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帝在乾清宮理政務的途中,忽然就暈倒在了座位上。
當時一群人都嚇傻了。
熊大寶和張勤幾乎是拼命奔跑,把兩位醫給背過來的。
幸好醫看過之后認為,景和帝只是因為近期焦慮過度,耗費了太多心神,再加上有點心火旺盛,所以才昏倒的。
只要好好的修養一段時間,吃點滋補的藥方,景和帝就能恢復原樣。
不過鑒于皇帝最近連續的勞,所以最好是不要管那麼多政務,全心的修養生機。
最好能每天堅持多走一段路,然后又能繼續的每天油.按,這樣輔助起來,會好得更加快。
醒來后的景和帝,斷然否定了這兩位醫的建議。
開什麼玩笑?
我可是一國之君,怎麼可能什麼都不管的休息呢?
但是他的這個決定,又被太后給否了。
皇太后也是被嚇壞了,想著大兒子馬上就四十八歲了,年齡也不小了,要是再不注意休息保養,恐怕跟他老爹一樣的短命。
所以親自到了皇帝寢宮,勒令皇帝必須至休息一個月,不要接任何奏章。
景和帝本來是想要反對的,太后卻說,如果你忤逆,那麼我就一直站在這里不吃不喝,死了算了。
遇到這樣的狀況,你說景和帝還敢說什麼?
他只能找來了太子、四位丞相閣老、六部尚書等人,宣布自己要修養一個月,一應事務給四位丞相閣老們和六部尚書全權理,只要在宮中備案,以便自己能查詢就可以。
太子則是作為一國的儲君,代替自己的父皇,就正式的參與進來,和各位大臣們一起商量辦事兒。
這個消息一出,整個京城外都震了。
許多人紛紛到各個寺廟道觀給景和帝祈福,祈求讓這位他們經常調侃卻又真的喜歡的皇帝長命百歲。
連同寺廟道觀本,也再次大規模的做起了法事,到施粥,為皇帝祈福。
說起來也好笑。
就一個月之前,他們還被迫向朝廷購買了高額的度牒費用,這事兒就是皇帝搞出來的。
但他們卻沒辦法去恨皇帝,更不可能表現出來。
否則都不用皇帝出手,那群信徒們就能拆了他們的寺廟道觀。
還有不靈敏的人,都關注到了太子進一步參與朝政的消息。
這是不是皇帝為了安排后路,讓太子提前來悉朝政呢?
這一次景和帝是沒有什麼大問題,可他畢竟快五十歲了。
哪怕是皇帝,五十歲也不算一個很健壯的年齡,也是漸漸的老去了。
倘若這樣的況再多發生幾次,那麼皇帝會不會因為原因退位給太子呢?
這事兒在大康朝可不是沒有先例的,太宗皇帝當年就退位給太子,然后自己悠閑的去山上住了五年才離開人世的。
有了這麼一個先例,許多人的心立刻蠢蠢起來。
太子的東宮,一時間人涌,得水泄不通。
……
柳銘淇知道消息后,第一時間就同父母一起,去看了皇帝大伯。
當時人多,各位親王都去了,他們在里面陪皇帝說話,小輩們連進去都不可能,柳銘淇怎麼看皇帝的病?
當然他看了也沒有用。
他這個化學博士可沒有進化開發各種新藥的醫學博士,沒有心臟病治療藥,沒有胃藥、肝臟藥,連痔瘡藥他都不知道怎麼做。
實際上在這個古代,有的時候只能靠素質,中醫什麼的雖然很不錯,可還是有很多缺陷。
不過這一次兩位醫的方案還是很好。
中國可考的最長壽的皇帝是乾隆。
十全老人他的長壽訣就是多走,多運,多吃補品。
但雖然他吃的野山參比邵六爺多,但人家邵六爺的人比他啊,所以邵六爺比他多活了十幾歲,直接過百。
景和帝的病不大,皇家的各種營養跟得上,朝廷各位重臣有分工,他又不會像是始皇帝、雍正那麼的忙得吐。
所以他四十八歲的年齡并不老,只要保養得當,完全可以再活二十年。
這個多走路活,多用油.按放松心,就是一個極好的保養方法。
對了,這香煙是不要給皇帝了。
前段時間他得還多,都是看到沒有了,才暫時罷休的。
就大雪災的期間,皇帝、丞相們是焦慮加苦惱,偏偏又拿不出更多的辦法,在那個時候,大家說著都覺得,有一桿煙就太好了。
可惜就連最能存下存貨的景和帝,手里都沒有一煙了,所有人只能黯然一嘆。
然后皇帝、曹儀等人就一直找柳銘淇,他快點把新的煙給做好送來。
之前柳銘淇還答應得好好的,可現在想起來,如果這段時間他們一群人每天聚集在屋子里煙,那危害可就大了,說不定直接引發心臟等方面的疾病都可能。
嗯,通過這一次的事件,柳銘淇也懂得了怎麼去讓皇帝大伯不煙。
很簡單嘛。
我去跟皇說起煙的害,并且在一群人煙得滿屋子煙霧繚繞的時候,讓開門進去看看……
嘖嘖
老太太能得了這些?
皇帝大伯一定就沒辦法再煙了。
……
景和帝是要修養,不過柳銘淇的責任卻又在繼續。
熊孩子大年初一很是出了點風頭,大家都把他當了一個聰慧之極的孩子,跟著圣人一起學習,未來絕對是一個極其出的宗室子弟。
哪怕不當,他當一個儒林的領袖,還是可以的嘛。
就跟如今的禮親王一樣。
熊孩子也到了大家“炙熱”的眼,現在到了外面去,或者是講讀教他學東西時,都不好意思再耍渾了,免得破壞了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
打一個不太恰當的比方。
表子在從良之后,肯定也是愿意人家把當普通人對待的嘛,也一定是要護自己臉面的嘛。
不過在自己的永和宮里面,熊孩子還是非常喜歡胡鬧,他還天天堅持習武,夢想著有一天能把柳銘淇這種大惡魔給打倒。
特別是在從大年初一到元宵節,他都一直在放假,然后柳銘淇還中途去了新野縣,折騰了十多天才回來。
這下子他可如同出籠的鳥兒,只要不上課,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但一聽說柳銘淇回京了,壽王馬上變了一個乖巧的孩子,出門遇到宮和宦還會打招呼,嚇得這些人一愣一愣的。
上完了新年的第一趟課,柳銘淇看著表面認真,實際上心毫無焦點的熊孩子,順口問了一句:“殿下,你去探皇上了嗎?”
“有的。”
壽王老實的點頭,“父皇生病的那一天,我就和母妃一起去了。”
“然后呢?”柳銘淇問道。
“然后……”
壽王憋了半天,才訕訕的道:“我在學習呀!”
這話一聽就不誠懇。
顯然是他年齡小,只知道玩兒,不喜歡去干那些“無聊”的事。
柳銘淇一掌就打在了他的腦袋上,“你這個蠢貨!你父皇生病了,都不知道去哭幾場,像話嗎?”
壽王嘟囔了一聲:“這又不是什麼大病……”
柳銘淇搖了搖頭,“這也就是沒有皇位爭奪的事,不然你這樣啊,分分鐘被淘汰。”
“對啊,我又不當皇帝。”熊孩子反而很慶幸。
“可你是先生我設定出來的圣人門徒啊!你沒有一點道德品行,怎麼在江湖上混?”柳銘淇恨鐵不鋼的道:“天涼薄的人,不被人罵死嗎?”
說到這兒,他順手又給熊孩子一下,“從明天開始,你給我天天去皇上的寢宮外面磕三個頭。”
“啊?”
壽王愁眉苦臉的,“這多丟臉呀?”
柳銘淇冷哼一聲道:“丟臉個屁!這幫你豎立標桿,以后你當了親王,連太子殿下都會敬你三分。”
“我又不要……啊啊啊,先生,我去,我去!!”
眼看著掌又要落下來,熊孩子趕的改變了話語。
頓了頓,他道:“然后我就進去跟父皇說話,關心他病嗎?”
“屁!”
柳銘淇不屑的道:“這樣太低端了,你磕頭完了就走……別人問你為什麼這樣,你就告訴他們,因為你父皇要靜心養病,你不敢打擾他,只能這樣表達自己期盼他早日康復的心了。”
“哦……”
“如果你想要表現得煽一點,每次磕頭的時候都給我流淚,這樣效果更好。”
“這個就不用了吧?”
“蠢貨!那你記得,皇上召見你的時候,你就哭,什麼都不說,知道嗎?”
“為……好好好,我知道了,先生你別一直想打人啊,我是圣人門徒,你還是圣人呢!”
“圣人打徒弟是天經地義的!”
柳銘淇輕輕踢了這個熊孩子一腳,“你以為我想要教你啊?”
“我知道,如果我不這麼做,他們會說你不會教徒弟,給你丟臉了,對吧?”熊孩子一副“你太虛榮”了的表,似乎在嘲笑柳銘淇。
然后他的臉就變了。
因為柳銘淇順手拿起了旁邊的竹鞭。
“殿下,我覺得你可能還不知道該怎麼哭,不如讓我來教你一下吧。”
“不不不……救命啊……”
熊孩子嚇得趕飛跑了出去。
太兇殘了!
連小孩子都這麼的欺負,誰敢相信這就是所謂的圣人?!
……
注:史載:“大康景和三十一年初春,帝病,于寢宮靜養。皇三子壽王銘安每日前往寢宮之外磕頭,遙祝帝早日康復。此赤誠至孝之心,天地。帝曰:‘銘安類我,朕甚是欣’。”
……
均訂還沒到1200,算了,不等了。
明天六更,反正我有幾章存稿,老爺們對我這麼好,我也不能吝嗇~~~
拼就是了!!!
李狗兒,一個連正兒八經大名都沒有的窮要飯,一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一個做貴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頭上的時候,李狗兒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個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識幾個字。做外戚當權臣?那太危險,好像歷朝歷代沒有幾個能得善終的。李狗兒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更沒有抱負
一朝穿越,成為傀儡皇帝。大宦官劉部一巴掌將向雲扇倒在地,冷道:“陛下,你要造臣的反嗎?”“陛下,該翻牌子了,今晚召幸哪位娘娘?”。看著床上那柔媚似玉的小美人,向雲“嗷”地一聲就撲了上去。臣子、美人、攻城略地,統一天下,帶你體驗一個皇帝的生活。
萬人敬仰的蕭王故去,留下名滿京都的紈絝世子,人人咬牙切齒。卻在某一天世子變了,在平靜中奮發,在誤解中進取,在困苦中掙紮,直到一天,驀然回首,世子已經崛起了
現代資深驢友穿越到東晉年間,寄魂於寒門少年陳操之,面臨族中田產將被侵奪、賢慧的寡嫂被逼改嫁的困難局面,陳操之如何突破門第的偏見,改變自己的命運,從而維護自己和族人的利益?且看寒門少年在九品官人法的森嚴等級中步步攀升,與顧愷之為友,娶謝道韞為妻,金戈鐵馬,北伐建功,成就穿越東晉第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