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古代言情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162 魏常在(三更到

《乾隆后宮之令妃傳》 162 魏常在(三更到

 得知皇帝再添子嗣,太后喜上眉梢,溫惠太妃念著怎麼這麼巧,自責為了忽視純妃分娩這麼重要的事,本親自前往咸福宮探產婦,自然被帝后與太后攔下,一番勸說后,皇帝與皇后才侍奉太后去咸福宮看新出生的皇子與純妃。紅則由務府的人領著,送往延禧宮。

 再回紫城,這里宮宇高墻依舊,連壽康宮里的宮太監也沒有變,裕太妃躲躲藏藏在人后不敢上前,時隔多年,沒想到還會有幾分愧疚。紅只當做沒看見,這樣的人該尊敬時尊敬,不相干的時候不往來最好,不想因為同和憐憫,下一次又不知遇上什麼事而糾纏不清。

 在延禧宮等候紅的,是闊別許久的千雅,皇后去瀛臺的那一次,們只匆匆了一眼,此刻再見,猶記得寧壽宮前被當時的嘉嬪欺侮,之后又被寶珍罰跪的慘痛經歷,可如今只是相視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中。

 千雅上前周正地行禮,道:“奴婢見過魏常在,延禧宮西配殿已經為您收拾好,若有不妥之,還請常在直言。”,側過讓出門前的道路,“奴婢為您領路。”

 紅微微頷首,便隨往門里走,紫城中東西六宮的規格都差不多,只略微有些不同,紅是低微的常在,不得居正殿,好在西配殿也十分寬敞舒適,只是不能比瀛臺天高海闊的自由,紅還記得千雅曾說,看見宮里的高墻就不過氣,這里的天都是四四方方的。

 避開了宮門外的人,千雅放松了一些,紅喊了一聲姐姐,千雅卻含淚道:“往后這樣的話,還是免了吧。其實我沒想到你有一天會回來,既然回來了,可要好好過。皇后娘娘去過瀛臺后回來,這半年變了很多,很像你還在邊那會兒的模樣,你瞧見沒有,不再那麼瘦得弱不風了,我也跟著輕松好些。紅……不,魏常在,等您安頓好了,時常到長春宮來坐坐,是娘娘的心愿。”

Advertisement

 紅不勉強千雅在自己面前的謙卑,這一切都是必須習慣的生活,而提起皇后,紅亦道:“娘娘早就與我說,在紫城等我回來。”

 說話時,櫻桃和小靈子上前見過千雅,小靈子昔日是太妃跟前的人,如今玉芝嬤嬤被佟府的人接回去養老,其他人或散了或留在瀛臺,小靈子便跟了紅。自然兩個人不夠用,千雅早就奉皇后之命為挑選了合適的人來延禧宮當差,此刻便將所有人召來見過他們的新主子。

 千雅私下與紅說:“娘娘與我講過,什麼事都要關照您,這些人若有不合適或不忠心的,您不要忍著,日子還長久著呢,不是忍一忍就能過去的。”

 紅明白,而千雅每一句話,都是皇后的心意,那日皇帝匆匆趕來要定下日子接回來,說的也都是皇后的心意,紅記得太妃臨終前說,留給了皇后最重要的東西,但結果如何管不著,紅約覺得,這些福報都落在自己上了。

 紅很安心,與千雅道:“等我安頓好,就去長春宮謝恩,千雅你先回去吧。”

 千雅卻抿了抿,見周圍沒有閑雜之人,提醒紅:“您剛剛回宮,誰都會好奇來湊個熱鬧,趕上純妃這事兒,且要小心些,指不定就有人趕著這熱乎勁挑撥離間。今天純妃生小阿哥,生得怪憋屈的。”

 千雅已不是當初那個膽小懦弱的人,本就一副聰明心腸,跟在皇后邊這些年,大小事耳濡目染,已學得昔日寶珍那般明干練,只是沒有寶珍那樣的歪念和貪心,到這一刻依舊盼著老老實實當差,年滿時能得到皇后恩典放出宮。

 櫻桃送千雅離去,而自己不再是在瀛臺時蹦蹦跳跳的活潑模樣,姑娘長高了個子,與其他宮沒太大差別,既是魏常在的人,也要比旁人面一些。有板有眼地吩咐眾人將魏常在的東西收拾好,但紅并沒有將壽祺太妃留給的巨額金銀帶回紫城,早在瀛臺時就付給了如茵,由帶回富察府收著,紅只帶了足夠用的錢回來。

Advertisement

 小靈子分著紅包,將延禧宮里的人打賞了一圈,得了厚的賞錢,宮太監都眉開眼笑,和公公來時,都熱地將他引來見主子。

 此時紅已換了藕緞面繡歲寒三友的冬袍,和公公見已打扮齊整,便道:“奴才來時,皇太后已經回寧壽宮,皇上和皇后都跟過去了,常在雖然在壽康宮磕了頭,但太后畢竟做主寧壽宮,您該主前去行禮,至于太后給不給臉面也不到咱們指摘。”

 “正想著,是先去長春宮還是寧壽宮,既然您覺得這樣妥當,我聽公公的。”紅答應著,要櫻桃取的雪氅來,而和公公則笑著道,“常在往后對奴才這一聲‘您’可要免了。”

 紅會心一笑,點頭答應。

 裹上風大氅,不再是瀛臺時桃紅草綠的鮮亮,紅滿低調沉穩的裝束,早在瀛臺就準備好,一步步走去寧壽宮,明白縱然自己依舊被太后討厭,也要在這紫城活下去。要學會圓一些,要明白什麼份說什麼話,不能再像當初那樣了冤屈就頂回去,回想當時,若非自己太過強勢氣,太后不至于氣得傳刑杖,而們鬧這樣,那幕后坑害的人,卻在笑。

 縱然是太妃,也時常教導紅不要與太后對立,太后有的立場,可絕不是惡人,更是皇帝的生母。

 紅住在延禧宮,比起西六宮來,距離寧壽宮更近些,和公公沒有跟著紅來,但紫城里的路紅依舊悉。當年第一次走出長春宮,寶珍就是帶來寧壽宮,而當時半路遇見皇帝,還跪在那里說,會一心一意照顧皇后。

 如今想來,似乎是紅食言,但不是不能照顧皇后,只要皇后與都放下心中芥,認清這早已無法改變的現實,們還能好好地相下去。千雅說皇后變了很多,紅也記著皇后離開瀛臺時對說,等回宮。

Advertisement

 將近寧壽宮,從宮道的另一頭有肩輿走來,可那里忽然停了下來,宮太監一陣慌張,紅再走近些,便看到停在路上的肩輿,海貴人正抱著玲瓏可的小娃娃,哄他不要哭。但如今已經不是海貴人,貴為愉嬪的人穿著打扮也比從前富貴,和紅一樣住在東六宮,住在另一頭的景宮里。

 紅上前行禮,愉嬪專注著懷里的孩子,只知道前頭有人來,卻沒發現是紅,一別多年,紅量有了變化,和愉嬪記憶里的小答應很不一樣,只是容依舊那樣麗,看一眼就知道,還是那個人。

 “延禧宮魏氏,叩見愉嬪娘娘。”紅行大禮,所有的規矩,在瀛臺時就學得爛于心。

 愉嬪得起這一禮,可向來和善可親,從前不得意時不自卑,如今有了五阿哥這個寶貝,也不在人前有半分高姿態。已抱著兒子起從肩輿上下來,一面請紅,一面逗著懷里的兒子說:“永琪快看,這是魏常在,魏常在漂亮不漂亮?”

 愉嬪把孩子放下來,永琪抹了抹眼淚,快三歲的小娃娃跑上前看了看紅,似乎是看見漂亮的人十分喜歡,臉上掛著淚珠子就笑了,拉了拉紅的氅,要和玩耍似的。

 愉嬪笑道:“方才在我懷里不老實,差點從肩輿上落下來,嚇得哇哇大哭。本來這點路,走過去就是了,結果這小祖宗不肯走,暖轎也不坐,非要大冷天的折騰坐這玩意兒,怪我不好,總由著他。”

 紅笑了笑,愉嬪這樣隨和,明明是好些年不見的人,明明紅才回來,可的言行,卻仿佛與紅多年相并不曾分開過,愉嬪俯將五阿哥抱起,更道:“妹妹這是去寧壽宮吧,我與你同行。”

Advertisement

 紅謝過,跟在一旁雖愉嬪走,讓景宮的人把肩輿送回去,五阿哥正是好的時候,在母親懷里一直不停地,又念叨起了“弟弟、弟弟”。

 愉嬪哄兒子:“過幾天額娘就帶你去看弟弟,眼下純妃娘娘那兒正忙呢。”

 小孩子半知半解,依舊念叨著弟弟。

 愉嬪問紅:“純妃娘娘生六阿哥的事,你知道了吧。”

 就是剛剛發生的,紅怎麼會不知道,此刻不知咸福宮中是什麼景,點了點頭,愉嬪卻笑:“不著急這幾天去請安的,或者……你看看皇后娘娘是什麼意思。”

 幾句話,與千雅的意思差不多,說白了今天回來,撞上純妃分娩,就算有太妃擋在前頭,可純妃不能計較太妃,自然計較,有心的人,不得勸多留一個心眼。

 到寧壽宮門前,那里的人見了五阿哥,都跟見了寶貝似的,愉嬪理了理衫預備進門,見紅下大氅一冬袍,笑道:“這個好,太后娘娘這陣子很喜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