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十七章? 硼酸皂和溫度計【第三更!求訂閱!】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三百十七章? 硼酸皂和溫度計【第三更!求訂閱!】

 作為一個化學博士,在大康這個化學工業幾乎為零的地方,是很有施展能力的空間的。

 比如說最近為了制作磺胺藥,柳銘淇不但把鹽酸做出來了,還把硫酸做出來了。

 看吧!

 有些時候制造化學藥劑,就是一個整的工業發展相匹配的。

 有了硫酸,很多東西便可以做了。

 比如說柳銘淇考慮的皂升級版、消毒酒低配版——硼酸皂。

 硼酸是一種有消毒反腐質的東西,如果以硼酸鹽的方式存在,再和皂混合在一起,便了消毒能力更加強悍的硼酸皂。

 平日里的小傷口,直接用硼酸皂便足夠。

 在沒有消毒酒的時候,大的傷口裂傷都可以暫時先用硼酸皂來清洗消毒,然后可以大大的緩解流和發炎的癥狀,等到之后再慢慢救治。

 畢竟以現在消毒酒的產量和儲存方法,肯定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帶在上的。

 但硼酸皂卻可以。

 還有價格方面也是如此。

 柳銘淇不可能因為想要幫助他們,就把消毒酒無限的低于本價出售,這是絕對不可能持久的生意。

 而且這樣窮人該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該不想要的還是不會想要。

 但是柳銘淇可以把硼酸皂做皂一樣的價格,這就算得上是惠民了。

 一種拿來清洗服和,另一種拿來作為平日里的消毒所用。

 兩種用途并不沖突,要用哪一種就用哪一種。

 一兩銀子半斤重的硼酸皂,哪怕是一家無口用個兩三年都不問題——總不可能天天都有人傷吧?

 硼酸的原材料是硼砂。

 硼砂實際上是藥材中的一種。

 “硼砂生西南番,有黃白二種。西者白如明礬,南者黃如桃膠,皆是煉結,如砂之類。西者去垢,殺五金,與硝石同功,與砒石相得也。”

Advertisement

 中醫認為它無毒、苦、辛、暖。

 實際上這并不科學。

 硼砂是有毒的。

 如果吃了必然會中毒,吃多了直接和吃砒霜一樣涼涼。

 但是如果拿來做硼化,那就是很好的消毒反腐品。

 可這也不能隨便來搭配。

 必須要經過化學反應才可以。

 比起硼砂來,硼酸才是更加純凈和效果好的消毒藥

 想要做硼酸不難。

 拿到硼砂之后,將硼砂溶解過濾,濾去雜質,再放進酸解罐里面加熱,在90度左右的時候加硫酸,讓它們發生反應。

 反應結束后,經過冷卻、結晶、分離,干燥之后就得到了硼酸

 是不是看著很簡單?

 其實還是比較難的。

 別的不提,酸解罐就不大好做,因為硫酸和硼酸都是腐蝕質,如果弄不好,就會腐蝕皿,反而帶來壞

 幸好柳銘淇府中現在已經有大量的玻璃匠人。

 他們負責做了許多玻璃制品、試管等等,早就已經培養出來了。

 這也是柳銘淇不斷的砸錢,不斷的聘請技高明的玻璃匠人們,才最后得到的這些果。

 用大型的玻璃罐來做酸解罐,在目前來說還是能行的。

 因為這種量產不是現代的工業化生產,數量不用那麼多,條件要求也不會復雜。

 但高達數米、直徑超過三米的大型玻璃圓罐,還是沒有幾家人能做得出來。

 另外就是溫度控制了。

 如果沒有人告訴是90度左右起反應,那麼就要經過千百次的實驗,才能最終得到一個可靠的結果。

 這里面花費的錢財都不說,時間起碼是幾個月以上。

 這就是現代人的好,這些至關重要的知識點,只要通過學習記憶,就能夠得到,而不用一個個的去實驗。

Advertisement

 為了這個,柳銘淇還得去制造玻璃水銀溫度計,也就是現代人用的那種,比起什麼溫度槍要可靠多了。

 水銀溫度計是一七一四年荷蘭人華倫海特發明的,以價格便宜、測試準、攜帶方便等各種優勢著稱。

 但是有一點,如果水銀溫度計破碎掉了,水銀很容易通過呼吸進人們的,造傷害。

 可這個對柳銘淇來說不是問題。

 知道王明吧?

 明朝第一心學大家,號稱知行合一的圣人。

 人家年輕的時候就靠吃水銀來治病。

 你沒看錯。

 古代的水銀真的是拿來治病的。

 簡直是來!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西醫好者頻頻抨擊中醫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做法實在是缺乏科學依據,而且完全沒有的效用,不過這普遍是出在一些偏方之中,真正的中醫大家們,是不會用這個的。

 況且話又說回來。

 西醫最開始的時候,不就是靠放來治病嗎?

 有病就放,有病就放……

 好多國王和王后,不就死在這上面嗎?

 而且x治病可不是我大清才有的,歐洲大地上當時也到是煙槍男,西醫也推崇過這個來治病,那些西醫崇拜者怎麼不說?

 話題轉回來。

 水銀這個東西被打碎的可能的確有,但卻不能諱疾忌醫就不用了。

 更何況在古代,這樣的玻璃水銀溫度計可是貴重的東西,之前從來沒有人見到過,誰家買到不是稀罕得跟寶貝一樣,誰會胡放置,或者讓小孩去玩耍呢?

 肯定是用綢、厚布、棉花等等層層包裹住,等到要用的時候才拿出來,還得是小心翼翼的。

 所以發生危害的可能很小,基本上柳銘淇不會去考慮。

 其實玻璃水銀溫度計制作方法很簡單,東西都是現的,而且玻璃管多長、刻度間隔多都是柳銘淇從一開始學習理化學便已經知道的,他在現代就自己做過好幾個呢。

Advertisement

 只不過來到古代,他一時半刻沒想起這東西。

 做出來之后,柳銘淇還特意跟周醫講了水銀溫度計的用途,惹得周醫拿去實驗之后,直呼柳銘淇簡直是活神仙!

 柳銘淇跟他說了,測試溫以腋下為主。

 度之間便是正常溫,超過37.3度便是發燒,到了39度就是絕對的高燒,需要趕理,半點都耽擱不得。

 既然有這麼確的標準,普通人都能做!

 有時候單純憑借手去把脈,始終有點不方便,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

 但像是周醫這樣的大夫有多

 散布在天下又有多

 所以尋常的大夫是不可能有這樣的手藝的,必須要很長時間的實踐和索才能得到。

 然而有了這個水銀溫度計,任何的大夫都可以準確的把握病人的溫,從而準確的用藥。

 所以普通人都可以測量出人們的溫,從而知道該不該送去看大夫了。

 特別是針對小孩子,這一個水銀溫度計最有效。

 嬰兒本不會說話,兩三歲的孩子又表達不清楚,自然是發燒了都不曉得的。

 通常等到大人們發現,許多小孩子都已經發燒得糊涂了,燒了傻子。

 這樣的例子在民間比比皆是,甚至是富貴人家都有。

 故而周醫捧著水銀溫度計大呼這是神,稱贊柳銘淇是活神仙,卻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話題有點扯遠了。

 水銀溫度計只是一個工

 工業用的就不和家庭用的版本一樣,需要加長兩倍以上,柳銘淇把底線溫度設定在負18度,正的達到了200攝氏度。

 水銀的凝固點是負39度,沸點是356.7度,區區200度小意思。

 拿著這個工業用的溫度計去測試反應時的溫度,就可以保證大部分的化學硼化反應達到效果,而不是靠著工人們的手和經驗。

Advertisement

 一旦這樣的生產形了規章制度,那麼就是普通的工人都可以做,培訓完畢后,有了一定實際作經驗,生產速度就能加快。

 不過這種生產還是很有危險和難度的。

 特別是硫酸。

 目前為止,柳銘淇只是帶著幾個府中的家生子來做了實驗。

 在第一次的時候,柳銘淇便給他們演示了硫酸的腐蝕能。

 看到了僵的豬頭骨漸漸的融化在了硫酸之中,一群家生子差點沒有嚇傻了。

 為此柳銘淇還淘汰了七八個人,然后一路按照膽大心細認真的標準來挑選,最后就剩下了五個人而已。

 迄今為止他們已經做了上千次的提取制作硫酸實驗。

 饒是如此,他們制作硫酸的時候還是小心翼翼,每一次都穿著特制的服,而且必然有人端著水桶守在旁邊。

 只要一沾染了硫酸,必然是一桶水潑過來。

 甚至于制造車間里面還擺了十來個碩大無比的木桶,桶中同樣是裝滿了誰。

 一旦誰沾染得太多,立刻就會把他給扔進木桶里面,讓硫酸迅速的沖淡稀釋。

 當然了,迄今為止他們五個還沒有出過事故,倒是守在旁邊的一群下人都換了幾批了——心理力太大,隨時都想要潑水。

 在這麼小心翼翼的況下,硫酸的產量不算太高。

 幸好制作硼酸需要的硫酸數量不大,現在不但夠用,還能存下不的貨。

 但這點存貨在柳銘淇看起來是遠遠不夠的。

 硫酸是什麼?

 工業之母!

 雖然不是任何的工業發展,都需要有硫酸,但它卻是最重要的工業應用化學品,沒有之一。

 無論以后柳銘淇做不做更多的東西,多備用一點硫酸都是應該的。

 幸好如今府中的人變多了。

 一月份柳銘淇親自招收了七百零七個十二三歲的年進裕王府,只要現在開始教導他們一些理化學知識,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能進實驗室開始幫忙了。

 別覺得這個年齡小。

 那是在現代。

 古代的十二三歲年已經可以當起半個家了。

 他們之前在蜂窩煤工坊就干得好,正是柳銘淇最喜歡的認真干活、愿意吃虧和聽從命令的工人。

 未來柳銘淇給他們的設定,可不僅僅是普通的工人。

 他們之中必然會出一些科學家,把文明和科學開始在全天下傳播。

 現在柳銘淇不曉得歐洲那邊到底怎麼樣了,但按照在大康的胡人商人和波斯商人來看,應該還沒有進工業時代。

 大概也就是在十一二世紀的水準。

 那麼只有大康有了這麼一批科學的種子,未來發展必然是要快于歐洲的。

 如此一來,另一個世界華夏失去的寶貴三百年,必然不會再次為一個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