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的心很大【第三更!求訂閱!】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的心很大【第三更!求訂閱!】

 下午柳銘淇和爹娘提前進宮的時候,景和帝特意找趙壽把他給到了書房。

 今兒書房上面都著喜慶的窗花,還掛了兩個紅的燈籠,顯得很有些新年的氣象。

 坐在書房的景和帝,看著柳銘淇進來,對邊的肅王道:“瞧瞧,咱們家的大英雄來了!”

 肅王是“逃難”提前來到宮里的。

 聽到這話,他嚴肅的臉上,也出了一笑容:“銘淇,這一次你表現得不錯。”

 當然不錯啦。

 這一次的籌款不但超出了預期的一千萬兩,第一次就拿到了一千二百萬兩,結果新年第一天又湊到了三百萬兩。

 一下子單是靠著加恩令的捐贈金,為大雪災準備的應急資金都達到了一千五百萬兩白銀。

 如果再加上上次寺廟道觀的高價度牒錢,差不多總數是兩千萬兩!!

 哪怕是現在有六個省份災,也是能應付得綽綽有余。

 皇帝焦慮的心已經平復了絕大部分。

 關鍵是這錢又不是借的,更不是寅吃卯糧,不是用下一個、兩個賦稅周期的錢來補前面的口子,而是憑空無中生有得來的。

 這便不會引發更多的災難,帝國的運作也不會到災害的影響。

 要不和大人怎麼那麼乾隆爺的賞識和喜呢?

 乾隆喜歡用錢花錢,和大人從來都是你要多我給你搞多,完全不帶打折的。

 你說,捫心自問一下,如果你是皇帝,你喜歡這樣的下屬不?

 現在在景和帝的眼里,柳銘淇就相當于是和大人的角

 肅王是佩服柳銘淇說這些錢莊借錢的能力,但他卻不知道,這加恩令和捐獻銀子的主意,原本也是柳銘淇想出來的。

 整個過程幾乎全都靠柳銘淇一個人,而且還取得了這麼大的果,景和帝能不高興嗎?

Advertisement

 說柳銘淇一人拯救了上千萬人的命,略顯夸張了一點。

 但是說他拯救了至數百萬人的命,卻是一點兒都不為過。

 只是景和帝都覺得自己有點虧待這個侄兒。

 倘若是哪個朝臣提出并且解決了一千五百萬兩銀子的問題,給他加一個三公之一的尊榮,也絕對不為過。

 日后這個朝臣如若是告老還鄉,不但自己能獲得公爵,子孫蔭都最能到正五品!

 可柳銘淇是宗室,注定了他在這方面什麼都沒辦法得到。

 不過此時肅王卻說道:“昨兒個有些人對銘淇得到親王世子五俸的待遇不服氣,如果這事兒說出去了,他們卻是一點話都不敢講。”

 “那可是!”

 柳銘淇笑著道,“皇上和王叔你們都知道,我銘淇有今天,全靠自己的真才實學!”

 頓了頓,年又道:“不過他們說就說吧,反正我也不在乎,這事兒也用不著張揚。”

 景和帝最喜歡的就是柳銘淇的不為名利。

 無論是他出的哪個主意,都沒有出去到吹噓過。

 給朝廷留了臉面,給他這個皇帝也留足了臉面。

 聞言皇帝道:“一時半刻我也獎賞不了你什麼,但你有需求可以說來聽聽,能做到的我今天就給你辦了。”

 “其實我家也沒有什麼事。”柳銘淇道:“就是最近因為生意擴張,很有可能再吸納上千人的流民,不知道這一點會不會不好?”

 “你家現在有多人?”景和帝問道。

 “連我們一家三口,共一千零二十五人。”

 肅王在旁邊先開口:“嗯,作為一個親王府邸,又全都是做生意的伙計,沒有什麼武力,這點倒是不犯。”

 景和帝也是點頭,“招吧!只要親王府能養得起,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肅王說的倒是提醒我了,我再給你撥兩百個今年就要退役的羽林衛,他們不但能大大護衛裕王府的生意,更能保護好你。”

Advertisement

 肅王這時就皺了皺眉頭,“陛下,兩百個羽林衛是不是有點夸張了?裕王府上次就增強了一些武力,現在他們的侍衛已經有一百多人了吧?”

 “是一百五十多人。”柳銘淇道,“上次陛下就恩賜了一些千牛衛退役侍衛來我們府上呢。”

 “加起來還不到四百人,有什麼大不了的?”皇帝不以為意的道:“銘淇是我們皇室的寶貝,如果再遇到刺殺,因為沒有足夠的保護力量而導致了他到傷害,那不但對皇室是巨大的損失,對整個大康也是損失慘重!”

 肅王沉思了一會兒:“好吧,羽林衛有六千人,千牛衛還有兩千人,四百人也鬧不起什麼風浪。”

 柳銘淇無語了:“肅王叔,你這語氣好像我分分鐘就要殺向皇宮造反一樣!就算我愿意,他們這些人愿意跟著我去送死嗎?這不開玩笑嗎?”

 景和帝聽著哈哈一笑,肅王也在看了柳銘淇一眼后,沒有再說話。

 事實也就是這樣。

 除非是柳銘淇家里養了三四代的侍衛,比如像是大柱那樣的,不然這些剛剛才從羽林衛、千牛衛退下來的侍衛,有這個膽子和決心跟著他沖向皇宮俘虜皇帝造反?

 他們把柳銘淇給捆起來,送到宮里自首倒是很有可能!

 況且做皇帝多累?

 做宗室多舒坦多輕松?

 反正吃喝拉撒都是朝廷負擔了,想福就福,想做生意就做生意,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有什麼不好?

 所以大康朝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宗室造反的。

 包括勛貴也沒有一個。

 這就不得不讓人嘆佩服太祖的英明神武,要不是他下了那麼多的命令,給了這麼多的保障,恩威并施之下,哪能這麼的和諧?

Advertisement

 ……

 談完了這個,景和帝卻還是有正事兒的:“雖然第二批又增加了十來個人的配額,但相對于整個京城的宗室和勛貴,是遠遠不夠啊!

 我都沒想到他們有這麼的熱!你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多滿足他們的愿?不然他們吵吵鬧鬧的得不到結果,一定會跑宮里來求太后的。”

 柳銘淇搖頭:“這個沒有辦法,沒有任何一家錢莊能滿足他們所有人的希,就算加在一起都不行!更別說這里面有多是沒錢還要起哄的?您要是讓他們借了錢,那才是一個災難,等著頭疼吧!”

 景和帝圖窮匕見道:“可全天下不僅僅只有他們三家錢莊吧?”

 年沉著說:“陛下您不懂什麼做金融風險,固然天下錢莊很多,但我們這樣一下子就讓大半的錢莊供給給朝廷金錢,是非常不利于錢莊發展的,一個不好就要搞到那些實力不夠強的錢莊倒閉。

 到時候不但那些存錢的商戶們苦,皇家和朝廷的信用,也會大大到打擊。從此以后就沒有什麼錢莊敢像現在一樣和我們做生意了!

 就算是現在的三大錢莊,規模在全天下都是頂尖的,咱們也得讓他們口氣嘛,一個勁兒的用他們的錢,他們的風險也很高的!

 況且退一步來說,您現在手上拿著三千萬、五千萬兩銀子,又有多大的用?上千萬的災民就是一個無底,您拿一億兩、十億兩白銀,都能用得干干凈凈的!”

 肅王馬上就贊同了柳銘淇的話語,譴責道:“皇上,您不能如此好高騖遠,支了這些加恩令的爵位,以后一下子沒錢了怎麼辦?不能大手大腳的花錢!”

 景和帝還是有點怕這個嚴肅公正的弟弟的,聞言訕訕一笑:“我這不是在詢問一下銘淇的意見嘛,不是已經有了什麼想法。”

Advertisement

 柳銘淇見狀好笑,不過也道:“陛下,實際上您本不用多想,這只是在京城呢。江南過幾天就能到消息了。以江南商業的發達,有錢的勛貴人士還不得多捐獻啊?”

 “我還是想到了他們的。”景和帝欣的道,“這又是一大筆收啊。”

 “其實依照小臣的建議,您對江南更應該有嚴格的限制。”柳銘淇說道:“最多就給他們每年五百萬的額度,一方面讓他們知道這個名額的寶貴,另一方面您也得為太子以后著想啊。

 這麼一口氣給弄了幾千萬兩銀子,您倒是開心了,用錢也能寬裕很多了,可等到太子繼位,他有困難想要大筆用錢的時候,又該怎麼辦?”

 肅王聞言一拍椅子扶手,站起來道:“皇上,臣弟以為銘淇說的話字字珠璣,非常有道理,還請您多多考量!”

 “這個……”

 景和帝一下子就從笑臉變了苦臉,順帶著還瞪了柳銘淇一眼。

 好嘛。

 新開財源不但沒有了著落,就連江南的這一筆也要減很多了呀。

 但其實景和帝也明白,柳銘淇說的才是正理。

 一方面手里有太多錢本不是好事兒,丞相和六部尚書們總有理由直接給你榨干。

 另一方面如果竭澤而漁,對于以后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太子繼位之后的日子,都不是什麼好事兒。

 錢還是得像之前的“高價度牒”一樣,每年都有一些進賬,才是最妥當的做法。

 如同柳銘淇所說,一年能多增加五百萬兩銀子的收,已經能辦很多事了。

 去除了那些爵位升爵導致增加的賞賜,還能剩下一大半呢!——升爵之后,正常該朝廷給的那一部分,也得朝廷給,皇帝只給賞賜增加的那部分,畢竟這些錢大部分都是用在賑災上面,總不能讓皇帝一個人吃虧吧?大家都要承擔一些的。

 不過景和帝卻也沒有現在下結論,而是道:“這個我再琢磨琢磨吧!”

 肅王也沒有多迫他,坐下來暫且不語。

 皇帝也是要臉面的,你一直的去說他不對不對,當心他反過來罵人。

 要知道,這位皇帝毒舌起來,可比一般人強多了。

 柳銘淇笑著道:“陛下,說起待會兒的新年賜宴,小臣有一個禮要送給您,您就等著高興吧!”

 “什麼禮?”景和帝神一振的追問道。

 “現在要保。”柳銘淇說,“不過待會兒您看到了,肯定會高興的!”

 “那好!我就等著你的驚喜了!”

 皇帝連連的點頭。

 能被這個小子鄭重其事的說出來的禮,肯定不簡單啊。

 會不會又是如同皂、花香油、白糖這樣的好東西呢?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