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七十一章? 觸目驚心!聳人聽聞!!【第三更!求全訂!求月票!】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七十一章? 觸目驚心!聳人聽聞!!【第三更!求全訂!求月票!】

 第二天早上,景和帝剛剛起來,便收到了來自于鄧輝和傢善等人的聯署報告。

 實際上考縣儲糧倉庫的昨兒深夜就已經到了,但值班的副相馬浩秋認為沒有必要在半夜三更去打擾已經忙碌了一天的皇帝,所以便決定等一等。

 結果這麼一等,恰好凌晨來自于傢善等人的丘縣儲糧倉庫飛鴿傳書也到了。

 此時曹儀等人已經抵達了文淵閣,大家伙兒一起觀看了報告后,趕的跑來求見景和帝。

 景和帝這一晚上也是沒有睡好,哪怕是年輕貌的王昭媛如同一只小貓咪那樣,乖乖的在他懷里睡覺,給他溫暖,他也是徹夜難眠。

 原因無它。

 那份商人以死投書的信,實在是太嚇人了。

 如果全部都是真的話,那麼整個大康朝將會迎來一場巨大的震,不知道波及多員,不知道會有多人家破人亡。

 景和帝不相信這里面說的是真的,可苗炎卻堅持認為,可以認真的查一查。

 支持苗炎意見的是鐘昶、馬浩秋和馮玉強。

 曹儀不反對不支持。

 協調戶部的副相南宮忌表示了反對,卻并沒有堅持到底。

 所以景和帝才選擇了徹查。

 他先徹查的是京畿地區最重要的兩大倉庫。

 倘若這兩個倉庫沒有問題,那麼基本上那個做丁宇的商人所控訴的,也就是子虛烏有,頂多只是一項員以權謀私的案例罷了。

 后續的本不用再去調查。

 在進書房之前,景和帝心里已經有了準備。

 考縣和丘縣的兩大倉庫,只要損耗不在兩以上,他都不打算去大范圍的追究,只會小范圍低調的理此事。

 結果一走進去,景和帝便看到了大家沉的臉

Advertisement

 尤其是副相南宮忌,臉沉得快要滴出水來。

 于是皇帝的心也跟著往下沉。

 “陛下,這是鄧輝和傢善的匯報,請您過目。”

 說話之間,馬浩秋將兩份報告給遞了過來。

 這些飛鴿傳書,一般況下都是用極小的字跡寫的。

 所以呈現到皇帝的跟前時,全是由在文淵閣的翰林院庶吉士給謄抄過,再由經辦人簽字,四位丞相之一檢查后,和原件一起呈現給皇帝。

 皇帝主要是看謄抄的大文字版本。

 “臣羽林衛將軍鄧輝,稟告圣上如下:經查,戶部賬考縣應有一千三百萬石大米和小麥,其中大米八百五十萬石,小麥四百五十萬石。

 可據工部和翰林院查賬,發現落在賬目上面的僅有大米四百二十萬石,小麥二百一十萬石,余下六百七十萬石不知去向。

 經過審問,他們供述了一條罪惡的盜賣倉庫糧食的完整鏈條,其中戶部、吏部、兵部、刑部、京畿衙門、漕運衙門、河道衙門、北方水師衙門、考縣衙等皆牽涉其中。

 臣以為,朝廷應盡快派遣得力干臣,負責進一步的追查和審判工作,以此方能追回損失,救助災民于水火之中。”

 ……

 “臣羽林衛將軍傢善,叩拜陛下萬安。

 臣星夜兼程抵達丘縣儲糧倉庫,卻不想賊子早已得到消息,喪心病狂的點燃了一原本有三百萬石的儲糧倉庫,致使此倉庫糧食全部燒毀。

 臣有負圣恩,不得已以雷霆手段殺戮,再嚴刑拷問眾人,加之計吏和翰林院眾人協助查賬,得到報如下。

 戶部賬考縣應有一千五百萬石大米和小麥,其中大米九百七十萬石,小麥五百三十萬石。

 但實際僅剩大米三百一十萬石,小麥二百七十萬石,其燒毀的三百萬石倉庫,也僅余七十萬石。

Advertisement

 臣審訊后得知,丘縣儲糧倉庫從五十年前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的倒賣糧食,新糧變舊糧,大斗變小斗……

 各種手段層出不窮,終于到現在僅剩不到一半,實在是滔天大罪,罪不容赦!”

 ……

 看到了這里,景和帝都不去看后面翰林院進士和計吏的詳細審查報告了。

 他想要緩緩的把文書放在桌上,卻實在是忍不住,猛的一下把一疊紙張全都摔到了地上。

 “混賬!混賬!!混賬!!!”

 向來脾氣好的景和帝,張就痛罵道:“這些畜生!皇爺爺、先帝和朕都是如此信任他們,結果他們卻如此的放肆!國家糧食倉庫都敢倒賣糧食,而且數量如此之多!當誅!當誅!!”

 雖然景和帝平日里有些毒舌,可他也就是隨口說說。

 像是這樣指名道姓的要殺一大批人,卻是從來沒有過。

 由此也可以看出他有多麼憤怒。

 在書房的各位重臣也不覺得奇怪。

 任誰是皇帝,任誰看到自家的倉庫居然被奴仆悄悄的倒賣了一千多萬石糧食,都會憤怒無比的。

 特別現在天下有那麼多省份遭長江和黃河兩條水龍的肆,正是急需糧食的時候!

 這還僅僅是京畿地區的兩大倉庫。

 別的地方的倉庫呢?

 又有幾個大型倉庫能保住三分之二、甚至是一半的糧食?

 心驚啊!

 害怕啊!

 烽煙四起的時候才過了多年?

 一百年都不到!

 現在就要又重蹈覆轍了嗎?

 為發現人的苗炎也來了。

 一群人沉默之中,他站出來道:“陛下,臣請命前往徹查此事,一定將那些碩鼠們全部繩之以法!”

 “不,你不用去。”

 像是忽然蒼老了幾歲的景和帝,微微搖頭。

Advertisement

 “陛下!”

 苗炎急了,“這樣的人,您還寬容干什麼?一定要嚴懲啊!不然國將不國,天下也不再是我大康的天下啊!”

 一旁的曹儀抬了抬眼皮子,呵斥道:“太升,你胡說八道什麼?這點事我們就扛不過去了?你別忘了,江南還穩著的!四川還穩著的!我大康四面疆域還穩著的!!我們的軍九衛也更是穩著的!!!”

 曹儀的話非常重,但卻也絕對的言之有據。

 大康最重要的地方便是江南三省。

 特別是自從有了京杭大運河之后,江南三省的糧食和資能源源不斷的輸送往京城和許多地方,這就大致的保證了帝國的安定。

 只要江南還穩著,那麼全天下就不可能有大難。

 這也是為什麼室韋的那些將軍丞相們,都想要直搗黃龍,一舉摧毀江南的重要原因。

 現在糧倉出巨大問題,但江南的儲糧倉庫肯定不會和考縣、丘縣的兩大倉庫一樣。

 因為江南有劉仁懷!

 天生神劉仁懷,從十五歲中狀元開始,就一路拔尖,從來沒有讓人失過。

 糧倉這麼重大的問題,雖然主要是戶部在管理,但地方員仍舊是有監督的能力,特別是江南總督這樣的超級大員,接管本地糧倉事務都不是什麼稀奇的。

 再加上這些年災難頻頻,江南本來就是賑災的主力,劉仁懷不可能那麼傻乎乎的,每次只是按照庫存調糧,而不去探查一下自己究竟還有多存貨。

 倘若江南那邊糧倉有問題,劉仁懷早就理了。

 迄今為止他還沒有報告,證明江南糧倉無憂。

 西南總督葛松道比起劉仁懷更加兇殘,他每年都需要從四川調集糧食去貴州和西康,對糧食沒點數,能行?

Advertisement

 所以四川也同樣的沒有問題。

 當然了,四川經歷了年初的超級大雪災,再經歷了現在的超級大洪災,現在倉庫里面糧食可不多了,可能僅夠他們自己用而已。

 另外雖然中原腹地遭遇長江黃河的洪水肆,但大康的邊疆地區恰好就躲過了這一劫。

 每年給他們的糧食都供應充足,且沒有自然災害的況下,邊軍和周圍的城鎮民眾,自然不可能不穩。

 只要他們能穩住,那麼周邊的蠻夷和小國就不可能得逞。

 最后一點更加重要。

 軍九衛大部分都是駐扎在京畿地區,由于去年開始苗炎和熊文慶便積極的做水利工程,疏通河道、加強堤壩等等,所以哪怕是黃河再怎麼的肆,進出京畿地區的時候仍舊是乖乖的,沒有引發任何的危險。

 京畿地區的糧食和人心,就這麼安穩的保住了。

 那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眾和軍、軍家屬們自然也是心中踏實了。

 這樣一來,軍們戰力沒有毫減退,忠心程度也不會有半點下降,他們就仍舊是全天下最值得依靠的強悍力量。

 哪怕有不的人因為活不下去而為流民,甚至是被鼓起來叛,在強大無匹的軍的討伐下,很快就會被滅掉,讓天下恢復安寧。

 上述的這一切,便是曹儀說的底氣,也是整個大康的底氣。

 言之有據。

 踏踏實實。

 聽到曹儀這麼講,在場的皇帝和大臣都微微頜首。

 大家急躁的心理,也平息了不

 景和帝也沒有計較這個,他對苗炎道:“太升啊,我不讓你去查儲糧倉庫,是因為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去做。”

 苗炎拱手下拜,正的道:“請陛下明示。”

 “這一次的問題,主要出在戶部。而戶部之中,問題主要又出在儲糧倉場司。”景和帝咬牙切齒的道:“負責管理儲糧倉場司的戶部侍郎楊濤,絕對是跑不掉的主使者之一。他屢次以謊言欺騙朕,造了天大的損失,絕對不能輕易放過。”

 “好!”

 苗炎點點頭:“陛下的意思是,由臣來審楊濤,讓他代錢糧的去向,盡可能的挽回損失……還是要加上查出幕后的主使者?”

 說話的時候,苗炎向了副相南宮忌。

 南宮忌在戶部干了二十多年,要說南宮忌沒有牽涉到其中,苗炎絕對不相信。

 景和帝也看到了苗炎的眼睛注視之

 他也跟著向了南宮忌。

 南宮忌長嘆一聲,徑直跪了下來:“陛下,在案沒有查清楚之前,臣自請束縛于皇宮之中。倘若老臣有違法之,甘愿罰!”

 “明亮你多慮了!”景和帝讓趙壽上前扶住了他,“你的忠心和能力,我是知道的。你雖然私節有虧,但大問題是沒有的。”

 頓了頓,皇帝又道:“不過為了避嫌,你呆在宮里更好!”

 “老臣遵旨!”

 南宮忌心中暗自一沉,卻又別無他法。

 哪怕是今天他自己不說這話,恐怕其余的幾個丞相也不會放過他。

 景和帝轉而對侍立一旁的高敬道:“子宣,你立刻將楊濤給抓回來。這幾天繡衛留一個校尉在太升的邊,由他指派,隨時準備聽命抓人,不用奏報!”

 “是!”

 高敬眼中閃爍著興

 這一次繡衛要弄個大的了!

 聽聽吧!

 戶部、吏部、刑部、兵部、京畿衙門、漕運衙門……等等,這麼多的巨頭都牽涉其中,這一場大風暴絕對不可避免!

 他仿佛都看到了這件事的結果。

 那就是殺得人頭滾滾、河!

 景和帝接著吩咐馮玉強道:“墨河,你親自去一趟考縣和丘縣,將那里的蛀蟲全部給我清出來,該殺就殺,該流放就流放……除非有特大的立功,不然絕對不要手!”

 “臣遵旨!”

 馮玉強點了點頭。

 為堂堂翰林院掌院學士,親自出馬理此事,絕對是興師眾了。

 他為人格剛強,殺伐果斷,做這個事一點都不為難。

 “青古。”景和帝又對鐘昶道:“你去調派金吾衛京城維護安穩,龍騰衛圍繞京城三十里地帶布防,虎賁衛在京畿地區巡邏,其余幾衛就地待命。”

 “是!”

 鐘昶沉聲答應道。

 他是副相,平日里卻沒有涉及到軍務,但這一次需要有人來坐鎮的時候,除了他,就沒有人能擔當重任了。

 在這麼一刻,景和帝忽然覺得,西南總督葛松道閣之后,讓他來協管軍九衛,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