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眉眼一跳,“人家都是限制最高點,你限制最低點?”
周滿提醒道:“土地啊土地……”
皇帝立即改口,“行吧,還有呢?”
“再從職田開始改革,”白善提議道:“如今土地減,時有侵占田和人力的事發生,不若將職田取消,還田于民。”
皇帝微微皺眉,“只怕朝中百不會答應。。。”
白善道:“只要俸祿給足,他們會答應的。”
他道:“朝中有人和我們一樣自己經營職田,大多是由戶部統一管理,每年秋稅過后從戶部支領份額,其實和支取俸祿沒有多大的差別。”
“真正有差別的是地方,而侵占田的事也多發生在地方。”因為地方上的職田一般都是員自己打理,很會有人給地方的戶房來管。
這是一種習慣,算是一種不言自明的規矩。
但白善認為這樣的“報酬”方式太過復雜,不如直接將員的收定下,每一品級該得的俸祿是多,一并由戶部支付。
皇帝若有所思,“這樣一來,定額多?田又歸于民間,戶部從哪里得來的這多出去的錢糧?”
這可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而是一旦開始就永久的,每個月都要消耗的,國庫和地方財政能支持嗎?
白善立即道:“所以職田改革之后便是賦稅改革,地方留存此財務改革,至于給多,按照現在各品級員的收取個平均值,再往上加百分之二便差不多了。”
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大家肯定愿意,只當是公薪養廉了。
皇帝見他說的頭頭是道,便問道:“你們計算過嗎?”
白善微微一笑,自信的道:“自然,臣和楊相等人反復計算過兩年,想到了各種況。”
他蠱皇帝道:“臣知道陛下的擔心,前朝覆滅,一是因為末帝殘暴,橫征暴斂,奢侈無度;二便是他寡恩負義。”
皇帝瞥了白善一眼,意味深長的看了他一眼。
倆人都師從莊先生,自從莊洵進崇文館后,就算他當了皇帝,他也時常找莊洵上課,有時只是聽他談一談當下的朝政便也有所收獲。
雖然莊洵很就當下的朝政發表意見,他每每問起,對方都是以談史開始,議史結束。
歷史上總有相似的事發生。
比如他們對世家豪族的態度。
所謂前朝末帝的寡恩負義,詳細說來就是前朝末帝不甘被門閥世家掣肘,于是大力推行科舉,直接把九品中正制這碗飯給掀翻了。
他帶著一派人和門閥世家直接針尖對麥芒干了起來,加上當時外困,他為了修大運河和打高句麗,搞得民怨沸騰,于是大家就趁勢反了。
雖然接位坐上去的是他們李家,但在對門閥世家的認識上他們是差不多的。
而且李家的更深,前朝的教訓,他們絕對不能在同一個坑里跌下去。
順從門閥豪族是不可能的,最好的辦法是削弱他們在朝中,在天下間的影響力。
削弱了他們,那便要有替代的人,寒門,甚至是庶族都是很好的影響。
不過和前朝末帝不一樣,他想三年就干的事,先帝用了二十年的時間給他鋪路,他也未必能在自己活著時完,但沒關系,他還有兒子。
父皇臨終前一再叮囑,輕重緩急要區分清楚,有些事,雖重,卻得緩緩行之,做人要有耐心,而做皇帝,不僅要有耐心,還要能忍。
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有可能為一個好皇帝。
皇帝聽沉片刻,先略過了各種技的問題,反而問道:“現今,你們一個是丞相,一個是尚書令,還有一個是署令,你們的職田可以說是朝中頭一等的,你們真心愿意放棄?”
他看向周滿,意味深長的道“朝中職田收,怕是無人能及周卿,你名下那些職田,尤其是莆村的建設,那可是花費了不銀錢吧?每年你那一片職田莊子的收可是羨煞百。”
周滿應了一聲,“只要是為大晉和陛下好,臣損失的不過是一時之利,臣之后,子子孫孫皆是晉人,是陛下的臣民,他們會到今日之后的種種之利,這樣算來,臣也不算損失了。”
皇帝挑眉,哈哈大笑起來,一拍大,“好!若人人都能如卿一般,天下何至于不平?”
周滿這一句話讓皇帝有了說服百的底氣,他起原地轉了兩圈,最后回頭目炯炯的盯著白善,問道:“賦稅你們想怎麼改?像折子上那樣異想天開的提議就不必說了,你們直接說你們的底線,最開始的設想,不必想著與朕討價還價。”
皇帝最討厭婆婆媽媽的人了。
白善神一振,道:“折子上的事的確難以完,便是完了,怕是也會生,所以臣等反復推敲過,臣等先提議將丁稅和田稅一并收納,等以后時機再收紳賦稅……”
這是一件很吃力的事,不僅在于此時損害到了“有錢人”和“有權人”的利益,還因為并不是人人都認同白善楊和書此舉會有益于大晉,有益于天下。
前者的反對不好理,后者的反對更難,認識是一件極難改變的事。
好在朝中和白善楊和書認識相同的大臣也不,加上他們也不是一上來便要全改,而是如白善所言的徐徐圖之。
楊和書主持了職田改革,UU看書 www.uukanshu.com而后提議的賦稅改制,然后他就出錯被外放了。
白善接后安分了兩年,然后就又開始提出一些小意見,一年修改一些,終于把底子鋪好以后便開始改革賦稅。
不僅是田稅和丁稅,還有商稅,改革的范圍很廣,但把步伐小了,沒有一步出老遠,而是小心的往前走了一步。
但就是這一步,他們前后也走了十年。
白善一直等到事完,大晉走平穩,越發強盛后便生了退意,而且后繼者的才能并不在他之下,其中不乏與他有相同認識,相同志向之人。
------題外話------
我get到了一種寫番外的方法,就是用這種主角游歷各,把各個人需要的番外給串起來,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再單獨出一點自己的描寫就夠了
不僅總能看到主角們,寫作度還自由
這是一個醫術高超的腹黑女與一個邪惡高冷的傲嬌男合夥禍害天下並在撲倒與反撲倒之間奮鬥的終身史!】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 建康城裏的郎君如星,謝韶音便是衆星所捧之月。 只是這輪月亮從未想過,身爲陳郡謝氏之後、太傅之女,自己有朝一日竟會下嫁李勖這樣的寒門武將。 聽聞此人能征善戰,有萬夫莫敵之勇,腰間一柄環首刀殺人如麻。 新婚之夜,看着那高大威重的男子一步步踏進洞房,韶音攥着帕子的手出了一層潮汗,話卻說得擲地有聲: “我已向阿父稟明,效法古人之禮,與足下試婚三月。若是三月之後,你我二人不能情諧,當一拍兩散,離絕各過!” 李勖長眉微挑,“怎麼試?” - 帝晚年時,曾與太子戲語,“美人計真乃天下第一陽謀。” 太子思想起從前偷看過的那些信件,忍不住腹誹:那不還是因爲你樂意! 良夜中宵,皇后儀態萬方而來,眼角眉梢猶是當年月色。 李勖看着她,彷彿又回到了幾十年前。早在烏衣巷口綺霞漫天的那個傍晚,她移開遮面的紈扇,向他投來宿命般的一瞥,這一生一世便已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