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七十九章? 正月里【第三更!求訂閱!】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七十九章? 正月里【第三更!求訂閱!】

 朝廷之上的張和忙碌,一點都不能影響京城民眾們的快樂。

 在他們看來,暴雪已經為了過去,最近一段時間天氣放晴之后,整個兒都暖和了起來,正好可以到竄門走親戚,過一個歡快的春節。

 當然了,窮人一般也沒有什麼好走的,但有錢人和商人們卻是參加著一個又一個宴會,青樓和戲樓的生意特別的好,到都是熱熱鬧鬧的。

 皇上是沒有心過春節了,但皇太后有呀。

 一口氣了三個戲班子,流來宮里唱戲。

 同時也邀請了許多的宗室和勛貴家庭,讓他們一起來看戲。

 很顯然,素老板的《梁祝》也肯定是在其中的。

 《梁祝》出現了已經有兩三個月,許多戲班子都開始了排這部戲。

 比如京城里面最著名的十家戲班子,全都在排。

 只不過本《梁祝》的戲份就很考驗人,音樂和服裝等等配置同樣的考究,所以哪怕是在臘月的時候,已經有戲班子拿出了盜版《梁祝》,反應也不是很好。

 不是沒有人去看,而是很多人去看,然后一邊看一邊罵,差點還把人家的戲臺子給砸了。

 戲班子一點兒都不敢掙扎。

 能趕著花錢看《梁祝》的,必然大部分都是之前看過原版的,全都是宗室公侯子弟。

 這些大爺小姐們的脾氣可不好,見到一道食居然變了一坨屎,侮辱了他們心中的經典,哪有留面的道理?

 連續開始演出的三家戲班子,全都了砸場子的待遇。

 京城十大戲班肯定是要臉面的,因此他們排得比較慢,如果是質量很差也不會急著去騙錢。

 到了現在的正月里面,這些戲班子才陸陸續續的放出了《梁祝》,此時的效果固然還是不盡人意,可終究還算是看得了。

Advertisement

 至那些沒看過的,還有一些中等階層的男們,看得是眼淚直流,大呼再來一場。

 通常遇到這種況,看過正版的人們,在聽他們講多麼多麼好的時候,都是冷笑一聲,一副我不跟你一般見識,你就是垃圾的架勢。

 在這種時候,素老板從江南再次歸來,在宮中獻藝《梁祝》,不知道勾起了多好的回憶。

 《梁祝》在宮外的首演,也就是頂多演了十五場而已,看了的人次還不到一萬人,更別說很多人都還是“霸占”名額重復觀看。

 就這幾天,不知道多家的戲樓找上了素老板,想要跟簽十場、二十場的唱戲協議。

 倒不是他們不想簽多,而是知道自己沒有這麼能耐,獨占素老板的《梁祝》。

 以前人家就是戲曲九仙之一,現在更是基本上板上釘釘為裕王世子的小老婆了,你敢強迫?

 看那些文人士子不打死你!

 像是過仙樓這樣的蕭素琴的老合作伙伴,能簽個十場都已經是謝天謝地,開懷大笑了。

 只不過這苦了蕭素琴和戲班的員。

 準確的說,是苦了想要和柳銘淇多相的素老板而已。

 其余的戲班員,不得一口氣演個一百場、一千場,然后高高興興的回家當小地主、小富婆,從此安度余生。

 不是開玩笑的,《梁祝》真的非常賺錢。

 他們在江南只是演了三十多場,賺多下面人肯定不曉得,但哪怕是戲班里面一個打雜的小廝,人家都抱了二百多兩銀子回來。

 二百多兩銀子都夠在帝京府遠一點的地方買下幾畝土地,修一個小小的院子了。

 要是多賺一兩年,哪怕是打雜的小廝,到河北、湖北這些周邊區域,買下幾百畝上好水田,當一個小地主都不是問題。

Advertisement

 大家演戲有多是為了藝

 絕大部分都是為了錢!

 就連蕭素琴之前想著的,都是賺夠了錢自己就找個好人家嫁了,擁有自己的財富當保障,哪兒都不了欺負。

 所以現在越累他們越是開心,畢竟累了有收獲就是大好事兒。

 ……

 柳銘淇這幾天也在走家串戶。

 先吃了禮王二伯家里的,再去睿王三伯家里……最后還到他們裕王府當莊請客。

 沒辦法,這就是禮數。

 幸好來的人并不是很多,也就是五位親王的一大家子,坐在一起不到一百人。

 在別人府上的時候,他們可能不好談生意,但今天來到了裕王府,同柳銘淇一桌的八姑就開始問起來了。

 “銘淇啊,這越是到春節,白糖就賣得越好,怎麼忽然這邊就不供貨了?”八姑道:“我們商號還等著給河北、山東的客戶發貨呢!”

 睿王府以前只做高利貸,屬于是缺德生意的。

 不過最近因為有了裕王府的商號,而裕王對各位哥哥都說過,自家兄弟,你們要賣這些東西,我們都盡量提供……所以睿王府最近也開始慢慢的做起了這種商貿生意。

 和他們來往的,其實就是其它地方的利子錢、錢莊老板們。

 這些人家里都有錢,而且舍得花錢,同時也要去維護一些客戶。

 裕王府的這些新奇珍貴玩意兒,就最適合他們自己用和拿來送禮。

 久而久之的,現在附近五六個省份的利子錢老板和錢莊老板,共計一百多家,都要找睿王府要貨。

 每個月隨隨便便他們就能賺到兩萬多兩,可不是一筆小收

 而且賺兩萬多兩不是因為這群老板們的購買力不行,純粹是因為裕王府的產量跟不上。

Advertisement

 也就是皂和廁紙能敞開供應。

 像是花香油、白糖這樣的王牌產品,每個月只能分配到那麼一點。

 更別說是大白兔糖了,京城以外的富豪勛貴們基本上就沒有吃過——全都被京城的富豪貴族們給包圓了。

 對于限量供應這事兒,大家本來沒有什麼怨言,可問題是現在白糖忽然就說快沒有了,可能要斷貨一段時間,你說怎麼不讓睿王府心急?

 所以才有了八姑來問一問。

 “我也沒辦法,湖南和四川已經被暴雪給襲擊了,甘蔗就在那兒運不過來,沒有原料怎麼辦?”柳銘淇攤開雙手說:“就現在生產的,都是之前我家巧蓮聰明,花大價錢拼命搶運回來的,再生產十幾二十天啊,就得斷貨。”

 “可現在總是有的吧?咋了,你還當商,準備囤貨居奇的漲價不?”八姑隨口污蔑道。

 沒有什麼惡意,只是姐弟之間開玩笑,可旁邊就有人看不順眼了。

 “芷雨,你這是什麼語氣?什麼態度?銘淇是那樣的人嗎?”禮王世子柳銘觀當即駁斥道:“你連銘淇都不愿意相信,那這個世界你還能相信誰?你不能侮辱銘淇的人品!”

 八姑瞠目結舌,想要和這個書呆子爭辯兩句,又覺得自己說不過他,只能恨恨的閉,對著桌上的食就是一陣出氣。

 柳銘淇對柳銘觀笑了笑。

 很好。

 小伙子很有眼力勁兒,就是要這麼維護新圣人!

 眼下年可不僅僅只有銘觀這一個鐵桿擁躉,隨著《勸學》散發了出去,全京畿地區起碼有千上萬的讀書人瘋狂的崇拜這位圣人。

 他們之中許多人容不得別人說柳銘淇一句壞話,一心把柳銘淇想了世界上最完的人,還是不用上廁所的那種。

Advertisement

 要是這在網絡時代,那就太爽了。

 柳銘淇在網上隨便說句話,都能讓無數人跪

 如果有仇家,都不用柳銘淇出手,他們就能懟得別人神崩潰。

 現在其實也一樣。

 天下的輿論就掌握在文人學士們手中,他們都把柳銘淇奉為圣人,怎麼可能容忍別人說柳銘淇壞話?

 剛才銘觀堂哥的表現,就充分現了這一點。

 難怪朱熹這樣的人都被抬進孔廟了,腦殘的力量真可怕。

 “這一次的大雪災真是可怕。”肅王世子柳銘曦岔開了話題,“整整六個省份都遭殃了,四川干脆就封起來了,天知道里面發生了什麼事!聽說朝廷已經派鐘相前去主持賑災了,希能力挽狂瀾吧。”

 柳銘璟聽著就笑:“也該鐘相去,不然全部給葛魔頭,恐怕四川又要掉一波的人頭了。”

 柳銘曦非常喜歡佛學,最討厭的就是殺生。

 他聞言皺眉道:“葛總督實在是太腥了,一點都不知道佛家的寬恕之理。這樣長久下去,恐怕佛祖會怪罪的!”

 “佛祖怪罪不怪罪我不知道,但這一位卻是皇上喜歡的干臣。”璐國公柳銘華說著自己的小道消息:“聽說最遲明年,他和劉仁懷兩人就要為副相。”

 “啊?”

 八姑來了興趣,“那豈不是有六個相爺了?”

 “不會,應該是南宮相要退了,畢竟六十一二的人了。”柳銘華道,“算起來只增加一個,倒是不多……咱們這兩年不是災嚴重嗎?皇上也擔心邊境不穩,所以提葛松道為副相,專門提點軍務,也好保得邊疆安寧嘛。”

 “這倒是,他都打了快二十年的仗了,沒有一年不去剿滅那些叛土司土人部落的。”八姑覺得很有道理。

 “佛祖說,眾生平等,他這樣做是不對的。”柳銘曦道,“那麼幾十萬的土人之中,難道就沒有冤枉殺害的人?說不定這一次的暴雪就是……”

 “咳咳!”

 柳銘淇趕把他給截住,“來,來,今天的烤豬非常香,大家趁熱吃!”

 這位佛家善人越說越離譜了,眼看著就要說是葛松道的報應。

 但他難道沒有想到,葛松道的報應只會在西南三省,而不會蔓延到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

 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話,那你豈不是在說這是皇帝無德引發的報應?

 當然這里都是一家人,也知道去告一個親王世子是沒有用的,人家不當又不當政,說幾句閑話有什麼問題?

 可最怕這話被有心人給利用了,引發不好的,那可是不好。

 柳銘璟也反應了過來,拿著筷子給柳銘曦夾了一快,“先吃東西!然后我們兩兄弟多喝幾杯……快點啊!”

 被兩人這麼一打岔,柳銘曦的話是再也說不下去了,只能是悻悻的作罷。

 旁邊禮王二子柳銘辛見狀心中一陣冷笑。

 就這樣的人也當世子?

 不過是比我命好而已!!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