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九十三章?? 壽王是個威脅!!【第一更!求訂閱!】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九十三章?? 壽王是個威脅!!【第一更!求訂閱!】

 深夜,太子寢宮。

 一房間里面,點著著上好的木炭,把整個房間烤得熱乎乎的。

 忙碌了一天的太子,正躺在胡床上面,任由宮給自己油.按

 他的腦袋現在都很痛,這幾天萬千個數字都涌自己腦海中,本想忘都忘不掉。

 “西康災農作七百萬畝,倒塌房屋六千四百余間,災影響人數超過一百萬人,西南總督葛松道請求免除今年一年西康省的稅賦和勞役。”

 “湖北災農作面積一千九百萬畝,倒塌損房屋五萬二千余間,災影響人數超過五百萬人,湖南況更甚,故懇求免除今年稅賦勞役,并且急求八百萬兩的賑災銀兩,以便清理水利、修繕道路等等。”

 “安徽……”

 “江西……”

 即便是按得很舒服,太子也忍不住喃喃的念出這些數字。

 在朝廷諸公看來,數字也就是數字,但是作為第一次參與這麼大的全國整事件的太子來說,簡直就是目驚心。

 他沒辦法忽略這麼多的災,這麼多的民眾苦。

 去年夏天他就前往了兩湖賑災,深深知道底層的老百姓有多苦。

 太子因為糧食里面摻雜麩糠,誤斬了守倉庫的小葛池,但是他真正深到民間,才發現大家吃麩糠粥都吃得激連連。

 “不好吃?不好吃有什麼關系?天天有麩糠粥吃,一家人能活下去,已經是皇上和太子你們的大恩大德了啊,怎麼敢有毫埋怨?”

 這是其中一個六十點多歲的老頭子,這麼對太子回答的話語。

 現在他都還記得清楚。

 更記得清楚他們一家老小由衷的激笑容。

 所以這一次的大雪災,太子明白至又是上千萬戶的家庭到了這樣的苦。

Advertisement

 他想要幫助每一個人,但他的建議和策略,卻幾乎都被丞相和尚書們給反駁了。

 對。

 是反駁。

 這種事大康朝一直都有,太祖理政務的時候,都經常被下面的臣子反駁回來。

 從太祖開始,就知道以一人之力治理天下,肯定是非常危險的,所以丞相才有三五個、五七個,再加上六部尚書等人,一起來商量著做。

 這個優良的傳統,一直傳到了現在。

 太子被他們反駁得多了,干脆都說話了。

 不過看著他們理得那麼簡單和暴,太子心里總不是滋味兒。

 正在這兒琢磨的時候,忽然外面來了一個宦,稟告道:“殿下,侍讀李大人求見。”

 “讓他進來吧。”太子勉力說話道。

 李帆很快走了進來,看了看正在給太子按的宮,平聲道:“殿下,卑職有事稟報,還請屏退左右。”

 太子皺了皺眉,還是對宮揮了揮手,“你先下去,待會兒我再你進來。”

 “是!”

 宮退了出去,帶上了門。

 李帆也沒有遲疑,到了跟前就道:“殿下,您知道壽王的事了嗎?”

 太子搖搖頭:“銘安?怎麼了?”

 李帆道:“他今天去跪在了皇上寢宮門口,磕了三個頭后就離開。皇上讓趙公公去問他,為什麼這麼做。

 他說‘父皇生病本來兒臣該來探的,可醫說父皇又需要靜養,所以兒臣只能用此方式祈禱父皇早日康復了’。”

 太子一樂,“這恐怕不是他想的吧?他能有這個心思?多半就是銘淇用鞭子著他去的。”

 李帆看到他的樣子,不覺有些氣苦:“殿下,您怎麼關心的不是重點呢?他在討好陛下啊!他在爭寵啊!這個壽王其心可誅!!”

Advertisement

 “不不不。”

 太子坐了起來,看著李帆道,“高霂啊,以前的事咱們不說了。但是銘安對我是絕對沒有威脅的,他一個七歲小孩,平日里又暴躁荒唐,怎麼可能取代得了我?

 這規矩都不要了嗎?所以啊,你別太張了,不要一直想著他,沒什麼意思。你有空可以幫我理一理這幾天朝堂的事,可把我腦袋給弄痛了!”

 李帆卻不同意,“殿下,單單一個壽王我并不擔心,可是壽王的背后站著柳銘淇啊!這麼一個新出的圣人,如果公然支持壽王的話,您說陛下和大臣們會怎麼想?哪怕是有一點威脅,我們都該先掐死,不要讓他有發展壯大的機會!”

 太子點點頭,又搖搖頭:“銘淇的確是朝廷外都敬重的人,這段時間許多地方上的文人都在傳送拜著他那篇《勸學》,我也想不到,他居然落水一次后,會有這樣突發的才學,簡直是天授其才啊!

 但是對于他和銘安的事,你不用太擔心了。你上次不是說了嗎?陳貴妃已經多次向父皇哭訴,銘淇對銘安又打又罵,本沒有半點做先生的樣子。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他并不是真的想要教導皇子的,只不過是父皇要他去虧一虧銘安的格,所以才臨時擔當這個責任。

 等到過幾年,他正式得到封賞之后,或者是進宗人府協助肅王叔辦事兒之后,那就不可能去教導銘安了。

 以銘安的格,如果沒有銘淇這樣強勢的人著他,你說他能認真的學習嗎?就算他認真學習了,這個天還能翻得了?”

 李帆訝然的道:“裕王那麼好,年齡還不到四十,難道就不行了?柳銘淇要承襲郡王爵位?”

Advertisement

 太子遲疑了一下,還是決定跟自己的第一心腹說老實話:“這一次大雪災,銘淇又立下了大功,所以閣老們都建議可以給他一個高位的封爵,不過父皇暫時否了,他想要過幾年再說。但是如果沒有意外,銘淇會得到一個親王爵。”

 “親王爵?”李帆搖搖頭,“嘖嘖,他運氣可真好。”

 大康朝有過好幾次的郡王升格為親王,這倒不是第一遭。

 但柳銘淇才十六歲,二十多歲就要為親王,然后裕王府一門兩親王,可真是榮貴之極啊。

 太子繼續道:“況且高霂你有一點沒有算清楚。”

 “殿下請說!”

 “上古的唐太宗都能用前太子的忠臣魏征,我有什麼不能用銘淇的呢?等到我繼承大統之后,銘淇這樣的人才,反而應該是我的有力臂助,還不用擔心他有二心,又有什麼不好的呢?”太子道,“他也本威脅不到任何人的地位,你們大可放心!”

 李帆一慌,趕弓腰道:“殿下,我不是那個意思。”

 “呵呵,你當然沒有這個意思,我知道你的心意。”太子笑著道,“不過你要多告訴昌輝他們,讓他們能心放寬點……只要我們自己不犯錯,就沒有人能針對我們,你說呢?”

 李帆心頭一震。

 他旋即再次鞠躬到底:“殿下英明,卑職明白了!”

 太子笑了起來,“高霂,我覺得你還可以再去考一下科舉,不然以后你可做不了閣老。”

 作為一個太子,現在說出這樣的話,如果被外人知道的話,肯定會被彈劾得。

 你都沒有登基為帝,就開始許愿閣老丞相了?

 這統?!

 閣老丞相的增補進位,是皇帝能單獨決定的嗎?!

 不過太子心中就是這麼想的,李帆是他最為忠誠的、永遠不可能背叛的心腹,這樣的人當副丞相,那麼對于自己在朝廷里的影響力,一定是很大的。

Advertisement

 李帆目前只是一個舉人,最高可以當一個六部尚書——當今的工部尚書巫愚就是舉人,沒有參加殿試,也不是進士。

 但閣肯定需要一個三班進士的份的。

 聽到這話,李帆卻道:“殿下,我的才能不適合對付朝廷那麼繁重的事務,以后我幫您守好務府,那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你的才能遠不止此……算了,暫時不說,反正時間還長。”太子搖了搖手,“正好你來了,幫我參詳一下這幾天的朝政。

 不瞞你說,我可是被他們給整得昏頭昏腦的,對了,還有你的父親戶部尚書李秀泰,可是連續否了我好幾個的建議啊,真郁悶!”

 吏部尚書被稱為是“吏部天”,是六部之首,素來是強勢。

 李秀泰更是格強勢得很,許多時候連丞相們都要頂撞,和鐘昶爭吵了不下十幾次了。

 也就是他的老上司副相馬浩秋能管著一點他。

 最近在朝政理上,太子屢次出昏招,提出錯誤的建議,直接就被李秀泰不客氣的反駁回去,弄得太子頗為尷尬。

 他心想,你大兒子還是我的東宮屬臣呢,怎麼這點面子都不給?

 年輕人想要做點事,可真的太難了。

 興致提出自己認為最好的建議,結果卻被老人們一陣痛斥,覺得自己不穩重。

 這對太子的打擊是不小的。

 幸好他的格不暴戾,還是能忍得下來。

 聽到了太子的埋怨,李帆也是苦笑:“殿下,他可不是針對您,他一直就是這個格啊!在家里我還不是一樣被罵得跟孫子一樣?”

 兩人忽然有點同病相憐的覺,相視一眼之后,哈哈笑了起來。

 笑聲之中,剛才談話引起的一尷尬,也由此消散不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