰髮的婦人,看形態是極的。穿著織造坊的名,提花魚紋緞,裁剪十分合腰,襯著掌小臉,齊眉的濃劉海,笑的紅,讓人看得移不開眼。

婦人在珠簾後面閃了一下,發現外間屋裡竟站著一個陌生男子,吃驚地低呼一聲,躲進拐彎兒的牆角尷尬地笑問:「嗬,郡主出門帶的護衛都不離的?」

關老夫人嗔怪地瞥一眼嘩嘩作響的珠簾,才為何當歸介紹道:「那是關白的媳婦,我讓多出去見見市面——膽兒太小,見生人就藏起來,真是失禮。」說著又回頭教訓兒媳婦,「知畫,莫要惹客人笑話!夏那日孟玄將軍是寧王爺的朋友,也是咱們府上的貴客,尋常想請還難呢。」

裡面的婦人口裡答應著「好」,人影兒一閃,又回去了。何當歸卻回頭看一眼孟瑄的蒙古人裝扮,低聲確認:「夏那日,孟……玄?這個是你的名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