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九十章? 小驚喜【第二更!求訂閱!】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九十章? 小驚喜【第二更!求訂閱!】

 柳銘淇回京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皇宮匯報況。

 的當然是由鄧輝、熊大寶等人來匯報,柳銘淇就補充細節便可以。

 接著,他連家都沒有回,先跑城墻外面的蜂窩煤第二工坊,再跑了蜂窩煤第一工坊。

 兩個主管池三和展書也被到了邊。

 都是一家人,柳銘淇也沒有跟他們多廢話,“你們的這個生產速度不行,要加快。”

 兩人互了一眼,池三說道:“殿下,現在還不多啊?第一工坊每天生產超過一千萬個蜂窩煤,第二工坊也達到了每天七百萬,遠遠超出了我們之前的預期呀。”

 “湖南湖北起碼需要五億個蜂窩煤,你們這樣做,多久才能湊得齊?”柳銘淇搖手道,“從明天開始,第一工坊每天兩千萬,五天之達到三千萬個,第二工坊必須提高到兩千萬個。”

 眾所周知,最冷的時候不是下雪和積雪的時候,而是積雪融化的時候。

 融化需要吸收周圍的熱量,從而導致溫度急劇的下降,比起寒冬臘月要冷得多。

 眼看著要不了多久,積雪就要全面開始融化了,你不給兩湖的民眾提供更多的蜂窩煤,他們能撐得過去嗎?

 展書苦笑了起來,“殿下,這樣就會打我們的計劃跟安排啊。”

 “不要提這些。”柳銘淇抬起了手,“湖北湖南苦已經夠多了,都是我大康的子民,我們裕王府難道連這點犧牲都沒有嗎?”

 頓了頓,他問道:“煤炭夠不夠?”

 池三回答道:“夠用了,從西北運來的煤炭已經到了一億五千萬斤,全部直接運送到了倉庫里面,堆放都堆放不了呢。

 而且前兩天務府的張翔張大人就跟王爺說了,這批煤炭是務府支付購買的,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盡可能多的往災區送。

Advertisement

 至于我們因此支付的工錢,會在災過后跟我們結算,大概是會用煤炭來抵。”

 景和帝不是那麼喜歡占便宜的人。

 既然災區急需蜂窩煤,那麼他肯定要自己承擔費用。

 現在務大臣張翔來說的原材料和工錢的問題,就代表了他的擔當。

 柳銘淇點點頭。

 其實這樣做才對,不然全靠民間來補,做久了肯定會產生矛盾。

 憑什麼?

 為什麼?

 一次兩次的捐贈還行,次次都捐贈,那什麼做生意呢?

 國家采購本來就是很正常的嘛!

 我大漢無恥了一點,但我大宋卻是很懂規矩的,和大康一樣。

 “石灰呢?”

 “石灰原材料也是務府提供,我們只用挖掘附近的黃泥土就好了。”池三道。

 “人手呢?”

 “現在第一工坊是三萬多人在干活兒,第二工坊也有兩萬左右。”池三繼續道:“如果想要提高這樣的產量,我們只能臨時多雇傭一倍的人手,而且加大夜間生產的力度,才能做好。”

 “還有風干的步驟不能節省,否則蜂窩煤就容易碎掉。”展書提醒道,“如果要加上這個步驟,起碼還得再多招一半的人,生產更多的蜂窩煤,晾曬更多的蜂窩煤,自然就能保證每天的出貨量了。”

 “你說得對,該有的步驟都不能節省,不然拿出劣質產品出去,人家以為我們裕王府就這個水準。”

 柳銘淇先是同意了展書的說法,然后又道,“那就臨時增加吧,反正我們陛下有錢!順便告訴他們原因,說明這只是最多兩個月的活兒,愿意來就來,不愿意就算了。”

 “好!”

 池三和展書都沒有異議。

 打零工這個說法又不是只有現代才有,早在千年之前就有。

Advertisement

 現在京城的許多閑散人等,本開春的時候就沒有事做,來裕王府的工坊干活兒,又能掙錢,還能解決一天三頓的吃飯問題,有什麼不好?

 一天一百文的收,比起許多地方的活兒都高呢!

 至于說工錢的問題也不用擔心。

 皇帝既然要包工錢,自然也要包吃飯。

 景和帝最近發了一大筆財,推恩令下來,收了一千七八百萬兩銀子。

 別說十萬工人的工錢和飯錢,就是二十萬工人的,又有什麼困難?

 總共都花不了一百萬兩銀子。

 這關系到一兩千萬人取暖保命的問題,馬虎不得!

 現在兩湖地區可能是零下十來度,可是一旦積雪融化,吸收了周圍熱量,溫度能瞬間降到零下二三十度。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年想得更多一點。

 這次災的不僅僅是兩湖地區,還有江西、安徽、四川和西康。

 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況下,蜂窩煤完全可以往他們那些地方也運送過去,能運送多是多

 反正冰天雪地的,反而很多的障礙都給厚厚的積雪給掩蓋住了,雪橇車可以暢通無阻。

 還有各地清除積雪的那些工人們,晚上沒有蜂窩煤爐給生火取暖,在這廣袤的荒地里面,能活得下來?

 一晚上就凍死了!

 所以每天五千萬個的蜂窩煤運送出去,散布在這麼大一片區域之中,真的不能說什麼足夠用。

 只能說有多力氣就用多力氣,不要因為懈怠而罔顧人命吧!

 “蜂窩煤爐……算了!”

 柳銘淇本來還想說一下蜂窩煤爐的配比問題,最后干脆放棄。

 全京畿地區的鐵匠和石匠加起來還不到一萬人,你讓他們夜以繼日的忙碌趕工做蜂窩煤爐,也供應不了四五百萬戶家庭啊!

Advertisement

 幸好人家民眾們自己有法子,可以用挖坑燒蜂窩煤的方式來解決,倒也是勉強能用。

 ……

 柳銘淇回京的第二天,柳銘璟便請他過去吃飯,還特意讓他把大柱給帶上。

 廢話。

 大柱現在了小爺我的影子了,我老媽他除了在府里之外,別的地方哪怕我去找姑娘,他都得在旁邊守著。

 樊山也是一樣。

 話說老媽這還有點侮辱我的人品。

 我像是要去找姑娘的人嗎?

 我家素老板不知道多愿意和我為管鮑之的知己。

 聯想到之前自己拜托柳銘璟的一個事兒,柳銘淇暗有戲,便歡天喜地的去了。

 果不其然,等到柳銘淇到了怡王府,柳銘璟第一時間沒有他去吃飯,而是帶他去了前院的馬圈。

 年一進去就呆住了。

 只見里面齊刷刷的十多匹神駿異常的高大駿馬,就那麼神抖擻的站在那里吃草。

 柳銘淇也算是見慣了駿馬的人了,可像是這麼優秀的駿馬,似乎也只有之前樂軍送給他、又被他送給大柱的“小柱”能比擬。

 大柱在后面同樣看得目瞪口呆,差點就流出了口水。

 去年十一月,柳銘淇在城郊道上遇襲,他、大柱、樊山的馬兒都當場被毒箭死。

 其中就包括了大柱命的“小柱”。

 為此大柱即便是傷好了,獨自一人的時候,也悶悶不樂了好一陣子。

 柳銘淇沒有說,但心里卻記著了,順便給柳銘璟說了。

 為什麼跟柳銘璟說?

 怡王府和小部落聯盟在做駿馬的生意嘛。

 十月份的時候,他們便用裕王府的各種產品,做了一筆一百一十萬兩銀子的大買賣。

 小部落聯盟為了表示誠意,還沒有拿到貨,便先支付了二萬匹駿馬的定金,隨著商隊一起回來。

Advertisement

 當然了,這二萬匹駿馬肯定不會全部帶回京城,而是會先放在西北地的馬場里面飼養一段時間,度過冬季之后,再分批帶到京城來。

 一來是冬天不適合大規模的馬兒遷移運輸。

 第二個原因是京畿地區里面也有不的各國各部落的探子。

 你這麼直接兩萬匹駿馬給運過來,誰都知道草原上有人犯了大不韙,賣了大量馬兒給你大康了。

 這樣就會給小部落聯盟帶來毀滅的災難,使得大康失去最穩定的駿馬來源。

 所以從第一年的易開始,大康都是這麼做的。

 事后讓軍出去拉練一番,順帶著把新的馬兒給帶回來,這就沒有什麼礙眼的了。

 不過怡王府的商隊也每年都會挑選一批駿馬帶回來,畢竟柳銘璟就很喜歡馬兒。

 今年這麼多,肯定也不例外。

 按照路程來走,本來商隊早就該回來了,可是遇到十一月下旬的時候,西北和京畿地區都有十多天的暴雪,所以他們在那個時候就被堵在了路上。

 等到了前幾天才得以回京。

 然后柳銘淇便給了自己的堂弟這麼一個驚喜。

 看著這十幾匹駿馬,柳銘淇發呆之后興了:“銘璟,你是好人啊!這些都是給我的?”

 “滾犢子!”

 柳銘璟沒好氣的道,“趕的,你們三個一人挑一匹,然后咱們去喝酒。”

 “這不講究一個備用的嗎?要不六匹吧?反正你這麼多,一個人也用不了呀。”

 “要不要?不要就趕走人!”

 “切,小氣鬼……”

 柳銘淇痛斥一聲這家伙不講兄弟誼,然后才笑嘻嘻的轉過,“來啊,大柱,山哥,你們趕選三匹最好的,不要手下留啊!”

 “好!”

 大柱早就按耐不住了,像是挑老婆一樣,流著口水沖進了馬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