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是沒有休息的權力的。
頂多就是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聚一聚,吃一點平常舍不得吃的好東西,然后買一點布料做新服,也就算很好了。
真正更窮的人,一直都要為生存而努力,哪里來那麼多的閑逸致?
所以說“朱門酒臭,路有凍死骨”是自古以來的真理。
不過許多朝代的當權者本不知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威力,一點好都舍不得分給最底下的民眾,所以基本上撐不過三百年就要掛掉。
大康朝做得很好的一點,就是給了農民活路。
沒有了宗室子弟和勛貴子弟的瘋狂圈地,再加上大康的經商氛圍非常濃厚,導致了各種作坊繁多,大大的吸收了勞力,從而地主們對于擴張土地,并沒有太大的興趣。
畢竟土地多了是要人來耕種的,很多民眾都去了作坊打工,一年忙碌下來是種地的三倍、五倍收,你說他們愿意怎麼干?
這個跟后世寧愿打零工,也不愿耕種土地,把自己的土地給荒廢了是一樣的道理。
比如說丞相曹儀家里有良田數十萬畝,但是平日里能耕種三分之二都算不錯了,他家給租戶的分還是六四開,自己雖然得了六,可是繳納稅賦什麼的都他們包了,再加上自己應繳的田賦,算下來得到的比農民的四還要。
但饒是如此,每一年他們的租戶還在不斷的減。
畢竟那里是江南,商業氣息無比濃厚,年輕人們都不愿意去耕田種地了。
連曹儀家里都是如此,你更別說那些大小地主們了。
因此總來說,除非是遇到極大的天災人禍,農民們的日子還算是可以。
既然農民穩住了,整個國家就穩住了,大康這麼多年沒有發生什麼造反叛,就是這個道理。
包括去年下半年來到京畿地區的幾十萬逃荒民眾們,無論是在京畿地區,還是在帝京府的,都得到了妥善的安排。
平日里出現在人們眼眶里面的,都是在帝京府的災民和本地的窮人們干活兒。
實際上在京畿地區的其它地方,京畿總督熊文慶也在做一樣的事。
正是他們的辛勤勞,導致了這麼半年以來,京畿地區的許多年久失修的道路、城墻、河流,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要是換做平日,還本沒有這個機會和支出預算呢。
現在為了保障災民們的生活,朝廷和皇帝當然要拿出大筆大筆的錢,讓他們以工代賑,做對雙方都有利的事。
說實話,因為有了這個每天兩百文的工錢保障,讓他們在這邊比在家里都還要收高。
特別是到了冬天,柳銘淇家里的蜂窩煤工坊建立起來,每天旺盛的蜂窩煤需求量,撐了整個工坊,裕王府一口氣就雇傭了兩萬災民之中的婦老人。
這還不算,后來在靠近帝京城的地方,又建立了一個萬人的蜂窩煤工坊,專門提供給附近省份的人們蜂窩煤。
連婦和老人都能掙一百文一天,還加麩糠粥和饅頭,災民們簡直是樂開了花,恨不得這樣的日子永遠也不要停下才好。
如今是正月里面,白天能有一些太,但早晚還是非常冷的,蜂窩煤仍舊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取暖工。
另外城里的民眾們現在燒水做飯都用上了蜂窩煤。
價格比柴火便宜太多了,而且非常的方便,朝廷又給每家每戶補錢,都安裝上了煙囪,不用擔心蜂窩煤中毒。
于是本來蜂窩煤的需求就很大,然后現在為了給六省的大雪災災民們準備蜂窩煤,一天十二個時辰的工作就沒有停過。
蜂窩煤在工坊里面已經堆積了一座座小山。
累是累了一點,可大家還是很的在勞。
能掙到錢就什麼都不苦。
沒錢買糧食吃飯,養活不了家人,那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
就在他們忙忙碌碌的時候,柳銘淇帶著大柱、池三和樊山,以及上百名護衛,浩浩的開到了蜂窩煤第一工坊。
一路上非常的矚目,畢竟上百名穿著簡單鎧甲的騎馬銳護衛,誰都要多看兩眼。
大家怎麼看怎麼覺得眼。
嗯,這也是對的。
他們就是前段時間在京畿地區四搜索刺殺柳銘淇的兇手的前羽林衛,現在年齡到了退了下來,皇帝讓他們來到裕王府做侍衛。
也算是給了他們一條好的出路。
裕王府可是有錢得很,對下人也是大方得很,他們下半輩子在這里,絕對是可以安生活,讓父母妻兒也過上好日子。
所以這群裕王府侍衛,除了沒穿羽林衛的白鎧甲之外,沒有羽林衛的特選駿馬之外,其余的都一樣。
當然了,蜂窩煤工坊的人對柳銘淇也是很悉,對他邊的池三大總管更是悉。
他們一抵達之后,正在加干活兒的一群年們,便被喊著到了休息棚子里面。
本來蜂窩煤第一工坊是只要了婦和老人的,可后面再招一萬人的時候,有些家庭就再也沒有這樣的勞力,只能央求著讓自家十二三歲的年來干活兒。
這群年大概有兩千多人,他們年齡沒到十五六歲,巫夜霜、苗炎和熊文慶都不要他們,擔心力氣不夠,堅韌不夠,怕出事。
但他們又比五六歲、七八歲的孩子們懂事,迫切的希能為家里多做一些事。
柳銘淇爽快的同意了。
蜂窩煤工坊的活兒并不重,哪怕是十二三歲的年力氣不夠,幫著干一些雜活兒,或者是兩個人頂一個人用,那也是可以的。
裕王府不差這個錢,能讓更多的家庭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活下來,這點錢算不得什麼。
況且柳銘淇還是從現代穿越而來的,現代人可沒有這麼視人命如草莽。
結果這群孩子到了蜂窩煤工坊之后,干活兒是比誰都用心,什麼活兒都敢搶著干,不管危險不危險——當然也沒有什麼大的危險。
對了。
他們還特別喜歡加班,尤其喜歡晚上干活兒,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早上多帶十個饅頭回家。
每天下午該上工之前,他們也會提前半個時辰來幫著干活兒。
“著”九九六福報的工人在他們這里都是渣渣。
除了吃飯能頂得上兩個老人家外,年們別的沒有缺點。
柳銘淇現在過來,就是為了他們。
來的當然沒有兩千多人,而是選出來的三百多人。
在大年三十沒有稟告皇帝之前,柳銘淇便已經有再次擴張裕王府人員的主意了。
柳銘淇讓池三吩咐下面的帶工組長們,用以下條件選人。
第一,勤勞肯干,任勞任怨。
第二,格開朗,認真負責。
第三,懂得忍,愿意照顧弱小。
第四,老實聽話,行事有章法。
以上四點,全部達者為第一等,達到任意三條為第二等。
就選這麼兩個等級。
通過三十來天的時間的觀察和比較,這三百多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們自己還不知道是為了什麼,只是看到池大管家跟小王爺都在,便顯得又興又忐忑。
“今天你們過來,是有個事想要和你們商量。”柳銘淇自己開口說道。
他故意的停頓了一下,發現沒有孩子沉不住氣,主詢問什麼,或者是表現出慌的神,心里很滿意的點點頭。
“我們裕王府如今的買賣做得很大,所以需要更多的人加進來。”柳銘淇繼續說道:“池三兒給我推薦說你們不錯,不知道你們愿不愿意到裕王府來?”
一群人面面相窺。
不人有點聽不懂柳銘淇的意思。
他們又習慣了聽話,所以倒是沒有鬧鬧嚷嚷的況。
池三兒沒法,拿著一個鐵喇叭道:“我家世子殿下是問你們,要不要和我一樣,為裕王府的仆人。”
“愿意!”
“愿意!!!”
這下子聽懂了。
一群孩子忍不住大吼了起來,凍得有些發紅的臉蛋兒上滿是激。
白癡才不愿意!
他們這個年齡已經不能算小孩子了。
無論是之前在家里,還是在這邊災民聚集區,都需要做很多的事來幫助大人,才能維系著家庭前進。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可不是說一句話那麼簡單吶。
裕王府之前就在災民里面招攬過一批人,不過人數很,相對于幾十萬的災民來說,就跟現代的獎一樣。
凡是被招納進去的,無不引來眾多羨慕的眼。
在大家都朝不保夕的況下,他們卻能進裕王府,從此為王爺的仆人,吃好穿好,再也不用擔心生活,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地方住、顛沛流離,子子孫孫的出路都有王府來管著。
不管事實是不是這樣,反正大家伙兒都是這麼想的,包括了被招納的人們自己。
這麼第一批七百多人之中,耿婆婆一家的遭遇簡直已經了家家戶戶都樂于談論的段子了。
耿婆婆就是那一次小王爺微服私訪的時候,好心請小王爺和池三總管扛麩糠的那一位老婆婆。
后來也因為的三個小孫孫被拐賣跑了,小王爺龍大怒(!?),單槍匹馬闖到人販子窩里去,殺得流河,終于把人給救了出來。
然后耿婆婆一家九口人,就被接到裕王府里面去了。
柳銘淇乍一聽還以為他們在說皇帝呢。
也幸好景和帝沒有在意這些,繡衛也不會這麼無聊的告“裕王世子大逾越,要造反”,不然這些老百姓可是好心做壞事兒。
回到眼前來。
這群年們本來就已經懂得了生活的艱辛,知道了困苦。
所以忽然間天上降下來這麼一大塊餡餅,你說他們愿意吃不?
肯定愿意啊!
而且是小王爺親口說的,池三大總管親自解釋的,這還能有假?
今天開始,我們也是被人羨慕的人了!
我們也是裕王府的仆人啦~~
一個個年的臉上和眼中,都寫著這樣的歡愉高興。
池三等到他們發泄了一陣子,才又拿著喇叭道:“你們待會兒就不要去上工了,先回家找你們家的大人,過來找管事的登記好家里人的姓名、幾口人等等。
你們和留在家里的人都可以先搬到裕王府里面去,然后在帝京府上工的父親兄長等等,我們也會去通知他們到府里來匯合,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
年們齊聲的回應道。
“那就先回家去吧!每人在這邊領一塊牌子,待會兒過來登記的時候要用。”
“是!”
一群年們領了牌子后,如走般一窩蜂的跑了出去,瞧那樣子哪怕是有豹子在后面追也追不到。
池三卻有點擔憂:“殿下,咱們府上已經住不下了啊,再增加這麼兩三千人,往哪里擱?”
之前招納了七百多災民,倒是還寬裕的。
現在兩百羽林衛和他們的家人住進來,也還可以,只是略微打。
但又要招納七百多個家庭,裕王府再大也容納不了的。
想想看,有能住四千來人的王府嗎?
裕王府又不是我大明的那些坐鎮一方的宗室,皇城里面的王府也不可能那麼大。
柳銘淇點了點頭:“咱們在城繡衛衙門旁邊不是買了那麼多土地嗎?先收拾著讓他們住在那邊。
然后我娘說了,會馬上搭建一個新的府邸,地方肯定就夠住,也相當于是為我以后承襲郡王做準備了。”
“那咱們要搬過去嗎?”
“這倒是不用,可田榮和府上的一些人會過去。”柳銘淇道:“時不時的還要讓他們崗,裕王府里的到那邊去,那邊的回裕王府,不然難免就會生疏,會分高低,這可不是一家人。”
“嗯!”
池三連連稱是。
主府和副府如果嚴格的區分開了,自然就有等級之分。
就是要這樣融合與崗,才能形一家人的氛圍。
不過池三還是很希能全部住在一起。
反正以后世子殿下承襲為郡王后,都不能住皇城了,那不如在城外修建一個諾大的莊園,讓全部人住在一起唄。
那多熱鬧呀!
……
四更16000!!
更新這麼多,我不炫耀,很低調!
不知不覺馬上就要1200均訂了。均訂高,小虎牙妹紙給的推薦才好。
話說我已經三周果奔無推薦了,還能有這個穩定上升的績,各位老爺真是我的食父母呀!
雖然多更會降均訂,但等兩天,等我茍到了1200,我就努力再多寫點哈~~~
現代小人物穿越成顏良,那個三國第一倒黴鬼。 此時正當官渡之戰,白馬城外,關羽拖著青龍刀,騎著赤兔馬,正向他呼嘯而來。 悲劇的顏良,不但要避過關二爺那銷魂一刀,還要在這群雄爭霸的時代,成就一番暴君之業。 ……………… 曹操:天下人皆罵我殘暴,直到顏良出現,他們才知道我有多麼的溫柔。 劉備:我以仁義待你們,你們卻為何紛紛投奔殘暴的顏良?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 孫權:奪吾嫂,掠吾妹,暴徒顏良,我與你勢不兩立! 大小喬:大膽顏良,焉敢對我姐妹如此粗暴~~ 顏良冷笑:暴君明君,後世自有定論,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君子們,都給我閉嘴吧。 …
穿越大宋,蕭揚成為被人瞧不起的上門女婿,現代沒用的知識,竟讓他步步高升,曾經那些瞧不起他的人,都得跪在他的面前磕頭認錯!
魂穿大明,把崇禎皇帝誤認作侄兒,從此化身護侄狂魔!有個叫東林黨的幫派,欺辱我侄兒,侵占我侄兒的家產? 殺了領頭的,滅了這鳥幫派! 一個叫李闖的郵遞員,逼我侄兒上吊? 反了他,看叔父抽他丫的滿地找牙! 通古斯野人殺我侄兒的人,還要奪我侄兒的家業? 侄兒莫怕,叔父幫你滅他們一族! 崇禎: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一切都不存在的,朕有皇叔云逍,可只手補天! 李闖:若非妖道云逍,我早已占據大明江山......阿彌陀佛,施主賞點香油錢吧! 皇太極:妖人云逍,屠我族人,我與你不共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