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將近, 本應該是快樂的時候。
但師長的離世,給這幸福蒙上了一層影。
胤禔勸說:“顧先生離世前就憾沒看到你娶妻生子, 你趕完他的愿,之后告訴他,你已經家立業,了卻顧先生一樁心事。”
胤礽這才振作起來。
康熙很佩服這群前明民,就想給他們后名,追封個什麼職。
比如太子的老師顧炎武, 一個太子太師太子太傅不為過吧?
胤礽趕阻止康熙。
顧炎武等人一輩子以明民自居,雖肯教導他,也只是希華夏以后更好,并不是忘記和背叛前明。
尊重他們, 就不該追封他們。
康熙嘆氣:“好吧,朕給他們立忠良祠如何?”
胤礽點頭:“還是汗阿瑪想得周到。”
張羅顧炎武等人后揚名的事,認可他們明民的守,落在了顧太監顧問行上。
顧問行為前明太監,康熙知道, 他心中一直對前朝舊事難以忘懷。
這并不是顧問行不忠于康熙,也不是不忠于大清, 只是那段時間的經歷,總會給顧問行心中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
顧問行曾經向康熙請求過, 待他年老之后,可不可以為當年闖王京時蒙難的前明賢良立忠良祠。
康熙那時候就已經準許了。
胤礽知道, 第一世中顧問行被康熙特準出宮養老, 返鄉探親。從康熙三十八年到康熙四十年這期間, 他在云等為前朝忠良修建了忠良祠, 還在寺廟中捐錢為前朝忠良祈福。
現在顧問行可能會提前養老, 但這并不是康熙不信任他,而是更護他。
第一世康熙幾次親征噶爾丹,宮中大小諸事都由顧問行理。
史料中有留存康熙那段時間的書信,外事問監國的太子,宮之事卻不是妃嬪和太后理,而是由顧問行。
胤礽第一世在監國期間也和顧問行流良多,收獲良多。
直到三征噶爾丹結束,顧問行才拖著垂老的殘軀,辭去總管太監一職,得以休息。
即使是康熙的心腹趙昌,也只是顧問行的副手而已。
至于后世各種清朝小說影視劇中出鏡次數最多的梁九功,便是在康熙三十八年后,即顧問行辭去總管太監職務后,才有被重用的記載,為康熙新的心腹。
而魏珠,則是在康熙三十一年才進宮,于康熙四十九年后,即梁九功獲罪后才發跡為康熙邊的紅人。
趙昌一直于幕后,雖是康熙的心腹,但不常參與前朝傳旨之事。
顧問行、梁九功和魏珠三位在前朝留名最多的太監,貫穿了整個康熙朝。
康熙的雄途霸業是以三征噶爾丹為分水嶺。顧問行就是輔佐和見證了康熙風華正茂的全盛姿態。與康熙不僅是主仆,更亦師亦友,從康熙對顧問行的書信中就可以看出,康熙甚至視這個前明太監為家人。
康熙舍不得顧問行離開。
但最終,他決定讓顧問行主持完胤礽的大婚之后,放顧問行出宮。
因為康熙真的視顧問行為師友,為家人。作為皇帝和太監,他們之間這樣的誼十分難得。
顧問行雖年老了,但騎馬的能耐可不比一些年輕的太監們差。
胤礽快馬加鞭趕來的時候,顧問行也同行了。
聽了康熙的旨意后,顧問行激接旨:“奴才來世必結草銜環,報答皇上知遇之恩!”
康熙讓人把顧問行扶起來:“好了好了,你只要好好養,多給朕和太子寫信,多陪伴朕和太子幾年,就算報答朕了。”
康熙嘆氣。陪著他的老人一個又一個的走了,他真的難啊。
“對了,明珠和索額圖還好嗎?”康熙想起了另外兩個老伙計。
胤礽無語道:“他們倆啊,前段時間又在朝會中斗毆,被我罰足了。”
康熙深呼吸:“他們還斗毆?”
胤礽道:“明珠的眼眶烏了,索額圖的角破了,打得可厲害。勸架的大臣們都被兩人踹了好幾腳,有個老大臣倒地不起,據說骨裂。”
康熙:“……看來朕短時間不用擔心這兩個老家伙。”
胤礽使勁點頭。
明珠和叔外祖父這輩子能活的時間肯定很長很長,心他們實屬多余。
胤禔慨:“什麼禍害千年,這就是禍害千年,他們倆就是老不死的禍害……哎喲,汗阿瑪打我就算了,弟弟你怎麼也打我!”
胤礽撲上去拽住胤禔的腮幫子往外扯:“讓我看看是不是這張說話?看我不把它撕碎。”
康熙給胤礽鼓勁:“就是!撕碎!”
為布景板的胤祉、胤禛和胤祺打哈欠。
打起來了,又打起來了。反正他們也不敢勸架,不如打哈欠。
理好幾位老人們的后事,看著他們的友人和后人抱著骨灰盒回鄉后,康熙才換上皇帝儀仗,起駕回宮。
太子帶著幾個侍衛和太監,急匆匆快馬加鞭連夜出京,若是在以前,一定會引起京中眾臣。
皇上是不是出事了?他們是不是有機可乘?
若是幾年前,他們一定會這樣想吧。
但現在,他們聽到太子連夜出宮的消息后,都翻了個,一邊繼續睡覺一邊嘆氣。
姜太公釣魚好歹還有個直鉤子,皇上和太子釣魚現在連直鉤子都不給,就扔線下去,讓魚自己用魚線把自己捆起來。
下次這兩位爺是不是連魚線都不丟了,直接站在岸邊喊,魚兒魚兒快上來,讓魚自己往岸上跳?
魚都要被這兩位爺給釣絕種了。
果然,幾日后,康熙大搖大擺回京,后還跟著許久不見、但他們希永遠別再見到的直親王。
大臣們翻白眼。
康熙回宮之后,先封胤祺、胤禛為郡王,胤祺為貝勒,胤祚、胤祐、胤禩為貝子。
小阿哥們還沒親就封爵?
行吧,他們幾歲的時候就邁著小短被皇上榨,早點封爵也沒什麼。
康熙又給直親王加雙親王俸祿,準許直親王的親王爵位多沿襲一代。
大臣們仍舊沒有什麼反應。
直親王的功勞很大,封就封吧,反正太子將來繼位后,還有個鐵帽子親王可以給他大哥戴。
康熙最后冊封太子妃,并給太子妃加一份親王俸祿。
大臣們:“???”
皇上你要干什麼?!太子妃就太子妃,怎麼還加親王俸祿了!!
康熙道:“太子妃乃是大清科學院院長。以后大清科學院院長位比親王,雖不封爵,但領親王俸祿。”
大臣們:“……”
他們聽懂了康熙的言下之意。這并不是什麼給大清科學院的院長加爵位,而是表明,以后大清科學院的院長應該都是由親王擔任。
胤礽在心里嘆氣。
康熙對這些科技既看重又恐懼。所以,這些技肯定要牢牢掌握在大清皇家手中。
胤礽曾經給康熙提過意見,希增加自然科學推廣力度,重賞科學家。
康熙聽從了一部分,拒絕了一部分。
康熙聽從的部分,是模仿國外,給大清科學院評等級,其待遇視同同等級員。
論文果和科技果,康熙都會獎勵金錢和榮譽,以激勵科學家們繼續鉆研。
但這一切,也就比古時候的皇帝獎勵工匠的力度大了一些,遠遠沒有達到胤礽想要的力度。
首先,現在科學家的地位仍舊比不過科舉的文人,更比不過勛貴宗室。
然后,康熙拒絕將自然科學基礎理論推廣給全華夏,只在勛貴和宦子弟中尋找好苗子,以師徒的方式教導。能使用大清皇家科學院教材的學校,只有兩所大學。
康熙的態度很明顯,胤礽便不再多提了。
大清畢竟是一個先家后國的封建王朝。康熙所做一切都是基于維護大清的統治。
所以,科學家的地位很難和文人等同。
所以,康熙絕對不會讓普通老百姓隨意學習自然科學,開老百姓的民智。
康熙此舉當然是落后的,但胤礽無法苛責康熙。
康熙在這個時代,或許已經做到了他能做的極限。這只是時代和階級的局限而已。
其實哪怕是后世,西方的快樂教育不也一樣,盡量不讓底層老百姓有科學邏輯思維?
他們連兩位數加減法都必須按計算,從出生起、從初高中甚至小學時就開始分流。什麼時代的愚民政策,都是一樣。
利用高考,把普通人一輩子都用不到的知識、邏輯都塞進未年的腦子里的國家,才是這顆蔚藍星球上難得一見的奇葩。
胤礽和康熙的施政沖突除了推廣自然科學之外,還有關于滿語的態度。
當初努爾哈赤命令人利用蒙語創造出滿語。這種臨時創造出來的語言就是空中樓閣,難學也難理解。
后世有研究學者笑稱,這玩意兒就和甲骨文一樣,實用確實低,更別說推廣了。
所以當大清滅亡的時候,朝滅政消,滿文很快就銷聲匿跡,滿人自己都忘記了這玩意兒,本傳不下來。
胤礽認為,滿文增加了滿漢隔閡。取締滿文不可能,滿清勛貴不會同意,也會搖大清統治本,但可以創造一個更簡潔的“滿語”。
胤礽拿出了自己的“滿語拼音”方案,把滿語圈點改了字母,然后“吸漢語的”,只取音不取意,為漢語注音,將從秦始皇起就沒能完的“字同音”大工程完。這樣,大清其他百姓也會“滿語”啦。
好吧,說這麼多,其實都是假話。胤礽拿出來的就是漢語拼音而已。
他想打著推廣“更簡潔的滿語”的旗號,把漢語拼音表給弄出來,以讓更多的人更容易學習漢語。
更重要的是,“字同音”對維護國家大一統,與“書同文”一樣重要。話推廣能減各地隔閡,讓政令更好的推行。
現在的漢字全是用“切字法”,并不規范,且很繁瑣復雜。是啟蒙,就需要非常大的門檻。
可以說,若不是有先生手把手的教,學子們要學會認字都很難。
所以在生考試,許多人字都認不全。
雍正登基后,也試圖推廣話,曾下旨不會說話就不準科舉,沒幾年就失敗,就是因為這個切字法要“同音”,實在是太困難。
當然,用某島國的偏旁部首注音也不是不行,但滿洲勛貴想要的滿語,肯定是與漢字長得完全不一樣,否則騙不到他們。
漢語拼音正好符合滿洲勛貴的心理預期。
胤礽拳掌,要完四弟弟完不的事。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一點也被康熙否決了。
康熙并不是不知道滿語的弊端,也不是不知道“字同音”的重要,但他第一不希滿語失去表義的功能,第二……
康熙居然不希識字變得太容易。
看到胤礽的愕然,康熙著兒子的腦袋道:“我知道你有一顆惠澤天下的仁心,但保啊,你若是敢把拼音拿出來,讓全天下的老百姓只要拿著拼音表就能讀書習字,你大概就活不過明天了,我們大清也大概會立刻滅亡了。”
“這是挖全天下文人的啊。”
胤礽沉默。
他聲音沙啞道:“和科舉制度一樣嗎?但科舉制度不也推行了嗎?”
康熙道:“沒有魏晉南北朝的幾百年世削弱士族豪強,隋唐敢做這些事嗎?即使這樣,他們也經歷了很多很多代人。你想畢其功于一役,怎麼可能?朕先做一點,你再做一點,你的兒子再做一點,徐徐圖之。”
“朕知道你想看到怎樣的國家,但在朕在世的時候不可能實現,在你在世的時候大概率也不可能實現。甚至朕的孫子、重孫都實現不了。但我們一步一步鋪墊,說不定到了大清滅亡的時候,就厚積薄發,將你想要的世界實現了。”
我的接檔存稿文《重生之公府表小姐》[11月17日開坑,男主忠犬甜寵偽表哥] 現代女法醫曲明姝穿回北宋,嫁給神童狀元晏子欽,從此: ①大忽悠屬性全開,把小丈夫騙的近不了身還團團轉。 ②法醫金手指全開,小丈夫一改高冷臉,五體投地求指教。 ③歷史金手指全開,知道大體走向,規避官場風險。 當①②③都做到時,明姝驚恐地發現,小丈夫長大了,賤笑著磨“刀”霍霍向媳婦…… 曲明姝曾對天許愿:“請神賜予我一個像霍建華一樣盛世美顏,像孫楊一樣八塊腹肌,像花滿樓一樣溫柔儒雅的男子。” 于是,她收獲了一枚像霍建華一樣老干部,像孫楊一樣逗比兒童歡樂多,像花滿樓一樣“目空一切”的晏子欽。 曲明姝:?????? 作者有話說: 0. 排雷:男女主十五歲結婚,但最開始一段時間什麼也沒發生。女主吐槽帝。部分尸體描寫不適宜用餐時間觀看。女主內心狂野,外表矜持。男主技能點全加在讀書從政上了,缺乏生活常識。 1. 本文半架空北宋,作者希望盡量貼近歷史,法醫部分查了資料,但是沒有十分的自信,所以謝絕考據,謝絕追究法醫相關描寫的真實性/(ㄒoㄒ)/~~ 2. 如果喜歡這篇文,請收藏吧!作者謝過了,小天使們能收藏對作者來說就是很大的激勵了! 3. 作者小窒息,謝絕扒榜! 4. 作者愛你們~~~留評隨機發紅包~~~
改朝換代,山河動蕩,她一個小小的侍讀得到太子的垂青,卻在一夜風流之後,慘遭拋棄。 妖女,淫/婦,罵名接踵而來,和親、封妃、被廢,她的人生被徹底改變。 卻不知道,那一夜,改變自己的人,是誰。 她要怎麼做,才能讓一切回到當初,即使是冷宮裏,那段平靜的歲月?
“終有一天,你會跨過靜謐無聲的洗墨江,離開群山環抱的舊桃源,來到無邊陰霾的夜空之下。你會目睹無數不可攀爬之山相繼傾覆,不可逾越之海乾涸成田,你要記得,你的命運懸在刀尖上,而刀尖須得永遠向前。” “願你在冷鐵卷刃前,得以窺見天光。”
崔蘭因成婚了,她的夫婿長公子蕭臨溫柔守禮。 只是難以親近,十分無趣。 她的心事無人可說,便寫在冊子上聊以解悶。 說來也怪,她寫下的“願望”都會實現。 蘭因逐漸大膽,開始胡亂寫。 檀郎的手玉白修長,要是能摸摸就好了…… 檀郎的腰身勁瘦挺拔,要是能抱抱就好了…… 雖然這些願望未能實現,但夫君看她的眼神日漸變得幽深可怖,就好像要吃人一樣—— 蘭因:……? 有趣。 / 蕭臨是芒寒色正、克己復禮的蕭家長公子。 他聽聞崔蘭因心有所屬,剋制自己遠離。 後來他看見一本冊子。 起初還算正常,可後邊逐漸離奇,甚至有一天上面大膽寫道:“……檀郎把我拽到假山後,我想跑,但是被他狠狠抓住,親吻……” 某日宴會上,好事者翹首等着看昔日舊情人會面的熱鬧,崔蘭因卻不見蹤跡。 有人聲稱,好像看見她消失在假山後。 / 【小劇場1】 有一日蕭臨差點被人下藥。 崔蘭因卻被叫到屋中,只見長公子端着一隻空碗對她道: “要麼留下幫幫我……要麼鎖上門,讓我自作自受。” 崔蘭因果斷鎖上門,不過是內鎖。 【小劇場2】 蘭因有個祕密: 平時溫文爾雅的長公子雖然很好,但她更喜歡激出他不爲人知的另一面。 尤其是迫使她在無力啜泣時還要回答究竟是他的手好看還是她檀郎的手好看的時候…… 蕭臨有個祕密: 他從來不是什麼好人,尤其對崔蘭因這個慣會撩撥人心的頑劣女郎。 她只要對旁的郎君笑一笑,他就想把她關起來,日日年年只能看着他一人,只能對他一人笑。 若她不聽話,他會教她聽話。 他知道自己這樣想、這樣做都是不對的,好在蘭因……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