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九十四章? 紅薯到了!!【第二更!求訂閱!】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九十四章? 紅薯到了!!【第二更!求訂閱!】

 最近幾個月的天氣很怪。

 先是十一月十二月下暴雪,但是過了正月十五,京畿地區這邊天氣就開始暖和起來。

 進了二月份,溫度一下子就上升到可以去襖子的地步。

 在田地里面都能看到不農民打著膀子疏松土地了。

 不僅僅京畿地區如此,在附近的河北、山西、陜西和山東等地,也都是如此。

 這就很讓朝廷大臣們懷疑,今年的春天是不是要迎來雨的時候?到了夏天是不是要出現大旱天氣?

 俗話說春雨貴如油,是指春天下的雨,對于剛剛下的秧苗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旦在出苗期沒有得到很好的滋潤,就不用談什麼以后了。

 所以如果遇到了春天干旱,老百姓們只能通過水渠引水或者自己挑水來澆灌田地。

 熊文慶和苗炎倒不慌,手里有著二十來萬的工人,且早早的就開始對水渠走了修繕工作,沃的京畿地區土地,還是不用考慮這個問題的。

 相比起朝廷的一陣杯弓蛇影,柳銘淇卻是迎來了好消息。

 從江蘇連云港運送過來的甘蔗,已經一批批的開始運抵京城。

 因為運輸距離的緣故,本雖然比起四川和湖南的要貴了三倍,但是終歸是讓已經停歇了十來天的白糖生產,再次進了正軌。

 況且相對于白糖的高昂售價來說,這點本增加本算不得什麼。

 本來在古代做這種獨家生意就是暴利。

 等到以后運輸條件進步了,進貨數量增加了,本繼續下降,那麼柳銘淇自然會繼續降價。

 他可沒有忘記對南宮丘說的,白糖是一種基本需求,必須要盡可能的滿足民眾。

 如果能讓普通人一年都舍得買幾斤白糖,那才是柳銘淇做生意的厲害之

Advertisement

 當然了,甘蔗大批量的到來,讓大白兔糖也開始恢復了生產。

 相對于白糖,大白兔糖的需求是更加大。

 柳銘淇也是在嘆。

 這也就是遇到了今年的大雪災天氣,把四川和湖南的道路給堵塞了。

 不然訂購的一千多萬斤甘蔗順利抵達京城,這過年期間大白兔糖還不得賣瘋呀?

 是京里的千上萬宗室、勛貴、朝廷員、富豪們,就可以面不改的消耗二三十萬斤的大白兔糖。

 如果加上了江南的那群富豪們,一百萬斤大白兔糖都不夠賣的。

 而大白兔糖的利潤,比起白糖來說又是要高出太多了。

 前段時間因為大白兔糖的停工,還導致了農民們的牛有了滯銷的狀況。

 幸好喝茶已經了宗室勛貴富豪們的一個消遣,再加上柳銘淇再次發明了雙皮,才使得牛可以賣掉。

 如今消耗牛的大戶再次到來,恐怕這些家伙的好生活就要到影響了。

 ……

 從大白兔糖工坊回到家,柳銘淇便在客廳看到了小舅徐東平。

 “小舅?你怎麼來了?”

 年才說完這句話,便又瞧見徐東平后,坐著一個正在喝茶的黝黑矮小年。

 “小杜,你也來了呀?”柳銘淇笑道,“你們怎麼湊在一起了……等等!!”

 徐東平?

 杜立峰?

 兩人湊在一起來我家……

 臥槽!!

 柳銘淇瞬間一涌上了腦袋,聲音都有些發抖:“紅薯……不,金瓜帶回來啦?”

 徐東平本來還想打趣侄兒幾句,可對柳銘淇已經佩服崇拜得五投地的杜立峰卻沒有賣關子。

 他直接點頭:“是的,不負所托,我們帶回來了金瓜!”

 柳銘淇繼續張的問:“多能用來栽種的?”

Advertisement

 “因為各種原因,只有十七箱的能用。”杜立峰不好意思的道:“大概就是兩百多斤吧!”

 “夠了!夠了!!”

 柳銘淇松了一口大氣。

 一兩紅薯是要擔心出意外的,如果是兩百多斤,這個事兒就穩了!

 大為歡喜的他,臉上出笑容,用力的拍了拍杜立峰的肩膀:“好!好!太好了!走,我請你們吃飯……吃紅燒排骨!吃東坡!”

 “好的!”

 杜立峰臉都笑爛了,他吃過一次裕王府的高級豬,真的是回味無窮啊。

 徐東平也頗為興趣,這平日里都聽他們說起,連皇上都吃這種高級豬,不知道是啥味道。

 一邊走著,他一邊詢問,“銘淇,你接下來準備怎麼理這些金瓜?”

 “當然是拿來種啰。”柳銘淇想也不想的問道。

 “可是我聽說許多種離開了自己本生長的區域,然后就不大能一樣了,萬一不行怎麼辦?”徐東平還有些擔心。

 柳銘淇攤開了手,“不行就算了,那又有什麼辦法?”

 見到侄兒心態很好,徐東平倒是放下了心。

 殊不知,柳銘淇心中卻是在大笑。

 紅薯這個東西,出了名的高產和適應極強,你跟我說它水土不服?

 除了青藏高原那三個省份不適合之外,全天下哪個地方它種不得?

 東北的三個省份那麼冷都可以種植,你就更別說其余的地方了。

 對了。

 咱們的帝京府周圍,恰好就是后世的紅薯主產區之一,產量特別的高。

 我選擇在這里培育紅薯種子,那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

 紅薯的種植,一般是在四五月的時候。

 不過那是現代的國歷,如果依照農歷來看,差不多就是二三月。

Advertisement

 也就是現在。

 不過種植紅薯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宿霧國的那群人只知道天生天養,本沒有耕細作的習慣。

 要不是紅薯自己的生命力強悍,他們恐怕吃不了多久就會造絕收。

 年是懂得紅薯的種植的。

 他不但看過實驗,考博士的期間,還在自己的試驗田里面種過紅薯,當作一種煩惱時候的消遣。

 柳銘淇帶了府里的二十個年輕男做這個事

 他們都是農民出,新近被招納進裕王府的,本來擔心在府里沒有什麼特產,一聽說世子殿下要找自己等人專門去料理一種農作,立刻就來了神。

 這是咱老本行啊!

 “咱們先把這個紅薯切兩三塊這麼大小的,削尖的木條給在上面,這樣它就可以浮在木盆的中間不沉了。”

 “每一塊紅薯都得這麼做,得分盆子,而且溫度必須要暖和一點的地方,房間里燒木炭,不燒蜂窩煤。”

 “每天你們來看著,等到能長出芽后,就是進一步的開始了,但卻不是苗,還得繼續長,等到紅薯表面長滿了帶葉的小苗后,就擰下來,放在碗里面。”

 “因為那個時候它們還沒有,碗里得放一點水,讓紅薯苗的基部浸水里,幾天以后,部就從底部長出來了。”

 “水得每天都換,過程中那些枯萎的苗都扔掉,留下來的便是生長健壯的苗了。”

 “等到長出了,那麼便可以下一步放進土里,大約每一尺的地種植一苗,縱向就是間隔三尺。”

 “土地到時候你們跟著去挑選,一定要選擇沃的土壤,給紅薯充足的營養保障。”

 “前面一個月,可以天天澆水,只要能浸土壤就可以。等到第二個月就變三天澆水一次,第三個月開始每七天澆水一次,直到七八月的收獲季節為止。”

Advertisement

 “期間一定要小心各種蟲害,也要防止老鼠、兔子、黃鼠狼等來破壞苗,不能疏忽!”

 “……”

 柳銘淇一邊指揮著他們開始做第一部的削塊工作,然后把整個流程都說給了他們聽。

 他直接就把金瓜變了紅薯,算是給這種神作恢復了本名。

 這群新府的仆人們,之前可沒有學過字,沒辦法給他們寫在紙上教,只能通過講解來傳授知識。

 當然了,柳銘淇不可能講幾遍自己就不管了。

 紅薯可是關系到上億人的生存問題的重要糧食作,再小心翼翼都不為過。

 他肯定是每一個步驟都要參與進來的,否則辛辛苦苦弄來的紅薯毀了的話,他哭都來不及。

 甚至為了防止發生意外,他決定在培育出紅薯苗之后,分在城外四個不同的方向來種植紅薯,這樣應該是保險了吧?

 下人們對于紅薯這種東西一無所知。

 但是看著柳銘淇這麼鄭重其事的樣子,他們也知道肯定不簡單,一個個聽得聚會神,不敢有毫怠慢。

 “這些天你們就守著看紅薯塊的變化是怎麼樣的,注意觀察它的小苗長出來,長大。”柳銘淇還吩咐道:“未來的半年時間里,我給你們的唯一任務就是照顧好它們,讓它們能功的長出果實來。期間你們不能有半點懈怠疏忽,只要能功,那麼你們就立下了大功,我重重有賞!”

 “是!”

 二十個下人聽得更是張了,還頗有點提心吊膽。

 他們以為紅薯是什麼寶貴得不得了的東西,需要怎麼怎麼的細才能行。

 殊不知,其實紅薯最是容易種植,否則也不可能在大部分地方都能生長收獲了。

 只不過這是柳銘淇第一次大規模的開始試種,又心中想著關切到上億人的吃飽飯問題,所以才有點過于張了。

 但這樣也好,小心重視,才是對紅薯這種神賜恩的尊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