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櫻花文學 軍事歷史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三十八章 過冬神器【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38/100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第二百三十八章 過冬神器【第五更!求訂閱!求月票!】38/100

 柳銘淇想到什麼了?

 當然是煤炭取暖的神——蜂窩煤!

 許多年輕人沒見過蜂窩煤,但它卻是直到九零后都有的記憶。

 北方的許多城市的小平房,直到二十一世紀許多人都在用蜂窩煤,甚至就包括首都的民眾!

 就更別說它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在老百姓的生活里占據的重要程度了。

 基本上有一個說一個,所有大小城市,家家戶戶都在用蜂窩煤來燒水煮飯做菜。

 這個況要到了九十年代,天然氣的普及后,蜂窩煤才漸漸的消失在了城市之中。

 但許多不通氣的地方,無論城市還是農村,還是會用蜂窩煤。

 一個產品幾百年了都不會被淘汰,由此也可見蜂窩煤是多麼的方便和耐用。

 本來蜂窩煤的優點就很多。

 除了蜂窩的形狀有利于燃燒、并且釋放更多的熱量外,它也更加容易保存和堆放。

 甚至是還節省煤炭原料——畢竟里面有兩多一點都是粘土和生石灰。

 加粘土的原因是為了讓蜂窩煤的形狀強度更加穩定,燃燒起來不會垮塌。

 更加講究一點的會加生石灰,原因是為了析出煤炭里面的硫,讓蜂窩煤燃燒起來減刺鼻的二氧化硫。

 同時,加生石灰的另一個好,是可以和二氧化碳起化學作用,最后燃燒完畢的殘留,便形了穩定的CaSO4,也就是硫酸鈣。

 硫酸鈣很多人不知道,但如果加水進去,它就是生石膏,生石膏加熱到一百五十度到一百七十度之間,就會石灰。

 生石膏和石膏的作用都很多,也是制作水泥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這個用途在現代是用不上,畢竟水泥廠家肯定不會收這些。

 但恰好苗炎不是要準備重新修建道嗎?

Advertisement

 柳銘淇正好可以把石膏拿出來給巫夜霜添加,看看這樣的三合土會有什麼更好的效果。

 老百姓們還真是幸福啊。

 花錢買了蜂窩煤,還能把燒剩下來的殘渣再賣出來給柳銘淇,這樣四舍五基本上蜂窩煤就花不了什麼錢!

 這也就是柳銘淇了,要換另外的商,打著幫他們清理垃圾的名義,這麼多的石膏就能白嫖,頂多花一點人工搬運。

 倒不是說柳銘淇多麼高尚。

 和最底層的老百姓爭利,賺他們的錢,也只有那些不要臉的人才做得出來。

 ……

 裕王府里面各種工匠都有。

 柳銘淇回去之后,首先便調集了一個鐵匠,讓他打造那種單式的蜂窩煤機

 直接把煤炭、黃土、石灰和水混合的粘稠胚塞進里面,再搖把手一,一個蜂窩煤便型了。

 時間總共都不用花費一分鐘。

 然后拿著蜂窩煤放到通風的地方,等它自然風干,吹干了水分后就可以使用。

 而制造蜂窩煤的胚塊更簡單,煤炭錘末過后,幾種材料用適當的比例混合,然后用水調和粘稠狀就行。

 比例柳銘淇大概試了十來種方法,覺得煤炭、黃土和石灰的比例大概是七二一,這樣加水做出來的蜂窩煤形狀最為牢固,燃燒得也更加充分,不會垮塌。

 按照一個蜂窩煤兩斤重計算,煤炭價格才一點六八文,加上石灰和不值錢的黃土,本價不到兩文。

 而蜂窩煤取暖不但能燃燒更加充分、火力更加大,一個五口之家一天燒水做飯取暖,總共用五個便絕對夠用了。——快燒完的蜂窩煤拿到房間里,也是可以散發熱力一段時間的。

 柳銘淇心真的不黑,他準備一個蜂窩煤賣兩文錢。

Advertisement

 這可不是不掙錢。

 因為之前算的兩文錢一個的本,是按照市場價格來算的。

 我裕王府進貨五千萬斤、一億斤的煤炭,價格能和零售價一錢二分銀子比嗎?

 肯定不可能的!

 這樣大批量的進價,價格連一錢銀子都花不了。

 包括石灰也是如此,那幾乎等于不要錢了。

 還有本就不要錢的黃泥,帝京府的山上、地上到都有。

 綜合起來,即使是加上了人工,本一定會下降。

 哪怕最后柳銘淇只有百分之十的利潤,一個冬天,賣一千萬個是多錢?賣一億個是多錢?賣十億個是多錢?

 只要總基數高,那麼一定賺錢就會多。

 你沒看到農夫山泉的老板就了我國首富嗎?賣水都能這麼掙錢的呢!

 關鍵柳銘淇定下這麼低廉的價格,就決定了他是在打價格戰。

 這樣的規模、這樣的配比,才能做出最好最便宜的蜂窩煤。

 別人沒有像是裕王府這樣砸下幾十萬幾百萬兩銀子去進原材料,做出來的單個本一定不可能低于兩文錢。

 做出來比賣的還要貴,那做蜂窩煤來賣又有什麼意思呢?

 除非是他們搞假的偽劣產品,比如加煤炭多加黃泥。

 但遇到這種況,苗炎只會謝天謝地,然后就率人過來抓捕他們,慢慢的敲罰款。

 ……

 任何一個時代的老板,都喜歡有執行力的下屬。

 像是柳銘淇這樣,第一天說了自己可以做一種更加經濟更加方便的燃料,第三天就把東西搬到了皇宮里的人,任何一個皇帝都會高興。

 為了給景和帝展示用途,柳銘淇還做了一個蜂窩煤爐,

 蜂窩煤爐就是小時候大家家里都有的那種——一個圓柱形的六十厘米高的雙層爐子。

Advertisement

 是有蜂窩煤,沒有蜂窩煤爐子,這樣的人生是絕對不完整的。

 皇帝了苗炎和在乾清宮商討國事的好幾個大臣一起來觀看。

 柳銘淇練的點火生爐子,迅速的把蜂窩煤燒了起來。

 那麼高的蜂窩煤爐,只塞一塊蜂窩煤是不現實的,等到第一塊燒紅之后,柳銘淇迅即的又把第二塊在了上面。

 為了試驗效果,他提前膳房的廚子帶了一口鍋和材料,架在了上面,開始了猛火熬湯。

 足足一個時辰的熬湯之后便是炒菜。

 等到連續炒了五六個菜,柳銘淇又把爐子下面的通風口給關閉,這樣火苗就漸漸的弱了下來,變了保溫。

 一群人圍在周圍吃著東西,直到午飯結束之后半個時辰,都沒有看到蜂窩煤燃燒殆盡。

 之后大家伙兒就轉到書房談論國事,蜂窩煤爐便放在了正中間,讓大家其中散發的熱量。

 又過了兩個時辰,熱量大幅度的消退了,柳銘淇才打開下面的通風口,掏出了一些蜂窩煤煤渣,繼續的又塞了一塊新的蜂窩煤進去,把燒得差不多的蜂窩煤在了下面。

 蜂窩煤爐繼續又散發出了熱量。

 當然了,全程窗戶都是打開了一扇。

 外面宦們一直張的看著里面,只要有人有點昏倒的跡象,他們便會開門沖進來救人。

 直到此時,皇帝和一群大臣才連連點頭,對年是稱贊不已。

 為朝廷第一人,丞相曹儀首先給予了肯定:“我朝最能治理國家朝政的人不一定有第一,但是論到發明這些實用的小東西,相信裕王世子天下第一,這個事實是沒有人能反對的。”

 “兩塊蜂窩煤又是炒幾個菜,又是保溫,都能用上四個時辰左右,一天下來五個蜂窩煤應該是夠用了。”苗炎更為實際一些,“只是不知道殿下的這個蜂窩煤,造價如何?”

Advertisement

 可惡的苗黑子,想騙我說造價?

 柳銘淇笑著說道:“苗大人,一塊標準蜂窩煤大概是兩斤左右,我們測試了一下,效果比同樣的兩斤煤炭要強三左右,時間也會多燃燒一倍。主要是燃燒得更加充分,熱量釋放得更多。”

 苗炎埋頭算了算柳銘淇說的,慢慢點了點頭:“不錯,剛才的效果我也看到了,相信裕王世子不至于作假。但是價格到底是多呢?”

 年舉起了兩手指:“售價兩文。”

 “多?”景和帝失聲問道。

 “只要兩文就可以買一塊蜂窩煤。”柳銘淇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一群人面面相窺。

 苗炎的呼吸馬上就促了,腹不斷的起伏,顯然是很激

 兩文錢連買兩斤煤炭都買不到,裕王世子賣這個價格,難道是做好事兒的?

 不不不!

 裕王世子雖然為人善良,但做生意是不愿意虧本的。

 那麼他賣這個價格,肯定還是有掙的。

 但為什麼賣價低于本價,還能賺錢呢?

 苗炎一時間想不通了。

 還是工部尚書巫愚最有相關領域的常識,他問道:“殿下你這蜂窩煤里面,不單單是煤炭吧?我曾經也見過炭,它們本沒辦法做出這樣穩定的形狀。”

 “還加了別的東西。”柳銘淇爽快的點頭,“不過制作方暫時保。而且想要讓我賣出每個蜂窩煤兩文錢的價格,朝廷還得從煤炭的價格上面給我降價,不能賣一百斤煤炭一錢二分銀子的價格。”

 這才對嘛!

 皇帝和一群大臣這才解開了疑

 我就說沒有這麼便宜嘛!

 還是要原材料降價才可以做到這個價格!

 “你想要什麼價?”景和帝問他道。

 旁邊的務大臣張翔呼吸一下子就促了。

 煤炭跟鐵礦一樣,都是屬于皇帝的私人產業,都不用繳納稅賦的,每年收都是直接皇帝的庫。

 這也是皇帝小金庫的來源。

 不然隔三岔五的就拿錢拿出去救災,皇帝的錢從哪里來?

 張翔便是務府的大管家。

 如果裕王世子獅子大開口,報一個很低的價格,皇上又同意了,他才會哭。

 事實上,許多在場的大臣都是這麼想的。

 然而,柳銘淇卻說道:“小臣只要市場價的八就夠了。”

 “八!?”景和帝皺了皺眉頭,“銘淇,你前幾天的話提醒了我,不能靠你虧本或者白忙活來救人,這個可是不能長久的。”

 聽到這話,張翔本來松下來的心,瞬間又提了上來。

 我的皇上喲,您還在這兒大方什麼啊,咱們能節省點不就節省點嗎?

 幸好柳銘淇沒有變卦,“八夠了,做蜂窩煤這個生意,最重要不是賺錢,而是救人。如果救人都要賺那麼多錢,小臣為大康皇室員,必然應該深深的愧。”

 “好!”

 景和帝一拍書桌,歡喜的笑了起來:“銘淇啊,我就知道你是好孩子!好!就按照你說的做!”

 柳銘淇道,“那好,小臣馬上就命令工坊開工,盡可能快的普及蜂窩煤的用法知識和標準。”

 苗炎問道:“殿下,普及用法知識我懂,但普及標準是什麼意思?”

 “蜂窩煤是我發明的,我裕王府出產的蜂窩煤,都能達到今天給皇上和諸公展示的效果,一旦買到的蜂窩煤不是這樣的,那麼他很有可能買到了偽劣假冒產品。”柳銘淇道:“那個時候,苗大人您就可以依照法令,去抄掉他們的制造工坊,重重的罰他們了。”

 苗炎眼睛一亮,向柳銘淇的眼神越發的炙熱。

 好哇。

 裕王世子果然是我的知心人,知道我現在缺錢,又給我找來可以罰錢發家的道兒了!

 苗炎這個人不貪財不好,為人更是剛正鐵腕。

 但為了能賺到更多的錢去救數十萬的老百姓,他求之不得找人開刀,越有錢越好,越有勢越好。

 和苗炎的反應不同,旁邊的幾個丞相大臣微微皺了皺眉頭。

 丞相曹儀直接問:“殿下,您這麼做不是太霸道了嗎?您做了之后,就不允許別人也做這個東西賺錢?”

 “我不公布配方和訣,沒有人能做得這麼好,他們也不可能在同等的質量下,賣出兩文錢的價格。”柳銘淇道:“如果老百姓花一文錢,買到的只是摻雜了一點點炭渣的蜂窩煤,買回去本沒有任何保暖的效果,導致了他們一家人凍死的慘劇,那麼這個責任該誰來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