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行途中【第四更!求訂閱!】50/110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八十四章?? 前行途中【第四更!求訂閱!】50/110

 柳銘淇說自己今天下午就,但說是簡單,其實準備的事非常多。

 年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方小胖和巫夜霜兩個徒弟給了過來。

 他們都有或多或理知識基礎,只要柳銘淇現場教學一番,他們就能領悟到,然后去指點木匠們干活兒。

 然后他又讓池三去蜂窩煤工坊調集了一百萬個蜂窩煤、鐵匠工坊搶了七千多個蜂窩煤爐,準備一路隨行跟著。

 去了兩省界的地方,可沒有什麼大房子來遮風擋雨,基本上就是搭建帳篷。

 在這種暴風雪區域、哪怕是邊緣,搭建帳篷有多麼的寒冷,也是可想而知。

 木匠們和工人們不能凍著,他們一凍著了,雪橇車就不能制造,運送資就不能完

 然后也得為后面跟來的兩萬除雪工人們準備著,他們勞強度大、工期又很,如果在休息的時候沒有很好的恢復,天知道會凍死累死多人。

 一旦有幾十上百的人凍死累死,士氣就會急劇的下降,除雪工程也不可能會快起來。

 同時蜂窩煤爐可以為大家提供更多的熱氣騰騰的食,這一點無論對誰來說,都是鼓舞士氣的最好辦法。

 這世間沒有幾個人能像我軍戰士一樣,能在極限冰凍之中靠生命去完任務的。

 對于普通人來講,在又累又又冷的時候,吃一碗熱氣騰騰的東西,整個人都會溫暖起來,心都能好。

 接著,柳銘淇還讓趕過來的熊大寶“抓”了三百多木匠的壯丁。

 他準備去的新野那邊是一個小縣城,木匠的數目肯定不多,還是從京里帶去的比較好。

 另外還有件事憾。

 本來制作雪橇車是很耗費工時的活兒,最好是用一邊抹油、一邊曬干的木頭。

Advertisement

 京城里務府的倉庫里面倒是有上萬這樣的木頭,可惜一時半刻的也沒辦法運到新野去。

 這麼大的木頭、這麼多的數量,想要運過去是非常講究和花費時間的。

 等到他們運到,說不定冰雪早就融化了。

 所以柳銘淇只能選擇就地取材,用新野當地的木材來做。

 這個前期準備需要新野縣縣令來配合。

 熊大寶也急告訴了他老爹,讓熊文慶寫急文書授權給他,向新野縣縣令發布命令。

 熊文慶是京畿總督,新野縣就是他管轄范圍

 柳銘淇讓熊大寶命令新野縣縣令即刻組織人手,在兩省界的最近森林里面,砍伐直徑超過一尺的大叔,去皮后運送到指定地點。

 這個活兒是第一步。

 如果柳銘淇到了,卻還沒有可以用作雪橇車的木材,明顯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要是有時間,柳銘淇還要求他們進行初步的打磨和涂抹桐油,然后烤干,然后繼續的涂抹……這樣反復許多次后,木頭才會適合在雪面上面用。

 然后那邊的帳篷也要提前搭建好。

 古代搭建這種帳篷,可不像現代這樣簡單。

 像是有些攀山電影里面在珠峰大本營朝上那樣的搭建帳篷,哪怕只是簡易版本的,也簡直是拿觀眾們當傻子弄呢。

 尋找合適的地方、清理地面的積雪、平整地方、順帶著防范強風吹飛帳篷、強降雪垮帳篷……這些都是很麻煩的。

 古代帳篷又不像是現代那麼的方便。

 哦,對了。

 如若是人多的話,一般會建蒙古包那樣的氈房,這樣在中間燒幾個蜂窩煤爐子,就能為數十個人取暖。

 實在是沒有帳篷,他們只能直接搭建小木屋,那個顯得更加麻煩,安置柳銘淇等一群人還行,以后兩萬人來了,哪來那麼多的木頭可以用?

Advertisement

 況且就算是有那麼多的木頭,為了這些人一兩個月的住宿,就砍伐那麼多的樹木,會對整個新野的生態系統帶來多大的傷害?

 這完全就是不可行的。

 這也是一直以來,這群工人們去做工的時候,都是睡的帳篷的主要原因。

 現今有了蜂窩煤爐之后,冬天再用帳篷就方便了許多,不會像是以前大家必須蜷在一起相互取暖才行。

 ……

 忙完了手上的一切,等到第二天早上,一行人才騎馬坐車的出發。

 依照現代的距離,帝京城到新野是三百六十公里,還是修好的高速公路的況下。

 大康倒是有點好,那便是帝京城到襄是有直接連接的道的,新野地區也是有道穿過。

 這便大大的節省了時間。

 有了道,現在京畿地區又沒有下雪,柳銘淇等人趕一點,花三天時間應該足夠。

 不然接近八百里的尋常道路,想要在古代走完,十天十夜都不足為奇。

 用信鴿傳遞信息倒是很快,人家平均速度是一百公里每小時,八百里的路程,半天都要不到就飛完了。

 等到人家吃飽了喝足了往回飛的時候,柳銘淇等人還沒有走到三分之一的距離呢。

 三天的路程,肯定不是隨時隨地都在奔跑。

 人得了,駿馬也不了,馬車也不了。

 木匠和他們的工,以及一應的后勤資都乘坐的馬車。

 幸好朝廷已經安排妥當,每次遇到驛站都會更換神滿滿的馬匹,不然一天下來也跑不了兩百里路。

 到了第二天的晚上,一群人已經跑了六百里的路。

 這一路的艱辛就不用說了,特別是坐馬車的那群人,舒適度還比不上駿馬呢,而且還得拼命趕路,他們一般都不敢吃多了東西。

Advertisement

 也只有晚上的時候,他們才能多吃點飯。

 柳銘淇還算心,每天晚上都讓人燒了熱水,加了白糖給他們喝。

 白糖不但能補充熱量,而且還可以提高心的愉悅度,不至于心不斷低落,這樣到了現場怎麼做事兒?

 匆匆的吃過了晚飯,坐馬車和駕駛馬車的人,全都去睡覺了。

 因為走得充滿和載重力的關系,這一次帶的都是簡易帳篷。

 不過因為有了蜂窩煤爐可以放在帳篷正中間發熱取暖,所以反而比以前的厚帳篷要暖和許多。

 當然了,這種簡易帳篷頂上都特意開了幾個拳頭大小的天窗的,不然悶在這風的帳篷里面,又點著了蜂窩煤爐,這不跟燒炭自殺有什麼區別?

 羽林衛睡覺也是披著輕甲的,照樣派了兩百人散落在方圓十里,半夜一換。

 一旦有意外立刻就會發信號煙花,以確認不要讓他們無法贖罪的那次超級大罪過再次發生。

 只有柳銘淇他們這群騎馬的人,才會有點閑心,慢悠悠的吃著晚餐。

 晚餐也沒有什麼特別,也就是一鍋燉菜加上一鍋饅頭,甭管你是小王爺、國公爺、大將軍世子還是什麼人,都一樣。

 當然這也是柳銘淇自己不講究。

 不然他完全可以單獨給自己炒幾個菜,喝杯酒輕松一下。

 坐在簡易帳篷里的他,現在照樣拿著大饅頭,和巫夜霜、方磊、柳銘宥坐在一起從熱氣騰騰的鍋里夾菜吃。

 “雪橇車的原理,你們現在已經大致了解了。但是小磊做的雪橇車圖紙還沒有銘宥做得好,真該罰你今晚上不吃飯!”柳銘淇呵斥著自己的徒弟。

 方磊很有點委屈,卻又嘆了一口氣不敢狡辯。

 畢竟柳銘宥中午休息時空畫出來的雪橇車圖,不但清晰而且線條非常清楚,是比他的要好多了。

Advertisement

 柳銘宥是肅王的次子,封號是巖國公,今年十七歲,是方磊的朋友。

 因為是庶子的緣故,所以柳銘宥并沒有什麼爭奪家產的心,而是專心于自己喜歡的東西。

 他就喜歡格

 嗯,現在理。

 兩人也是因為一次意外互相了解了對方對理的興趣,然后時不時的就流一下經驗和研發的方向。

 中國古代的理、數學研究,基本上就是這些富家子弟和宦子弟做的。

 相比起那些天天要為了生存而不斷拼搏的人來說,他們有錢有時間,更容易去發展這些。

 至于說化學嘛,自然是那些裝神弄鬼的方士和巫師巫婆們才干。

 瞧瞧人家道家和佛家,人家就不做這麼低端的事,只要宣揚神仙佛祖,宣揚信仰,就會有萬千信徒崇拜。

 方磊剛開始做馬桶系統的時候,柳銘宥就很是興趣,在肅王府作時他還親自下場幫忙了。

 后來方磊做的熱氣球,柳銘宥也同樣的觀討論過。

 柳銘淇派人去找小胖子的時候,柳銘宥正好也在。

 聽說了要去新野邊境制造超大型的雪橇車,以便運輸兩三萬斤的貨時,柳銘宥馬上有了興趣,要求同行。

 對于這樣的寶貴理種子,柳銘淇當然是求之不得他參與進來。

 一個學科的發展壯大,絕對不是幾個人就能完的,需要千上萬的人一起努力,還不一定能有什麼結果。

 從現在來看,柳銘宥嚴謹的勘測圖繪能力,是大于方磊的。

 方磊在奇思妙想上面,卻要超過古板的柳銘宥。

 巫夜霜姐姐一心奔著理和化學雙發展得道路走,總期待著有一天能自己明白制造出苦味酸炸彈來,現在柳銘淇還看不出擅長的地方。

 “經過這兩天的講解,你們應該明白其中的原理了。”柳銘淇看著他們,“霜姐,你先說說。”

 巫夜霜點點頭,“雪橇車采用的是單位面積大,承重力便會隨之分散,從而不會垮雪層的原理,同時因為底板,減小了力,從而可以使得馬兒拉起來更加輕松。

 而駿馬拉雪橇車的原理,在于一開始給予了力之后,它奔跑起來產生的慣力量,從而能推馬車繼續前行。”

 柳銘淇道:“所以你們別小看這麼一個小小的雪橇車,等你們能弄懂‘單位面積承重力’、‘力’和‘慣’這三個原理,那麼你們已經可以在理方面開宗立派了。”

 方小胖明顯一副“你太夸張”的表,不過柳銘宥卻是認真的點頭。

 他這個人格比較木訥,但對于知識的力量卻是非常敬畏的。

 柳銘淇在這方面是天才行家,他說的,柳銘宥自然牢記于心。

 巫夜霜則是若有所思,“殿下,按照你這麼說,理的學科豈不是千上萬,永遠也研究不完?”

 “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注定沒辦法研究完。”柳銘淇道,“況且就算單一學科的話,也是永遠都沒有盡頭的,我們只有在探索的路上不斷前進,留下更多有用的東西,讓后來人能在我們的足跡引導下,繼續前進。”

 方磊道:“我的熱氣球研究完畢后,豈不是就已經圓滿了?”

 “差得遠了!”柳銘淇笑道,“熱氣球下面的籃子是敞開的,你難道不想著做一個封閉式的大房間,掛在熱氣球上面,隨意能到任何地方?人們就像是坐馬車一樣坐在空中的房間里,甚至還能睡覺,這樣的覺是不是很好?”

 “啊?還能這樣!”

 方磊眼睛都大了,顯得很興

 他是聰明人,一想到這樣的景象,就不覺渾抖。

 “怎麼不能?等你把理學好,解決了力問題和起降問題,不就可以著手研究了?”柳銘淇道,“你要真做好了,那人們出行可就方便多了。”

 “可是這樣的話,熱氣球炸開來,豈不是落得尸骨無存?”巫夜霜問道。

 方磊打了個哆嗦。

 柳銘淇頜首道:“所以還有燃料安全問題,只有把一切問題都解決了,那才是讓你方磊名垂千古的發明!就現在你這個熱氣球,才哪兒跟哪兒呢,完全連門道都沒有抓到。”

 “好!”

 方磊這下子來了神,“看來我以后有的是忙了!”

 最近因為柳銘淇給他解決了燃料提純的問題,方磊的熱氣球已經進了最后的實踐階段。

 他本是有點志得意滿,覺得自己肯定為大康最靚的仔,以后不知道多麼人尊敬。

 可現在聽到柳銘淇這麼一說,他才知道大海征途,現在才是第一步呢,完全不值得多麼驕傲!

 他方磊要是能發明空中馬車,那才真的可以為萬眾矚目、千萬人傳誦、億萬人仰慕的天才大師呀!

 饒是柳銘宥平日里對名利沒有什麼追求,聽到方磊的項目居然有如此前景,不覺也是出了羨慕之

 柳銘淇見狀笑了,“銘宥,你如果有興趣的話,以后可以多來我家里,咱們好好的討論研究一番理知識,說不定你也能找到屬于你的正確道路呢!”

 “嗯,那就打擾了!”

 柳銘宥遲疑了一下,還是認真的點點頭。

 年心中是樂開了花。

 比起方小胖這種格跳躍的人來說,柳銘宥這種秉承了肅王叔謹慎認真格的人,才是最好的工人啊!

 那些枯燥的實驗和數據研究,正好可以丟給他。

 堂堂一個理學家,沒有這麼一些工人,怎麼能做更多的實驗,做更好的發明?

 當然了,我也不是迪生那樣的發明家公敵,該給銘宥的榮譽和獎勵,一點兒也不會

 只有大家都互助互利,都能得到好,這門學科才會有更多人愿意加進來,壯大這個科學的探索隊伍嘛!

 ……

 四更14000!

 真沒說謊,周末的訂閱好差,還是要求一下的。

 我擺個碗先~~~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