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四十二章? 抵達目的地【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四十二章? 抵達目的地【第三更!求訂閱!求月票!】

 姑娘們直到第二天下船,都不知道做出這等驚人詩篇的年是誰。

 但和昨天相比,們對柳銘淇是充滿了仰慕。

 們的腦海中再也不可能忘記昨天晚上在甲板上的那一幕。

 《錦瑟》這首詩的每一個字,柳銘淇當時的每一個步伐和表,都深深的銘刻在了們的心中。

 下船之前,們還和正在鍛煉的柳銘淇道別了一聲,得到的是溫和的回復,這便讓們覺得更加的溫馨。

 這樣的如玉公子哥,哪個孩子能遇到,才是一輩子的福氣呢。

 也不知道是哪個孩子這麼沒有眼,居然舍得離開他。

 要是換做了我們,那是打死都不會離開他的。

 哦,不對。

 如果沒有這回事兒,我們就聽不到“此可待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絕世詩句了。

 真

 真好!

 真凄~~

 ……

 姑娘們的猜測,其實也就是眾位年輕人的猜測。

 大家都在想著,那個柳銘淇心中的孩子到底是誰。

 八姑倒是大咧咧的問了柳銘淇,可柳銘淇卻笑著說沒有那個孩子,只不過是他自己想象的。

 詩人嘛,作詩都靠想象!

 而且他懷念的并不是哪一個的人,而是前世的那些見過的人,生活過的時

 他懷念的是一個時代,一個再也回不去的時代。

 可他這話沒有人愿意相信,卻又都猜不出來。

 唯一心中有點譜的是柳銘璟,不過他可不會說出來讓這些人八卦。

 八卦其實是小事兒。

 關鍵還牽涉到了太子,這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一旦讓太子心中有了梗,那麼以后銘淇的日子可不好過。

 所以柳銘璟忍住了。

 討論還猜測在繼續,這游船已經開始航行了。

Advertisement

 從宜昌一路逆流而上,經過了東之后就進了四川境地。

 從奉節開始到萬縣、重慶,最后抵達宜賓,便是這一次航行的最終點。

 長江不經過西南總督府的所在地都,柳銘淇等人也不會現在去都閑逛。

 得等到從宜賓周圍辦事兒完了之后,才會去都。

 然后一群人再從都往上,通過漢中再繞回京畿地區。

 這便是這一次的整個流程。

 四川種植煙草的地方都在它的邊角地帶。

 其中最多的一個是在西北部的涼山地區。

 然后數下來是就是最南邊的攀枝花,以及柳銘淇這一次要抵達的終點——宜賓。

 煙草喜歡氣候溫暖潤的地方。

 這也可想而知,為什麼是云南為煙草的主產區了。

 實際上煙葉給人的覺,和普洱茶的茶葉差不多。

 都是大闊葉、植株高大、喜歡充足的日照和水分。

 對了。

 另外咖啡豆也是如此的。

 所以云南又是我國咖啡豆的最主要產區,生產出來的品質完全不遜于哥倫比亞等南的產品。

 而宜賓這個地方,直接就在四川和云南的邊界上面。

 哦,不是,現在應該說是南詔。

 正因為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又是在長江水域里面,宜賓得天獨厚,種植出來的煙草也是質量很好。

 后世這里還是很著名的煙葉基地,生產出來的煙葉被四川、重慶和云南三個地方的煙廠爭著搶呢。

 裕王府想要在這里大規模的種植煙草,那麼必然需要當地員和士紳們的配合。

 于是在柳銘淇等人抵達了宜賓之后,便把當地的員和士紳都給了過來。

 題外話一句。

 他們這一路的航程足足行駛了七天時間,慢得驚人。

Advertisement

 沒辦法。

 他們在襄到的恐嚇太深了,所以到了船上反而才能放得開。

 一群人每天晚上都會停靠在岸邊,然后就請那邊的姑娘們上來,大家吃吃喝喝、唱唱跳跳,真是好不快活。

 你要說這邊的姑娘們比帝京城的更漂亮?

 不一定。

 至還要土氣一些。

 但就是這樣不一樣的覺,讓眾多年輕人們發的青春活力,歡樂得不得了。

 下了船,柳昱函都在意猶未盡的提議:“我們干脆別去都了,銘淇干完了事后,我們原路返回吧,這一次多玩幾天。”

 柳銘淇理都沒理他。

 出來玩,玩得開心是很好的,可總不能一天到晚泡在上吧?

 到轉一圈,看看大康的魅力河山,漲漲見識,這不也好嗎?

 要知道,他們之中很多人這一輩子可能就一次出來的機會,難道不該認真的把握?

 有那麼一刻,年都想告訴他們這個殘酷的事實了。

 但最后他還是忍了下來。

 行程還沒有過半呢,你就這麼說,信不信這群人把剩下來的旅程過哭喪之旅?——一想著這兒玩完了就不能再出來了,他們每次都能像是生死離別一樣。

 這又何必?

 ……

 宜賓也是一個通要地。

 首先在長江邊上,有著寬闊的碼頭和各種資源,而宜賓也是長江上中下游的節點,它以上的就是長江上游,它以下的就是長江中下游了。

 另外它也是四川南部連接外界的一個重要通樞紐,著名的從云南而來的金沙江,實際上就是長江的一段,在這里和岷江、嘉陵江等匯聚,一同流向東方。

 南詔人想要和大康人做生意,這里也是一個很方便的易點。

 大量的貿易和資往來,讓宜賓了一個重鎮。

Advertisement

 在這里還駐扎了一萬人的邊軍,不過據說戰斗力并不拔尖,主要是以防守為主。

 葛松道把自己最厲害的邊軍,一大半放在了西康,另一小部分放在了攀枝花。

 只要南詔敢有什麼彈,從攀枝花殺下去,可以直達楚雄、曲靖和南詔首府昆明,非常的方便。

 之前好幾次,南詔打著“為土人同胞們報仇雪恨”的旗號,想要殺西南三省,就是被攀枝花的邊軍們教做人的。

 相比起來,宜賓并不需要直接面對南詔的主力——畢竟四川的攀枝花和貴州的威寧兩個大府著南詔出來的一截。

 他們相當于是被三方給包圍著,挨打躲閃都來不及,哪里敢做什麼?

 于是就老老實實的做生意。

 通過他們東北的第一大重鎮——昭通,南詔的各種特產品賣到了宜賓,再通過宜賓的水路流向長江流域的各個口岸。

 或者是直接從宜賓的陸路開往都平原,讓天府之國的民眾能買到他們的產品。

 南詔的氣候接近于它下面的中南半島,天氣炎熱又不缺乏降雨。

 有許多歷史文獻記載,或許這就是我們華夏的起源地帶。

 當然這沒有經過有力的考證,但也證明了其實這里的自然環境很好。

 但是呢,別看這里雨水充足,各種植生長旺盛,各種森林資源數不勝數,但卻比旁邊大康最窮的貴州都還要窮好幾倍。

 沒辦法。

 南詔他們的土司和統治制度,就是造老百姓們窮苦的源。

 老百姓們很窮,但是他們這些土司頭人們卻富得流油。

 平日里和宜賓做生意的就是他們。

 ……

 宜賓知府何飛、鎮守將軍石竹兩人來得很快。

 不僅僅因為柳銘淇公開發出了拜帖,更因為柳銘淇能明正大的從京里出來。

Advertisement

 這就是很了不起的事,證明了他是皇帝很寵的侄兒。

 你想想,我大明,皇帝寵信的五品太監,到了外面都是呼風喚雨的存在,那麼大康深皇帝信賴的小王爺出京,自然也會有禮遇。

 包括之前襄府的知府祝寬杰就是這麼想的。

 在船上呆了七八天,一群們也有些乏味了。

 柳銘淇辦正事兒的時候,他們就先在客棧里面休息,等到睡飽了之后,晚上再行

 所以柳銘淇是單獨帶著池三見兩位地方大佬的。

 “下宜賓知府何飛(鎮守將軍石竹),見過世子殿下!”

 兩人進門來就很客氣。

 何飛有些胖,這和普通的地方員形象差不多。

 石竹卻比他更胖,這讓柳銘淇頗有些驚訝。

 因為他從繡衛得到的消息是,這個石竹是出了名的好戰分子。

 平日里沒事兒他還能挑出一些周邊大山土人部落的病來,然后加以圍剿。

 石竹最喜歡的是把這些土人趕到南詔去,反正他們的信仰和種群都差不多。

 然后留下來的土地和大山,就讓那些沒有土地的窮人居住和耕種。

 為了這事兒,葛殺神不止一次的表揚過石竹,因此石竹的名聲很是響亮。

 可沒想到石竹居然是這麼一個人畜無害的胖子形象。

 思緒收轉。

 柳銘淇笑道:“來,兩位大人請坐。”

 等到他們在賓客位置上坐下,柳銘淇又道:“這是我第一次出京,也是難得的機會,所以冒昧打擾二位,還請見諒啊。”

 “殿下您客氣了!”何飛笑著說,“您來到我們這里,是讓宜賓蓬蓽生輝的。現在宜賓的學子們,誰不知道‘舍生取義說’,還有‘勸學’啊?

 這不,剛剛開了年,葛總督便已經下了命令,要啟蒙的孩子們多誦讀《勸學》,以此來明心立志,爭取日后能為朝廷的棟梁呢!”

 柳銘淇也沒客氣,頜首道:“我其實也是這麼想的,我大康乃是漢家子孫,就應該傳承這樣的學習神,才能不斷的有進步!”

 葛松道是法家學子,但寫下《勸學》的儒家半圣荀子大大,卻教出了法家最杰出的兩個天才——秦王朝第一任丞相李斯,以及法家集大者的韓非。

 所以他的《勸學》是儒家和法家都能接,還都很喜歡。

 甚至于墨家、農家這些學子們,也同樣的表示應該學習。

 無論什麼時候和什麼環境下,孩子們最開始學習的東西一定要充滿正能量,要從小就豎立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這一點上面,《勸學》橫豎上下三千年,沒有一個對手。

 可惜到了現代社會,積極發展經濟,不斷培養現代人才的時候,卻缺乏了對我國古文化的傳承,以及這種神的傳承領悟,所以才鬧出那麼多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東西來。

 我國之所以屹立五千年不倒,并不是因為我們經濟多強大,而是因為我們這個族群的涵非常深厚,有底蘊。

 這才是我們屢次遭遇危機卻又不斷崛起、從未斷了傳承的關鍵。

 不像是古羅馬、古比倫、古印度,一兩次之后就直接涼涼。

 因此柳銘淇覺得自己把《勸學》帶來了大康,是對這個國家的一大貢獻。

 也就是這個位面沒有功德點,不然一道金就該照耀在柳銘淇上,直接讓他白日飛升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