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
說是遲那時快,八姑尖著就撲到了柳銘淇的上,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
一旁呆著的柳銘璟癟了癟,心想這丫頭也太不講究了,有這麼夸張的嗎?
殊不知,這也就是在古代。
如果換到了現代,八姑是一定“啵啵啵”三連擊的。
這倒不是什麼曖昧,而是純粹一種激。
你如果是一個被了二十年的人,一旦有機會走出牢籠,那麼你一定也會這麼激那個救你出去的恩人的。
別說是擁抱和三連擊了,就是直接了躺下來謝恩,都毫不足為奇。
說是,實際上有些夸張了。
大康規定的宗室子弟不能離開京畿地區。
京畿地區的面積非常大,就是一個省份。
古代絕大部分人連自己所在的州府都沒有走出去過,更別說一個省份了。
但宗室子弟不一樣啊。
你限制了他們不能出京畿地區,那他們就覺得是呆在牢籠里面。
區別只在于牢籠比一般的要大許多罷了。
可還是牢籠。
本來其實他們也不大愿意出去那些窮山僻壤。
但是我出不出去是我自己的事兒,你不能限制我出去,這就不對。
這便是幾乎所有宗室子弟的想法。
就連現在的這幾位親王,年輕時也這麼的不滿過。
現在到了他們的子們。
八姑就是這樣一個喜歡熱鬧和好玩的孩子。
在京畿地區的山山水水,都和一群宗室貴族閨、阮小秋等人一起去過。
但就是沒有看過外面的世界。
如今年齡差不多了,該親生子,生一個來繼承睿王府的爵位了。
雖然不能說什麼不滿意,但終究心中是有些惆悵的。
了親,就再也不能這麼灑了,就像是一個小孩子忽然長大人一般。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柳銘淇跑過來告訴,皇帝已經同意跟著柳銘淇一起,去四川逛逛玩玩,你說八姑會不會喜出外?
抱過之后,八姑不舍的放開了柳銘淇,并且越看他越覺得這弟弟很好。
“銘淇,沒說的。”八姑拍著他的肩膀,“八姐我有好幾個閨房友,都是長得漂亮的小姑娘,改天我介紹你們出來坐一坐,大家喝喝茶聊聊天,說不定你就把們給泡上了呢?”
“泡”這個詞是新型詞匯,同樣是柳銘淇說出來的。
雖然有些低俗,但簡單明了又接地氣,所以很多人都學了開來。
年還沒有回話呢,柳銘璟在旁邊就酸了“八姑,我也缺人啊!你怎麼不說介紹給我?”
“去去去!”
八姑瞪了他一眼,“你好意思?你怡王世子花叢小浪子的名號誰人不知?人家好姑娘會愿意選你?當然是我們銘淇最好啦~~”
好吧。
這就是區別待遇。
柳銘璟聳聳肩不去和爭吵。
不過其實他心也是很高興更高興,簡直是充滿了燦爛的。
銘淇不愧是好兄弟,有這個好事兒居然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
雖然四川沒有江南好,但這可是難得的出去游玩的機會。
只不過人太多了,就顯得有點累贅。
如若是自己三人,再加上十幾個侍衛,人目標小,那該多好?
憑借著自己的武力,還有大柱和樊山作為輔助,遇上一百個山賊都沒有半點問題。
但柳銘璟也就是想象一下而已。
他知道皇帝的擔心。
出去的三個宗室子弟,哪一個出事了,都是天大的罪過,皇帝是要背負責任的。
再加上銘淇之前就被刺殺了一次,皇帝非常的杯弓蛇影,自然不可能讓他們一行二三十人就出門。
八姑此時仍舊在興之中:“銘淇,我們什麼時候走?”
柳銘淇道:“我這邊還要準備一下子,后天我們出發,你們看可以嗎?”
“我沒有問題。”
“我也沒有問題。”
柳銘璟和八姑先后回答道。
“那好,你們也把自己的侍衛和婢準備一下。”柳銘淇道,“八姐,這一路有點遠,你可得把婢帶夠,這是皇上要求的,他是你一個孩子家家的,跟著我們一群大男人,要注意一些。”
“嗯嗯嗯!”
八姑白了白眼睛,卻還是順從的點頭。
不帶婢的話,別說是皇上,就是老爹都不會同意的。
……
回到了家里,柳銘淇去了別院制作烤煙的院落。
這一次蘇祿國運來的煙葉,質量都非常的好。
不但是煙葉寬大,而且還比較有水分澤而不腐壞,雖然經過了好幾個月的海上運輸,居然還能保持這種狀態,非常不錯了。
但是這樣的煙葉并不能直接用,還需要烤制。
柳銘淇特意叮囑了羅烈,讓他們運最原始的煙葉過來,柳銘淇要自己烤制。
實際上柳銘淇也不懂。
不過他有著現代的一些經驗和理論知識,再怎麼的也比那些土人們做得好吧?
柳銘淇見過現代的烤煙房,所以他講解了一下為什麼要掛起來烤制,以及烤制的時候,溫度和時間的不同,就會帶來口味的不同。
他只是。
下面的一群被挑出來的工匠們,便只能是多重的實驗。
經過了十來天的初步實驗,第一批的煙葉被烤制出來,煙卷了香煙,給了已經等不及的朝廷大佬們。
現在他們的便是第一個試驗品。
而第二個、第三個的試驗品還在繼續之中,接著會給他們送去。
柳銘淇專門安排了人,要詢問他們幾種煙的覺,并且確定哪種煙最歡迎,最后再集中力量生產那一種香煙。
這恐怕也是史上份最高的一群實驗者了吧!
柳銘淇找到了過來監督制作烤煙的池三,吩咐道:“三兒,你趕把這些代下去,然后準備跟我一起走。”
池三點頭道:“我這邊已經安排得差不多了,明后天第二種的烤煙就能做出來,然后給丞相他們送去。上次烤制的不多,他們已經在催促了呢。”
“別慣著他們,該讓他們等著就等著,白還敢催促了?”柳銘淇不以為意的道。
他可以吐槽丞相們,池三可不行。
池三只是問,“殿下,這麼多的烤煙制作出來,我們定價多合適呀?”
羅烈運來了二十萬斤的煙葉,經過烘烤之后蒸發水分,再有一些壞掉的清除出去等等,估算大致上能得到十二萬斤的品煙。
現代的一桿煙煙大概只有零點七五克,不過人家還有一節過濾。
單是那點煙卷煙,顯得就太短了。
現在沒辦法做過濾,所以柳銘淇很豪爽的做了一克的香煙,長度和現代加了過濾的差不多。
以前給皇帝、高敬他們的,是一包十支煙。
現在煙這麼多,就干脆像是現代那樣的做了一包二十支的那種,這也算一種強迫癥,非要和自己悉的東西一樣。
連同那種包裝方式都差不多。
只不過表面的圖案不是中華,也不是黃鶴樓,也不是熊貓,而是變了悉的裕王府的標識。
煙的原材料本很,都是羅烈送來的,柳銘淇也就是出了船只海運費用,以及送到京師的一系列運費。
這些錢折算下來攤薄到每一桿煙里面,都還不到一文錢。
至于說烤制和卷煙制作的工序和用料什麼的,同樣算下來沒花多錢。
現在頂天了也就是一包煙一百文的本。
這還是小批量的在實驗。
如果等著十萬包、一百萬包的生產,那麼制作本又會大幅度的下降,一包頂多是三十文。
柳銘淇說道:“還是按照一兩銀子一包吧!”
“好!”
池三對此沒有意外,自家殿下定價的風格就這樣。
一兩銀子一包并不貴,畢竟有二十支呢。
之前他還以為柳銘淇會做去年那種十支一包的香煙。
現在數量都已經翻倍了,算得上非常厚道了嘛。
這事兒柳銘淇早就認真的考慮過。
香煙一開始并不打算給太多普通人推廣。
你別看十二萬斤煙很多,可以做三百萬包香煙,但京城里的朝堂大員、六部員、軍將領等等,加起來不下萬人。
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喜歡煙,每人哪怕每天就一包,也就是三個月的量。
三個月之后哪兒來新的?
蘇祿國那邊已經竭盡全力供給了,人家最早等到中秋過后才能再有供應的,運到京城又是年底了。
所以柳銘淇本不用擔心沒人買。
一開始價格是這樣的,嫌棄貴不買算了。
這就相當于是現代的獨占賣方市場。
我只有名犬香煙,還貴的,但是別的香煙就沒有了,你就說買不買吧?不吧?
況且喜歡煙的人,從一開始就能接它的價格。
那些不能接這個價格的人,就只有等到柳銘淇在四川的栽種功,大批量收獲之后,把香煙做出高中低的三檔出來吧!
最好的煙葉最貴,那些邊角料和雜料,湊在一起就是最低檔的。
那時候一包五十文錢的香煙都能做出來。
這也會是柳銘淇對海外傾銷的主力!
……
努力寫書中,晚上繼續~~~
崇禎十七年正月。此時,距離歷史上的大明滅亡。只有兩個月時間了。李自成大兵即將來犯。多爾袞于關外虎視眈眈。滿朝文武,盼著新主天兵殺至,改朝換代,效忠新朝。為了茍合性命于亂世。為了拯救大明朝江山!剛剛穿越成大明太子朱慈烺的朱見海。決定帶著父皇朱由檢南渡……
我們接受了祖先的遺產,這讓中華輝煌了數千年,我們是如此的心安理得,從未想過要回歸那個在刀耕火種中苦苦尋找出路的時代。反哺我們苦難的祖先,并從中找到故鄉的真正意義,將是本書要講的故事。…
坐美無數,田地萬頃,制酒廠、產小麥、種大米,詩詞歌賦樣樣精通,紈絝到了極致便是偶像。 一覺醒來穿越大唐,沈長卿開始了敗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